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餘年(有雷,慎入)、百年孤寂

慶餘年(有雷,慎入)、百年孤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個「中老年『男同志』」的生活日常 在台東】8

昨天下午四點過後,去了趟縣圖,歸還了楊照的三本書,也取了呂秋遠的《噬罪人》I,還借了《噬罪人》II,甚至還找到了志文版《百年孤寂》,可惜,因為有人預約了而未能順利借出。

五點左右,買了不健康的炸食回到家,開始看最後六集的《慶餘年》。

庄墨韓生前名言:不委屈自己、不欺騙自己

看到倒數第二集,我已在想,這部有超多老戲骨的陸劇,應該也得像《琅琊榜、偽裝者》般的「虎頭蛇尾」了。大概頂多就只能拍到范閑從北齊回到南慶就只能作結了。
沒料到,還在途中,第一季就結束了!?

原來,這只是第一季,難怪,有太多事都還沒好好交代。

這部戲開頭就說了「慶餘年」的名字,取材自紅樓裡的判詞,只是,不算紅樓迷的我,還沒去好好翻一翻書。

倒是楊照寫的《馬奎斯的百年孤寂》,因為楊照寫了馬奎斯的國家(拉丁美洲)的背景,反而讓我突然深刻感受到:別說每一個生命,都是「獨特、珍貴、美好」的,每一個國家,也是如此。

還記得去看《尋找1920》紀錄片後,我還在想:同樣是曾被日本給殖民統治過的韓國,為何不像台灣,多年後反而在「哈日」。

應該是楊照的《流離觀點》或《異議筆記》書裡,甚至《馬奎斯的百年孤寂》書裡,都給了我答案。

沒在台東縣圖借到《百年孤寂》,我是不甘心的,於是看完《慶餘年》之後,我還是到「好讀」網站找到了《百年孤寂》,並準備聽從楊照的建議,睡前看一段,看到想睡就去睡,以體會書中的「魔幻寫實」。

但,光是看了正文之前的《馬奎斯生平》、《關於百年孤寂》、《人物說明表》,我沒很想再看正文了。

我喜歡楊照寫的「經典三書」:
1、物種起源:人與「自然」的關係;
2、資本論:人與「社會」的關係;
3、夢的解析:人與「自己」的關係。

但,我喜歡楊照的「史觀」,從時代背景去瞭解作者、書。

所以,我喜歡以這樣的方式去更貼近達爾文、馬克思、佛洛依德。只是,我真的沒很想去看那「經典三書」。

不委屈自己、不欺騙自己

現階段的我,就是沒想看。爾後,再說吧 ^_^

raw-image
avatar-img
屘寶💞熟年南㚘
18會員
637內容數
邀請台灣、香港、中國三地的朋友,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雖然都是華人,但有著不同性別、不同性傾向、不同成長經歷。但都符合一些人性原則:「每個生命,都是獨特、珍貴、美好的」、「生命的傷口,也是生命的窗口」、「真實自我,幸福人生」。期許通過「生命陪伴生命、生命感動生命、生命影響生命」的方式一起生命學習成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屘寶💞熟年南㚘 的其他內容
  1950年代,當人類學家們發現,有些族群是無法使用傳統人類學分類系統來描述其社會組織及親屬關係。   李維史陀因此提出了 House Society 來陳述上述族群社會團體的性質,亦可發現於南島語族、中古世紀的歐洲、非洲及平安時代以降的日本等等。 ——   我也意外發現:2017年11月下旬,我
【一個「中老年『男同志』」的生活日常 在台東】9 看陸劇《慶餘年》時,就對主角范閑及其母葉輕眉的「孤獨感」特別有感,畢竟,有著「現代」人的思想,卻存活在「古代」中,真的是特別的惟一、獨有。 楊照《馬奎斯與他的百年孤寂》第四章中,特別寫出了馬奎斯筆下的孤寂,即「支持、同情、團結」的對反面。 看到這兒,
2018年4月,從長居美國紐約長島的大嫂那兒,拿到四年前,長居安徽淮南的大姐夫家住址,於是四月最後一週的週四上午,趁著這天沒課,就從合肥搭了綠皮火車到淮南。之前就從手機電子地圖上查清楚了,從火車站先搭公車到潘集鎮的朱庄村,再打滴到王朱圩孜。 結果,到了朱庄村,打滴時竟然同一位司機接了單又打電話來說沒
  1950年代,當人類學家們發現,有些族群是無法使用傳統人類學分類系統來描述其社會組織及親屬關係。   李維史陀因此提出了 House Society 來陳述上述族群社會團體的性質,亦可發現於南島語族、中古世紀的歐洲、非洲及平安時代以降的日本等等。 ——   我也意外發現:2017年11月下旬,我
【一個「中老年『男同志』」的生活日常 在台東】9 看陸劇《慶餘年》時,就對主角范閑及其母葉輕眉的「孤獨感」特別有感,畢竟,有著「現代」人的思想,卻存活在「古代」中,真的是特別的惟一、獨有。 楊照《馬奎斯與他的百年孤寂》第四章中,特別寫出了馬奎斯筆下的孤寂,即「支持、同情、團結」的對反面。 看到這兒,
2018年4月,從長居美國紐約長島的大嫂那兒,拿到四年前,長居安徽淮南的大姐夫家住址,於是四月最後一週的週四上午,趁著這天沒課,就從合肥搭了綠皮火車到淮南。之前就從手機電子地圖上查清楚了,從火車站先搭公車到潘集鎮的朱庄村,再打滴到王朱圩孜。 結果,到了朱庄村,打滴時竟然同一位司機接了單又打電話來說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