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美好而無情的殘酷世界《大地震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雖然威斯康提不是每部作品都令我滿意,然而其精緻的美學形式總是令我讚嘆,比起故事本身,他說故事的工藝以及故事背後那帶出他對自身身分認同的矛盾更令我著迷,這次就以其虛構出來,講述漁民對抗漁商,最終鬱鬱而終的《大地震動》為例,說明其美妙的空間直覺,以及空間調度背後的嚴酷命運。
這是一個反抗剝削的故事,我們可以特別注意到的是威斯康提的貴族眼光(引用《浩氣蓋山河》劇中牧師對於貴族的描述:「他們是一群重視的事物與我們不同的人,我們汲汲營營的他們毫不在乎,我們毫不在乎的,他們汲汲營營。」)一個捕魚家庭的長子納多尼在又一次的與漁商喊價的紛爭中爆發了出來,他將秤子當場丟到海裡,而眾人為其叫好,這不只是對於交易的不滿,更是長期被漁商以資訊不平等的優勢單方面剝削的不滿,而對於納多尼歸根結底的,或許是對於身分不對等的不滿,簡而言之「尊嚴」,作為存活的非必需品,渴求「尊嚴」的納多尼挑戰了階級,從純粹的勞動者,變成了勞動者的領袖,甚至要求另闢蹊徑,跳脫對這些跋扈漁商的依賴。
於是,納多尼說服家人用房子換取貸款,藉以成為漁商,脫離被壓榨者的行列,同時讓其他漁民們有更公平的選擇。威斯康提使用素人演員來出演此部作品,飾演主角的Antonio Arcidiacono一生就只拍了這部電影,而其質樸不做作的表演使得納多尼這個角色除了作為革命者的氣勢,也有著一般人的特點,他不是個沉穩的人,相反地,他很容易因為一點點小小成功就面露喜色,與心儀的女孩無邊際的做未來大夢,也容易受到挑釁就發火,進而被操控行為,他所對抗的是巨大的漁商勢力,這些不屑與漁民為伍(對他們而言,漁民是呼則來,罵則去的生產工具)的漁商,則對反的具有一定程度的複雜性,他們懂得軟硬兼施來裂解反抗勢力,比如其中一名漁商就與納多尼有多次曖昧的交談,似乎他不只想要的是在旁看笑話,更多的是希望個性死硬、暴躁的男主,對其臣服,後段男主失敗的時候甚至還多次跑來關照,直到兩人扭打在地,熱絡程度堪比床戲,這是威斯康提處理人物衝突的時候特別的細膩。
比起片中多次出現的,印在牆上的共產黨標誌這種突兀的訊息置入,威斯康提所呈現的納多尼作為試圖引領反抗的英雄似乎更加突兀,因為跟他同一階級的人都沒有想過要對這個系統進行反抗或予以改造,而最多只是抱怨或咒罵,最後摸摸鼻子接受這一切,然而納多尼卻有對系統進行反抗或予以改造的念頭,比如以更透明的公訂價格來購買漁獲及赴取醃魚的工本費,我們可以看到威斯康提具體上如何呈現這些系統,藉由空間的分割,以納多尼的家來展現,素人演員們被塞滿了裡頭,人多到門、框、窗裡也有人,甚至外頭庭院也有人,作為服從系統的人,威斯康提以對素人們聽到黃色笑話的臉進行了特寫,有那麼個一瞬間,我們也相信了人們在這個全新的勞動關係,即納多尼取代舊系統的新系統中得到了改變,然而這個改變其實不是異化(在這裡,異化意味著背離本質的改變),而是還原(還原成本質),素人們歡愉的笑呈現了威斯康提所要說的,在被從異化中還原的人們的笑是最自然、最可愛的,而我十分贊同一位朋友對於此段那些魚在影像上呈現的光澤,彷彿黃金一般,因為在這樣的勞動中,人們不用擔心自己的勞動被剝削,同時群體勞動也凝聚了共同體,使得勞動者們不會只為自己的利益做考量,在此狀態下生產出來的,當然是最有價值的寶藏。
與此相對的則是後來男主航遭逢不幸之後,失去了生產工具的船,財政發生問題,與漁商形成一丘之貉的村人們對他的譏笑,同一個群體,不同的笑,給人的感受完全不同。
