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看到優越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有一位A親戚,因為老公早年經商失敗,因此逃往內地沒有再回台灣
因此這戶親戚自己帶著三個孩子,老公留下的負債無力償還債主,或躲或藏,加上一些眾人的從旁協助與接濟,總算是熬過那段苦日子~
現在女兒嫁入大戶人家,另一個女兒也是公務員非常穩定,兒子走資訊非常專業,受到公司重用,薪水不錯外還能有多餘的假期,於是很貼心的會考量自己母親的狀況~
看到這裡以為是苦盡甘來的故事,然而當初那些日子留給這位親戚的陰影,讓她始終要服用安眠藥入睡,否則她可以連續三天睡不著,一個嫁入大戶人家的女兒常常很多事情選擇性就丟給媽媽,例如想要養貓的時候,養到一半丟給媽媽
今年過年一如往常大家會圍在一起吃飯聊天聊八卦,於是我看著其他親戚,不斷從旁邊告訴她你要走出來呀,你看我我總是為了工作早出晚歸,而且我自己還有種東西,忙都忙死了,當你有這麼多事情要做,自然晚上就會累到很想睡
你應該要去當志工啦,你這樣才能走出去啦! 走入人群呀~ 才不會一直要靠安眠藥,這樣容易有憂鬱症捏~
你應該要去運動啦,運動~~~~
你以後還能靠誰,你那兩個女兒不貼心,你只能靠兒子了啦
兒子結婚後你還得看媳婦要不要一起住~~
越來越多的建言,我也看到那位親戚的眼眶泛紅~
老實說,我在旁邊看也覺得壓力很大呀~ 一個人如果能往對自己有利的方向,誰不想去做,但是那過程是甚麼? 她應該是真的遇到一些狀況,她自己獨力扶養三個孩子,難道會好逸惡勞到哪裡去? 只是,也許她內心有很多沒有舒解出來的埋怨或者傷心
這讓她晚上躺在床上時,難以入眠,自怨自艾了起來~
然而旁邊的親戚都沒有人問過她,現在感覺如何?
就事論事真的就是好的方式嗎?
這裡是一個職業與職涯設計觀點分享與學習的平台~希望透過文章的分享,能讓在尋找合適科系、工作或者對於自己人生職涯有疑惑的學生、求職者、在職者與二度就業或轉職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之前工作存了一些旅遊基金,透過這次聖誕佳節,國外客戶都在放假的時候,為自己規劃了一趟南美之旅。果然是不虛此行的體驗,海島國家長大的我,雖然有看過中國細緻的山水,然而像那種安地斯山脈的蔚偉,到了現場才會有一種膜拜的感受。 難怪以前的印加人對太陽的膜拜,對大自然的敬畏,甘願受到極度的痛苦也要展示一絲不苟
自從我承認沒有所謂真我假我,從頭到尾只有一個我~ 我變得很有動力想要重新嘗試自己做這件事情的體驗與感受,而我之前累積的一些習慣,我想透過養成新習慣的方式去處理。 首先第一個就是冥想 之前因為國際業務的工作,我始終腦袋都再轉,不斷回想有沒有甚麼事情有遺漏,完全任務導向,因此注意力一直覺得有開始分心與渙
狀態: 持續進行之後就會感到不耐,與想跳脫。 原本解釋: 可以有人給我薪水,讓我嘗試不同產業的事務是一件很棒的事。 36歲的自己*(正職工作14年後) 發現: 不是的,是我看待很多事情的角度,都把他視為任務,賺錢目的,急迫性,當初是為了脫離經濟與生存壓力而做,因此都是以”錢”為導向,沒有一定的系
我是個非常在意別人對我評價和看法的人,曾經很苦惱的用盡方法想要擺脫這個狀態。然而,往往適得其反,越是想要說不,反而黏著越緊,嘗試越多方法反而越發敏感越在意。  這次成都行後,回來醞釀了小段時間,漸漸理解自己比較深層的觀察: 我很小的時候,父母也許是因為前面三位姊姊的關係,很自然地就在我幼稚園以及國小
