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政治光譜進化史之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人貴在清醒而不是淪於自願被洗腦,這是我上篇政治文回覆一位年輕人的話。經過前日刷新我三觀的「震撼教育」,忍著不適的胃痛與失眠,我反思著曾經那個年紀的我,是否也是這樣輕賤政治?是否也是對自己的認知深信不疑而放棄尋求真相?是否也以為教訓了執政黨(權力的傲慢)而沾沾自喜?

raw-image

汗顏的是,那都是曾經的我。


我的政治覺醒之路


如今想來,在政治覺醒的路上,我走得很慢,非常的慢。活到這把年紀來對年輕人指手劃腳,其實也是指著那個曾經自以為是的自己。

汗顏,是真的汗顏。

我的政治光譜:藍→淺藍→(自詡)中壢中立理性選民→淺綠→綠→深綠→?

如果說從1996第一次民選總統算起,台灣的民主三十年還不到,而我的覺醒也不過僅僅十年而已,只是每一次選舉都會把我往綠色光譜推進一步。

身為六年級生,從小就是受著黨國教育長大的,舉凡演講、作文、舞蹈、合唱團……任何你可以想像與思想教育沾上邊的活動,都離不開宣導愛國教育。

完成中華民國復興大業,解救大陸水深火熱的同胞

這種教條式的口號就是會出現在官方舉辦的各種文藝比賽上,套句現在話來講,那時的「愛國」就是一種後天強加諸在己身的DNA。

我們國父,首創革命,革命血如花。推翻了專制,建設了共和,產生了民主中華……國父遺言,不要忘記,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國父紀念歌》
總統蔣公,你是民族的救星,你是世界的偉人;總統蔣公,你是自由的燈塔,你是民主的長城……蔣公蔣公,您不朽的精神,永遠領導我們,反共必勝建國必成,反共必勝,建國必成。——《蔣公紀念歌》

記得小學的音樂課本,除了國歌與國旗歌,一定也會唱這兩首「聖歌」。想來,獨裁國家都喜歡搞「偶像崇拜」這等事,畢竟我也曾無知地問過大人:誰是現在的「蔣總統」?也怪不得我,那時的「蔣總統」就像皇帝一樣是世襲制。

在那種懵懵懂懂、思想正待啟發的年紀,愛國教育就是這麼潛移默化灌輸的,更別說以升學考試為主的教育體系。對我來說,背完「三民主義」比搞懂「三角函數」還來得容易在聯考上取得高分。

如今看來,是不是很像中共1998開始實施的愛國教育?要是那時網路發達,誰都有可能成為「小粉藍」,就像我們今天嘲諷的「小粉紅」一樣。

在那種政治正確氛圍下長大的我卻是出生在深綠家族。就我記憶所及,我的家族從來沒有在任何選舉上投過國民黨一次,一次也沒有。

而我,大概就是那個異類吧。

或許是黨國教育太容易將一個正常人的思考邏輯箝制在「愛國」這麼冠冕堂皇的範疇,教人不加思索照單全收,並樂於終身以此奉為圭臬。否則,我很難相信即使目前在轉型正義的進行式中,還有本土人士會依舊對那個被嫁接的歷史深信不疑。

或許是在升學主義掛帥的教育中,學生只是被教成會考試的機器,不會去質疑歷史真偽,更不會去懷疑統治目的。何況那些歷史真相也不是當時的我們順手可查閱的,遑論在沒有網路的年代。

也或許,我只是苟且地躲在舒適圈裡接受假訊息的餵養而不思進取,這樣活著比較不累,歷史的真相對於我遠不及現實的生計來得迫切。

那時的我也沒想到有一群黨外人士一直為著民主、人權與獨裁政權對抗,這也是現今民主進步黨的前身,而這段歷史當然也不容於我當時的教育裡,會去瞭解都是「民智」已開後的事了。

回到我民智未開的那時期,到底是什麼機緣下會加入中國國民黨的呢?是被那種每個學生都加入的氛圍所感染?還是只是不想辜負師長眼中的殷切?(難道這在當時是有KPI達成率的?😅)

