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澱以後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是個非常在意別人對我評價和看法的人,曾經很苦惱的用盡方法想要擺脫這個狀態。然而,往往適得其反,越是想要說不,反而黏著越緊,嘗試越多方法反而越發敏感越在意。
這次成都行後,回來醞釀了小段時間,漸漸理解自己比較深層的觀察: 我很小的時候,父母也許是因為前面三位姊姊的關係,很自然地就在我幼稚園以及國小一年級時,就非常要求成績,我的媽媽要求每科幾乎100分,不能低於95分。我的父親則常常跟我說,要我長大買房買名車給他。父母離開後,我的奶奶接手了扶養我的階段,我奶奶更是高壓,如果成績低於全校前三名就要受處罰,也常常被拿來與其他親戚的孩子比較,甚至是住附近的鄰居小孩。母親的過世,讓我有莫名的罪惡感,現在來看明明是意外,卻莫名地與我的"命盤"有了關係,我的命格配上家裡的地形,剋死了母親~加上與姐姐年齡差距過大,疏離與不被理解,甚至希望我符合她們的期待種種,造成了我非常小的時候,就會拿別人的標準與評價來衡量自己的一切。他們說好我才是好,他們說不好,我就調整,而因為每個人都不同,我反而變成了變色龍,有點錯亂。
然而主軸與核心就是,以別人的話語為準,達不到就會努力試圖滿足對方的期待值,每個人的話語都可以造成情緒的起伏。
在這段期間,我還有精力不斷滿足,不斷衝刺去達成別人要我達成的事情。 我並沒有機會練習表達自己的需求方式,或者表達自己感受的溝通方式。某種程度我是以討好別人來獲取自我存在感的。
這是一個模板基礎,在成長過程中(從小學/國中/高中/大學) 不斷的強化與反饋這樣的模式。變成了自動化反應。於是"我"變成了一種形象/工具/符號,為了這個別人眼中的我,疲於奔命!
工作幾年後,在讀書會,透過閱讀與討論,開始有了啟發,但這是"理論"部分,謝錦老師鼓勵的實作,我始終覺得自己"知""行"無法合一。
然而遇到另外一半後以後,知識理論的部分,我有了深刻的體驗。也因此能明白為什麼他如此讓我毅然決然南下~我們的自尊類型差異,他是獨立且無條件型,我是依賴型。
而我在他身上感受到,他因對自我的了解與觀點清楚,即便有時身處於被批判或者被評價的狀態,仍穩定與實事求是。而在感情部分,對我給予尊重外,甚至是無條件接納,不管我的狀態好或壞,不管我是否如他所期待,他會因為我的現實狀態,而調整好心態並且接納,我在他的眼中,沒有好壞沒有對錯,他只問我這是不是我要的?我想做的?我感受的是甚麼?
這是我第一次被這樣對待著,也終於把之前讀書會的理論與知識,有了具體實務上的感受與體驗,就像皮毛終於長了肉跟骨。我能感受到的是,這個階段我自己好像被啟法了一樣,有一股力量,開始了想要面對真正的自己,想要探索自己以前沒敢真正做的事情。
前兩年,我仍在觀望,不敢相信會有這樣的關係,直到遇到的另一半心態穩定,給了我基礎,我不願意再有歸咎於原生家庭的理由來限制自己,我想要讓自己去自主摸索觸發更多體驗,那個心態是一種想要全新感受一下人事物,而不再是以前的賺錢目的,或者是想要變得更好,想要改正缺點的目的,不是那種要符合其他人期待的目的。
我也發現我真正的恐懼就是怕被遺棄,所以我一直重複害怕得罪別人,希望身邊的人都愛我,我想要”理想”卻不敢接受現實。
我的自卑感來自於我小時候到大學的經濟窘境與我的家庭
敏感則是因為生存所需而自主發展
以上種種都是我一直很想逃避,沒甚麼作為的部分~
現在我不想要懦弱的面對我自己
第一次我要朝著真正的接納自己開始,既不抗拒也不需要特別努力,只是泰然處之~ 第一次我接受自己的狀態轉換,立場,重視的價值等等
我想要探索自己這些後,真正去做我認為重要的事情
理解觀點與意識形態背後的邏輯等等
看清楚自己真正的狀態與現實面是甚麼
而不是用逃避或抗拒,讓自己活在過去與理想未來,卻因內耗,而失去了現在。
    這裡是一個職業與職涯設計觀點分享與學習的平台~希望透過文章的分享,能讓在尋找合適科系、工作或者對於自己人生職涯有疑惑的學生、求職者、在職者與二度就業或轉職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來自美國的保羅安格爾對聶華苓說「I want to see you again, again, again, again……」,從此開展繁華暫落的另一段生死不渝與文壇盛事。
    Thumbnail
    初上台北的前一兩年,總覺得這個城市見不著根,侯孝賢在《青梅竹馬》中紀錄的老台北模樣,似乎已在時光中不著痕跡。但後來去了台北發源地之一的大稻埕,偶遇迪化街上的永樂市場後,才有感到:「啊~這或許就是老台北的味道。」
    Thumbnail
    初上台北的前一兩年,總覺得這個城市見不著根,侯孝賢在《青梅竹馬》中紀錄的老台北模樣,似乎已在時光中不著痕跡。但後來去了台北發源地之一的大稻埕,偶遇迪化街上的永樂市場後,才有感到:「啊~這或許就是老台北的味道。」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來自美國的保羅安格爾對聶華苓說「I want to see you again, again, again, again……」,從此開展繁華暫落的另一段生死不渝與文壇盛事。
    Thumbnail
    初上台北的前一兩年,總覺得這個城市見不著根,侯孝賢在《青梅竹馬》中紀錄的老台北模樣,似乎已在時光中不著痕跡。但後來去了台北發源地之一的大稻埕,偶遇迪化街上的永樂市場後,才有感到:「啊~這或許就是老台北的味道。」
    Thumbnail
    初上台北的前一兩年,總覺得這個城市見不著根,侯孝賢在《青梅竹馬》中紀錄的老台北模樣,似乎已在時光中不著痕跡。但後來去了台北發源地之一的大稻埕,偶遇迪化街上的永樂市場後,才有感到:「啊~這或許就是老台北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