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何成為貓奴?》讀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書名:我們為何成為貓奴?這群食肉動物不僅佔領沙發,更要接管世界(The Lion in the Living Room: How House Cats Tamed Us and Took Over the World
作者:艾比蓋爾·塔克(Abigail Tucker)
譯者:聞若婷
版本:初版
出版社:紅樹林
日期:2017/7
ISBN 978–986–7885–91–3
定價:新台幣390元
在鍵入前面書本資料的時候,忽然發現我這本可是熱騰騰的初版書呢!只可惜恐怕不是第一份讀後感。畢竟我是看了我崇拜的網紅(?)的推薦入手的,並在收到書時赫然發現這位大大居然是導讀。
花了一個下午把書看完了。
的確是一本非常娛樂性很高(作者的吐槽實在精準到位),而且內容有憑有據的作品。
的確大大地加深加廣我對於貓科動物的認識。
第一句讓我忍不住大笑的句子:「人類只能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地思索到底為何要養牠們,而且還養了幾億隻。」
或許是因為喜歡。而喜歡是不需要理由,或因為太多喜歡的理由反而不必說出來。
相同的問題,我也曾經被問過。
家裡的兩隻貓一整天的行程就是從房間睡到客廳再睡到房間,按照心情吃飯、喝水與使用貓砂。
偶爾會嘔吐,有時會撒嬌。
偶爾會打架,有時會互相依偎。
會要求放飯,要求開門,甚至要求陪睡。
看起來實在一點用處都沒有啊!
不過根據經驗,在兩隻貓搬來以後,家裡就再也沒有見過老鼠了。
貓入住不久後,有次樓下鄰居阿姨與室友閒聊:「你有沒有覺得最近老鼠變多了?」
室友覺得困惑,最近反而覺得老鼠都不見了啊,緊接著心中一驚,莫非是因為家裡的貓讓老鼠搬家去鄰居那兒了?
於是她只有心虛地陪笑,並不敢說出貓與老鼠的可能性。
所以雖然家裡有老鼠(曾經),但這兩隻貓從來沒有在家裡抓過老鼠。
抓蟑螂倒是常有,而這些殘忍的掠食者對待黑色昆蟲系玩具的手段,總是逼得我們不得不去執行昆蟲的安樂死。
作者也是貓奴,所以這邊也有覺得困惑的地方。書中甚至探討了關於弓蟲寄生可能讓我們變成貓科動物腦殘粉的理論。
這邊我倒是覺得成為腦殘粉真的不需要理由,只要對於喜愛的對象保持一種狂熱相挺就行了。
如果說,因為社會高度發展,使得家貓數量也變多,使得精神疾病也變多,那麼,這些被喜愛的對象--被伺候的貓主子--或許只是人類在文明適應中不得不發展出的一種保護機制。
現在社會的我們很是空虛寂寞,覺得冷的時候抱著一個毛茸茸的恆溫熱水袋,自備舒緩音效,只是可能有點重,聽起來是個很不錯的選擇。
變因太多了,所以根本無法確認其中的關聯性,是不是只是一種巧合而已。
當然除此之外,書裡也提到流浪貓的問題。
而這也是台灣正在發生,需要大家好好面對的問題。
我一直覺得在城市區TNR還算OK,畢竟城市裡比較缺乏秉性嬌脆的某些瀕危動物。
但由於並不知道這隻貓到底會去哪裡,會不會造成別人的困擾,所以又覺得或許不能簡單地說可以或不可以。
之前不就有在屋簷上打架的貓掉下來撞到路過機車騎士,而造成受傷的例子嗎?
或許TNR是個好辦法,然而即便是城市這樣的生態系,是不是也有其生態所容許的上限呢?
