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潮汐】站在停止營業的書店台階上/吳鈞堯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很多「古典」正在消失。這是時間的魔術,只是變換時,發覺那不是戲法。
 一九九九年五月,我擔任《幼獅文藝》主編,正式與重慶南路「住」一塊兒,它留置我的時間,只比居家略短,卻深刻影響我;我常說,「擔任《幼獅文藝》主編跟寫作,讓我真正長大。」擔任主編,讓我懂得職責,寫作則帶我探討一個又一個困難;都是正面交鋒,沒有退縮的餘地。肉身原來也是魔術,它如果只是衰疲、只見疲憊,就辜負了時間。
當打字聲不再時,他們用哪一種聲音,
跟生活說、跟世界說,他們都在?
 公司規模近百人,電腦沒有幾部,只在角落擺置了一個長桌,讓有需要的人使用。進入二十一世紀,資訊化速度加快,所謂的「X倍速」時代。公司迎上浪潮,從一個作業組別配備一台電腦,不消幾年,電腦成為每個人的辦公基本配備。作家專欄多數都用打字的,投稿也是,打字行的英俊外務員漸漸少來公司了,甚至坊間還存有多少打字行,都讓人疑惑。
 就算是「打字」一行,也激烈變化。台灣屬於義務役,除了過胖過瘦、視力不良、右手食指殘缺,以及某些權貴動用不當手段,免除子弟服役之外,每一個男丁都需要服役。我擔任文書兵,平常得謄寫,代發公文。重要的公文以手工抄錄,顯得不夠慎重,於是我學會「打字」。九○年代的「打字」,真正像在「打」字,在一個大滾筒上放置公文,滾筒下,是一大排倒放的鉛字。它們安放的方式多數根據部首,最大的困難是每一個都是倒立,我學著認識每一個倒放的字。這像把世界橫放、像把窗當作了門,乍看這些倒放的字,會感到暈眩,仍必須克服不適,移動檢字的扣盤到正確位置,按一下,一個鉛字被舉了上來,「喀啦」一聲,留下字痕。
 我打字速度漸漸快了,意味悲劇來了,常被領導交辦不屬於我的業務,他們常常安慰我,「打字要多練,以後退伍了,還可以開間打字行。」我當然沒有成為專業打字員,打字一途趕著經濟起飛,火紅了幾年,很快被電腦打字取代。用鉛字打字的、用鍵盤打字的,通常都是高職生,當打字聲不再時,他們用哪一種聲音,跟生活說、跟世界說,他們都在?
 稿件數位化也有進階。我手邊留有幾位專欄作者的「磁碟片」,他們或寄或親送。有一回午休,我趴在桌上睡熟了,忽然感到不安,懵懵起身,見一個彪形大漢站我旁邊,「看你睡著,不忍喊你。」相聲名家馮翊綱來交稿子。午休期間燈光都熄,他站在黑暗中,一個更深的輪廓浮了出來,我悄聲說,「暗嗦嗦的,很嚇人哪。」他遞給我存有文章跟圖檔的磁碟片。沒過幾年,磁碟片都發霉,新推出的電腦已拔除磁碟機,就算是數位,也會被數位追過來、趕上去,且不再回頭。
 辦公桌不再堆積厚厚的投稿信箋,無論來稿多或少,它們都輕薄、甚至談不上輕或薄,都壓縮在收件夾裡,十萬字稿件或者三十行的新詩,都只占一個行列。卡片也慢慢失蹤了。聖誕卡、春節賀卡,零星的幾張,彷彿是幾個錯別字,儘管它們都來對了時候,算準郵遞的時間,在過節前寄到我的地址。

時代的替換,沉默而巨大。

 我站在重慶南路一段六十三號,建宏書局前,看到書局的拍賣廣宣,即日起開始,直到幾個月後,停止營業。儘管書局對外宣稱,「不是停止營業,是內部整修」。據說,書局將增添文創成分,加賣文具是基本的,很可能套用「複合式」經營,增加餐飲、桌遊等元素,但當它關上鐵門,再打開時,不知何年何月?若真有那一天,它也會跟現在不同。現在的書局,入口處左邊斜放商管、旅遊、養生跟文學等雜誌,居中一排陳列新書、暢銷書等,再往裡頭,書籍按照歷史、學術、醫藥、教科書等性質分序。長久以來,建宏書局以及多數書店,都這樣打扮。原來這麼快啊,十年、二十年,已經構成某一種「古典」。書架是它的骨骸、斑駁的梁柱是它的軀幹、流動的書目是它的衣裳……
 建宏書局停止營業,以及書籍拍賣,成為受矚目的藝文新聞,書局不只述說書局,述說了重慶南路從「書店街」,走到了另一個世界。它將變成「旅館街」、「飲料街」或者「雜貨街」?時代的替換,沉默而巨大,但在這一天,建宏書局因為拍賣,「拍咑、拍咑」地,它的台階傳來更多聲響。它們輕也不是、薄也談不上,聽起來都是一種熱鬧,搭配著櫃台不時傳來的「噹噹」結帳聲,竟有點節慶的味道了。
 我加入隊伍,走進我習慣的書的裝扮中,很明白,這是我與它的告別。這一天,以及其後的一段小時光,會是它最後的戲法。我期待它的再度現身。因為一場完美的魔術,都得有關心它的觀眾。雖然十多年過去,我老了、疲憊了,但這一條街會是我的留戀,尤其當一條街,愈來愈像一條河的時候。

