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書寫認識自己發現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很多年來,偶爾就會應邀到中小學演講有關閱讀與寫作的主題,閱讀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但是為什麼要寫作?寫作文往往也成為許多學生痛苦的來源,甚至老師也常常苦惱不知道該如何批改作文,引導學生寫作。

姑且不談為何寫作做成為升學考試的重要門檻,也先不管如何增進寫作技巧,我始終認為,即使離開學校生涯,已經沒有考試壓力,也要維持書寫的習慣,因為書寫可以協助我們思考,平常時,透過書寫可以認識自己、發現自己;在挫折傷痛時,書寫可以療癒自己;到了年紀漸長,書寫可以統整生命經驗,找到人生的意義與價值。

美國詩人佛羅斯特講得很清楚明白:「當我還沒寫下來時,我怎麼知道我在想什麼?」這一句話違反一般人的直覺,大部分人都相信,思考是一種純粹的大腦(或心靈)的運作過程,書寫的唯一功能只是把完整的想法寫下來。

「卡片盒筆記」這本書裡提到一個故事。

 曾經有人到著名的物理學家費曼的辦公室訪問,當他看到費曼的筆記本時,說自己很榮幸能看到如此精彩的費曼思考紀錄。

想不到費曼說:「不是的,這些並不是我思考過程的紀錄,它們就是我的思考過程。我其實是在這紙面上思考。」

那人還是聽不懂:「喔,你在腦子裡已經先思考,但思考過程的紀錄在這裡。」

費曼耐心地再度強調:「不是,它不是紀錄,真的不是。那是在工作。你必須在紙面上工作,這就是紙上。」

費曼說得沒錯,比較複雜的想法,都必須用書寫來呈現,而且我們會邊寫邊思考,只有寫出來,我們才有辦法自己檢視自己的想法,然後再繼續往下延伸自己進一步的想法,否則原先初步的想法或論述本身就會持續佔據我們的腦力資源。

換句話說,真正的思考,複雜的概念或論述,需要某種程度的「外在化」,也就是寫出來,書寫使得腦力的思考工作變得比較容易,甚至才能進行有意義的思考。套句專家用學術的話來講,當思想具體展現於外部時,才能當成模型或學說,為進一步的思考提供意義與連貫性。

所以沒有辦法寫下來的論述,要嘛不是很單薄簡單,要嘛很容易有邏輯不完整的毛病。

練學習寫自己的回憶錄

    大部分人都以為寫回憶錄是曾經在商場或政界叱吒風雲、以及引領風騷的藝術家或發明家的專利,像我們這樣庸庸碌碌平凡的上班族,有什麼值得述說的歷史?

    其實,寫回憶錄應該是每個走過青壯年期的人,必修的學分,不是要述說自己的豐功偉業,而是如同心理學家艾瑞克森所主張的,人最重要的課題是要整合自己的生命,肯定自己的價值與意義。

    寫回憶具有精神療癒的作用,跟自己和解,因為我們所有過去的經驗其實都沒有真正過去,它們都潛藏在我們內心深處影響著我們,往往現在困住我們的,都是來自於過往的心靈創傷,而療癒的重點,並不是追究誰害了我們,而是在隔了一段時空距離外,重新審視這些經驗,賦予這些事件新的意義,寫回憶錄就是在講自己的故事,可以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

    而且過往有很多事情當年來不及體會,如今透過寫回憶,可以將那模糊的印象重新描繪一次,從中得到領悟,然後在當下還來得及的時候,有了改善或實踐的力量。

    不過,我也相信當你鼓起勇氣,想試著寫自己的回憶錄時,會覺得工程太大,無從動手。其實不用怕,反正我們也不想寫出曠世鉅著,這個紀錄也不會出版,也不見得會給其他人看,不必擔心寫得好不好,以下倒是有些具體的建議提供參考。

    首先是先期準備作業。

    每個星期擇定一個晚上作生命的回顧,可以選周五、周六或周日沒有邀約或活動的晚上,進行這項長期的計畫。在頭三四個月,可以先配合「斷捨離」的清理工程,將信件、日記、相片,或各種紀念品,依年代整理。所謂年代就是小學前、小學、國中、高中、大學……以三至五年左右為單位將這些東西撿拾在一起。

    然後就依每個階段,以固定幾個問題來詢問自己,比如那時候你住在哪裡?當時你生活中主要的玩伴或朋友是誰?有沒有對那位長輩或老師有特別的印象?那階段有那些事件你會特別煩惱或高興?那時候有沒有什麼興趣或娛樂?參加什麼社團或活動?

