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人人都該寫回憶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寫回憶錄應該是每個走過青壯年期的人,必修的學分,不是要述說自己的豐功偉業,而是如同心理學家艾瑞克森所主張的,人最重要的課題是要整合自己的生命,肯定自己的價值與意義。    寫回憶具有精神療癒的作用,跟自己和解

寫回憶錄應該是每個走過青壯年期的人,必修的學分,不是要述說自己的豐功偉業,而是如同心理學家艾瑞克森所主張的,人最重要的課題是要整合自己的生命,肯定自己的價值與意義。 寫回憶具有精神療癒的作用,跟自己和解

大部分人都以為寫回憶錄是曾經在商場或政界叱吒風雲、以及引領風騷的藝術家或發明家的專利,像我們這樣庸庸碌碌平凡的上班族,有什麼值得述說的歷史?

其實,寫回憶錄應該是每個走過青壯年期的人,必修的學分,不是要述說自己的豐功偉業,而是如同心理學家艾瑞克森所主張的,人最重要的課題是要整合自己的生命,肯定自己的價值與意義。

寫回憶具有精神療癒的作用,跟自己和解,因為我們所有過去的經驗其實都沒有真正過去,它們都潛藏在我們內心深處影響著我們,往往現在困住我們的,都是來自於過往的心靈創傷,而療癒的重點,並不是追究誰害了我們,而是在隔了一段時空距離外,重新審視這些經驗,賦予這些事件新的意義,寫回憶錄就是在講自己的故事,可以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

而且過往有很多事情當年來不及體會,如今透過寫回憶,可以將那模糊的印象重新描繪一次,從中得到領悟,然後在當下還來得及的時候,有了改善或實踐的力量。

不過,我也相信當你鼓起勇氣,想試著寫自己的回憶錄時,會覺得工程太大,無從動手。其實不用怕,反正我們也不想寫出曠世鉅著,這個紀錄也不會出版,也不見得會給其他人看,不必擔心寫得好不好,以下倒是有些具體的建議提供參考。

首先是先期準備作業。

每個星期擇定一個晚上作生命的回顧,可以選周五、周六或周日沒有邀約或活動的晚上,進行這項長期的計畫。在頭三四個月,可以先配合「斷捨離」的清理工程,將信件、日記、相片,或各種紀念品,依年代整理。所謂年代就是小學前、小學、國中、高中、大學……以三至五年左右為單位將這些東西撿拾在一起。

然後就依每個階段,以固定幾個問題來詢問自己,比如那時候你住在哪裡?當時你生活中主要的玩伴或朋友是誰?有沒有對那位長輩或老師有特別的印象?那階段有那些事件你會特別煩惱或高興?那時候有沒有什麼興趣或娛樂?參加什麼社團或活動?

當然,也可以列出瑣碎的事項來一一回答,有時候從細節可以勾引出背後整個失落掉的回憶,比如問自己那個階段你最喜歡哪些歌曲?最喜歡吃什麼東西?有沒有寵物?有沒有忘不了的氣味?特別有印象的聲響?喜歡穿得衣服?

當具體的事項都一一回答之後,就可以進入比較抽象的問題,比如你有沒有曾經很想做什麼事卻因為某些因素被迫放棄?這段期間感覺最挫折或失望是哪些事情?這段期間有沒有發生具有特殊意義的事情,或是忘不了的回憶?

我們可以先在一張紙上條列出這幾十項問題,然後依生命階段來回答,可以當作是簡答題,也可以是問答題或申論題,逐漸地,我們能寫的東西就會愈來愈多,並且會想起更多這些項目之外的重要回憶。

齊邦媛教授八十多歲住進養生村開始寫回憶錄:「巨流河」,她說,我六歲離開家鄉,八十年的漂流,在此書中得到安放。活著慶賀自己活著,寫一些惦念的人與事,寫完書,作為我一生的根。

