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流汗容易皮膚癢? @MSMF 知識PART

2019/08/29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有些人一運動流汗就發癢;另外,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也常抱怨:汗水,讓皮膚的「搔癢」(不適症狀)更惡化──但為何「流汗(汗水)」會導致皮膚「搔癢」狀況?──有2種解釋...
「流汗」是人體用來「調節體溫」的重要機制──可以透過「汗水」的蒸發,將身體過多的熱量帶走,幫助身體降溫,維持體溫穩定!
汗水的組成中:絕大部分是「水」(98~99%)──另外包括少量的電解質(e.g.氯化鈉/鉀、碳酸氫鈉)、尿素、丙酮酸和乳酸等。此外,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蛋白酶抑製成分(protease inhibitors)、進入人體的藥物、化妝品成分or金屬,也可能會出現在汗水中,隨汗液排出體外。
所以理論上──汗「水」應該不會造成皮膚「不適(症狀)」的出現!
反而,還有利皮膚健康──例如,其中所含的:
  • 「尿素和乳酸」→是天然保濕因子(NMF)的成員之一,參與角質層的「抓水」作用,幫助皮膚保濕。
  • 「乳酸」→能幫助維持「皮膚表面→呈弱酸性(微環境)」條件,有利皮膚微生物群-生態平衡,有助皮膚屏障功能健全。
    *另外「抗菌肽」成分→更能幫助「打擊有害菌」,是輔助皮膚屏障功能的利器之一。
然而,現實是──有些人,身處高溫環境或運動→流汗時,皮膚就會莫名「發癢」不舒服;或是在皮膚病患(e.g.異位性皮膚炎, atopic dermatitis, AD)身上,也常觀察到「流汗vs.搔癢」之間,存在明顯的連繫,流汗(刺激)→搔癢(症狀)加重。
但為何如此?

「流汗(汗水)→導致皮膚搔癢」...Why?