    當然,也可以列出瑣碎的事項來一一回答,有時候從細節可以勾引出背後整個失落掉的回憶,比如問自己那個階段你最喜歡哪些歌曲?最喜歡吃什麼東西?有沒有寵物?有沒有忘不了的氣味?特別有印象的聲響?喜歡穿得衣服?

    當具體的事項都一一回答之後,就可以進入比較抽象的問題,比如你有沒有曾經很想做什麼事卻因為某些因素被迫放棄?這段期間感覺最挫折或失望是哪些事情?這段期間有沒有發生具有特殊意義的事情,或是忘不了的回憶?

    我們可以先在一張紙上條列出這幾十項問題,然後依生命階段來回答,可以當作是簡答題,也可以是問答題或申論題,逐漸地,我們能寫的東西就會愈來愈多,並且會想起更多這些項目之外的重要回憶。

    齊邦媛教授八十多歲住進養生村開始寫回憶錄:「巨流河」,她說,我六歲離開家鄉,八十年的漂流,在此書中得到安放。活著慶賀自己活著,寫一些惦念的人與事,寫完書,作為我一生的根。

    我們不必像齊教授等到八十多歲才寫回憶錄,若能在四、五十歲就著手整理自己人生,最棒的是,在這回憶過程中,我們會找回那些曾經失落的心願,或許如今我們已經有勇氣有條件去實現。重拾未竟的夢想,能讓我們往後的日子活得興高采烈,覺得這趟生命之旅,不虛此行。