幾年前望著意外搜出的藍色黨證,我不禁失笑,自從領回之後,我就再也沒見過它了,甚至忘了我曾經那麼「熱血」入黨過,罷了,留著當個恥辱的提醒也好,警惕那個曾經多麼無知的自己。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末冰的沙龍
138會員
117內容數
到底是「戲如人生」還是「人生如戲」? 我們透過戲劇去體驗人生,現實的人生卻又往往比戲更戲劇化。
末冰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1/20
避談政治不會讓生活變得更好,沒有開始,你就學不會思辯,不去參與,就只能讓別人決定你的未來。
Thumbnail
2022/11/20
避談政治不會讓生活變得更好,沒有開始,你就學不會思辯,不去參與,就只能讓別人決定你的未來。
Thumbnail
2021/11/19
向來,看到一齣好戲便會忍不住「手癢想寫」是尋常; 然而,聽到一首歌,忍不住總想將心中的澎湃詳實記錄下來,倒是第一次。
Thumbnail
2021/11/19
向來,看到一齣好戲便會忍不住「手癢想寫」是尋常; 然而,聽到一首歌,忍不住總想將心中的澎湃詳實記錄下來,倒是第一次。
Thumbnail
2021/10/29
琦君的恩師曾對她說:「三更有夢書當枕,千里懷人月在峰。」是指讀書、交友、遊玩應該融為一體,才是完整的人生。 不過,我不是來推介書的,雖然她的書都是年少時的回憶。只是純粹玩味這文字而拿它當題,因為有「書」有「夢」,就足以讓我偷得浮生半日閒了。
Thumbnail
2021/10/29
琦君的恩師曾對她說:「三更有夢書當枕,千里懷人月在峰。」是指讀書、交友、遊玩應該融為一體,才是完整的人生。 不過,我不是來推介書的,雖然她的書都是年少時的回憶。只是純粹玩味這文字而拿它當題,因為有「書」有「夢」,就足以讓我偷得浮生半日閒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是在一個深藍的家庭長大。 從小爸媽的管教方式就是很制式又獨裁,是的!就像霸道總裁那樣! 隨著我外出唸書、出社會工作至今, 發現許多新的認知觀念與傳統教育,是需要反思的。 在YouTube強大的演算法下,把我帶到9年前的太陽花學運 👉 突然憶起我媽曾說「那根本是在造反啦!」... 不禁疑
Thumbnail
我是在一個深藍的家庭長大。 從小爸媽的管教方式就是很制式又獨裁,是的!就像霸道總裁那樣! 隨著我外出唸書、出社會工作至今, 發現許多新的認知觀念與傳統教育,是需要反思的。 在YouTube強大的演算法下,把我帶到9年前的太陽花學運 👉 突然憶起我媽曾說「那根本是在造反啦!」... 不禁疑
Thumbnail
1987年7月15日,時任中華民國總統蔣經國解除戒嚴令,共持續38年56天。那是我曾經歷的年代,「毋湯講政治」家中長輩是這樣告誡我,在我還不知道政治是什麼的時候…… 政治犯的女兒 我一到補習班補習,聽見同學耳語著,她的父親某某某,我忍不住好奇偷瞄她。在戒嚴時代,她父親是知名的抗議分子,新聞報
Thumbnail
1987年7月15日,時任中華民國總統蔣經國解除戒嚴令,共持續38年56天。那是我曾經歷的年代,「毋湯講政治」家中長輩是這樣告誡我,在我還不知道政治是什麼的時候…… 政治犯的女兒 我一到補習班補習,聽見同學耳語著,她的父親某某某,我忍不住好奇偷瞄她。在戒嚴時代,她父親是知名的抗議分子,新聞報
Thumbnail