我們可以再回到那一場醃魚的戲繼續描述威斯康提的場面調度,他利用一個警察從室內走到庭院,慢慢的拉出空間的深淺,同時給了我們一個凝視畫面的理由,我們看著他慢慢的走到畫面的盡頭,然後向右消失在畫面之中,威斯康提特別注重運動與空間的關係,這位警察在本片裡頭代表的是那種潛伏在群眾之中,伺機而動的裂解動力,他後來運用各種小物品,逐步勾引了在物資匱乏中,為了虛榮出賣身體的納多尼的妹妹,威斯康提呈現他如何進入這個「室內」空間的方式,是從窗邊用一條絲巾與納多尼的妹妹接觸,最終使她離開了家庭,而這一家人維繫情感的家之「空間」,最終也因為納多尼無法支付銀行的貸款而被奪走,銀行帶著丈量專家前來對這個他們生活以久的空間進行一吋吋的確認,這一場戲讓我們更貼近了納多尼一家對這個空間的依戀,以此為例,威斯康提可以說很用心的在思考空間與人之運動的關係,決定空間性質的,正是在上頭的人及其運動,所以我們自然也不會訝異何以威斯康提能如此有意識的去操作關窗、關門,或者開著窗的狀況下,窗外的人正在進行什麼樣的運動,這一切的布局都促成了畫面帶來的氛圍,進而使得電影具有強烈的生活感(比如在屋內進行的編織活動)可以說是高度設計出的「寫實」。
既然談論到「寫實」,便可以再討論到本片中那一場「看不見的天災」,因為
使得納多尼一家生活在中後段生活落入困境的就是因為他們失去了賴以為生的船,而之所以會失去船,是因為納多尼為了要及早還債,堅持堅持要在天候不佳的情況下出航,結果船隻失蹤數日,妹妹找村人救援,最後納多尼一船人才在船體損失慘重的情況下回來。威斯康提似乎沉浸在展示妹妹們等待親人回來的莊嚴,而製造了這整場災難,果真是一個暴虐的神,一個典型的藝術家。這一場風暴既成就了妹妹們穿黑袍在海角上眺望的美,也導致了之後接踵而至的困窘,作為一部描述漁民革命的電影《大地震動》的創造者,即作為神的威斯康提是無情的,他先用了天災,再用了人禍,彷彿因為納多尼意圖挑戰秩序,所以一切災禍都朝他蜂擁而來,威斯康提是貴族這件事難以改變,正如納多尼是漁民這件事難以改變,如果說中國毛政時期那歌頌人民起義,同時抓出組織叛徒的樣板戲意在呈現一種與事實相反的夢(因為事實不是如此,社會不會這樣運作,一個如地獄的社會不會因為揪出某個惡人就改變人民在地獄的狀況,惡人不過是系統的產物,而地獄受系統支配,強力統治的系統其本質上是民主的,因為人民都以沉默投票了。)
威斯康提在這裡就達到了一種寫實性,一個風暴將前頭的所有努力通通毀滅,英雄成了眾人避之惟恐不及的掃把星,我們看到的是威斯康提對於「命運」的思考,在中文語義裡,運可改,而命不可改,因此「命運」基本上是偏義複詞,偏向「命」而既然不能改,便只能「革命」了,然而革命豈是兒戲?在這裡威斯康提已經顯現了某種對命運的悲觀,因為他展示了人們就如水一樣,可以輕易的湧進你家,也可以輕易的褪出你家,當納多尼失勢,人們為了劃清關係,並在這被剝削的位置上顧好自己僅存的小小利益,人人遠離了他,彷彿還不夠償還罪孽似的,納多尼的親人也跟著離去,情人跑了、妹妹失身了、爺爺死去了、弟弟離開了……最後連家也不見了,而能夠追憶的僅剩那福妹妹凝視的全家福,他與小弟們半賣半送的上了漁商的船,漁商讓所有人都知道他們征服了納多尼,全家福旁的耶穌見證了這一切形成了最大的諷刺,人們也好,海洋也好,上帝也好,通通背離了他。
彷彿迪士尼幻想曲裡的米奇,威斯康提揮舞著魔杖編排了這一切,調度著如潮水的人群、也調度著如人群的潮水,有時候,他只用了一個賣橘子的小孩,開場出現以及最後出現,便說明了納多尼家不再的經濟狀況,而電影最後,納多尼與弟弟們上了漁商之船,船前行著,畫面慢慢陷入了深層的黑暗,我們只能聽到那不斷的水聲,那是滑槳的聲音,也是被奴役的靈魂,不再開口的聲音。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0K會員
417內容數
Lizard的沙龍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izard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三個小時的片長,沒有減損作為一部商業大作《牠》續集的精采程度,忘記《在黑暗中說的鬼故事》那種拙劣的半成品,也將當年那個電視版電影輕輕地放到一旁吧,《牠:第二章》,絕對是夏天尾聲你不可錯過的恐怖精品,牠就像一只被塞滿餡料的火雞,滿肚子的美味等你拿刀開膛剖肚,所以你還在等什麼?拿起刀,享受濺滿臉的美味
