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 比我更瘋狂的,是這個世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是我有問題,還是這個世界越來越瘋狂。」
這句話,是整部電影第一句對白,似乎也就明示了亞瑟注定與這世界看不順眼。
聽著廣播中平淡的聲音播報著市內的垃圾量再次突破新高,滿街垃圾、地鐵內數不清的塗鴉,隨處可見的街友生活在你看的到或想不到的城市角落,貧富差距使得街道上偶有零星的請願騷動,這是高譚市,你可以說它是漫畫家筆下的一個虛構的糟糕的城市,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世界上你確實能找到一個地方跟它如此相像。
這是小丑為什麼真實的原因,也是最使人畏懼而迷人的地方,它是一個完全能在現實中複製的悲劇故事,欸,或許該說它是喜劇,誰知道呢?
當一個精神病患最慘的是,人們總是希望你是沒病的。
如果這是一部掛著蝙蝠俠開頭的電影,你會從警察、從英雄、從正常人身上,去看亞瑟佛萊克這個人,就算你可能不覺得他是個罪犯,但一旦使用了同情的關愛的,甚至是用質疑的眼光去看待,你就成了一個自私的人,在虛表的關心底下,暗地裡給的是冷嘲熱諷以及排外感,這就是為什麼這部電影需要是以亞瑟佛萊克為主角,用精神患者的角度出發,觀眾才能真正的感受這些人所散發出來的惡意,以及一步步與亞瑟進入瘋狂,真正表面的惡意並不可怕,可怕的則是它是被這個社會,被各類言語或媒體包裝起來的,就像藏在袖子裡的一把刀,在你想要善待這個世界時傷你最深。
我只是不想再這麼難過了。
在知道眼前常常漠不關心的諮商師,以及亞瑟賴以為生的藥將要因預算裁撤而關閉部門時,講出了這句我認為是他在劇中一句來自心底很真實的話,也是一段非常重要的轉折,他需要這些藥物,就算他知道這些藥根本對他的病情沒有幫助,但純粹能夠給他一個安心感就足夠,他可能可以因為這些藥物的嗜睡性讓他今晚睡得好,或是哪一天可能不小心吃多了就離開世界也無妨,而劇情似乎就在他停藥之後往下墜到一個無法挽回的深淵。
可以發現的細節是,就算藥在之前看起來是根本沒用的,在停藥之後,他似乎再也慢慢控制不住自己大笑的病了,這些已經困擾著他的大笑,就像詛咒一般,越來越在一些不應該的場合發作,不管是獨自面對湯瑪斯韋恩,應該要是嚴肅正當的問出自己的身世時,或是第一次上脫口秀俱樂部表演自己的首秀時,這些重要的時刻,換來的卻是一次次撕心裂肺的笑,得到的是一刀刀刺往他心裡的冷嘲熱諷,以致後面的崩毀,或者,該說是重生呢?
如果我的死比我的活著更有意義
這句話曾經被諮商師冷淡的關心了一下,卻是亞瑟充滿負面想法的心中那個核心的價值,是他被悲劇給定義的人生想得到的唯一解決方式,或是說曾經是,在他地鐵殺人的事件中「小丑」被定義成英雄時,這句話有意無意間的好像換了那麼一點意思,變成了「如果我的____比我的活著更有意義」,那個「死」字在他人生第一次得到認同以及支持下,感覺變得不是那麼的絕對了。
我曾以為我的人生是一場悲劇,但其實是一場喜劇
亞瑟的這一生,一直用著虛偽的靈魂面對著這個世界,就像一種超能力般,好似他看人一開口就能辨識誰說的是嘲諷的謊言,或是發生在他身上的事情總是一再再的欺騙著他,但在得到曾經公開嘲諷他的知名脫口秀主持人,莫瑞邀請上節目的契機下,對沒錯,嘲諷過後再邀請上節目,當下亞瑟比我們任何觀眾都懂這舉動居心何在,而同時,他藉由著那份病歷表,感受到這個世界第一次是真實的,他與母親的世界是假的,他的大笑是假的,他得過的愛都是假的,這個世界,比他所想的還要瘋狂呢。
在亞瑟上台的那一刻,似乎像是象徵著「小丑」這個角色的序章,他從這個舞台用一個新的姿態面對這個世界,如果戴上面具才會有人崇拜敬重,那又何必卸下武裝呢,第一次,或是最後一次,這次亞瑟用了他最自在的模樣得到前所未有的掌聲,跳著舞聽著那些似乎讚揚著他重生的掌聲,這一次他瞥了一眼筆記本,卻是娓娓道來他所有的遭遇,那個被他認為是喜劇的人生。
最後一槍解決了台上的莫瑞後,宣告這場秀正式結束,那些過去也一起雲消風散,那個亞瑟佛萊克,從上台第一次被介紹為「JOKER」以後,早就消失了。
