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Netflix節目推薦《抽象:設計的藝術》
方格精選

設計|Netflix節目推薦《抽象:設計的藝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奈莉·奧克斯曼 (Neri Oxman)

奈莉·奧克斯曼 (Neri Oxman)

最近加入Netflix,意外找到這一系列非常好看的紀錄片,目前已經有兩季、共14個設計領域,除了一般熟知的平面設計、建築、攝影、室內設計,還有比較新穎的舞台設計、環保建材、鞋款設計、玩具設計等,充滿驚喜。片中訪問的都是各領域的創新領導者,他們侃侃而談的理念和實踐不只關乎設計、更關乎工作和生活態度。

最喜歡的是第二季的〈奈莉·奧克斯曼:環保建築〉,她在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MIT Media Lab),尋找未來可應用的環保建材,例如培養成千隻蠶寶寶吐絲、一邊用巨大的機器旋轉取絲,成為一體成形的展示館,以生長代替建造。如果說藝術用於表達、科學用於探索、工程用於發明、設計用於溝通,他們所做的則是把四者用圓圈整合起來,像時鐘,在各領域間不斷移動遊走,讓資訊和創意流通。她說,這實驗室想的是要應用在五十年、一百年後。想到有一群充滿才智和熱誠的人走在那麼前面,就覺得未來世界十分值得期待。

但更動人的是奈莉回到家鄉以色列拍攝時,提到自己所面對的內心衝突、進退兩難,既想保護自己的身分、卻也想接受其他的身分,這是家國之感、跨領域之感、也是剛懷孕的她身為女性之感。不過在最後,她引用愛因斯坦的話:

生活方式只有兩種,一種是相信凡事沒有奇蹟,另一種則是把所有事都當作奇蹟。There are only two ways to live your life. One is as though nothing is a miracle. The other is as though everything is a miracle.

似乎前者讓你腳踏實地努力,後者讓你充滿好奇和熱情,也許這兩種看似對立的信念是可以並存的,而世界的真實往往就在兩個極端之間,nothing和everything之間。

我也非常喜歡〈伊爾莎·克勞福德:室內設計〉,她的室內設計在乎的不只是美觀和擺設,更是人在房間裡的整體經驗、感受、氛圍,她希望透過擁有人性和心理學內涵的設計,影響我們的感覺、行為、well-being。〈露絲·卡特:服裝設計〉也有相似的理念,她設計的服裝從人性和情緒出發,要讓演員穿得自在、舒服、自信。同時她也有強烈的信念要「為文化著裝」,身為非裔美國人的她用劇服扭轉刻板印象,她為電影《黑豹》設計的服裝將非洲元素融入未來感,得到奧斯卡獎。很喜歡她說「藝術是禱告」,當你凝望藝術時,他也正在聆聽和回應你。

〈奧拉佛·艾里亞森:藝術的設計〉和〈艾斯·德夫林:舞台設計〉也非常精彩。在被創造出來的展覽空間或舞台空間裡,在鏡子或雨、煙或迷霧層層疊疊出的虛實之間,在黃燈下所有物品都失去顏色的時刻,你開始對虛無和信仰、時空和速度都有些異於平常的思索,以至於在離開之後,你對世界的感受變得有些不同,那就是了,是改變世界,是藝術的意義。

avatar-img
黃郁書的沙龍
872會員
64內容數
我所喜愛的,有藝術、電影和文學陪伴的日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黃郁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銀翼殺手》從恐懼死亡的脫逃、抗拒死亡的打鬥、到接受死亡的低吟,呼應了海德格以面對死亡來理解「存有/存在」。三十年後的《銀翼殺手2049》,從工業革命到數位革命,人類整體經濟社會結構和對世界的認知依舊,但這一次,電影不再聚焦死亡,而進一步檢視出生的意義,演繹了活出「本真的生命」的人造人K。
即便心懷那麼深重的憤恨傷痛,凱西日常裡最可行的「報復」方式,竟是在周末夜晚來到夜店,忍受自己毫無興趣的陌生男子上下其手,最後只換得當面撂下幾句狠話? 導演找來討喜的演員,以黑色幽默演繹,卻更襯托出女性試圖單打獨鬥改變當今性侵/性騷擾的有毒文化(toxic culture)時,力量多麼微薄。
在不間斷的樂音聲中,導演娜塔莉・瓊斯以詩意抒情的鏡頭,適切開展了我們的靈魂之眼與無垠想像:仰望飛機如流星劃破夜空,見證夜晚大教堂裡餘音繞梁;穿梭未知盡頭的樹林小徑,感覺赤腳踩沙踏浪的柔軟與冰涼,抬頭直視刺眼的光亮。沉睡的高樓,無人的街道,花園、擁抱,每一道光與光圈的變化,每一個動態卻寧靜的瞬間。
《銀翼殺手》從恐懼死亡的脫逃、抗拒死亡的打鬥、到接受死亡的低吟,呼應了海德格以面對死亡來理解「存有/存在」。三十年後的《銀翼殺手2049》,從工業革命到數位革命,人類整體經濟社會結構和對世界的認知依舊,但這一次,電影不再聚焦死亡,而進一步檢視出生的意義,演繹了活出「本真的生命」的人造人K。
即便心懷那麼深重的憤恨傷痛,凱西日常裡最可行的「報復」方式,竟是在周末夜晚來到夜店,忍受自己毫無興趣的陌生男子上下其手,最後只換得當面撂下幾句狠話? 導演找來討喜的演員,以黑色幽默演繹,卻更襯托出女性試圖單打獨鬥改變當今性侵/性騷擾的有毒文化(toxic culture)時,力量多麼微薄。
在不間斷的樂音聲中,導演娜塔莉・瓊斯以詩意抒情的鏡頭,適切開展了我們的靈魂之眼與無垠想像:仰望飛機如流星劃破夜空,見證夜晚大教堂裡餘音繞梁;穿梭未知盡頭的樹林小徑,感覺赤腳踩沙踏浪的柔軟與冰涼,抬頭直視刺眼的光亮。沉睡的高樓,無人的街道,花園、擁抱,每一道光與光圈的變化,每一個動態卻寧靜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