「我這輩子除了打字機,什麼武器都沒拿起過。」家喻戶曉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奎斯,以文學作為自己的劍,戰鬥一生,如果你已經認識他,你可以透過本片,再次溫習以筆為武器的作家是如何成為他自己的,如果你還沒認識他,這是一個好機會,認識這名讓世界震懾於拉美力量的鬥士。  
一百萬次的轉發,一夕之間的爆紅,大半的中國都知道這個要穿過大半中國去睡你的詩人-余秀華,腦癱病人。不得不的表情誇張,及詩句裡不得不的直言不諱,透露出她的文如其人,她的嗆辣不是那種華麗的嗆辣,而是在苦難下自生的枝節,她說詩是自己的手杖,說的一點也沒錯,因為她既用它走路,也用它引路。  
每每我總希望避免重看《日耀日式散步者》,因為其驚愕又諷刺的結局,總讓我心痛不已,這部的作品,以演員用日語呈現詩人李張瑞的私密獨白,也再現了風車詩社成員從台灣日治時期到國民黨來台時期之間文學思考。詩人對本土的堅持,對法國詩人考克多的「詩人之血」的傳承,最終換來的是一紙獨裁者的死刑宣告,思緒也消失殆盡
作為電影,《在黑暗中說的鬼故事》並非一無是處,出現的鬼怪的精緻滿足了恐怖片觀眾想要的獵奇,然而劇情節奏的緩慢、恐怖橋段的老套、以及對自己說故事能力的不自信,使得這部作品最終只有皮相而沒有靈魂,然而這部作品的導演及其原本卻並非張三李四之輩,這便是本片令人最令人惋惜之處。
如果你問我:「Lizard,今年你覺得年度爽片是哪一部?」在這幾天之前,我的回答會是「戰鬥天使艾莉塔」、「蜘蛛人:離家日」,現在我會告訴你是《從前有個好萊塢》這部全長160分鐘的電影讓人由外到內,由內到外,爽的發燙,更重要的是其承載了導演昆丁塔倫提諾對於美國電影滿滿的愛。
三個小時的片長,沒有減損作為一部商業大作《牠》續集的精采程度,忘記《在黑暗中說的鬼故事》那種拙劣的半成品,也將當年那個電視版電影輕輕地放到一旁吧,《牠:第二章》,絕對是夏天尾聲你不可錯過的恐怖精品,牠就像一只被塞滿餡料的火雞,滿肚子的美味等你拿刀開膛剖肚,所以你還在等什麼?拿起刀,享受濺滿臉的美味
「我這輩子除了打字機,什麼武器都沒拿起過。」家喻戶曉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奎斯,以文學作為自己的劍,戰鬥一生,如果你已經認識他,你可以透過本片,再次溫習以筆為武器的作家是如何成為他自己的,如果你還沒認識他,這是一個好機會,認識這名讓世界震懾於拉美力量的鬥士。  
一百萬次的轉發,一夕之間的爆紅,大半的中國都知道這個要穿過大半中國去睡你的詩人-余秀華,腦癱病人。不得不的表情誇張,及詩句裡不得不的直言不諱,透露出她的文如其人,她的嗆辣不是那種華麗的嗆辣,而是在苦難下自生的枝節,她說詩是自己的手杖,說的一點也沒錯,因為她既用它走路,也用它引路。  
每每我總希望避免重看《日耀日式散步者》,因為其驚愕又諷刺的結局,總讓我心痛不已,這部的作品,以演員用日語呈現詩人李張瑞的私密獨白,也再現了風車詩社成員從台灣日治時期到國民黨來台時期之間文學思考。詩人對本土的堅持,對法國詩人考克多的「詩人之血」的傳承,最終換來的是一紙獨裁者的死刑宣告,思緒也消失殆盡
作為電影,《在黑暗中說的鬼故事》並非一無是處,出現的鬼怪的精緻滿足了恐怖片觀眾想要的獵奇,然而劇情節奏的緩慢、恐怖橋段的老套、以及對自己說故事能力的不自信,使得這部作品最終只有皮相而沒有靈魂,然而這部作品的導演及其原本卻並非張三李四之輩,這便是本片令人最令人惋惜之處。