當人介入了以後,任何事情都變得不簡單了。
這讓我想到猴硐。
作為一個觀光貓村,貓口只增不減。人們來了,拍拍照,又走了。
這些貓,是人為的產物。
原本沒有貓的地方出現了貓,原本沒有狗的地方出現了狗。
就像是原本沒有塑膠的海洋出現了黃色小鴨。
無論是有心還是無意,這是人造成的現象。
即便貓看起來似乎適應良好,也不免會令人覺得有說不出的違和感。
不過這也正如同許多人類造成而回不去的例子,當下,我們只能識別出損害並想辦法減緩。
這點從澳洲的滅貓政策來看,特別明顯。
知道貓無所不在,於是只能想辦法減低貓造成的損害,而有時不得不讓這些造物者最強的凶器犧牲性命。
就像是溫室氣體,像是無法分解的廢棄物等等。
但和那些東西比起來,貓是那麼地迷人。既可愛又殘忍,這種反差萌,真的令人難以抵抗。
書中後面提到關於貓走向網紅發展的部分,這部份倒不那麼令我意外。
畢竟初音都有了,換成貓形狀的,似乎也沒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
這本書,不僅僅是貓的故事,這其實是人類文明生活發展的故事(雖然在演化方面都在討論貓與牠的親戚們)。
當人類脫離大地之母的家而獨立,開始培育出那一大堆前綴「家」的動物時,這些故事就開始了。
我們生活在這裡,並即將往下一個時代前進。
寫這篇感想的時候,家裡兩隻貓正在客廳各睡各的,一貓佔一張椅子。
並翻出圓滾滾的肚子,像人一樣。
本貓奴的主子
avatar-img
15會員
184內容數
這裡有貓,這裡有書,這裡有景,這裡有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今社會,很多人養貓,是養來取悅主人、養來填補現代人的空虛心靈、養來比美賺錢……獨獨不是養來捉貓的! 貓被寵溺的結果,不但不會捉老鼠,竟然是『貓跑給老鼠追』!這還不叫天地顛倒反嗎?
Thumbnail
貓眼徐徐瞇起,有罐頭吃的日子就是好日子,每一天牠都蜷縮在一方紙箱,呼嚕睡去。不論多煩惱,我只要看著Robin就能心安一半。塞滿雜物的房間無礙玩興,貓在箱與箱間鑽進鑽出、跳上跳下,像玩在迷宮遊樂場。外頭的瘟疫是無法承受之重,裡頭的貓倒是活得輕盈,彷彿早已參透生命無常,日日如常的路徑。
Thumbnail
一向都很喜歡貓,但未有機會成為貓的奴才。之前去了倫敦貓cafe,是不錯的體驗,但店裏的貓,躲人躲得遠遠的。 想不到住的地方樓下,變成了我的貓樂園XD 早知就不用花30英鎊去貓cafe。因倫敦很多居住物業,都是只有三四層樓高的房子。因此,我的社區各戶養的貓,是在社區自由走動的。(有點像鄉下養雞,雞自
Thumbnail
有貓咪出沒的街區就是能量好的地方,也意味著居住在該地的人多數都是善良的。身為貓奴,畢生的願望之一就是所有的貓咪都可以有一個家,然而,家的形式有很多種,在社區與居民們一起生活也是種很棒的模式呢。
Thumbnail
沒養貓之前,我天真的以為養貓比養狗容易多了,至少不用每天風雨無阻的遛狗吧!還有,聽說貓咪不黏人,那種「若即若離」的感覺正符合我這種喜歡獨處的人類。但…
Thumbnail
最近發現住家附近有1隻貓媽媽和3隻幼貓,買了貓飼料在陽台每天餵養,但感覺這樣挺好的,與牠們的緣分能看見,但不被彼此束縛。 過去在家前後養過一隻紅貴賓,和兩隻賓士貓,紅貴賓養了10多年,之後有一隻流浪的賓士貓總是看著我家,看了很乖很可愛,但發現患有愛滋病,就帶回家照顧養了,最後一隻算是小貓,來我家半
Thumbnail
不知從哪一年開始,貓書大舉霸榜,繪本類幾乎是有貓就大賣! 看看封面上無辜的貓臉,大大的眼睛,幾乎沒有人可以對貓說「不」。 究竟人和貓之間如何建立起這種既疏離又充滿愛的情感關係呢? 所以這一次的閱讀,非常具有目的性。 我先從號稱非常愛貓的日本開始…… 結果卻一發不可收拾的看了四本貓的歷史。
Thumbnail
當貓咪感到『安全感』時,他們就會對餵食的人或所處的區域產生感情,並全身放鬆。家裡的貓主子主要會有四種情緒模式,包括幼貓情緒、親貓情緒、野貓情緒和寵物貓情緒。雖然看起來好像真的有些善變,但是反而是貓咪可愛迷人之處。這篇文章會傳達貓咪不是複雜無情的動物,並探究貓主子的基本情緒。
Thumbnail
貓咪是群居動物,也需要陪伴 貓咪是天生的狩獵者,也是群居動物。在野外,貓咪通常會成群結隊地生活,一起狩獵、撫養幼崽。然而,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貓咪開始成為家庭寵物。 雖然每隻貓都需要屬於牠們自己的獨處時光,但貓咪的本性是群居的,就算不像狗狗一樣願意表露情感,牠們仍然渴望社交。如果貓咪長時
Thumbnail
在這個少子化的時代, 養貓貓狗狗的人更多了. 所以做系統櫃的時候也遇到一些貓狗的系統櫃需求, 貼心的家人們在做系統櫃收納的時候, 有時候會留下一些空間給愛貓, 這應該是人類對貓的習性與喜好的揣測. 像這個屋主就是愛貓的小姐姐, 有兩隻愛貓, 所以提出了以下的要求, 在這個玄關的收納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今社會,很多人養貓,是養來取悅主人、養來填補現代人的空虛心靈、養來比美賺錢……獨獨不是養來捉貓的! 貓被寵溺的結果,不但不會捉老鼠,竟然是『貓跑給老鼠追』!這還不叫天地顛倒反嗎?
