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如詩般的藝評家——《約翰伯格四季肖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圖片來源:giloo
戀人的目光就是一切,再多的言語與擁抱,都比不上戀人的凝視。

——Chapter 1, Ways of seeing, John Berger
第一次接觸到John Berger是大學在文化研究的課堂上所讀到的《觀看的方式》。猶記得當初讀到男性凝視(male gaze)的論點時心裡的震撼,我觀看的方式從此改變。這次藉由方格子與giloo的文學影展,有機會接觸到John Berger的紀實影片,隨後又發現導演之一是自己欣賞的演員Tilda Swinton,而且竟與John Berger是忘年之交,心中的雀躍不言而諭。
John Berger長期住在法國一個叫Quincy的小鎮,在靜謐的自然風光中,Tilda Swinton前往拜訪思念已久的老友John Berger。兩人談天說地、平實互動的日常光景,開啟了John Berger在這個緩慢悠然的小鎮裡所歷經的四季篇章:「聆聽之道」、「春」、「政治之歌」、「收穫」。
John Berger的四季肖像裡面的「春」,畫面呈現了John Berger如何凝視動物。John Beger敘述,永遠記得那隻小豬,面對主人的餵養,總是不疑有他得把自己越吃越胖的小豬,在面臨要被屠宰的那一天,第一次,面對主人,流露出驚懼懷疑的神情。John Berger的敘述,只是如實地陳述他所看到的一個過程。但John Berger凝視著圍繞在他身邊的動物與人時,面對這份關係所帶著的深刻情感,卻充分地流露在話語之中。
在「政治之歌」,John Berger一針見血地剖析複雜的政治議題。他的藝術一直與政治緊密連結。藝術起源於真實,而真實犀利地揭露了政治的荒謬。John Berger的觀看是一層一層細膩地探索與抽絲剝繭,而且歷經嚴格的反覆辯證。也因此他的觀察與思想總是真誠地倒映出人性,去除了多餘的偽裝。
從第一個季節「聆聽之道」Tilda Swinton幫John Berger切蘋果,到最後一個季節「收穫」,John Berger要孩子們去採集他已逝的內人所栽種的覆盆莓果(raspberry),這部紀實影片有許多聚焦於手部動作的畫面。在每次的手作體驗中,我們總能清楚感受到,土地每次儲存於物質上,那細微的能量變化。也許就是因為長期居住在田野小鎮,由大自然萬物細膩的變化所圍繞,John Berger才沒有失去他那詩人般的靈性與敏銳的眼光。因為大自然的變化是人永遠無法掌控的。你只能保持真摯的觀察與持續聆聽。

在最一開始的「聆聽之道」,John Berger說,有故事他就聆聽。而在這部音樂與畫面都如詩般的紀實影片中,我們看到John Berger透過他真摯的聆聽,款款地注視著世間萬物時刻流轉的關係與變化,深情卻不浮濫的說出每個故事。