如果你問我:「Lizard,今年你覺得年度爽片是哪一部?」在這幾天之前,我的回答會是「戰鬥天使艾莉塔」、「蜘蛛人:離家日」,現在我會告訴你是《從前有個好萊塢》這部全長160分鐘的電影讓人由外到內,由內到外,爽的發燙,更重要的是其承載了導演昆丁塔倫提諾對於美國電影滿滿的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我再次從這些藝文作品中看見了自由的可貴,失去自由進而失去姓名與性命,連眾人的共同記憶都要迫於陪葬。當安東尼奧帶著僅存氣息被拖到廣場,士兵們讓鎮民燒掉與他相關連的小書,這一舉止絕不是僅為了嚇阻,而是要將安東尼奧這個人從歷史上抹去。極權體制意味著全面掌控,連死亡都要從古至今死的透徹
Thumbnail
回歸人性深層的心靈渴求: 其實納尼亞的故事只是很簡單的童話,連帶著改編後的電影也更加適合輕鬆賞玩,何以需要這麼長篇大論地分析內在精神呢?
Thumbnail
这部电影《天堂孤影》是阿基考里斯马基工人三部曲中的一部,他擅长以冷冽克制的手法来描述无产阶级的人们生活状态,在他们的世界里平淡、困难成为了生活的最大部分,而社会的冷漠也远远超出了他们对生活的期待。但不论怎么样,阿基的电影总是给人一种朦胧的希望。 电影中,一名垃圾工的老同事计划拉他入
提德馬上取出一條泥蟲勾上釣竿,拋擲出去。海水很快就將釣魚線帶離。提德全神貫注緊盯漂浮泡沫的海水,深怕自己會錯失良機;神奇的是,就像是為了回應提德的遺憾與固執,海面下很快傳來一陣拉扯,而且遠比釣芬魚時還激烈。 提德努力壓抑內心的激昂,謹慎誘導上鉤的魚;有賴於先前的成功經驗,提德這次輕而易舉就找到節奏
當提德再次來到海岸,村民已經不像先前興致那麼高昂。有些人神色凝重,有些人略微緊張,有些人雖然勉強掛著笑意,但看得出來他們心情不是特別好。 不過也只有一部分人是如此。多數的村民仍舊滿懷希望地揮著釣竿,與旁人分享若是從貴族手裡賺上一筆,他們打算怎麼花用。在暈黃夕陽的照拂下,這份樂觀反而顯得狂熱而病態。
大清早,海岸人聲鼎沸。提德睡眼惺忪地循著嘈雜的聲音環視自模糊浮現的人影,赫然發現整片海崖沿岸人潮連綿不絕,甚至一路延伸至靠近海岬的地段。搬運工、工匠、車夫、維修者、農夫、主婦、廚師、裁縫師,甚至還有流浪漢以及各種遊手好閒的傢伙……本該在漁村內各司其職、運作著漁村的荒腐與衰敗的釘子們,現在居然全數出籠
Thumbnail
準備好皮衣和行囊,進入希臘鬼才導演尤格藍西莫的獨特世界,換腦重生,享受、遊歷、成長,探索如何”生而為人……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大畫家李奧納多·達文西的成長與早年生活的故事。從他出生、父母的社會地位、童年時光,一直到進入維洛及歐的工作坊當學徒,文中充滿了豐富的故事情節與細膩描寫。
魚蝦再鮮美,總有吃膩的一天。木材堆積再多,也總有快燒光的一天。更何況軍師這段時間已經將身子完全養好了,非常期待看看外界的陽光和新鮮空氣。 “我們順著前面走就可以出洞?” 軍師問著身前少年,得到無言的回覆。 “亞治。外邊的世界動亂不安。流民卷成盜匪,盜匪再卷成各方實力強大的義軍和大王們等各方勢力。朝廷
Thumbnail
獨念海之大,願隨天與行。——范伯子     浪海拍擊,洶湧、吞噬,而使人怖畏!……為了逃避戰火、砲彈、血洗與屠戮,無數人類寧可一賭滄海,將性命與希望,拋擲於囚獈、簡陋的「難民船」中(此所謂「難民船」,也不過就是纖薄的橡皮艇和破舊的小漁船罷了)……書寫此際,近一個多月來,難民潮襲捲了歐陸,震撼了世界
Thumbnail
我再次從這些藝文作品中看見了自由的可貴,失去自由進而失去姓名與性命,連眾人的共同記憶都要迫於陪葬。當安東尼奧帶著僅存氣息被拖到廣場,士兵們讓鎮民燒掉與他相關連的小書,這一舉止絕不是僅為了嚇阻,而是要將安東尼奧這個人從歷史上抹去。極權體制意味著全面掌控,連死亡都要從古至今死的透徹
Thumbnail
回歸人性深層的心靈渴求: 其實納尼亞的故事只是很簡單的童話,連帶著改編後的電影也更加適合輕鬆賞玩,何以需要這麼長篇大論地分析內在精神呢?
