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星際救援》│比星際更遙遠的,是我和你的距離

2019/12/2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人應該追求那些超出自己想像的事物。」——《失落之城》
「太空探險可以用來逃避現實。」——《星際救援》

以太空冒險為主題的電影裡常見一種角色組合:「出發的人」與「被留下的人」,兩者之間的衝突往往也是電影的重點之一,如《星際效應》的爸爸庫柏和女兒墨菲、《登月先鋒》的尼爾‧阿姆斯壯和他的家人,往往「出發的人」被視為勇敢無畏的開創者,等待卻似乎只能是「被留下的人」的任務。
Ad Astra源自拉丁諺語「Per aspera ad astra」,
亦即「Through struggles to the stars」,穿越逆境,前往星際。
壓抑、隔絕
布萊德彼特飾演的主角羅伊少校曾經是「被留下的人」。他有個失蹤三十多年,被NASA視為英雄的父親,本身有著即使是生死危急之際依舊平穩的心理素質,成為太空人再適合不過,讓他終也成為一個「出發的人」。然而透過他的獨白,我們可以發現這份冷靜,源自於他的刻意隔絕,隔絕自己與外部世界、隔絕與任何人情感交流的可能,他無法也不願與人建立連結,包括最親的人。

然而那卻是個孤單幾乎絕跡的年代,1960年代的阿姆斯壯可以在月球尋到一片靜默安放他的思念,但到《星際救援》裡的年代,去月球幾乎跟出國沒多大差別,電扶梯、觀光客、紀念明信片就跟地球上任何一個機場一樣,火星也建立了龐大的地下基地,「我該走的多遠,才能擺脫這些聲音?」
追尋
他從未意識到父親的離開對他影響有多大,即使生活在地球上也是心不在焉的,父親的一去不回彷彿將他的一部分也帶至太空。神秘的是,隨著他拉開與地球的距離,反而漸漸找回情緒及感受。月球、火星、海王星,旅程一次比一次更長,周圍越來越安靜,直到最後只剩他自己時,他終於敢承認,他其實不想孤單一人。
接受
當羅伊抵達海王星,見到失蹤三十多年的父親,他此時依舊是冷靜的,儘管那個他所崇拜的父親仍執著相信宇宙間不只人類,眼裡只看得到外面和更外面,對他兒子承認自己根本不在乎地球上的一切——他不斷外求,卻求不得答案,或者是不願意接受這個答案。相對於不願承認多年來堅信的信念是虛幻的父親,兒子倒接受了這個並不愛他的父親,溫柔而堅定的帶他回家。可對父親而言,遠遠不夠。

理解
一路歷經壓抑、隔絕、追尋、接受幾個階段,把一切都看在眼裡的羅伊,面對不願回去的父親,他選擇也是他的最後一課:「理解」。在放手的那一刻,完滿了他精神上的奧得賽返鄉之旅。至此我們終於明白,這場跨越整個星際的救援行動,救援目標並不是父親,羅伊拯救的其實是自己,讓自己回到地球(Back To The Ground,就各種涵義而言)。

在距離地球最遠的海王星,他終於尋回了自己。也唯有自己,能拯救自己。
湯姆少校
湯姆少校
看電影的人,以及他的筆記。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