方格精選

《馬奎斯如何成為馬奎斯》文學大師的養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因為剛看完《百年孤寂》的緣故,在看紀錄片《馬奎斯如何成為馬奎斯》的時候,很容易就會將馬奎斯的成長過程拿來跟《百年孤寂》的內容對照,想要找到相似可以互相參照的部分,想要看到馬奎斯的生長環境是如何影響他寫作的。

於是我就特別注意到了紀錄片中提及了,馬奎斯童年時期父母的缺席,他是由祖父母帶大的。而跟祖父母相處的經驗,對馬奎斯的寫作有重大的影響。馬奎斯的祖母活在一個充滿迷信、鬼魂、幻影的世界,人死掉了還會以鬼魂的方式繼續存在,生活中發生的總總事情往往都代表、預兆著其他事情的發生,像是片中提到馬奎斯的祖母會這樣說:「別在家裡開傘,那會害家中有人死掉。」反映了馬奎斯的祖母活在一個前現代的世界中,而這當然就影響了馬奎斯小說中的世界觀,成為他日後書寫魔幻寫實小說的重要基礎。而他的祖父,原是一名軍人,參與過大大小小的內戰戰役,退休後卻一直等不到當初政府為了讓士兵們賣命而承諾的大筆退休金,這樣的描述,我們也可以直接在《百年孤寂》中看到,尤其是在其中一位重要的主角奧雷里亞諾・波恩地亞上校身上看到。這樣2種來自祖父母間的傳承,一種是充滿迷信的古老觀念,一種是哥倫比亞境內彷彿沒有盡頭的內戰與造成的創傷,當然對童年時期的馬奎斯造成重大的影響與改變。

raw-image

電影以許多人串流訪談,搭配上歷史影像的方式,為我們簡要的概述了馬奎斯的一生。並不特別注重在文學的美學成就與理論建構上,反而著重在馬奎斯從學生時期到成為記者與作家的生活歷程,也談了相當多的政治情勢、國際走向的變化如何對馬奎斯的生活造成影響,以及馬奎斯如何看待這些事件。譬如片中提到馬奎斯曾經到訪蘇聯,並失望地紀錄下當時的所見所聞。片中並沒有多做解釋,但熟悉歷史的觀眾會知道,在二戰過後的那個時期,許多歐美的左翼知識份子對蘇聯的共產體制帶有近乎神話崇拜的幻想,他們認定那才是好的、正確的生活方式,相對的,資本主義是骯髒、注定要被消滅的體制。拉美的情況也是如此,當時的拉美受夠了美國資本主義的層層剝削,反美情緒高漲,自然而然就對美國最大的敵人──蘇聯,產生了莫名的好感。於是乎,當馬奎斯抵達蘇聯,以見證之筆寫下當地人民的生活時,看見了當地人民的生活不如想像中美好,甚至當地人民活在極度窮苦、不自由的環境底下,就算他曾經對蘇聯有什麼美好想像,這個時候也完全破滅了。

另外,電影中也花了不少篇幅探討馬奎斯跟古巴、古巴革命、卡斯楚領導的古巴政權複雜而曖昧的關係,這中間包含了友誼、公平正義之間的權衡,也讓馬奎斯跟部分的朋友撕破臉,成為馬奎斯一生最大的爭議。

回到跟文學較為相關的部分,紀錄片中呈現了馬奎斯領取諾貝爾文學獎後開心手舞足蹈的畫面,當然,馬奎斯在文學上的輝煌成就不需要透過諾貝爾獎來證明。紀錄片中提及了另外2件事,在馬奎斯剛開始創作時,曾將作品投稿到報紙副刊上,報紙不僅刊登了,編輯還另外刊登了一則短文希望讀者「關注這位初出茅廬的無名作家」,你可以想像這對一個剛開始寫作的新手是多麼大的激勵與讚美。但不久後,馬奎斯打算出版第一本小說時,卻怎麼也找不到出版社願意替他出版,你也可以想像,這對馬奎斯是多麼大的打擊。這2件事情,對於讓馬奎斯是如何成為馬奎斯的,比起他有沒有得諾貝爾獎來得重要多了吧。