Thumbnail
貓眼徐徐瞇起,有罐頭吃的日子就是好日子,每一天牠都蜷縮在一方紙箱,呼嚕睡去。不論多煩惱,我只要看著Robin就能心安一半。塞滿雜物的房間無礙玩興,貓在箱與箱間鑽進鑽出、跳上跳下,像玩在迷宮遊樂場。外頭的瘟疫是無法承受之重,裡頭的貓倒是活得輕盈,彷彿早已參透生命無常,日日如常的路徑。
Thumbnail
一向都很喜歡貓,但未有機會成為貓的奴才。之前去了倫敦貓cafe,是不錯的體驗,但店裏的貓,躲人躲得遠遠的。 想不到住的地方樓下,變成了我的貓樂園XD 早知就不用花30英鎊去貓cafe。因倫敦很多居住物業,都是只有三四層樓高的房子。因此,我的社區各戶養的貓,是在社區自由走動的。(有點像鄉下養雞,雞自
Thumbnail
有貓咪出沒的街區就是能量好的地方,也意味著居住在該地的人多數都是善良的。身為貓奴,畢生的願望之一就是所有的貓咪都可以有一個家,然而,家的形式有很多種,在社區與居民們一起生活也是種很棒的模式呢。
Thumbnail
沒養貓之前,我天真的以為養貓比養狗容易多了,至少不用每天風雨無阻的遛狗吧!還有,聽說貓咪不黏人,那種「若即若離」的感覺正符合我這種喜歡獨處的人類。但…
Thumbnail
最近發現住家附近有1隻貓媽媽和3隻幼貓,買了貓飼料在陽台每天餵養,但感覺這樣挺好的,與牠們的緣分能看見,但不被彼此束縛。 過去在家前後養過一隻紅貴賓,和兩隻賓士貓,紅貴賓養了10多年,之後有一隻流浪的賓士貓總是看著我家,看了很乖很可愛,但發現患有愛滋病,就帶回家照顧養了,最後一隻算是小貓,來我家半
Thumbnail
不知從哪一年開始,貓書大舉霸榜,繪本類幾乎是有貓就大賣! 看看封面上無辜的貓臉,大大的眼睛,幾乎沒有人可以對貓說「不」。 究竟人和貓之間如何建立起這種既疏離又充滿愛的情感關係呢? 所以這一次的閱讀,非常具有目的性。 我先從號稱非常愛貓的日本開始…… 結果卻一發不可收拾的看了四本貓的歷史。
Thumbnail
當貓咪感到『安全感』時,他們就會對餵食的人或所處的區域產生感情,並全身放鬆。家裡的貓主子主要會有四種情緒模式,包括幼貓情緒、親貓情緒、野貓情緒和寵物貓情緒。雖然看起來好像真的有些善變,但是反而是貓咪可愛迷人之處。這篇文章會傳達貓咪不是複雜無情的動物,並探究貓主子的基本情緒。
Thumbnail
貓咪是群居動物,也需要陪伴 貓咪是天生的狩獵者,也是群居動物。在野外,貓咪通常會成群結隊地生活,一起狩獵、撫養幼崽。然而,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貓咪開始成為家庭寵物。 雖然每隻貓都需要屬於牠們自己的獨處時光,但貓咪的本性是群居的,就算不像狗狗一樣願意表露情感,牠們仍然渴望社交。如果貓咪長時
Thumbnail
在這個少子化的時代, 養貓貓狗狗的人更多了. 所以做系統櫃的時候也遇到一些貓狗的系統櫃需求, 貼心的家人們在做系統櫃收納的時候, 有時候會留下一些空間給愛貓, 這應該是人類對貓的習性與喜好的揣測. 像這個屋主就是愛貓的小姐姐, 有兩隻愛貓, 所以提出了以下的要求, 在這個玄關的收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