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來襲》:防疫刻不容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流感來襲/Pandemic》在Netflix台灣熱搜榜前三名已經好一陣子了,不曉得大家看過了沒?我在過年期間看完了,覺得很棒,而且對照最近武漢肺炎的疫情真是心有戚戚。大家與其惶惶不安,不如在做好自我管理的同時,吸收一些專業領域的知識。多一點理解,也就不會那麼害怕了。
這部紀錄節目,呈現最近幾年國際間疫病流行的時候,各個領域的專家所做的努力,還有防疫行動面臨的阻礙。
20世紀以來因為跨國旅行興起,全球已爆發數次流感疫情,防治流感成為刻不容緩的事。在美國,有學者協助醫院建立防疫機制,也有小鎮醫生在資源匱乏的情況下盡力幫助病患,更有研究人員致力開發通用型疫苗來對付多變的流感病毒;然而有一群人對疫苗抱持不信任態度,向政府的強制接種政策說不。於是醫療議題在此便成為政治議題。防疫成為政治議題的地方還有美墨邊境,因為川普政府緊縮的移民政策,讓收容中心人滿為患,流感疫苗的供應量又減少,使得收容中心出現群聚感染的危機。
防疫出現反對聲浪的地方還有非洲的剛果地區。伊波拉病毒由於只能近距離傳染且致死速度快,所以沒有出現全球的流行,但在病毒肆虐地區仍引發大規模疫情。2018年夏天發生於民主剛果的伊波拉疫情,至今尚未結束,但當地有部分民眾認為伊波拉疫情是外國勢力的干預,阻止防疫措施的行動頻傳,甚至發生多起對醫療機構的武裝攻擊,造成許多醫護人員遇害。
亞洲的部分,節目提到印度的H1N1流感疫情,以及從中國爆發、擴散到東南亞再到全球的SARS事件。節目中訪問到在中國做研究的歐美學者,他們特別提到,許多病毒都是從動物傳染給人類再演變為人傳人(如目前研究認為SARS病毒源自蝙蝠),而中國民間食用野味的習慣有散播病毒的隱憂,對於未來的疫病防治會是一大漏洞。這絕非汙名化當地習俗,因為野生動物並不是在受管控的環境中飼養給人類食用的,若宰殺及販賣的場地又沒有良好的衛生條件,難保不會將動物身上的病菌傳給人類。
總共六集的節目,值得大家花時間仔細觀看。另外,《流行大百科/Explained》第二季的〈下一波流感〉這集,可以作為延伸觀賞。最後有件事值得一提:本節目的製作公司Zero Point Zero真的很優質,之前的《盤中腐事/Rotten》和《消費市場:當心買/Broken》也都是他們家做的,這種調查報導式的紀錄類節目真的很棒!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這裡收錄我的影集觀後文,分為台劇、美劇、歐劇、紀錄影集等類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部Netflix節目紀錄了八個在美國的無證(也就是非法滯留)移民家庭。川普政府緊縮的移民政策,讓ICE(Immigration and Customs Enforcement,移民及海關執法局)針對無證移民採取比過去都嚴格的審查和搜捕,讓這些移民面臨前所未有的遣返風險。
「修改基因讓你對特定疾病免疫,你願意嗎?」這部 Netflix 的節目針對近年來在生物科技領域十分熱門、卻也引發諸多爭議的基因編輯技術,探討支持與反對的兩造觀點,並呈現許多應用相關技術的案例。
我看完《盤中腐事》第二季了,本季同樣揭露食品工業背後的各種黑暗面,非常推薦。其中,第三集選了一個非常貼近我們日常生活的主題:瓶裝水。
本節目以專家講述搭配演員演出的形式,呈現俄羅斯帝國自 1894 年尼古拉二世登基為沙皇開始,至 1917 年尼古拉二世在革命浪潮中退位並於隔年全家遇害這二十餘年間,造成整個帝國覆滅的始末。
「基於事實的推論,未必為真。」本節目共四集,每集針對一項鑑識科學的技術(影像鑑識、血跡噴濺、尋屍犬、微量 DNA),去呈現使用這些技術的辦案人員若是在一知半解或先入為主的情況下,所可能導致的推論瑕疵和錯誤定罪。節目名稱中的 exhibit 原意為「展示品」,作為法律用語則有「呈堂證據」之意。
