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臨床到行政 從面對病人到面對醫療人員 (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危機是轉機? 相信自己的能力很重要

回到新竹邊休養邊找工作
在新竹要找單純常日班不容易
不是薪水太低就是要兼著做照護病人的工作
不然就是診所門診

看遍人力銀行徵才
首先到新竹捐血中心面試
當然最注重靜脈注射技術
之前在小兒外科嬰兒的血管對我而言已經算輕而易舉
更何況是大人的血管
當時面試者的經歷也有人有急診經歷 相信技術也不差
總覺得自信非常重要 這次的面試有錄取
但被我推掉了 原因是六日要輪值外 還要跑到桃園、竹南或新竹各區的捐血站
如果到桃園回到家可能都是7點多 而返程的交通時間不算加班
如果是去竹南捐血站 交通要自行解決 對於不會開車的我就卻步了
所以就拒絕了

第二個面試機會是新開的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靜脈營養護理師
(正常上下班 週休二日 非常吸引人)
是專職監控住院病人靜脈營養的護理師 也就是所謂的TPN護理師
因總院在台中 還特地跑到台中面試
面試官為楊美都醫師 對於我的身家背景都不在意 審視的是我以前學了多少
例如 如何監測病人營養狀況、評估病人營養狀況的指標有哪些、以前如何照護短腸症的病人等等 都是與臨床問題
幸好 幸好以在台大的工作經驗我都回答得出
至於回答得好不好是另外一回事
面試完之後遲遲沒收到錄取通知
我就這樣放棄希望得想說先找到一份工作
再慢慢看其他的

第三次找了新開的兒科診所 以只賺一份薪水的心態去面試
護理人員在新竹是如此貧乏
面試時只問了些基本資料 講了些診所時數、休假及薪資規範
隔兩天就接到電話錄取了
在2018年10月1日 我到新瓦屋小兒科診所工作
工作內容不外乎是櫃檯、跟診、治療
除此外還有各種清潔打雜事務
工作時間兩頭班外星期六也要上診
才上班第一週結束 就覺得有點大材小用
不喜歡這樣的工作
覺得自己也是在台大總院翻滾3年多
要將就這樣的小診所嗎?

在診所上班第二週的某天
我接到中國醫藥大學臨床營養科組長的電話
說我錄取新竹分院臨床營養科護理師
我毫不猶豫就提離職
就在10月31日結束在診所工作

為了中國醫的這份工作還到台中訓練兩週
熟悉中國醫醫療系統及作業模式
於11月19日正式到職

因為常常因非看院必要項目 會辦項目不斷被其他科室一延再延
因任職於營養科 開院初期 沒什麼業務
因在地關係幫營養師找了可以外送的早餐店及便當店以供病人家屬住院用餐
也提供各種營養師需要的幫忙
但我沒有營養師執照 廚房或病人食安出了問題是我要負法律責任
後來因一些原因調到門診支援
開始了我跟診人生
到離職這中間因組長的關係事務員及團膳營養師同時離職
而我被要求回到營養科處理廚房事務性的工作
這次我對上層強力表達我不是營養師
不能負法律上的責任
但我仍在這醫院營養科不營養科 門診不門診
一點歸屬感都沒有 社會很現實 都是以自己利益為出發點
萌生了想換工作的念頭

於10月初開始瀏覽徵才網站
不考慮輪三班(身體已經不好 不想要再更差)
不考慮診所(不想做打雜的事 覺得大材小用)

投了新竹台大研究護理師及即將要開幕的生醫園區門診護理師
除了在人力銀行點選「我要應徵」的按鈕外

記得一定要在另外發電子郵件給聯絡人


這樣該醫院負責聯絡的窗口更容易看到你
寄發電子郵件的隔天 可以打電話詢問有沒有收到並確認還有無職缺
結果 研究護理師沒有缺額了 門診護理師要等一批一批多人一起才面試
所以只能慢慢等
還有重要的一點 將自己人力銀行的履歷好好審視修改
而且要開放讓其他家公司也看得到

大概是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心情吧

在2019年10月20幾號吧
收到從台大新竹分院醫療事務室寄來的信件
內容大致是
因看到我在人力銀行的履歷
覺得我的經歷適合在醫療事務室負責健保申報及疾病分類
因為他們需要有護理背景的人 這樣比較容易上手
問我有沒有想要轉行政職

對一位理人員來說可以不用輪班(甚至是上晚班)是最終希望的工作
因為健康、家庭等因素
能找到正常上下班 週休二日 而且薪水和在門診差不多
那時真的覺得有點幸運

從通知面試者口中得知有三位應徵者
因為真的很想要這份工作
便思考要如何在贏過另外兩位取得入場券
除了台大總院外其他應徵時都沒有拿出我的英文履歷
但這次我又把它拿出來重新修改
不知道有幾位面試者 總共將履歷及中英文自傳印了三份(但總共有四位)
所以不知道有幾位面試者時 建議準備五份較為保險
面試當天我依然拿出我G2000的戰服(每次都穿這套 沒有一次面試是沒有上的)
沒有筆試 面試中問的問題是為什麼想來做行政、為什麼從台北回新竹工作
除此之外 還對我打了預防針
這工作可長可短 和臨床不同 屬於責任制
護理人員交班完或門診結束就沒事了
做這份行政可能會加班或者休息時還要去上課考證照
但這就是正常班的代價
為了這份工作 我當然都說沒有問題 可以配合
結束時組長和我聊幾句說很多都是從護理人員轉類似的行政職
主要是因為有護理背景較能比其他沒有的容易進入狀況
但是還是要靠自己認真 大約三至六個月是可以上手的