raw-image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曾經有一位聽障的朋友曾這麼說: 「我以前是全聾,我看到人們站起來,做著各種旋轉動作。他們說那是舞蹈。在我看來倒是很荒謬──直到有一天我聽到了音樂。 現在同樣情況的,我看到許多荒野人在自然裡感動與哭泣,並且為些匪夷所思的目標在行動。我不明瞭,但是我有耐心,我正在等著我的心活過來。」  我自己常常
有一年,我與汪惠玲(曾任荒野秘書長)及陳楊文(他擔任荒野國際事務委員會總監)三個人代表荒野到香港開會。每天晚上總是捎些美酒點心,在旅館裡聊天,楊文曾「酒後吐真言」,提到他之所以走上生態保育這條路,是因為他出生在現在是自來水博物館現址的水源地,直到國中才搬走,他對自己出生成長的地方具有使命感,想維護原
老同學曾來信說:「再度憶及自己可憐的理想,今日成了夢想」。 其實,夢想像孩子一樣,要養才會大。沒結婚的廖和敏伙伴比喻的很好「有人說夢會破滅,那是因為沒有好好養它,夢像孩子,誕生之後要好好養,用心養,才會長得好,長得壯,經得起風吹雨打。」   從學生起,我就常被同學們以「浪漫的理想主義者」稱之。可
小時候很喜歡看鹿橋的「未央歌」,對於其中四面八方來的英雄好漢共同譜成的友情之曲深深嚮往。或許小說中,以及許多武俠小說中那種俠義之情的浪漫表現,有些不食人間煙火,希望完全排徐金錢利害關係的源頭吧? 我向來自認為是害羞內向的人,不善於結交新朋友,但卻是個很念舊的人,貪心的希望能保有每個交往過的老朋友。
雖然老年憂鬱症這些年在高齡照護中開始被關注,但是以整體而言,年紀愈大其實愈快樂。 以精神層面來說,也許是他們已經體會到簡單的樂趣,對當下每個時刻,每個遭遇,都能要安安靜靜地去感受,不再追求虛妄的目標,不再渴求數量極大化與外在的熱鬧,而是讓內心可以仔細品嘗此時此刻所擁有的一切事物。 以生理結構的變
「一定要幸福喔!」   很多年前因為日劇的流行,曾經這句話也成了許多人的道別語。但是,什麼是幸福的來源?   我們看了多少叱吒風雲的政治人物,腰纒萬貫名門巨賈,或權傾一時的單位主管,他們真的比一般人容易尋得人生的幸福和快樂嗎?   仔細想想,我們要想使日子過得幸福,與整個社會國家並沒有太大關係
曾經有一位聽障的朋友曾這麼說: 「我以前是全聾,我看到人們站起來,做著各種旋轉動作。他們說那是舞蹈。在我看來倒是很荒謬──直到有一天我聽到了音樂。 現在同樣情況的,我看到許多荒野人在自然裡感動與哭泣,並且為些匪夷所思的目標在行動。我不明瞭,但是我有耐心,我正在等著我的心活過來。」  我自己常常
有一年,我與汪惠玲(曾任荒野秘書長)及陳楊文(他擔任荒野國際事務委員會總監)三個人代表荒野到香港開會。每天晚上總是捎些美酒點心,在旅館裡聊天,楊文曾「酒後吐真言」,提到他之所以走上生態保育這條路,是因為他出生在現在是自來水博物館現址的水源地,直到國中才搬走,他對自己出生成長的地方具有使命感,想維護原
老同學曾來信說:「再度憶及自己可憐的理想,今日成了夢想」。 其實,夢想像孩子一樣,要養才會大。沒結婚的廖和敏伙伴比喻的很好「有人說夢會破滅,那是因為沒有好好養它,夢像孩子,誕生之後要好好養,用心養,才會長得好,長得壯,經得起風吹雨打。」   從學生起,我就常被同學們以「浪漫的理想主義者」稱之。可
小時候很喜歡看鹿橋的「未央歌」,對於其中四面八方來的英雄好漢共同譜成的友情之曲深深嚮往。或許小說中,以及許多武俠小說中那種俠義之情的浪漫表現,有些不食人間煙火,希望完全排徐金錢利害關係的源頭吧? 我向來自認為是害羞內向的人,不善於結交新朋友,但卻是個很念舊的人,貪心的希望能保有每個交往過的老朋友。
雖然老年憂鬱症這些年在高齡照護中開始被關注,但是以整體而言,年紀愈大其實愈快樂。 以精神層面來說,也許是他們已經體會到簡單的樂趣,對當下每個時刻,每個遭遇,都能要安安靜靜地去感受,不再追求虛妄的目標,不再渴求數量極大化與外在的熱鬧,而是讓內心可以仔細品嘗此時此刻所擁有的一切事物。 以生理結構的變
「一定要幸福喔!」   很多年前因為日劇的流行,曾經這句話也成了許多人的道別語。但是,什麼是幸福的來源?   我們看了多少叱吒風雲的政治人物,腰纒萬貫名門巨賈,或權傾一時的單位主管,他們真的比一般人容易尋得人生的幸福和快樂嗎?   仔細想想,我們要想使日子過得幸福,與整個社會國家並沒有太大關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寫作是一種很好的「自我檢證」方式。就像透過「說給不懂的人聽」來強化學習的所謂「費曼學習法」,透過寫作去把一些特定或不特定領域的觀點或知識表達出來,我們就能從過程中更加知道自己對事情理解到什麼程度,也更容易看到事情裡自己不夠了解或從未仔細思考的部分。可以從此出發,以更有效率的方式進行補強。
Thumbnail
有朋友問說「要怎麼自我覺察」、「如何更了解自己」等問題,這是個很棒的主題,因為認識自我是隨時進行的功課,不分歲數、無關處在哪個階段。 Heibon曾經分享過幾項自己努力執行的事情,例如將看過每本書摘錄自己的心得、隨身帶著一本小冊子,有靈感便自由書寫、100天練習,隱含想法可連結《原子習慣》核心概念
Thumbnail
在本篇文章中,作者探討了童年記憶的缺失與修復過程,指出透過交談與書寫來喚醒被遺忘的回憶。用文字抒發情感,療癒心靈的創傷,書寫成為一種自我探索和修復的有效工具。
Thumbnail