之前工作存了一些旅遊基金,透過這次聖誕佳節,國外客戶都在放假的時候,為自己規劃了一趟南美之旅。果然是不虛此行的體驗,海島國家長大的我,雖然有看過中國細緻的山水,然而像那種安地斯山脈的蔚偉,到了現場才會有一種膜拜的感受。 難怪以前的印加人對太陽的膜拜,對大自然的敬畏,甘願受到極度的痛苦也要展示一絲不苟
自從我承認沒有所謂真我假我,從頭到尾只有一個我~ 我變得很有動力想要重新嘗試自己做這件事情的體驗與感受,而我之前累積的一些習慣,我想透過養成新習慣的方式去處理。 首先第一個就是冥想 之前因為國際業務的工作,我始終腦袋都再轉,不斷回想有沒有甚麼事情有遺漏,完全任務導向,因此注意力一直覺得有開始分心與渙
狀態: 持續進行之後就會感到不耐,與想跳脫。 原本解釋: 可以有人給我薪水,讓我嘗試不同產業的事務是一件很棒的事。 36歲的自己*(正職工作14年後) 發現: 不是的,是我看待很多事情的角度,都把他視為任務,賺錢目的,急迫性,當初是為了脫離經濟與生存壓力而做,因此都是以”錢”為導向,沒有一定的系
我是個非常在意別人對我評價和看法的人,曾經很苦惱的用盡方法想要擺脫這個狀態。然而,往往適得其反,越是想要說不,反而黏著越緊,嘗試越多方法反而越發敏感越在意。  這次成都行後,回來醞釀了小段時間,漸漸理解自己比較深層的觀察: 我很小的時候,父母也許是因為前面三位姊姊的關係,很自然地就在我幼稚園以及國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每年這個時候,我就特別害怕收到親戚的訊息。」小A輕聲說著   她眼神透露著不安。作為一名32歲的職場女性,她道出了許多人心中的焦慮:「沒有穩定對象、工作又不是很理想,每次過年回家都要應付親戚的關心,感覺像是走入審判庭。」
Thumbnail
逢年過節,我們是不是表面人聲鼎沸、熱情寒暄,沒過一會,內心又想著差不多了好想回家?這份矛盾糾結,不只是年輕輩如此,父母要回爺奶家也是如此,你是否也有相同共鳴?說到底,就是「邊界感」出問題! 本文先拆解「親、戚、朋、友」的關係結構,對應出適合互動話題,不僅生活能用,職場關係邏輯也能通用~
回顧一下這個年度,分享幾首自己最近非常喜歡的歌曲,總是一聽再聽 旋律就是會不停在耳邊重複想起來~ 雖然今天挑的歌都不新,但希望你們也跟我一樣喜歡 歡迎也跟我分享好聽的歌曲!
Thumbnail
一個人經歷過失業的無助,才會懂得珍惜工作機會。一個人經歷過破產的絕望,才會懂得珍惜得來不易的物資。一個人經歷過失去親人的痛苦,才會懂得以同理心關懷同病相憐的人。同理心就是過來人的心情體會化為實際的付出。 有一個婦人,跟先生育有六個孩子,兩夫妻為了養孩子,凌晨兩點就到早市批發蔬果,批發結束,太太
Thumbnail
疫情開始幾年沒見的朋友,再次相約卻收到將移居外地的消息。 朋友是名律師,育有三名兒女,放下專業身分,為小孩的教育發展移居。 「就是破釜沉舟的決心。」她說到加拿大做全職媽媽,老公大概找份倉務員的工作,能應付生活基本開銷即可。 我問:「會捨不得自己的事業嗎?」
Thumbnail
這像是個情境題,看完後你能比較同理誰呢? 又該如何處理這樣的問題? A在離職後的3月,又與論及婚嫁的同居男友分手,身在異地,頓時沒了去處,家裡整天吵吵鬧鬧的母親更不是她的避風港,令她完全不想回家投靠父母,她馬上想到了爸媽的大學同窗好友邱阿姨也住在這城市,每年逢年過節都有去拜訪,小時也都喊乾爸乾媽長
