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談:約翰.伯格的語言筆記|進入藝評家的文字裡。

閒談:約翰.伯格的語言筆記|進入藝評家的文字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John Berger是一位藝評家,他的藝術生涯起自於畫家,而真正讓他開始被大眾看見的作品為《觀看的方式》這部藝評作品,閒談則是他逝前出版的最後一本散文集。


這本散文集有別於以往一貫犀利的直接批判風格,更以從容、優雅、輕鬆、愜意的語調調領讀者進入文章,配上些許他親手畫的速寫,即便在談論一些資本與世界現狀的主題,也以較溫和的方式去發洩闡述。


我個人最喜歡的篇章是《死神也在桃外桃源》此篇,描述John Berger與朋友斯溫的故事,以及對他的弔念。 畫龍點睛的在於文章的最後一句,以斯溫激動看畫的言詞同時表達了他似乎仍活生生的存在著,以及斯溫對畫的熱情於他逝世後都能流傳於世,動容的情誼與深刻的寫作技巧,讓整本書超越了不光是形式的美,正如他開頭所言,文字背後仍有一樣東西,表述不出來的東西,他竭盡所能的還原那份難以被吐露的情感與情緒。


我想他做的很好,他令我情不自禁不斷去回味他的文字,找找是否有遺漏了什麼無法言喻卻隱藏其中的但上一次並未發現的東西。不出意外,每次我都能找到其他的。



raw-image



閒談:約翰.伯格的語言筆記

Confabulations


作者: John Berger

譯者: 吳莉君

出版社:黑體文化


內容總結
閒談:約翰.伯格的語言筆記
5
/5
avatar-img
仰婷的文思奇想
39會員
31內容數
24歲 INTJ女 寫的東西包羅萬象,包含閱讀書評、電影藝術、哲學思考、旅遊與生活文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仰婷的文思奇想 的其他內容
馬伯庸的這本書,對歷史的考究詳盡。大量翻閱文獻,找專家諮詢,並以幽默的筆鋒寫出小人物、大朝廷,錯綜複雜的貪官污吏與民間疾苦。不拖泥帶水的強調敘事節奏,劇情緊湊、生動,恰當拿捏進度與文字力度。 在節奏快速,實用主義的社會裡,歷史與文學似乎成了冷門選項。馬伯庸筆下的歷史故事,削弱了龐大的厚重感.....
5/5顯微鏡下的大明
小說中貫穿對宿命的無力感,即使重來一遍,也不會選擇其他方式再活一遍。讀時很輕鬆,餘韻卻很沉重。這世代以競爭、功利主義為標竿,背頭藏有多少親手捏碎的骨肉與人性。高壓的就業環境,像慢性中毒般,被侵蝕、然後腐爛。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 有人稱這本書為《國敗論》,用來反襯亞當斯密著名的《國富論》,專注於談論的主軸在於為何國與國之間存在著諸多的不平等,有些過去繁榮的國家如今人民困苦、經濟萎縮,而過去並不富足、或是該稱一無所有的蠻荒之地,卻能夠躍升為世界列強,本書開門見山的告訴所有讀者:制度是一切的根源。
5/5國家為何會失敗
馬伯庸的這本書,對歷史的考究詳盡。大量翻閱文獻,找專家諮詢,並以幽默的筆鋒寫出小人物、大朝廷,錯綜複雜的貪官污吏與民間疾苦。不拖泥帶水的強調敘事節奏,劇情緊湊、生動,恰當拿捏進度與文字力度。 在節奏快速,實用主義的社會裡,歷史與文學似乎成了冷門選項。馬伯庸筆下的歷史故事,削弱了龐大的厚重感.....
5/5顯微鏡下的大明
小說中貫穿對宿命的無力感,即使重來一遍,也不會選擇其他方式再活一遍。讀時很輕鬆,餘韻卻很沉重。這世代以競爭、功利主義為標竿,背頭藏有多少親手捏碎的骨肉與人性。高壓的就業環境,像慢性中毒般,被侵蝕、然後腐爛。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 有人稱這本書為《國敗論》,用來反襯亞當斯密著名的《國富論》,專注於談論的主軸在於為何國與國之間存在著諸多的不平等,有些過去繁榮的國家如今人民困苦、經濟萎縮,而過去並不富足、或是該稱一無所有的蠻荒之地,卻能夠躍升為世界列強,本書開門見山的告訴所有讀者:制度是一切的根源。
5/5國家為何會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