【註】

文中提及的《百年孤寂》角色名,來自2018年皇冠出版版本的翻譯用法。

《百年孤寂》(皇冠,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

《百年孤寂》(皇冠,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子穎-avatar-img
2021/05/18
感謝分享好故事!
avatar-img
蔡翔宇的沙龍
36會員
107內容數
電影是什麼? 電影的記憶、電影的未來、電影的空間、電影的啟示、電影的事件、電影的真實、電影的謊言、電影的模樣、電影的愛與死 看電影的人是一獨特的物種
蔡翔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5/14
電影在改編上與原著小說很大的不同,在於補足或加入了父親的視角。並不是說父親多了什麼重要的戲份或是行動,有時僅僅是他的現身,就為故事增添了更複雜的血肉。
Thumbnail
2023/05/14
電影在改編上與原著小說很大的不同,在於補足或加入了父親的視角。並不是說父親多了什麼重要的戲份或是行動,有時僅僅是他的現身,就為故事增添了更複雜的血肉。
Thumbnail
2023/05/04
開頭字幕即告訴觀眾電影裡的故事是一起未被破解的懸案,我們也就不必期待可以看到多麼精彩的解謎推理過程。進一步說,電影關注的並非單一兇手的心理動機因素,而是形成這起懸案的整體社會結構背景。
Thumbnail
2023/05/04
開頭字幕即告訴觀眾電影裡的故事是一起未被破解的懸案,我們也就不必期待可以看到多麼精彩的解謎推理過程。進一步說,電影關注的並非單一兇手的心理動機因素,而是形成這起懸案的整體社會結構背景。
Thumbnail
2023/04/24
2021年,美軍倉皇撤離阿富汗,留下曾幫助他們的在地口譯員,並未履行協議給予他們簽證。導致數百名口譯員慘遭塔利班殺害,超過千人過著銷聲匿跡的暗影生活。 如此悲慘的現實,改編成電影後,變成2個英雄的故事。
Thumbnail
2023/04/24
2021年,美軍倉皇撤離阿富汗,留下曾幫助他們的在地口譯員,並未履行協議給予他們簽證。導致數百名口譯員慘遭塔利班殺害,超過千人過著銷聲匿跡的暗影生活。 如此悲慘的現實,改編成電影後,變成2個英雄的故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有時候當我們看到一本經典,會期許能讀懂它。 卻發現每一個解釋似乎都能成立,每一個解讀又像調皮的小孩,吸引你前往一探後,又縮躲著不見人影。 你以為自己找到了線索入口,企圖走出故事迷宮,卻發現裡頭還有無限迷宮,後來發現,只要你願意,任何一處其實都能自成天地。 - 「藍狗的眼睛」是「百年孤寂」作者馬奎斯的
Thumbnail
有時候當我們看到一本經典,會期許能讀懂它。 卻發現每一個解釋似乎都能成立,每一個解讀又像調皮的小孩,吸引你前往一探後,又縮躲著不見人影。 你以為自己找到了線索入口,企圖走出故事迷宮,卻發現裡頭還有無限迷宮,後來發現,只要你願意,任何一處其實都能自成天地。 - 「藍狗的眼睛」是「百年孤寂」作者馬奎斯的
Thumbnail
某種程度上我覺得可以把《百年孤寂》當成鬼故事來看,這完全不是物理上的視覺攻擊,而是心靈上的打擊,因為這份縈繞著邦家的孤寂實際上無處不在。
Thumbnail
某種程度上我覺得可以把《百年孤寂》當成鬼故事來看,這完全不是物理上的視覺攻擊,而是心靈上的打擊,因為這份縈繞著邦家的孤寂實際上無處不在。
Thumbnail
《百年孤寂》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奎斯的作品,故事圍繞「馬康多」這個新建的小鎮,還有波恩地亞家族的興衰。它可以反應19、20世紀的南美洲,外來的勢力逐漸入侵,殖民剝削、獨裁的政府、內戰也造成悲劇。書中每個角色也都有自己的孤獨。
Thumbnail
《百年孤寂》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奎斯的作品,故事圍繞「馬康多」這個新建的小鎮,還有波恩地亞家族的興衰。它可以反應19、20世紀的南美洲,外來的勢力逐漸入侵,殖民剝削、獨裁的政府、內戰也造成悲劇。書中每個角色也都有自己的孤獨。
Thumbnail
學生時期,因為它響亮的大名而抱著姑且一翻的心態,我在圖書館的架上抽出這書,沒想到一讀竟欲罷不能。那時,奇幻文學正炒得火熱,高中生的我,還不知何謂「魔幻寫實」。然而在往後的歲月中,不同的人生階段,讀《百年孤寂》都給我不一樣的領略。 馬奎斯獨特的文字魅力 作者以「魔幻寫實」的手法,巧妙地運用神話、象徵、
Thumbnail
學生時期,因為它響亮的大名而抱著姑且一翻的心態,我在圖書館的架上抽出這書,沒想到一讀竟欲罷不能。那時,奇幻文學正炒得火熱,高中生的我,還不知何謂「魔幻寫實」。然而在往後的歲月中,不同的人生階段,讀《百年孤寂》都給我不一樣的領略。 馬奎斯獨特的文字魅力 作者以「魔幻寫實」的手法,巧妙地運用神話、象徵、
Thumbnail
    因為剛看完《百年孤寂》的緣故,在看紀錄片《馬奎斯如何成為馬奎斯》的時候,很容易就會將馬奎斯的成長過程拿來跟《百年孤寂》的內容對照,想要找到相似可以互相參照的部分,想要看到馬奎斯的生長環境是如何影響他寫作的。
Thumbnail
    因為剛看完《百年孤寂》的緣故,在看紀錄片《馬奎斯如何成為馬奎斯》的時候,很容易就會將馬奎斯的成長過程拿來跟《百年孤寂》的內容對照,想要找到相似可以互相參照的部分,想要看到馬奎斯的生長環境是如何影響他寫作的。
Thumbnail
馬奎斯童年的生活經驗與記者工作所需的大量閱讀經驗,後來都成為他寫作小說的素材,至於這些生活經驗和閱讀材料,如何蛻變成馬奎斯個人的寫作素材,其過程散見在這本傳記各個章節,這些我無法一一列舉、詳盡說明,只能告訴大家:書,還是一睹為快!
Thumbnail
馬奎斯童年的生活經驗與記者工作所需的大量閱讀經驗,後來都成為他寫作小說的素材,至於這些生活經驗和閱讀材料,如何蛻變成馬奎斯個人的寫作素材,其過程散見在這本傳記各個章節,這些我無法一一列舉、詳盡說明,只能告訴大家:書,還是一睹為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