‧ 點潮汐

打字,以前是一個技能,現在依舊是,只是需求少,不像八○年代,成為一個有規模的產業。書店也是一個產業,雖然它一家一家地倒;我更關心的是,閱讀如果是一種產業,會有衰竭的一天嗎?
開書店跟打字一樣,有潮汐、有型態的變異,它們在匆匆數年間發生大變動,讓許多人失去備戰能力;還好文字沒有崩壞,用鉛字與用鍵盤打出來的,都一模一樣。

日子如潮、時間似汐,它們一丁點一丁點吃掉我,
而我,一丁點一丁點吐回去,用我的文字紀錄十七年——
上樓、下樓,東向、西拐,都是我與重慶南路。
吳鈞堯因工作地點關係(1999~2016主編幼獅文藝雜誌)在重慶南路盤桓十七年,散文集《重慶潮汐》描繪他看盡盛衰流變,從書店街到商旅林立,一條路的街景變化交織演映著一個男人的心影錄像。
出版業的人情事故、台灣產業的變遷、台北重慶書街的地誌書寫,盡在《重慶潮汐》(預計於2019年9月下旬出版)。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重慶森林的加州陽光(有劇透)人與人之間是否墜入愛河是非常隨機的(人的講法就是「緣分」)。隱含的就是人生的不確定和命運不可抗拒。忍不住的想,命運的沉重來自本身的宿命抑或來自對命運中承諾的輕看?
Thumbnail
avatar
麋鹿林
2024-05-03
重慶燃氣公司的騷操作違犯了哪些法律?重慶燃氣公司燃氣表多收費事件有了處理結果。燃氣公司總經理被免職,退回了多收用戶的燃氣費,遠端校準了燃氣表。 燃氣公司讓燃氣表多計量的做法讓我想起以前教科書上控訴黑心地主『小鬥出,大鬥進』的伎倆:地主用小鬥出借給農民糧食,而在農民歸還糧食時用大鬥計量。兩者如出一撤,都是在計量器具上做文章,達到多收多
Thumbnail
avatar
江上小堂
2024-04-22
雷霆與潮汐之歌第四章:風中的輕語楓原萬葉,稻妻的流浪詩人,背負著家族沉重的過去與友人的遺願,踏上了尋求生命真諦的旅途。他的心路歷程充滿了反思和探索,準備迎接命運的挑戰。
Thumbnail
avatar
Mei
2024-03-15
電影|重慶森林:城市中的陌生與親密王家卫探讨了另一种在城市森林中诞生、却常常被忽略的关系:介于陌生人和恋人之间、擦肩而过与一见钟情之间的某个微妙的平衡点的关系。
Thumbnail
avatar
Yisi LI
2024-03-04
重慶的後勁比失戀還大😭如果你去重慶記得別光顧著吃美食 美美的照片也必須安排起來 因為重慶真的是一個非常出片的城市 不管怎麼拍都和別的城市不一樣 夜景更是賽博朋克滿滿 以下重慶旅行攻略趕緊get住吧 - 【交通】 ✈️:重慶江北國際機場 🚄:重慶北站,沙坪壩站,重慶西站 🚇:打車容易堵車,坐輕軌非常
avatar
William Archer
2023-09-08
重慶南路建宏書局建宏書局熄燈已2年多,突然又想起。 念了10幾年的書,在畢業後的一些人生關卡卻沒有能力靠自己搞定,分別有三段時間,在那一區的補習班竄進竄出,有無根的飄浮感,心卻沉沉的如同冬季溼冷陰迫的台北天空。人群熙熙攘攘,悲喜與我無關,我只鎖在自己的掙扎中,每次來補習班,壓力都更勝前一次。
Thumbnail
avatar
山客
2022-05-04
重慶行的感想和建議  重慶行是個相當奇特的經驗,原本旅遊是個花費金錢和時間精力去脫離舒適區,然後透過耳目的見聞去反思、去探究非舒適區的過程,是跟自己對話和和好的最好機會,因此旅遊也許疲累,但也應有收穫滿滿的感覺和心得,可是重慶行的經驗不是這樣,它不是身體的疲累換來內心的豐足,而是一種身心俱疲的感覺,回來後大睡三天,兩
avatar
退休教授:慕鐸
2021-06-16
重慶行4-2       早上導遊提到大足和重慶的不同-地方平坦,田園多,樹林多-,聽起來有點酸味,應該不是城區人,這名導遊退費倒是直接且乾脆,和昨天的大不同。吃午餐的旁邊有攤販,我注意到連小攤販都可用微信支付,導遊退費時要團員打開微信掃他的QR就可以了,嘗試了按摩和修腳,也見識到了重慶的火煱及當地人的啫辣。
avatar
退休教授:慕鐸
2021-06-05
重慶行3-2  原來好吃街有這麼大,而我們之前似乎只在解放碑旁邊那一處繞…。奇怪,淑琴一看到曾看過的某商家就知道怎麼回飯店,可是我都搞不清楚東南西北。試吃了重慶的水果;旅館館的服務品質真的不敢恭維。
avatar
退休教授:慕鐸
2021-06-03
重慶行3-14.23        一早起床,拿著旅館提供的早餐包(內含兩個麵包加一瓶牛奶)去等車(昨晚與導遊聯繫-用微信-7.05到路口接我們),導遊說旅館出來路口那家農業銀行的前面等就可以了。問題是路口找不到農業銀行,問路旁店家,直接回答不知道,再問,搬了!一副不耐煩的樣貌,真是受夠重慶的粗野和無禮了。今天
avatar
退休教授:慕鐸
2021-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