而觀眾的眼睛,也隨著一幕幕四季更迭的畫面,更加理解John Berger思想奠基背後的源頭,甚至跟著這位藝評大師一起「凝視」他對自己的人生的觀看的方式。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9會員
94內容數
⟢ 豢養藍色貓咪的靛藍小孩,古靈精怪且善良。希望這裡能讓你暫時放下社會期待或他人眼光,安心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在情感、關係、自我探索的療癒旅程中,找到現實與自我理想之間的平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John Berger是一位藝評家,他的藝術生涯起自於畫家,而真正讓他開始被大眾看見的作品為《觀看的方式》這部藝評作品,閒談則是他逝前出版的最後一本散文集。
Thumbnail
《己觀、深觀、近觀、遠觀、望觀》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各景不同,依然動容。 樹作為一棵樹, 乘載天、隙縫地, 屹立扶搖, 撐起一個空間,廣載一片地。 成為樹,來看世界, 是己觀。 看見一粒白米, 可以看到一根金黃稻穗、 再深入凝視些, 有一片稻田、
Thumbnail
你的視線選擇看見我,將你帶到我的視線裡,於是我們目光交會。我們注視的永遠是事物與我們之間的關係,每個觀看的方式背後,都是為了尋求共鳴,成就獨特的觀看。
The Green Book《幸福綠皮書》有一幕令我難忘的場景—當白人司機東尼在公路上替車子換汽油時,路旁正在耕作的男女、老少黑人同胞看著衣冠楚楚的Dr. Shirley ⠀⠀ 那複雜的眼神,讓我想到米勒的畫—拾穗。 ⠀⠀ 米勒有「鋤頭畫家」的稱號,大部分的成長歷程都在稻田中與農夫為伍,畫作
Thumbnail
最近的國際與社會時事,很適合閱讀《留住一切親愛的:生存.反抗.欲望與愛的限時信》。約翰.伯格熱愛藝術,關心社會,在這本書裡談論的是全球的議題,從他的文字裡,完全可以想像受苦的人們所面臨的生存考驗與困境。
一、正確的觀點 當代文藝創作名家白先勇有本散文集「明星咖啡館」,書中有一論見﹕ 任何一位好的小說家觀點之間的轉移與順暢是不可或缺的環節;轉移得好就是不可多得的藝術家與作家! 白先勇先生的論見應是真知灼見,文學、藝術的創作中「觀點流轉的順暢」與「正確對焦」絕對是關鍵!宋代詞人蔣捷的名作「虞美人」
Thumbnail
  國美館2024年度﹝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已經在3月16日開始展出,預計展示到4月28日截止。展示的總主題是「目光之外」,這個標題非常有意思。
Thumbnail
2022.08.03 最近看到這句話,「思想走在觀察前面」,真是太貼切了。 你如何想,決定了你看見什麼,更決定了後續的事情。 因此每個不同的領域、不同的人,都像是戴著各自的有色眼鏡在觀看世界。 這個眼鏡,就是「思維模式」,是你如何「概念化」這個世界,以方便自己理解並接受它。 它關乎你如
Thumbnail
約翰‧伯格(John Berger)在《觀看之道》説道:「觀看先於言語。孩子在學會說話以前,就已經學會觀看與辨別。」隨著觀看的更爲深入,辨別得更加真切,油然產生更多觀看的附加價值,使觀看的盈餘更增,這是藝術欣賞的趣味所在。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John Berger是一位藝評家,他的藝術生涯起自於畫家,而真正讓他開始被大眾看見的作品為《觀看的方式》這部藝評作品,閒談則是他逝前出版的最後一本散文集。
Thumbnail
《己觀、深觀、近觀、遠觀、望觀》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各景不同,依然動容。 樹作為一棵樹, 乘載天、隙縫地, 屹立扶搖, 撐起一個空間,廣載一片地。 成為樹,來看世界, 是己觀。 看見一粒白米, 可以看到一根金黃稻穗、 再深入凝視些, 有一片稻田、
Thumbnail
你的視線選擇看見我,將你帶到我的視線裡,於是我們目光交會。我們注視的永遠是事物與我們之間的關係,每個觀看的方式背後,都是為了尋求共鳴,成就獨特的觀看。
The Green Book《幸福綠皮書》有一幕令我難忘的場景—當白人司機東尼在公路上替車子換汽油時,路旁正在耕作的男女、老少黑人同胞看著衣冠楚楚的Dr. Shirley ⠀⠀ 那複雜的眼神,讓我想到米勒的畫—拾穗。 ⠀⠀ 米勒有「鋤頭畫家」的稱號,大部分的成長歷程都在稻田中與農夫為伍,畫作
Thumbnail
最近的國際與社會時事,很適合閱讀《留住一切親愛的:生存.反抗.欲望與愛的限時信》。約翰.伯格熱愛藝術,關心社會,在這本書裡談論的是全球的議題,從他的文字裡,完全可以想像受苦的人們所面臨的生存考驗與困境。
一、正確的觀點 當代文藝創作名家白先勇有本散文集「明星咖啡館」,書中有一論見﹕ 任何一位好的小說家觀點之間的轉移與順暢是不可或缺的環節;轉移得好就是不可多得的藝術家與作家! 白先勇先生的論見應是真知灼見,文學、藝術的創作中「觀點流轉的順暢」與「正確對焦」絕對是關鍵!宋代詞人蔣捷的名作「虞美人」
Thumbnail
  國美館2024年度﹝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已經在3月16日開始展出,預計展示到4月28日截止。展示的總主題是「目光之外」,這個標題非常有意思。
Thumbnail
2022.08.03 最近看到這句話,「思想走在觀察前面」,真是太貼切了。 你如何想,決定了你看見什麼,更決定了後續的事情。 因此每個不同的領域、不同的人,都像是戴著各自的有色眼鏡在觀看世界。 這個眼鏡,就是「思維模式」,是你如何「概念化」這個世界,以方便自己理解並接受它。 它關乎你如
Thumbnail
約翰‧伯格(John Berger)在《觀看之道》説道:「觀看先於言語。孩子在學會說話以前,就已經學會觀看與辨別。」隨著觀看的更爲深入,辨別得更加真切,油然產生更多觀看的附加價值,使觀看的盈餘更增,這是藝術欣賞的趣味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