在如夢似幻中重生,在烽火煙硝中跳舞,這是我們熟悉的小丑。
結論
就這部電影最後回到了療養院的結尾,我認為這是一個再巧妙不行的操作,給了觀眾一個無盡的想像,難道這一切都只是亞瑟的幻想嗎?或是他是在暴動過後被抓回療養院的,又或者是小丑這個故事是在他殺了那個心理治療師後才開始的,都給了人說不清的想像,或許沒有標準答案才是導演要給我們的答案,就像我們不能用任何一種既定的角度去看待亞瑟這個人,整個故事像是夢一般,反而有另外一種韻味吧。
「這個世界如此失控,每個人都有責任」
「這張臉,不過是個象徵而已,不是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Derrick Li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記得在三年前《你的名字》後,突然就入了新海誠的坑,把他這幾年來的電影全看了一遍,但直到現在的《天氣之子》我才發現,在之前他的電影,沒有一個角色像須賀先生這樣,如此的真實,這麼吸引人。 「有些人心底受的那些傷,他們習慣用笑臉或無所謂掩蓋過去。」 無可否認的是,如果你是一個大人,或是一個體驗過社會的人,
其實在看這部電影時我是真的壓根沒有想過,這個16歲的男生會如此影響我。 不管是心情、回憶或是一些既定的想法,有點像是整個丟到了洗衣機洗乾淨再拿出來一般,原本進影院前平復的心情跟著帆高覺得開心、覺得難過,甚至是有些不捨,回憶隨著他講出的話,一些心裡的獨白,以及那些奮不顧身的堅持,慢慢地浮現並且一個一個
不確定是不是看完天氣之子的關係,最近真的意外的感性了許多,開始想了一堆關於感情觀的東西,只能說那部電影給我呈現的愛情真的太過純真,還有那首一直停不下來的”愛にできることはまだあるかい”,都慢慢的把我內心底那些不知道塞到哪裡去的很久以前會付出的情感又翻了出來。 該說好還是不好,自己也說不上來,明明自己
「為了想要的與心愛的事物,你願意犧牲與放棄多少東西?」 這句話背後衍伸到現實的每個事情, 似乎都讓人覺得這樣的想法太過中二或不夠真實, 會有人告訴你做事前要考慮到後果,會有人跟你說你這樣不行做不到, 但是,在這些質疑背後,你有真正的為了真正想要的事情,真的用盡全力去拚過嗎? 「天氣之子」完全的貫徹了
記得在三年前《你的名字》後,突然就入了新海誠的坑,把他這幾年來的電影全看了一遍,但直到現在的《天氣之子》我才發現,在之前他的電影,沒有一個角色像須賀先生這樣,如此的真實,這麼吸引人。 「有些人心底受的那些傷,他們習慣用笑臉或無所謂掩蓋過去。」 無可否認的是,如果你是一個大人,或是一個體驗過社會的人,
其實在看這部電影時我是真的壓根沒有想過,這個16歲的男生會如此影響我。 不管是心情、回憶或是一些既定的想法,有點像是整個丟到了洗衣機洗乾淨再拿出來一般,原本進影院前平復的心情跟著帆高覺得開心、覺得難過,甚至是有些不捨,回憶隨著他講出的話,一些心裡的獨白,以及那些奮不顧身的堅持,慢慢地浮現並且一個一個
不確定是不是看完天氣之子的關係,最近真的意外的感性了許多,開始想了一堆關於感情觀的東西,只能說那部電影給我呈現的愛情真的太過純真,還有那首一直停不下來的”愛にできることはまだあるかい”,都慢慢的把我內心底那些不知道塞到哪裡去的很久以前會付出的情感又翻了出來。 該說好還是不好,自己也說不上來,明明自己
「為了想要的與心愛的事物,你願意犧牲與放棄多少東西?」 這句話背後衍伸到現實的每個事情, 似乎都讓人覺得這樣的想法太過中二或不夠真實, 會有人告訴你做事前要考慮到後果,會有人跟你說你這樣不行做不到, 但是,在這些質疑背後,你有真正的為了真正想要的事情,真的用盡全力去拚過嗎? 「天氣之子」完全的貫徹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亞瑟的悲劇幾乎是注定的。從他在莫瑞脫口秀上舉起手槍,在混亂的街頭踩上警車引擎蓋感受眾人的躁動歡呼,他就不再只屬於他自己。成為明星,成為偶像,成為他人的想像,成為眾矢之的,也就意味著,沒有人再去探究根基於整個社會,悲劇的緣由...
