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我接觸政治的開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搶在最後一刻先發出,趕快跑回來編輯(欸

這個專欄不會只有政治,不過,四年一度的大事,就從這裡當作這個專欄的開篇也好。

raw-image

以下長文注意,下面的東西跟拉票無關,就是一個回顧。

--要說起來,應該是從反旺中開始的。

那時,我的大學還是一個,幾乎所有教授聽到你去遊行,都直接算你有到課的大學。
甚至有教授直接在講台上說:「不用問我你們可不可以去遊行,不要忘了你們進了哪所大學,這就是你們把課堂所學實踐在生活的時刻。」

是的,那時我是為了自己在大學學到的東西(哪怕我念得不太好、又常常上課睡覺)而去遊行的。翹了大半天,跑去跟著遊行走了一下子,當時覺得有點新鮮,有點陌生,熱血倒是完全談不上。就是單純「我要讓別人知道我在乎這個」的想法。

也曾經在SNS上跟人幾乎吵起來,那時的我不懂為什麼對方不挺反媒體壟斷這種--幾乎不用選就知道對錯的事情。
那時的我也不懂,不是不上街就代表不挺,不是不表態就是同意。

那時的我,大聲說著自己的立場,卻心知肚明:自己不夠了解。禁不起任何較真的質疑。

--太陽花學運時,我最好的朋友出事,我正在延畢,明明課很空,卻像無頭蒼蠅一樣混亂;每天都在更新現場情況,每天看不完的現場感想,訴求,大家痛苦的發言跟互相嘶吼。怕警方來真的,怕參與學運的大家擋不住,覺得自己好像應該去現場,但到底我能幹什麼?

我連每天把SNS上的相關訊息看完都做不到。


非常非常痛苦,當時的男友受不了我如此沮喪,罵了我:「妳現在很無力是嗎?但至少現況不會更壞了吧、最多就是這麼壞了!妳能不能先讓自己好起來?去現場除了讓妳自己更無力還有其他作用嗎?」

不敢說他說的完全正確,但我那時懂了:參與政治,是很長遠的一段路。保護好自己的身心狀況,能夠一直走下去,一直參與,是必要且重要的事情。
也終於懂了朋友曾經淡淡回的話:「妳會去而且毫不猶豫,是因為妳還是學生。」

我開始想著,還有什麼事情是我能做的。
但生活如此忙碌,一轉眼,柯P要選台北市長了。

那時大家簡直像嘉年華會一樣,每天都有新消息,每天都有新口號,勝文每個競選廣告都被魔改成柯P的競選廣告。我如此期待,這個政治素人可以為藍綠惡鬥注入一點活水。

然後,柯P變成阿北,再變成現在的柯師父。
我也從柯粉,到皺著眉頭投柯,1124看開票看到半夜,到現在的柯黑。

啊不過反正明天沒他的事情啦(抓頭)

後來,我換了男友,也溜去了高雄,雖然並沒有發大財。

男友是隱性的政治狂人,每天都可以聽到最新時事爭議,基於八卦好奇,我偶爾會多問幾句,然後常常接收到男友充滿「我的天啊,妳就是政治冷感的人吧,我終於見識到了」的眼神。啊不過他沒有鄙視我啦,比較像是那個,看動物園裡的企鵝的眼神吧(等等動物園裡有企鵝嗎)

「立法院不是要立法嗎,可是我覺得他們都在打架耶」
「為什麼去選不分區立委就會被酸說膽小?……不過不分區立委是什麼?」
「為什麼大佐一直被說只會加蔥花啊」
「為什麼德德莫名其妙就跑去當行政院長了,這算空降嗎」
「酬庸是什麼啊」
「投票跟捐錢差在哪裡啊」
「所以總統除了上台講話、跑去外交、被大家砲轟,還能幹嘛啊」
「為什麼深綠台獨是罵人的話啊,綠吱才是吧,但其實我覺得綠吱聽起來蠻可愛的耶,吱吱吱」

