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社會的社區型集資經驗(下)

2019/10/01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January 09, 2017
文|張琬珮

※ 歐美以外的社區集資經驗
歐美社會有相對成熟的社區意識及公民社會基礎,在該脈絡中所發展出來的社區型集資平台,經常有非常鮮明的社區意識、完整的經營理念,與明確的行動方針。但其他地區,如印度、中國和印尼等,亦有可觀之處。且此諸地區為當前世界人口、產業的急劇發展之地,大多數區域缺乏民生基礎建設、健全的地方產業,和公民自治經驗;農業社會直接鏈結至互聯網智能社會;原先豐饒自足的地方文化和經濟體系,被跨國企業急速侵蝕。諸多挑戰下,我們能否期待線上的社區型集資平台,成為為當地社會帶來支持與資源、公平正義、社會參與的豐沛管線?或者僅是慰藉貧窮的杯水車薪?
​● 中國
​中國在共產政權統治下,缺乏民主、民治觀念,但除此之外的各類公益項目倒是都廣受支持並發展蓬勃,其中也包含了少數的社區發展項目。中國有少數專注公益領域的眾籌網站如「創意鼓」、「積善之家」、「新公益」等,但因其網站規模小,能見度低,集資成功率亦極低。
​根據《2014中國公益眾籌研究報告》,在該年度299個成功的公益類別集資案中,專業的公益眾籌平台加總占比還不到2%,倒是綜合類眾籌平台「眾籌網」占53.18%,另一家綜合平台「追夢網」占20.07%。2015年,共有873个公益項目集資成功,籌資金額達3432萬人民幣,總共近60萬人次支持,集資專案仍集中於綜合性大平台。
​因為目前網絡公益募捐項目缺乏相應的監管措施和應有的法律依據,中國的「公益眾籌」仍是蹣跚起步的階段。但也有觀點認為,中國的公益組織透過群眾集資所籌集的資金,很可能遠低於企業捐助的資金,且所費的心力也遠大於傳統的直接捐助。但群眾集資卻為社會建立了「信任感」,而這正是中國公益長期發展以來的缺失。「但行好事,莫問回報」的捐助已成為過去,需要看到「價值」,獲得反饋的捐贈模式逐漸成為主流,這是公益環境、公眾公益理念逐漸成熟的表現。」(參考文章:公益眾籌—別讓公益的心冷掉
​● 印度
印度的社區型集資和中國一樣,也是被整化在公益項目裡;在缺乏民生基礎設施、環境空氣嚴重污染、鄉村人口普遍貧窮的條件下,急難救助式的集資案仍是當務之急。另外,或許因為印度鄉村貧弱的印象深植人心,或者印度靈修宗教的影響普及世界,又或印度裔的富裕知識份子遍佈全球,總之印度所獲得的贊助款是世界性的。和中國經驗不同的是,印度的幾個主要大型平台之中,就不乏以社會公益為經營目的者,印度集資產業的最大玩家─Milaap就是一例。
Milaap在2010年上線,平台提供捐助和小額貸款兩種支持方式,目前已經為近5萬個,多數來自印度鄉村地區的公益提案,募集超過1億5000萬美金,贊助者分別來自全球120個國家。
和其他迫切需要國際挹注資源的地區相比,印度有一項明顯的優勢—語言。幾乎所有的集資網站,和其中每一則集資案,都是以英文書寫!「英文」拉近了印度鄉村和歐美都會的距離,比起中國、東南亞更容易獲得國際贊助。
雖然印度群眾集資市場目前還困難重重,包括一般民眾不具線上集資概念、小型募資計劃缺少投資者青睞、透明度較低等,但是隨著各大平台的發展,人們的想法也逐漸改變,印度證券交易委員會(SEBI)也正在計劃制定相關法規。
全球最大的財經資訊公司彭博就樂觀預期,縱然印度只在全球2015年眾籌產業3400億美元的產值中佔了極微小的部分,但是印度作為現今全球第二大網路市場,有34億人口手持行動裝置,印度的群眾集資的未來令人大為期待。
​● 印尼
印尼是東南亞國家中人口最多的國家,和印度、中國一樣深具發展潛力。印尼文化裡有廣為人知的 “gotong royong” 教則,意即「與他人如同社區鄰人般相互合作」,但gotong royong精神似乎還沒能在數位合作的時代裡找到出路。印尼的群眾集資產業步伐坎坷,雖然群眾集資在2011年就在印尼落地發芽,但當時的先行者很多都已不再活躍,甚至關站大吉。
​● KitaBisa
2013年上線的KitaBisa專注在社會公益領域,同時也兼營科技、新創和商業提案。有趣的是,該平台會審查每一個想在其站上線的專案,包括具體的財務和進度報告。目前KitaBisa自覺最成功、自豪的專案是”Momentum Pergerakan SaveMaster“,一項將校園建物從被拆除的命運裡搶留下來的行動,這個計畫募到了USD10,600$。


