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過年過節,我們是不是表面人聲鼎沸、熱情寒暄,沒過一會,內心又想著差不多了好想回家?這份矛盾糾結,不只是年輕輩如此,父母要回爺奶家也是如此,你是否也有相同共鳴?
心理治療師塔瓦布(註1)的著作,為這種糾結提供一些啟發。她的書中文譯為《界線》或《設限》,簡體版乾脆點破主題:《為什麼我們想回家,但又不願意久留》。 這份「不願久待」的情緒,是大多數人都面臨,卻不擅處理的一個核心——「界線問題」。
如何在邊界感中找平衡,不冒犯也不疏離,這篇「關係攻略」解構不同關係特性,掌握互動與話題!
「親」:有血緣關係的家人。
「戚」:因姻親連結而來的親屬,包含娘家、婆家,以及各類姻親角色。
「朋」:基於共同利益或興趣建立聯繫的人,例如同事或合作夥伴。
「友」:心靈相通、彼此支持的知己與伴侶。
以下針對「親、戚、朋、友」,逐一提供話題應對攻略:
1.「親」:血濃於水的家人
家人之間最重維繫,話題不需要刻意,圍繞家庭趣事、共同回憶或健康話題就能輕鬆拉近距離。聊聊誰最近又做了什麼好吃的,或是分享童年趣事,都是增進感情的好方式!
2.「戚」:透過姻親關係而來的親戚
像是姨丈、舅媽、姑父,甚至包括已婚者的媳婦、女婿與歸屬的娘家或婆家,這層關係講究「親近有度」。保持適當的熱情但不過度,聊些輕鬆話題最適合,比如日常生活、旅遊計劃,或是分享一些節日趣事,讓氣氛融洽自然。
3.「朋」:共享利益或興趣的朋友
朋是基於共同目標或興趣而連結的人,例如同事、老同學或合作夥伴。這類關係看重交流與資訊分享,可以聊興趣、資源或經驗心得。無論是討論一部熱門影集還是交換實用資訊,這樣的互動實用又愉快。
4.「友」:心靈相通的知己
友是懂你的人,也是彼此的情感依靠,伴侶通常就是我們最親密的「隊友」。這類關係的相處講究心靈深度交流,有時甚至什麼都不說,只要陪伴就能讓人心安。所謂「懂你的人,不必多解釋」,和知己相處,輕鬆自在是最高原則。
將「親、戚、朋、友」這四類關係視作互動的參考框架,能幫助我們在面對不同背景的對象時,找到界線分寸。做到既不交淺言深,也不築牆拒人於千里之外,更不揮霍善良。
【職場人際與邊界意識】50分鐘,短講課程
當我們釐清「親、戚、朋、友」的相處之道後,不難發現,這個框架也能直接套入職場。畢竟,人際間的界線模糊,往往是職場矛盾的根源。因此,開發出一門「職場人際與邊界意識」課程,幫助職場關係更和諧。
以下是課程中的角色類比與具體應對方式:
1. 「親」(核心夥伴)
核心夥伴就像是職場中的直屬或密切同事,與我們的關係最為緊密。這類關係需要建立在信任與目標一致的基礎上,但也需注意避免過度私人化的互動和過分依賴,保持專業性並坦誠溝通。當意見分歧時,試著表達理解對方,並坦白說出自己的疑慮,共同找到改善方式。
2. 「戚」(臨時合作對象)
職場中的臨時合作對象,如跨部門同事或專案合作伙伴,則相當於「戚」。這類關係重在分工清晰、相互尊重。保持禮貌並尊重彼此的立場尤為重要,避免過分親近,以免因過界而影響合作推進。當追求完成共同任務時,適時留意雙方需要的資源與需求。
3. 「朋」(利益一致的夥伴)
朋的角色類似於共同追求業績目標的同事或外部廠商,雙方的關係建立在利益一致之上。在這類關係中,適當分享經驗與資源有助於達成雙贏局面,但同時需劃清業務與私事的界線,避免利益衝突,更別忘定期「主動」確認進度與關心需求。
4. 「友」(職場密友)
職場密友就像是知己或良師,與我們有著深厚的情感連結。然而,這種情感不應凌駕於專業判斷之上。在公開場合仍需保有分寸,而離職後,也應避免對公司內部事務做過多評論,避免散播情緒反而有利正向關係維持,正如古語所言:「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江湖。」
親(核心夥伴): 信任與清晰溝通
戚(臨時合作對象): 禮貌與分工尊重
朋(利益一致夥伴): 協調與雙贏目標
友(職場密友): 支持與適度分寸
親戚朋友的界線,是情感與理性間的平衡;職場人際的界線,則是專業與信任的藝術。
當人際邊界具備張弛有度的彈性時,就能更從容自信的面對工作與生活。
— 索取「50分鐘,短講課程」規劃&預約邀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