……諸如此類的問題,非常感謝男友努力讓我從企鵝變成人。

政治或許真的就是一個大染缸,沒有人進去可以乾淨無瑕的出來。

可是我不曾後悔投票給柯P,即使現在對他如此失望。
我也不曾後悔懵懂無知的跑去反旺中現場。

我知道,只要我還活著,政治這種東西,就是該持續接觸、關注、討論--然後努力不要吵架--的事情。

沒有什麼可以一步到位,我們能做的事情就是跌倒幾次都繼續走下去。

就像我從什麼都不知道的投下票,到現在珍惜自己手上這張票。

明天,一起去投票吧。

……結果鄧惠文我沒有時間寫了,只好後天再碎碎念Orz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微的沙龍
0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其實,我知道以我參與學運的資歷,是沒有資格擔任決策小組成員,之所以把我列入,理由是「尊重發起人」。我眼裡看到這幾個字,感覺一種被「恩捨」的不是滋味的滋味。 但既然被點名入列了,再表示奇怪的意見,反而顯得我不顧大局,於是乾脆就當個聽眾吧。而且只當一日的決策成員,以下就開拍「一日廣場決策小組成員」直播
Thumbnail
其實,我知道以我參與學運的資歷,是沒有資格擔任決策小組成員,之所以把我列入,理由是「尊重發起人」。我眼裡看到這幾個字,感覺一種被「恩捨」的不是滋味的滋味。 但既然被點名入列了,再表示奇怪的意見,反而顯得我不顧大局,於是乾脆就當個聽眾吧。而且只當一日的決策成員,以下就開拍「一日廣場決策小組成員」直播
Thumbnail
人貴在清醒而不是淪於自願被洗腦,我反思著曾經那個年紀的我,是否也是這樣輕賤政治?是否也是對自己的認知深信不疑而放棄尋求真相?是否也以為教訓了執政黨(權力的傲慢)而沾沾自喜?
Thumbnail
人貴在清醒而不是淪於自願被洗腦,我反思著曾經那個年紀的我,是否也是這樣輕賤政治?是否也是對自己的認知深信不疑而放棄尋求真相?是否也以為教訓了執政黨(權力的傲慢)而沾沾自喜?
Thumbnail
如果青春生活,失重於利益導向的學習,那你便很可能錯過深刻的生活經驗,痛失其他專長的培養,最終導致你變成一個功能單一,沒有內涵沒有底蘊的政治機器人,然後被性能更好、成本更低的新產品取代。
Thumbnail
如果青春生活,失重於利益導向的學習,那你便很可能錯過深刻的生活經驗,痛失其他專長的培養,最終導致你變成一個功能單一,沒有內涵沒有底蘊的政治機器人,然後被性能更好、成本更低的新產品取代。
Thumbnail
當我需要幫忙的時候:「委員幫幫我」 當我看政論節目的時候:「政治人物都很黑啦」 這就是台灣人對於政治的「矛盾大對決」
Thumbnail
當我需要幫忙的時候:「委員幫幫我」 當我看政論節目的時候:「政治人物都很黑啦」 這就是台灣人對於政治的「矛盾大對決」
Thumbnail
幾年前在學運升級到最高峰的時候,我還在東京電腦前看著直播激動到差點落淚,柯文哲、林昶佐、洪慈庸還沒組黨,到東京招待華僑辦演講跟餐會的時候我也在場,後來過了幾年,看著這些人的變化,加上自己工作原因,只能說知道越多就越不想聊政治。
Thumbnail
幾年前在學運升級到最高峰的時候,我還在東京電腦前看著直播激動到差點落淚,柯文哲、林昶佐、洪慈庸還沒組黨,到東京招待華僑辦演講跟餐會的時候我也在場,後來過了幾年,看著這些人的變化,加上自己工作原因,只能說知道越多就越不想聊政治。
Thumbnail
這是一篇筆者投書,寫作完成於12/16號。因為一些大人的原因,沒有成功投書。雖然公投結束了,但筆者的呼籲還是希望大家能夠看到。是為記。
Thumbnail
這是一篇筆者投書,寫作完成於12/16號。因為一些大人的原因,沒有成功投書。雖然公投結束了,但筆者的呼籲還是希望大家能夠看到。是為記。
Thumbnail
記得國中的公民老師說,她每次選舉都會重新審視他們的政見。依照之前的允諾,再看現在的政績。然後每回的政見海報都留著,以備不時之需。
Thumbnail
記得國中的公民老師說,她每次選舉都會重新審視他們的政見。依照之前的允諾,再看現在的政績。然後每回的政見海報都留著,以備不時之需。
Thumbnail
作為溝通社團的一員,其實我原本以為自己在裡頭的定位會是像年輕時一樣是個激進份子,但1124的結果令我的心態轉變了不少。不論是看待社運、看待政治的操作與許多人口中的「政治酬庸」,我以前宛如「左膠」般的鋒利被磨平,逐漸把自己的思想核心拉回到左與右的中心,也就是為自己的政治意念取得平衡。
Thumbnail
作為溝通社團的一員,其實我原本以為自己在裡頭的定位會是像年輕時一樣是個激進份子,但1124的結果令我的心態轉變了不少。不論是看待社運、看待政治的操作與許多人口中的「政治酬庸」,我以前宛如「左膠」般的鋒利被磨平,逐漸把自己的思想核心拉回到左與右的中心,也就是為自己的政治意念取得平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