※ 最難的一哩路
​「社區型群眾集資」裡最困難的,往往不是線上聚眾,也不是線上集資,而是陪伴缺乏資源和經驗的社區形成提案。不像商業型集資團隊總是目標明確、自信積極,成員年輕且聰明;相反的,社區型集資團隊的成員經常處在鬆散的、自我懷疑的,年長而缺乏線上推廣經驗,推一步走一步的狀態,而且這是多數社區的常態。
懷著理想的社區組織者或集資平台員工,經常得面臨社區夥伴出爾反爾、行事拖延或後繼無力的窘況。這最難的一哩路,Ioby在摸索中走出了一條路。
Ioby最深切的期待是為那些面對龐雜問題卻無能為力的社區,帶進新的社區決策機制。利用小規模的社區型集資專案,讓居民有機會坐進決策圈中心,為社區帶來真實、快速且有效的改變,過程中也使社區逐步具備改變自身環境的能力與信心。
在進入每個城市前,平台都會先進行他們所謂的”phase zero“研究,他們進到社區,聆聽社區頭人的想法,以更理解社區的真正需求。Ioby培力那些能為社區提出好主意的人,成為具有影響力,能規劃、集資、為地方帶來正面影響的公民領袖。
在一些長久以來被忽視、資源缺乏的地區,或在使用數位資源的能力上有落差的社區,平台會派任駐地專員和社區進行面對面的交流,逐步建立雙方的信任關係。Ioby不僅僅把自己視為一個提供社區資金和資源的角色,它更重要的任務在於扮演一位召集人,將社區裡不同的成員串聯起來,建立起強韌的網絡。
從凝聚社區、提案到執行的過程裡,Ioby盡其所能的提供所有支持和協助:確保所有合作的群體都能順利接觸Ioby夥伴、提供容易上手的集資培訓給有需求的社區領袖、媒介專家和實務工作者、連結公部門和法律顧問等。目前,除了紐約總部,Ioby也在底特律、克里福蘭、匹茲堡和華盛頓成立駐點工作室,想方設法讓改變在地方發生。

※ 非營利的社區型集資平台,如何永續經營?
專注社區和公益項目的集資平台,經常將自己定義為非營利性質。但實務上,就算經營一般商業性的集資平台都極富挑戰,何況需要對專案投入更多心力、行銷不易、又不求營利的社區型集資平台? 平台如何善用自身的網絡和資源,使之發揮最大效用?
● IOBY
Ioby透由價值理念的實踐,吸引了一群志同道合的贊助者,和贊助者形成互相成就的合作關係,Ioby的社會實踐就是其贊助人的心願。Ioby的贊助者包含 Overbrook Foundation, Ford Foundation, 和the Knight Foundation,都是極具聲望與影響力的基金會。
● Ulule:倚賴網路社群做成效推廣
Ulule認為群眾集資和資訊開放是一體兩面的。網頁上的各種統計數據每分鐘隨時更新,網友也可以透過開放API共享資料與分析協作。Ulule鼓勵它的使用者透過資料共享和協作,讓平台發揮更大的價值與影響力;在這個過程中,使用者也分攤了平台在數據處理和宣傳行銷上的責任與壓力。


※ 台灣可以做什麼?
國外的經驗打開我對社區型群眾集資的豐富想像,但當回頭細賞台灣,便能發現雖然台灣的社區型集資尚未成熟,但我們的條件絕不比歐美差。二十餘年的社區營造基礎,中壯世代也投身其中的社會運動能量,普及的行動裝置與科技使用習慣,都是我們發展社區型集資的沃壤。文末提出三點建議,供有意投入社區型集資的夥伴參考。​
● 以社大為基地,陪社區走最難的一哩路
社區大學匯聚了在地議題、知識和人才,在台灣各地孵育公民社會,像一朵朵在地的花蕊。台灣的社區型群眾集資,可以參考公民記者發展經驗,以社大為基地,發動議題討論和集資提案;以社大的資源與知識,支持、陪伴社區渡越走向世界的過程中,最難的那一哩路。
​● 用line連起有愛、有暇又有錢的長輩
誰說台灣的長輩沒有豐富的線上社群生活?line因其簡單易操作,深受台灣中老年人愛用,每天早上的問候貼圖,熱絡的中學老友群組,都顯示台灣長輩的強大社群連結力。同時,台灣的中壯世代也是掌握最多資源的一群人,是台灣各類社會團體、社福組織的重要支持力。如果我們能將社區型提案製作成精彩的line圖文,附上正確的網站連結,與簡明的贊助教學,是否可能帶出新一波的線上集資使用者呢?
​● 深耕有社群基礎的議題
社群之於社區型集資相當重要,與其從頭開始培養社群、宣導議題,不如從已有社群基礎的議題開始操作。「政問」搭著青年世代對政治的熱情、「鮮乳坊」切中人們對食安的渴望,這些群眾集資的成功案例都是搭載在已有的社群基礎上。社區提案若能接上都市農耕、性別平權、教育創新風潮,提出有創意的在地實作方案,將很容易獲得龐大的線上社群支持,收事半功倍之效。
臺北眾力方程式
臺北眾力方程式
關注「群眾募資 X 都會營造」關係。 官方網站|https://napcucf.wixsite.com/crowd2019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