當我覺得沮喪、被卡住時,我就會拿起這本書,翻起其中章節,充電、提醒自己。 看著那些問題問自己:接下來,我該怎麼做? 這些答案都與外界無關,而是誠實的面對自己。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作者William Zinsser的回憶錄寫作教學書《如何寫出好人生》。書中不僅包含作者的回憶錄,還穿插了寫作教學,讀後令人留下深刻印象。作者提出的寫作方式也啟發了讀者寫回憶錄的想法,推薦給正在寫回憶錄或未來想寫回憶錄的人。
寫自己,好像很自戀,因為我也是個平凡的人。但作為第一篇內容,寫一下自己好像也不為過吧。 學生是寫最多字的時候,但所謂閱歷被縮限在學生身分。 成年步入工作,則是開始感悟成長的痛和快樂的時候,卻沒什麼時間把這些感受完整紀錄。 就此打算開始動筆當作練習,練習整理自己的心情、生活。 回想起來已很久沒
Thumbnail
書寫不僅是一種技能,更是一種自我療癒的過程。透過梳理心中的情緒和閱讀的薰陶,我們能夠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Thumbnail
世上再也沒有比你自己更懂得要用什麼樣的話,才能振奮你的心,幫助你渡過低潮。 世上也極少有任何文章,可以比得上你所寫的每個回憶,更能挑起你的共鳴,幫助你重溫快樂的感動了! 日誌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心靈成長的方式。 每一篇日誌都是自己生命旅程的一部分,是一個寶貴的回憶和成就。
為什麼要開始寫文章? 透過文章來寫下自己在當時背景的感覺,可以加上照片或貼圖來紀錄,不管是看的人或是自己以後回來看20幾歲的自己時,總會有不同的感覺,同時也是傳達自己信念與尋找夥伴(族人)的故事。 想要寫出什麼樣的文章? 與其說是想要寫出什麼,不如說是想要紀錄些什麼,用自己限有的認知去感受世界
或許有的人會覺得寫日記、寫文章很麻煩,或是不知道該如何下筆、如何表達自己。但提筆寫字(或是動手打字),寫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卻是幫助人生更向前一步的關鍵之一。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寫作是一種很好的「自我檢證」方式。就像透過「說給不懂的人聽」來強化學習的所謂「費曼學習法」,透過寫作去把一些特定或不特定領域的觀點或知識表達出來,我們就能從過程中更加知道自己對事情理解到什麼程度,也更容易看到事情裡自己不夠了解或從未仔細思考的部分。可以從此出發,以更有效率的方式進行補強。
Thumbnail
有朋友問說「要怎麼自我覺察」、「如何更了解自己」等問題,這是個很棒的主題,因為認識自我是隨時進行的功課,不分歲數、無關處在哪個階段。 Heibon曾經分享過幾項自己努力執行的事情,例如將看過每本書摘錄自己的心得、隨身帶著一本小冊子,有靈感便自由書寫、100天練習,隱含想法可連結《原子習慣》核心概念
Thumbnail
在本篇文章中,作者探討了童年記憶的缺失與修復過程,指出透過交談與書寫來喚醒被遺忘的回憶。用文字抒發情感,療癒心靈的創傷,書寫成為一種自我探索和修復的有效工具。
Thumbnail
當我覺得沮喪、被卡住時,我就會拿起這本書,翻起其中章節,充電、提醒自己。 看著那些問題問自己:接下來,我該怎麼做? 這些答案都與外界無關,而是誠實的面對自己。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作者William Zinsser的回憶錄寫作教學書《如何寫出好人生》。書中不僅包含作者的回憶錄,還穿插了寫作教學,讀後令人留下深刻印象。作者提出的寫作方式也啟發了讀者寫回憶錄的想法,推薦給正在寫回憶錄或未來想寫回憶錄的人。
寫自己,好像很自戀,因為我也是個平凡的人。但作為第一篇內容,寫一下自己好像也不為過吧。 學生是寫最多字的時候,但所謂閱歷被縮限在學生身分。 成年步入工作,則是開始感悟成長的痛和快樂的時候,卻沒什麼時間把這些感受完整紀錄。 就此打算開始動筆當作練習,練習整理自己的心情、生活。 回想起來已很久沒
Thumbnail
書寫不僅是一種技能,更是一種自我療癒的過程。透過梳理心中的情緒和閱讀的薰陶,我們能夠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Thumbnail
世上再也沒有比你自己更懂得要用什麼樣的話,才能振奮你的心,幫助你渡過低潮。 世上也極少有任何文章,可以比得上你所寫的每個回憶,更能挑起你的共鳴,幫助你重溫快樂的感動了! 日誌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心靈成長的方式。 每一篇日誌都是自己生命旅程的一部分,是一個寶貴的回憶和成就。
為什麼要開始寫文章? 透過文章來寫下自己在當時背景的感覺,可以加上照片或貼圖來紀錄,不管是看的人或是自己以後回來看20幾歲的自己時,總會有不同的感覺,同時也是傳達自己信念與尋找夥伴(族人)的故事。 想要寫出什麼樣的文章? 與其說是想要寫出什麼,不如說是想要紀錄些什麼,用自己限有的認知去感受世界
或許有的人會覺得寫日記、寫文章很麻煩,或是不知道該如何下筆、如何表達自己。但提筆寫字(或是動手打字),寫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卻是幫助人生更向前一步的關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