面試結束後的第九天
我在韓國玩時接到醫療事務室組長的電話

錄取了

開心到不行 因為知道我的努力及堅持都沒有白費

接下來要面對的是不同的挑戰 又要重新學習
所以相信堅持自己所要的 努力爭取很重要
就算最後無法如願 但過程中一定有所收穫

於2019年11月25日 我要正式報到
期許我能一如往常面對困難也要堅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習性像豬 但不是豬的沙龍
1會員
6內容數
2020/02/25
隨時間推移 答案會瞭然於心 你覺得你以為的選擇就是你的選擇嗎?
2020/02/25
隨時間推移 答案會瞭然於心 你覺得你以為的選擇就是你的選擇嗎?
2020/02/21
一個人好好過好一個人的生活
Thumbnail
2020/02/21
一個人好好過好一個人的生活
Thumbnail
2020/02/18
現在社會中所謂的「公主病」 無非就是說一個女生 行為嬌縱  問題總是歸咎他人  缺乏責任感 但我現在要說的是我真的得了身體上的「公主病」 也就是醫學上說的  纖維肌痛症 全身疼痛難耐 合併腸胃道不適 通常樣的人與精神壓力或憂鬱症有關 致病機轉仍無法確定 這篇是我的親身經歷
Thumbnail
2020/02/18
現在社會中所謂的「公主病」 無非就是說一個女生 行為嬌縱  問題總是歸咎他人  缺乏責任感 但我現在要說的是我真的得了身體上的「公主病」 也就是醫學上說的  纖維肌痛症 全身疼痛難耐 合併腸胃道不適 通常樣的人與精神壓力或憂鬱症有關 致病機轉仍無法確定 這篇是我的親身經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統整一下可能需要準備,或者會被問的問題 自我介紹:簡單的幾分鐘,要把自己的優點跟這個位置需求做個連結跟包裝 面試的公司是做什麼的:畢竟是要去人家公司上班,總是要記得先搞清楚人家在做什麼,簡單了解一下,不用真的背的很清楚,但至少要知道主要業務是什麼 了解面試的職務內容:我必須要說其實上完52小時,我自
Thumbnail
統整一下可能需要準備,或者會被問的問題 自我介紹:簡單的幾分鐘,要把自己的優點跟這個位置需求做個連結跟包裝 面試的公司是做什麼的:畢竟是要去人家公司上班,總是要記得先搞清楚人家在做什麼,簡單了解一下,不用真的背的很清楚,但至少要知道主要業務是什麼 了解面試的職務內容:我必須要說其實上完52小時,我自
Thumbnail
在不討厭護理 我也還是想做護理師的情況下 還有沒有別的出路? 其實不是只有醫院的護理師才是出路 或許也可以想要不要挑戰其他科別? 或許也可以想以後的訴求?可能是正常上下班? 或許也可以想我期待的工作環境? 或許也可以想我想要的發展?工作可以帶給你未來的發展? 畢竟真的就是要跟工作相處很久 或許也可
Thumbnail
在不討厭護理 我也還是想做護理師的情況下 還有沒有別的出路? 其實不是只有醫院的護理師才是出路 或許也可以想要不要挑戰其他科別? 或許也可以想以後的訴求?可能是正常上下班? 或許也可以想我期待的工作環境? 或許也可以想我想要的發展?工作可以帶給你未來的發展? 畢竟真的就是要跟工作相處很久 或許也可
Thumbnail
以前曾經看過一句話:[正因為年輕,所以我們有的是時間浪費] 這裡的浪費,不是無所事事 而是有的是時間去探索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 不要害怕 不管是不是要繼續做護理,還是想要發展第二專長 只要記得 反正再回去做護理,也不會餓死 那又有什麼好害怕跨出舒適圈的呢?
Thumbnail
以前曾經看過一句話:[正因為年輕,所以我們有的是時間浪費] 這裡的浪費,不是無所事事 而是有的是時間去探索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 不要害怕 不管是不是要繼續做護理,還是想要發展第二專長 只要記得 反正再回去做護理,也不會餓死 那又有什麼好害怕跨出舒適圈的呢?
Thumbnail
從四月到現在也過了四個月,這段期間我從原本任職的助聽器公司離職,回到上一份打工的生技公司,繼續做包裝員的工作。這段期間我也開始找聽力師以外的工作,想說來準備鐵路特考,也自告奮勇地和打工地點的主管說願意留下來工作。 到台南後的故事會在下一篇文章分享~
Thumbnail
從四月到現在也過了四個月,這段期間我從原本任職的助聽器公司離職,回到上一份打工的生技公司,繼續做包裝員的工作。這段期間我也開始找聽力師以外的工作,想說來準備鐵路特考,也自告奮勇地和打工地點的主管說願意留下來工作。 到台南後的故事會在下一篇文章分享~
Thumbnail
在台灣南部,語文學類畢業的人非常難以生存,這裡大多是製造業,少數科技業,除非額外進修相關學分、考取相應的職業證照,否則也別嚮往更高的位置與可能。 近日,又接觸了另一種產業。
Thumbnail
在台灣南部,語文學類畢業的人非常難以生存,這裡大多是製造業,少數科技業,除非額外進修相關學分、考取相應的職業證照,否則也別嚮往更高的位置與可能。 近日,又接觸了另一種產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