Thumbnail
自從2019年的小丑上映後,讓世界瘋狂成為一股潮流,亞瑟的行徑成為許多人的勇氣象徵,我們把自己置身在糟糕的高譚市,回顧那些不堪的過往。我們都藉由電影的啟發重新審視人生。 即使電影中的亞瑟如此可憐、怯弱、畏縮,但只要他穿上西裝,畫上妝容,就有如神明附體般,那內心深處的勇氣跟狂妄就會佔據身體,成為
Thumbnail
延續2019年《小丑》前作劇情,亞瑟亞瑟佛萊克因為他作為小丑所犯下的罪行,被送進阿卡漢精神病院等待審判。在亞瑟與他的雙重身份掙扎時,他邂逅了真愛哈莉奎茵,兩人譜出一段扭曲的戀愛關係。
Thumbnail
  但就像法庭上的「小丑」支持者紛紛離席,電影外的群眾也不願意接受「小丑」的這個結局。近期的電影評價應證了貫穿電影核心的「沒有人在乎亞瑟」。片名的意涵在電影上映的幾天後變得清晰:「小丑,是眾人共同的幻覺」。亞瑟的故事是:社會使得本來可以善良的人變成了那樣。而這才是導演希望我們關注的。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電影《小丑2》的深層意義,透過亞瑟這一角色的哲學意義和心理狀態,反映了現代人在面對內心掙扎與社會壓迫時的痛苦和掙扎。透過尼采的超人理論,分析了角色的自我超越及最後的死亡象徵,並揭示了世人對小丑的信仰核心和投射心理。作者認為,大家之所以熱愛小丑,正是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亞瑟。
Thumbnail
《小丑:雙重瘋狂》講述著亞瑟·佛萊克(瓦昆·菲尼克斯飾)面對觀眾期待與自我認知掙扎的故事,如果你是蝙蝠俠迷或是為《小丑》而來觀賞這部電影的人,那麼你很有可能失望,但這部電影在求愛與自我認同的掙扎仍然保握很好,以及籠罩整部劇那照不暖人的陽光也依舊帶給人無力的絕望,不將它當作續集其實還是一部抓人的電影。
Thumbnail
  事隔五年,《小丑》(2019)的續集《小丑:雙重瘋狂》上映了。雙重瘋狂的雙重,可指亞瑟/小丑(瓦昆菲尼克斯 飾)的雙重,也可指監獄與社會的雙重。本文想探討的是後者,社會如何看待受刑人?又是什麼樣的獄政體系,讓受刑人邁向瘋狂而永不得翻身?    片中的亞瑟,在我看來,多數時候與一般人無異
Thumbnail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小丑:雙重瘋狂》並沒有打算迎合觀眾期望,繼續帶領小丑往罪惡的頂峰邁進,反而選擇駐足原地並將聚光燈打向角色的內心深處,將鏡頭聚焦於亞瑟自我的身分認同,藉由一首首歌舞挖掘亞瑟濃妝下的那些複雜情感,並透過大量的法庭偵訊,屢次以名為正義的利刃反覆翻攪那些尚未癒合的傷口。
Thumbnail
《小丑》這部片,以失敗的笑話、無意義的信貫徹全片,故事的發動機制,正好就在挑戰能指與所指的穩定關係。小丑/亞瑟的「笑」並未出自幽默與快樂,而是無端的笑,如果笑本來指向的是笑話與快樂的情緒,片中一開始就暴露「笑」本身的空洞。電影反覆陳述從鋪梗到發笑,能指到所指之間的對應關係如何失控。
Thumbnail
是只有我…還是這個世界越來越瘋狂? 黑傑克是一位為國王表演的小丑。他因暗殺國王失敗而被處死,死後靈魂徘徊在城堡中,每夜傳出詭異笑聲,引誘貴族的孩子進入他的瘋狂馬戲團,再也沒有人見過他們。 更多關於「The Art Of Bruce tattoo」內容: Tattoo Art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亞瑟的悲劇幾乎是注定的。從他在莫瑞脫口秀上舉起手槍,在混亂的街頭踩上警車引擎蓋感受眾人的躁動歡呼,他就不再只屬於他自己。成為明星,成為偶像,成為他人的想像,成為眾矢之的,也就意味著,沒有人再去探究根基於整個社會,悲劇的緣由...