最近在和朋友聊起她的近況,真的是越來越好了,走出了經濟的困境,夫妻都有穩定的工作,尤其我朋友能在家工作,又能陪伴孩子是最讓她開心的事了。 我最佩服她的一點是她處之泰然的心態,在她老公失業的幾年期間,她也是很努力地幫忙家裡,由原本的家庭主婦,開始走出去嘗試各種行業,扛起家中經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母親獨于二叔,身為家中老大的于爸爸,不僅一人事業有成,在娶妻生子的同時。還依照父母的意願幫助老二老三創業,連同老宅新房婚事都被迫包辦。 甚至連老父後事也一力承擔,就當于爸爸一家人以為終於塵埃落定時。 于二叔,病倒了。 于媽媽為了苦惱的于爸爸,她決定要站出來幫忙。但這個決定,卻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每年這個時候,我就特別害怕收到親戚的訊息。」小A輕聲說著   她眼神透露著不安。作為一名32歲的職場女性,她道出了許多人心中的焦慮:「沒有穩定對象、工作又不是很理想,每次過年回家都要應付親戚的關心,感覺像是走入審判庭。」
Thumbnail
逢年過節,我們是不是表面人聲鼎沸、熱情寒暄,沒過一會,內心又想著差不多了好想回家?這份矛盾糾結,不只是年輕輩如此,父母要回爺奶家也是如此,你是否也有相同共鳴?說到底,就是「邊界感」出問題! 本文先拆解「親、戚、朋、友」的關係結構,對應出適合互動話題,不僅生活能用,職場關係邏輯也能通用~
回顧一下這個年度,分享幾首自己最近非常喜歡的歌曲,總是一聽再聽 旋律就是會不停在耳邊重複想起來~ 雖然今天挑的歌都不新,但希望你們也跟我一樣喜歡 歡迎也跟我分享好聽的歌曲!
Thumbnail
一個人經歷過失業的無助,才會懂得珍惜工作機會。一個人經歷過破產的絕望,才會懂得珍惜得來不易的物資。一個人經歷過失去親人的痛苦,才會懂得以同理心關懷同病相憐的人。同理心就是過來人的心情體會化為實際的付出。 有一個婦人,跟先生育有六個孩子,兩夫妻為了養孩子,凌晨兩點就到早市批發蔬果,批發結束,太太
Thumbnail
疫情開始幾年沒見的朋友,再次相約卻收到將移居外地的消息。 朋友是名律師,育有三名兒女,放下專業身分,為小孩的教育發展移居。 「就是破釜沉舟的決心。」她說到加拿大做全職媽媽,老公大概找份倉務員的工作,能應付生活基本開銷即可。 我問:「會捨不得自己的事業嗎?」
Thumbnail
這像是個情境題,看完後你能比較同理誰呢? 又該如何處理這樣的問題? A在離職後的3月,又與論及婚嫁的同居男友分手,身在異地,頓時沒了去處,家裡整天吵吵鬧鬧的母親更不是她的避風港,令她完全不想回家投靠父母,她馬上想到了爸媽的大學同窗好友邱阿姨也住在這城市,每年逢年過節都有去拜訪,小時也都喊乾爸乾媽長
最近在和朋友聊起她的近況,真的是越來越好了,走出了經濟的困境,夫妻都有穩定的工作,尤其我朋友能在家工作,又能陪伴孩子是最讓她開心的事了。 我最佩服她的一點是她處之泰然的心態,在她老公失業的幾年期間,她也是很努力地幫忙家裡,由原本的家庭主婦,開始走出去嘗試各種行業,扛起家中經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偏心母親獨于二叔,身為家中老大的于爸爸,不僅一人事業有成,在娶妻生子的同時。還依照父母的意願幫助老二老三創業,連同老宅新房婚事都被迫包辦。 甚至連老父後事也一力承擔,就當于爸爸一家人以為終於塵埃落定時。 于二叔,病倒了。 于媽媽為了苦惱的于爸爸,她決定要站出來幫忙。但這個決定,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