有關「流汗(汗水)→導致皮膚搔癢」的病理機制──目前研究,尚未有明確定論。
不過,依現階段研究──大概可區分為「直接or間接」2類狀況,來解釋:
█「直接」狀況──皮膚上停留的「汗水」過多→導致皮膚角質層浸潤(含水量過高),使屏障功能衰退;加上皮膚微生態(環境)變化(水分↑),而容易遭受皮膚微生物的侵入(感染),引發炎症反應/搔癢/發紅等症狀。e.g.私密部位的肌膚搔癢,就往往與念珠菌(Candida sp.)感染有關。
此外,若加上「衣物→覆蓋/摩擦」影響──會更加重:大量汗水對皮膚屏障的損害──造成皮膚脆弱/易敏感。
  • 例如:夏天常見的長痱子(Miliaria)狀況,就往往因為汗水被衣物所阻,難以揮發移除,表皮浸潤(屏障功能↓);汗腺又因高溫刺激,持續製造分泌汗水→汗腺中汗液來不及宣洩而阻塞、甚至引發汗管破裂,溢漏至周遭皮膚組織,引起發炎/搔癢病症...
  • 而這狀況,再加上衣物的「物理摩擦」作用,角質剝落增加,更進一步削弱「角質屏障結構的健全」,會讓不舒服的症狀更加重;也容易有機會,併發其它感染病症。e.g.表皮葡萄球菌的生物膜阻塞汗孔,可能參與痱子的發病機制。
另外,有趣的是──異位性皮膚炎AD患者的「流汗量(排出至體表)」,實際上是「下降」的(vs.正常皮膚)。
既然「汗液變少」──那麼應該要「減緩-搔癢(症狀)」才是──但是,實際上當AD患者遭遇「會刺激流汗」的狀況(e.g.炎熱天氣/高溫環境or辛辣飲食...等)→皮膚「發癢」的程度,卻更嚴重。
  • 有推測:可能皮膚所分泌的汗水──在汗腺(管路)中,就發生滲漏至周遭皮膚組織的狀況→導致汗水中的鹽類/抗菌肽/蛋白酶...等成分,直接刺激周遭皮膚組織,引起不良反應,最終誘導皮膚敏感不適(發癢)症狀出現。
「間接」狀況──汗水所含「成分」影響→導致皮膚-組織異常(e.g.發炎/搔癢)。這類型發癢狀況,主要源自「異位性皮膚炎(AD)」的相關研究──發現:AD患者的汗水中,所含「葡萄糖%」明顯高於健康皮膚者──而且「葡萄糖% vs.症狀嚴重度」有顯著「正相關」性。
至於為何「汗液中-葡萄糖%↑」會誘導皮膚搔癢──仍在釐清研究中?
  • 科學家們推測:可能是這些額外的葡萄糖,影響了皮膚微生物們之間的生態平衡→導致皮膚屏障功能衰退,皮膚耐受度↓,促使皮膚變得的容易敏感、而發癢。
  • 這或許也解釋了──何以「糖尿病患者,也容易出現皮膚癢」的狀況?!
另外,汗水中也可能包含「過敏原」成分,會刺激身體的免疫系統,引發肌膚不適(e.g.發炎/紅腫/搔癢...等)。
這「過敏原」成分,並非汗水本身的組成──而是可能來自「外部汙染」流入。例如:皮膚微生物所分泌的代謝物(生化分子),接觸到汗水後,隨汗液流動/擴散,而刺激了皮膚的免疫系統-活化(反應),導致後續的搔癢症狀出現。
  • 例如:在患有「異位性皮膚炎or膽鹼能性蕁麻疹(choligergic urticaria)」的患者-血清中,就被發現有針對來自「馬拉色菌(Malassezia sp.,皮膚正常菌叢之一)分泌的蛋白MGL-1304(抗原)成分」的IgE抗體──於是當這些病人流汗(汗水)→途經馬拉色菌,遭受其分泌的蛋白抗原汙染,然後隨汗液擴散→接觸到皮膚的肥大細胞(mast cell),刺激/活化-釋放各式發炎介質(e.g.組織胺Histamine),結果導致「瘙癢」症狀發生。
  • 也因此,有明確的「過敏原」緣故──有人將此稱為「汗液過敏(sweat allergy)」現象──雖然,本質上與汗水(本身)並無關係,充其量「汗水」只是間接的「幫兇」而已。
*引用補充:目前對「特應性皮炎vs.汗液-有關的瘙癢機制」認識...
汗腺引起的汗腺損傷和汗液成分的變化使皮膚容易發癢。汗液中含有的皮膚表面抗原可以穿透受損的皮膚,並通過肥大細胞脫顆粒引起瘙癢(引用自→ Why does sweat le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itch in atopic dermatitis?)

MSMF觀點:

「流汗」是人體「調節體溫」維持健康的重要機制──所以對於那些「一流汗就發癢」的族群來說:不可能完全抑制=不流汗!
雖然,目前科學界仍無法界定「流汗(汗水)vs.皮膚搔癢」的病理機制,等於缺乏明確的「針對目標」,有效治療──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努力維持「皮膚乾爽+幫皮膚降溫(涼爽→減緩排汗)」是有效的緩解搔癢-策略!
另,由此延伸...
或許「那些使用了止汗劑→會併發皮膚癢」的朋友,可能也是因為:汗腺「被阻塞」導致「汗液→內分泌/滲漏」狀況出現──造成使用止汗劑後的「發紅/搔癢(反應)」顯現。
對此,也許改用「體香劑→香味遮掩」方式,會比透過「鋁鹽成分-止汗劑→阻擋汗水分泌至體表」──要顯得更適合一些!(當然前提:確認對所用的產品(成分)不會敏感刺激。)
*免費[試閱]索取→電子書《保養品DIY入門教戰手冊》
*My Skin My Forum, MSMF 【護膚保養品diy交流】 FB粉絲頁 Youtube頻道
*成功配方=20%理論+80%實驗!
174會員
365內容數
這份專題,適合什麼樣的讀者訂閱? ●想了解肌膚保養(品)原理/保養知識的人 ●保養品DIY愛好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