我們不必像齊教授等到八十多歲才寫回憶錄,若能在四、五十歲就著手整理自己人生,最棒的是,在這回憶過程中,我們會找回那些曾經失落的心願,或許如今我們已經有勇氣有條件去實現。重拾未竟的夢想,能讓我們往後的日子活得興高采烈,覺得這趟生命之旅,不虛此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作者你好,我從在二十幾歲的時候,買了一本厚厚的筆記本,開始動筆寫回憶錄,從有記憶的幼稚園開始寫,大概持續了四天後,就停滯到現在了。在寫回憶錄的過程,會想到很多小時後美好的回憶,寫起來很開心呢。
謝明海-avatar-img
2019/09/06
傍晚的回憶 (2019-09-06 動筆 ) 傍晚,是貼出的時間也是回憶的內容,退休後人生的傍晚。 https://www.peopo.org/news/421887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5K會員
2.2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很多年來,偶爾就會應邀到中小學演講有關閱讀與寫作的主題,閱讀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但是為什麼要寫作?寫作文往往也成為許多學生痛苦的來源,甚至老師也常常苦惱不知道該如何批改作文,引導學生寫作。 姑且不談為何寫作做成為升學考試的重要門檻,也先不管如何增進寫作技巧,我始終認為,即使離開學校生涯,已經沒有考
Thumbnail
很多年來,偶爾就會應邀到中小學演講有關閱讀與寫作的主題,閱讀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但是為什麼要寫作?寫作文往往也成為許多學生痛苦的來源,甚至老師也常常苦惱不知道該如何批改作文,引導學生寫作。 姑且不談為何寫作做成為升學考試的重要門檻,也先不管如何增進寫作技巧,我始終認為,即使離開學校生涯,已經沒有考
Thumbnail
資深的傳記作家楊艾俐在紀州庵文學森林針對傳記寫作的演講中主張,人人都可以寫傳記,不必是個大人物,因為即使是一粒小水滴,也可以映照世界。她說:「歷史是宏觀,時代是長河,傳記是時代的小小身影,是一個人對家庭、企業、社會、國家的貢獻。人們從個人傳記得到的啟示,不下從宏觀歷史得來的經驗,甚至更超出一個時代所
Thumbnail
資深的傳記作家楊艾俐在紀州庵文學森林針對傳記寫作的演講中主張,人人都可以寫傳記,不必是個大人物,因為即使是一粒小水滴,也可以映照世界。她說:「歷史是宏觀,時代是長河,傳記是時代的小小身影,是一個人對家庭、企業、社會、國家的貢獻。人們從個人傳記得到的啟示,不下從宏觀歷史得來的經驗,甚至更超出一個時代所
Thumbnail
在想寫第一篇自我故事時,就會觸及回憶,要尋找第一個想分享的故事,就先要翻閱自身的故事書,回想起人生一段又一段的章節。該由最近經歷說起,還是由孩童時期有著人生第一個回憶開始呢? 或是,想起那一段就由那開始呢? 如果要有系統地由那時段開始說起,無論是順時序或是倒序式敘述,恐怕我不久便會失去堅持寫作的耐
Thumbnail
在想寫第一篇自我故事時,就會觸及回憶,要尋找第一個想分享的故事,就先要翻閱自身的故事書,回想起人生一段又一段的章節。該由最近經歷說起,還是由孩童時期有著人生第一個回憶開始呢? 或是,想起那一段就由那開始呢? 如果要有系統地由那時段開始說起,無論是順時序或是倒序式敘述,恐怕我不久便會失去堅持寫作的耐
Thumbnail
很多東西可以勾起我們的回憶,最常見的是老相片與信件,其他如塞在抽屜深處朋友送的小紀念品或某一次旅行時買的鑰匙圈……等等,或者聽到一首歌,忽然聞到某個特殊的味道……這些都有可能呼喚出早已被我們遺忘的往事。 雖然有人會消遣說,常常回顧往事,常提當年勇,是老化的象徵,這些話鼓勵人要往前看,不斷開創新的人生
Thumbnail
