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小寶妞非常喜歡自己動手做事情,也很喜歡幫忙。在哥哥的影響下,很多事情她都想嘗試自己做看看。

以前她想喝水的時候,都會說:「馬麻~我要喝水,幫我倒水嘛~」
「發生什麼事啦?」 她默默地啜飲著水杯裡的水沒有回話。但這表情看起來就是有戲啊⋯⋯
「是不是剛才打翻水了呢?」
「嗯⋯⋯」她嘟著小嘴。
(雖然我的內心小劇場已默默打上字幕:「我剛剛不是跟你說了嗎? 倒水的時候不要裝太滿啊!你看,打翻了吧!(以下省略一堆字⋯⋯)」但是,嘿!打住打住!要利用這次的機會進行「正向教養」哪!)
我繼續若無其事地說:「喔~那先拿抹布把地上的水擦乾吧。」
她自己拿了抹布擦完地上的水之後湊過來撒嬌。
我摸摸她的頭,問她:「你覺得為什麼會打翻呢?」
「我很渴,所以水裝得太滿了⋯⋯」
「喔,原來是這樣啊。那如果要解決這個問題,你有沒有想到什麼好辦法呢?以後我們可以怎麼做才不會再發生打翻水的情況呢?」
「我以後不要一下子把杯子倒滿,裝一半就好了。等喝完不夠再倒第二次~」
她的眼神又恢復神采奕奕的模樣。
如果今天我一開口就是啟動「說教」模式,還是「臭罵一頓」、或是進行「懲罰」,今天的場面會有什麼不同呢? 是「抗拒」(開始發脾氣、哭鬧)?是「叛逆」(哼!我不要聽!) 還是開始「自暴自棄」呢 (那你以後都要幫我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