Thumbnail
这部电影《天堂孤影》是阿基考里斯马基工人三部曲中的一部,他擅长以冷冽克制的手法来描述无产阶级的人们生活状态,在他们的世界里平淡、困难成为了生活的最大部分,而社会的冷漠也远远超出了他们对生活的期待。但不论怎么样,阿基的电影总是给人一种朦胧的希望。 电影中,一名垃圾工的老同事计划拉他入
提德馬上取出一條泥蟲勾上釣竿,拋擲出去。海水很快就將釣魚線帶離。提德全神貫注緊盯漂浮泡沫的海水,深怕自己會錯失良機;神奇的是,就像是為了回應提德的遺憾與固執,海面下很快傳來一陣拉扯,而且遠比釣芬魚時還激烈。 提德努力壓抑內心的激昂,謹慎誘導上鉤的魚;有賴於先前的成功經驗,提德這次輕而易舉就找到節奏
當提德再次來到海岸,村民已經不像先前興致那麼高昂。有些人神色凝重,有些人略微緊張,有些人雖然勉強掛著笑意,但看得出來他們心情不是特別好。 不過也只有一部分人是如此。多數的村民仍舊滿懷希望地揮著釣竿,與旁人分享若是從貴族手裡賺上一筆,他們打算怎麼花用。在暈黃夕陽的照拂下,這份樂觀反而顯得狂熱而病態。
大清早,海岸人聲鼎沸。提德睡眼惺忪地循著嘈雜的聲音環視自模糊浮現的人影,赫然發現整片海崖沿岸人潮連綿不絕,甚至一路延伸至靠近海岬的地段。搬運工、工匠、車夫、維修者、農夫、主婦、廚師、裁縫師,甚至還有流浪漢以及各種遊手好閒的傢伙……本該在漁村內各司其職、運作著漁村的荒腐與衰敗的釘子們,現在居然全數出籠
Thumbnail
準備好皮衣和行囊,進入希臘鬼才導演尤格藍西莫的獨特世界,換腦重生,享受、遊歷、成長,探索如何”生而為人……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大畫家李奧納多·達文西的成長與早年生活的故事。從他出生、父母的社會地位、童年時光,一直到進入維洛及歐的工作坊當學徒,文中充滿了豐富的故事情節與細膩描寫。
魚蝦再鮮美,總有吃膩的一天。木材堆積再多,也總有快燒光的一天。更何況軍師這段時間已經將身子完全養好了,非常期待看看外界的陽光和新鮮空氣。 “我們順著前面走就可以出洞?” 軍師問著身前少年,得到無言的回覆。 “亞治。外邊的世界動亂不安。流民卷成盜匪,盜匪再卷成各方實力強大的義軍和大王們等各方勢力。朝廷
Thumbnail
獨念海之大,願隨天與行。——范伯子     浪海拍擊,洶湧、吞噬,而使人怖畏!……為了逃避戰火、砲彈、血洗與屠戮,無數人類寧可一賭滄海,將性命與希望,拋擲於囚獈、簡陋的「難民船」中(此所謂「難民船」,也不過就是纖薄的橡皮艇和破舊的小漁船罷了)……書寫此際,近一個多月來,難民潮襲捲了歐陸,震撼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