很多東西可以勾起我們的回憶,最常見的是老相片與信件,其他如塞在抽屜深處朋友送的小紀念品或某一次旅行時買的鑰匙圈……等等,或者聽到一首歌,忽然聞到某個特殊的味道……這些都有可能呼喚出早已被我們遺忘的往事。 雖然有人會消遣說,常常回顧往事,常提當年勇,是老化的象徵,這些話鼓勵人要往前看,不斷開創新的人生
Thumbnail
看偉人傳記未必真能感同身受,因為偉人畢竟距離我們太遙遠,但看自己的生活筆記卻能馬上再次身歷其境,把過去的自己召喚出來商量討論,而且他隨時隨地都能穿越時空、隨叩隨到,所以你的生活筆記就是專屬於你自己的偉人傳記。
Thumbnail
看偉人傳記未必真能感同身受,因為偉人畢竟距離我們太遙遠,但看自己的生活筆記卻能馬上再次身歷其境,把過去的自己召喚出來商量討論,而且他隨時隨地都能穿越時空、隨叩隨到,所以你的生活筆記就是專屬於你自己的偉人傳記。
Thumbnail
作家郭強生在「就是捨不得」裡寫:「生命難免瑣碎零星,我們僅能做的就是模仿釀酒人,一路上撿拾起落地的無名果,按嗅味分類,將它們放進瓶中,並猜測發酵後會有怎樣的酸甜濃淡。」  小說家福克納也這麼認為:「過去永遠不死,甚至不會過去。」這些在潛意識底層的記憶,會在有形無形中影響著現在與未來。  與其讓這些零
Thumbnail
作家郭強生在「就是捨不得」裡寫:「生命難免瑣碎零星,我們僅能做的就是模仿釀酒人,一路上撿拾起落地的無名果,按嗅味分類,將它們放進瓶中,並猜測發酵後會有怎樣的酸甜濃淡。」  小說家福克納也這麼認為:「過去永遠不死,甚至不會過去。」這些在潛意識底層的記憶,會在有形無形中影響著現在與未來。  與其讓這些零
Thumbnail
人生在世經歷過各種風風雨雨,最後逝去了什麼也沒留下,有的人認為塵歸塵、土歸土;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是非常正常的過程。 但我個人總認為我們應該要把自己的故事記錄下來,直到那一天到來時,你的故事才正式完結。
Thumbnail
人生在世經歷過各種風風雨雨,最後逝去了什麼也沒留下,有的人認為塵歸塵、土歸土;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是非常正常的過程。 但我個人總認為我們應該要把自己的故事記錄下來,直到那一天到來時,你的故事才正式完結。
Thumbnail
人的一生,有太多回憶,無論甜蜜,或是難過,總會纏繞在我們的腦海裡,揮之不去……
Thumbnail
人的一生,有太多回憶,無論甜蜜,或是難過,總會纏繞在我們的腦海裡,揮之不去……
Thumbnail
寫回憶錄應該是每個走過青壯年期的人,必修的學分,不是要述說自己的豐功偉業,而是如同心理學家艾瑞克森所主張的,人最重要的課題是要整合自己的生命,肯定自己的價值與意義。    寫回憶具有精神療癒的作用,跟自己和解 大部分人都以為寫回憶錄是曾經在商場或政界叱吒風雲、以及引領風騷的藝術家或發明家的專利,像
Thumbnail
寫回憶錄應該是每個走過青壯年期的人,必修的學分,不是要述說自己的豐功偉業,而是如同心理學家艾瑞克森所主張的,人最重要的課題是要整合自己的生命,肯定自己的價值與意義。    寫回憶具有精神療癒的作用,跟自己和解 大部分人都以為寫回憶錄是曾經在商場或政界叱吒風雲、以及引領風騷的藝術家或發明家的專利,像
Thumbnail
寫回憶錄具有療癒的作用,跟自己和解。因為我們所有過去的經驗都沒有真的過去,它們都潛藏在我們內心深處影響著我們。現在困住我們的,往往來自於過去的心靈創傷。療癒的重點,並不是追究誰害了我們,而是隔了一段時間後,重新審視這些經驗,賦予這些事件新的意義。寫回憶錄就是在講自己的故事,可以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
Thumbnail
寫回憶錄具有療癒的作用,跟自己和解。因為我們所有過去的經驗都沒有真的過去,它們都潛藏在我們內心深處影響著我們。現在困住我們的,往往來自於過去的心靈創傷。療癒的重點,並不是追究誰害了我們,而是隔了一段時間後,重新審視這些經驗,賦予這些事件新的意義。寫回憶錄就是在講自己的故事,可以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