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將至,除了打掃、採買年貨,準備過新年外,不可免俗的,到廟裡點安平燈或安太歲(以下簡稱點燈福祈福),求來年一整年的平安順遂,變成是一種既定的習慣。
我認為趨吉避凶是人之常情,這是人類演化的結果,但鮮少有人會認為點燈祈福這類宗教信仰服務自有其市場經濟與價格,更不會在意說這類宗教服務的市場價格有什麼特色了。這些問題,想必經濟學家不會去關心,但我認為,經濟學是研究人類選擇行為的科學,人類選擇「神鬼服務」的背後原因,自然也是一種經濟行為,這種經濟行為說穿了,就是成本與效益。
因此,當我看點燈祈福這等宗教行為時,自應該觀察信徒的行為所代表的意涵,也就是信徒「為何這麼作」,而不是「怎會這樣做」,這兩者的看法是不一樣的。但我也相信很多人說不出理由來,這個原因有可能是早已約定為一種習俗。我們不用去細細思索說為何要去廟裡點燈祈福,正因為傳統宗教信仰已經是一種習俗,習俗已經內化到生活習慣中。一般人確實不會在習慣中抽絲剝繭,去發現「為什麼」這類的道理,就像蘋果人人會吃,人人愛吃,就不會去想想蘋果為什麼會從樹上掉下來的道理一樣。
點燈祈福,是一種買賣關係
把點燈祈福說成是商業買賣,我認為亦無不妥之處。
昔時那種對危機意識耳提面命的方法,會不會產生質變呢?尤其,現在的結果論,更是一種付錢了事的方法,慢慢的,信徒會不會因為質變之後,改變自己的行為,就像商業保險一樣,支付了保險費之後,被保險人的行為出現經濟學上的「道德危害」
[1](Moral Hazard)的結果呢?反正,我保險費都付了,天上的神明自應該保我一年平安無事才對。
所以,我認為點燈祈福這件事,基本上和買保險是相通的。這個機制裡頭有被保險人,也就是信徒,保險人就是神明,代理人就是諸多的宮廟,點燈祈福儼然也是一個保險市場,而且因為市場競爭者(代理人)多,以致於保費(點燈祈福費用)因競爭的結果,趨於一致性(大約是新台幣600元)。但要是出事了,大家心理都明白一件事,那就是信徒收不到保險理賠金,意思是,這種點燈祈福的服務,不像是商業保險一樣,利用風險風攤的原理,並進行保險互助。
於是乎,我有更極端一點的看法,點燈祈福並不是付保險費,事實上,更像是一種支付一種保護費。
點燈祈福的市場價格
臺灣的傳統宗教信仰,我可以沒有忌諱的說,祈福是有「市場價格」的,意思是,信徒的祈福是一種「需求」,而宮廟的宗教服務則是一種「供給」,這點說法,我說得一點都沒有任何忌諱。在「供給」與「需求」下,自然而然會出現經濟學的所言的市場價格,譬如說歲末年終時到廟裡點個平安燈、功名燈(光明燈)或安太歲,信徒大約要花600元,取得求平安的服務。這是最基礎的需求,至於其它的需求所對應的宗教服務,自有其它價格。
這600元就是一種價格,或者是說,這是競爭下的市場價格,每個宮廟差不多都收取這個價格,為什麼?主要是這種祈福服務沒有內容上的「差異」,幾乎所有宮廟都提供這種服務之下,600元就是一種競爭價格,亦是一種最低的靈力價格。
去年底,我抽空參訪饒河街夜市旁的松山慈祐宮,習慣上,還是要探訪一下宗教服務的價目表。牆上的價目表明顯列著光明燈600元、安太歲660元(感覺比一般宮廟多一成)和藥師燈1,200元。我刻意按照價格的高低排列一下,我發現,這與信徒的需求高低根本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說維護來年順利的價碼不會高於當年犯太歲的價碼,而求健康的需求又強烈高於太歲與保平安。除此之外,還有祈福法會總斗首3,600元、大斗首1,000元、平安斗600元和福壽斗360元。
這種點燈祈福之類的宗教服務市場價格,感覺上很像速食店的價目表一樣,不同的套餐有不同的價格。
倖存者偏誤下的靈力效應
我歸納出一個通則,對於祈福的需求,需求愈高,價格愈高,而依據神明靈力的大小,當展現的靈力愈大,價格愈高。但很多人會好奇,靈力又是如何決定呢?很簡單,就是信徒規模與香火,而信徒規模決定香火,用網路新鮮人的說法是,叫做「粉絲經濟」!
這證明,一間宮廟所經營的信徒就是粉絲,粉絲的規模自是一種網路的外部性,而這種規模有可能是「倖存者偏誤」(Survivorship Bias)所造成的。因為信徒所觀察到的靈力現象,會過度過度關注於某些靈力經歷的人事物,這就是「倖存者」,當你看到了「倖存者」愈來愈多時,自然而然你就相信了靈力,然後,你也成了別人眼中的倖存者,靈力規模就是這樣擴散的!
這樣說得太清楚與太明白之下,我想,各位一定會直覺到,宮廟的靈力效應,與某些商業行為(如多層次傳銷與投顧老師)相較之下,是不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靈力的價格
經濟學常說,供給與需求自會決定市場價格,我們也很清楚,需求愈高,願意支付的代價也愈高,而供給端呢?我觀察到,求健康的需求很高,但保健康的供給竟然很低,就像藥師燈要價1,200元(甚至更高)一樣,而且價格彈性很低,代表這種需求非常剛性,剛性到每年的歲末,台北市的龍山寺為了排隊點藥師燈,得費上幾天幾夜餐風露宿在寒夜中排隊,只求安上一盞藥師燈,甚至,還形成罕見的黃牛市場。
所以,我得到的結論是,點燈祈福有不同的需求亦有不同的供給,白話說就是不同「產品線」下,有不同的「產品價格」。
如果是獨一無二的服務呢?信徒的願付價格又是如何?有可能是驚人的價格。
彰化鹿港天后宮唯一的一盞斗首光明燈,在2018年要價50萬元,而且參與者必須在神明前擲筊,得到媽祖允筊才算,這不就是一種競標活動嗎?正因為這種產品太過特殊,供給線是一條垂直的直線,市場價格完全依賴需求決定,而且,還明示指出,市場價格與神明的距離成正比,距離愈近,價格愈貴,而最普遍的600元平安燈與功名燈等,自然是離門口最近的!
點燈祈福驚人的毛利
網路上曾有人分析指出,慈佑宮每年點燈數量約在24萬盞左右,以這種宮廟的規模,每年可以獲利多少?
不計其它費用,只單純計算直接成本的電費,如果以每燈600元計算,一年點燈祈福的收益就高達1.44億元。以LED燈1W計算耗電,一年耗電8.76度,以最高電費平均5.72元計算電費,一盞燈一年的電費約為50元,宮廟點燈的毛利為550元,毛利率高達92%!
低成本與高報酬,也難怪每年宮廟到過年前,在剛性需求不變之下,當然生意興隆。
[1] 道德危害:指買賣雙方基於訊息不對稱之下,買方擁有訊息優勢,在交易後改變自己的行為,讓賣方產生經濟上或利益上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