“台灣的民主化,正是由一群瘋子衝出來的。我只是這群瘋子之中程度較輕微的而已。”   好書分享:小瘋人生(上)李筱峰69回憶錄 作者:李筱峰 玉山社出版 1952年出生的作者,一個約當是我上一代的世代。有時候我們看上一代,有他們的辛苦狀態,相對辛苦許多的物質狀態,但也有部分機會多的時候,
Thumbnail
“台灣的民主化,正是由一群瘋子衝出來的。我只是這群瘋子之中程度較輕微的而已。”   好書分享:小瘋人生(上)李筱峰69回憶錄 作者:李筱峰 玉山社出版 1952年出生的作者,一個約當是我上一代的世代。有時候我們看上一代,有他們的辛苦狀態,相對辛苦許多的物質狀態,但也有部分機會多的時候,
Thumbnail
那時的總統叫做蔣經國,在我們當時的理解,蔣總統是一個國家領導人的職位,是偉人家庭才能擔任的,然後全台灣所有努力的一切,都是為了「反攻大陸」在做準備。 但16歲的我,根本不會去關注國事。1984那一年,國中剛畢業,馬上就要面對令人無限恐懼的「北聯」入學考。
Thumbnail
那時的總統叫做蔣經國,在我們當時的理解,蔣總統是一個國家領導人的職位,是偉人家庭才能擔任的,然後全台灣所有努力的一切,都是為了「反攻大陸」在做準備。 但16歲的我,根本不會去關注國事。1984那一年,國中剛畢業,馬上就要面對令人無限恐懼的「北聯」入學考。
Thumbnail
人貴在清醒而不是淪於自願被洗腦,我反思著曾經那個年紀的我,是否也是這樣輕賤政治?是否也是對自己的認知深信不疑而放棄尋求真相?是否也以為教訓了執政黨(權力的傲慢)而沾沾自喜?
Thumbnail
人貴在清醒而不是淪於自願被洗腦,我反思著曾經那個年紀的我,是否也是這樣輕賤政治?是否也是對自己的認知深信不疑而放棄尋求真相?是否也以為教訓了執政黨(權力的傲慢)而沾沾自喜?
Thumbnail
「欸他會不會還在躲啊?」 那孩子像是神祕隱喻一般的出現,突又消失。可那時還不懂他的出現是為了什麼,也許也沒什麼,只是我始終以為自己成了拋下那孩子的人。
Thumbnail
「欸他會不會還在躲啊?」 那孩子像是神祕隱喻一般的出現,突又消失。可那時還不懂他的出現是為了什麼,也許也沒什麼,只是我始終以為自己成了拋下那孩子的人。
Thumbnail
我很容易把老師講的或書上寫的「道理」,跟現實做比對,然後就會發現很多矛盾之處,因此,當書唸得愈多、聽老師講得愈仔細,腦袋裡的疑問也就跟著愈多,個性也就愈叛逆,我並不了解這是不是一般人「叛逆的來源」,但我的叛逆多數應該是來自於這個狀況。 突然想到高中國文老師在「春風」裡對我如下的評語:
Thumbnail
我很容易把老師講的或書上寫的「道理」,跟現實做比對,然後就會發現很多矛盾之處,因此,當書唸得愈多、聽老師講得愈仔細,腦袋裡的疑問也就跟著愈多,個性也就愈叛逆,我並不了解這是不是一般人「叛逆的來源」,但我的叛逆多數應該是來自於這個狀況。 突然想到高中國文老師在「春風」裡對我如下的評語:
Thumbnail
在政黨輪替前出生的台灣人,都是一點一滴的往回認識,與我們所學、所受的教育思想有極大的落差,也跟我們所認識的台灣有些出入,有些人依然是避而不談,有些則是認為「不知道好像也沒有關係」,更有很多人可能在某一個瞬間因為某一個事件,通透了心裡那種總是說不出口的疑問,發現了原來胸口被壓住的那顆大石。
Thumbnail
在政黨輪替前出生的台灣人,都是一點一滴的往回認識,與我們所學、所受的教育思想有極大的落差,也跟我們所認識的台灣有些出入,有些人依然是避而不談,有些則是認為「不知道好像也沒有關係」,更有很多人可能在某一個瞬間因為某一個事件,通透了心裡那種總是說不出口的疑問,發現了原來胸口被壓住的那顆大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