Thumbnail
自從2019年的小丑上映後,讓世界瘋狂成為一股潮流,亞瑟的行徑成為許多人的勇氣象徵,我們把自己置身在糟糕的高譚市,回顧那些不堪的過往。我們都藉由電影的啟發重新審視人生。 即使電影中的亞瑟如此可憐、怯弱、畏縮,但只要他穿上西裝,畫上妝容,就有如神明附體般,那內心深處的勇氣跟狂妄就會佔據身體,成為
Thumbnail
延續2019年《小丑》前作劇情,亞瑟亞瑟佛萊克因為他作為小丑所犯下的罪行,被送進阿卡漢精神病院等待審判。在亞瑟與他的雙重身份掙扎時,他邂逅了真愛哈莉奎茵,兩人譜出一段扭曲的戀愛關係。
Thumbnail
  但就像法庭上的「小丑」支持者紛紛離席,電影外的群眾也不願意接受「小丑」的這個結局。近期的電影評價應證了貫穿電影核心的「沒有人在乎亞瑟」。片名的意涵在電影上映的幾天後變得清晰:「小丑,是眾人共同的幻覺」。亞瑟的故事是:社會使得本來可以善良的人變成了那樣。而這才是導演希望我們關注的。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電影《小丑2》的深層意義,透過亞瑟這一角色的哲學意義和心理狀態,反映了現代人在面對內心掙扎與社會壓迫時的痛苦和掙扎。透過尼采的超人理論,分析了角色的自我超越及最後的死亡象徵,並揭示了世人對小丑的信仰核心和投射心理。作者認為,大家之所以熱愛小丑,正是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亞瑟。
Thumbnail
《小丑:雙重瘋狂》講述著亞瑟·佛萊克(瓦昆·菲尼克斯飾)面對觀眾期待與自我認知掙扎的故事,如果你是蝙蝠俠迷或是為《小丑》而來觀賞這部電影的人,那麼你很有可能失望,但這部電影在求愛與自我認同的掙扎仍然保握很好,以及籠罩整部劇那照不暖人的陽光也依舊帶給人無力的絕望,不將它當作續集其實還是一部抓人的電影。
Thumbnail
  事隔五年,《小丑》(2019)的續集《小丑:雙重瘋狂》上映了。雙重瘋狂的雙重,可指亞瑟/小丑(瓦昆菲尼克斯 飾)的雙重,也可指監獄與社會的雙重。本文想探討的是後者,社會如何看待受刑人?又是什麼樣的獄政體系,讓受刑人邁向瘋狂而永不得翻身?    片中的亞瑟,在我看來,多數時候與一般人無異
Thumbnail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小丑:雙重瘋狂》並沒有打算迎合觀眾期望,繼續帶領小丑往罪惡的頂峰邁進,反而選擇駐足原地並將聚光燈打向角色的內心深處,將鏡頭聚焦於亞瑟自我的身分認同,藉由一首首歌舞挖掘亞瑟濃妝下的那些複雜情感,並透過大量的法庭偵訊,屢次以名為正義的利刃反覆翻攪那些尚未癒合的傷口。
Thumbnail
《小丑》這部片,以失敗的笑話、無意義的信貫徹全片,故事的發動機制,正好就在挑戰能指與所指的穩定關係。小丑/亞瑟的「笑」並未出自幽默與快樂,而是無端的笑,如果笑本來指向的是笑話與快樂的情緒,片中一開始就暴露「笑」本身的空洞。電影反覆陳述從鋪梗到發笑,能指到所指之間的對應關係如何失控。
Thumbnail
是只有我…還是這個世界越來越瘋狂? 黑傑克是一位為國王表演的小丑。他因暗殺國王失敗而被處死,死後靈魂徘徊在城堡中,每夜傳出詭異笑聲,引誘貴族的孩子進入他的瘋狂馬戲團,再也沒有人見過他們。 更多關於「The Art Of Bruce tattoo」內容: Tattoo 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