本紀錄影集橫跨 60 個國家、歷經四年拍攝、總拍攝天數 3375 天,以超高畫質紀錄地球上幾種主要地貌的生態,並由 BBC 節目主持人、知名自然史學家 David Attenboroug 擔任旁白。節目旨在提醒世人環境變遷加劇的事實,若我們不即刻做出改變,鏡頭下的那些美麗景色很快將不復見。
這部Netflix節目紀錄了八個在美國的無證(也就是非法滯留)移民家庭。川普政府緊縮的移民政策,讓ICE(Immigration and Customs Enforcement,移民及海關執法局)針對無證移民採取比過去都嚴格的審查和搜捕,讓這些移民面臨前所未有的遣返風險。
「修改基因讓你對特定疾病免疫,你願意嗎?」這部 Netflix 的節目針對近年來在生物科技領域十分熱門、卻也引發諸多爭議的基因編輯技術,探討支持與反對的兩造觀點,並呈現許多應用相關技術的案例。
我看完《盤中腐事》第二季了,本季同樣揭露食品工業背後的各種黑暗面,非常推薦。其中,第三集選了一個非常貼近我們日常生活的主題:瓶裝水。
本節目以專家講述搭配演員演出的形式,呈現俄羅斯帝國自 1894 年尼古拉二世登基為沙皇開始,至 1917 年尼古拉二世在革命浪潮中退位並於隔年全家遇害這二十餘年間,造成整個帝國覆滅的始末。
「基於事實的推論,未必為真。」本節目共四集,每集針對一項鑑識科學的技術(影像鑑識、血跡噴濺、尋屍犬、微量 DNA),去呈現使用這些技術的辦案人員若是在一知半解或先入為主的情況下,所可能導致的推論瑕疵和錯誤定罪。節目名稱中的 exhibit 原意為「展示品」,作為法律用語則有「呈堂證據」之意。
本紀錄影集橫跨 60 個國家、歷經四年拍攝、總拍攝天數 3375 天,以超高畫質紀錄地球上幾種主要地貌的生態,並由 BBC 節目主持人、知名自然史學家 David Attenboroug 擔任旁白。節目旨在提醒世人環境變遷加劇的事實,若我們不即刻做出改變,鏡頭下的那些美麗景色很快將不復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最近天氣就像雲霄飛車一樣,一時高一時低,有時溫差又特別的大,就像在三溫暖裡面一樣,冬天又是流感的好發季節,在不知不覺間就會感冒,所以想要提升自身免疫力,對抗病毒大軍,除了要營養均衡、生活作息正常,更要補充保健食品,讓小編來跟大家介紹一下。
Thumbnail
知名藝人大S因A型流感引發肺炎病逝,造成大眾對流感防治的重視。鋼頂叔分享自身A型流感經驗,詳述發病症狀、就醫過程、以及透過克流感、維生素C、均衡飲食、輔助療法等方式痊癒的過程。文章呼籲大眾重視流感防治,積極接種疫苗,並在症狀加重時及早就醫。
大S流感重症導致死亡又再次喚醒醫療衛生的敏感神經,從新冠病毒引起的COVID-19到這次事件的流感病毒重症,又或者一般型小感冒及鼻過敏等都同時有許多相似症狀出現,到底如何區分或者如何照護?透過症狀分類是一個常用的歸納方式,然而在沒有正確的醫師診斷,自行解讀判斷卻經常出現錯誤而延誤黃金治療時間!
Thumbnail
📌近期流感爆發 📌同時還有麻疹傳播 在此分享先前座談會《疫情篇》的影片。 《疫情篇》急診爆滿!流感病毒入侵,免疫負債開始還債?|傳染病流言追追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19PMvxfqFAhttps://youtu.be/h19PMvxfq
前往日本旅遊,做好防護措施才能安心玩樂!本文提供日本流感盛行期間的完整防護攻略,從行前準備保健食品、必備藥品,到旅程中口罩佩戴、個人衛生、飲食注意事項、作息管理等,以及緊急狀況處理,讓您玩得開心又健康。
Thumbnail
原本每年10月開始到隔年2、3月是流感好發時節, 今年流感到了夏天還在流行,😟 由全球暖化及新冠疫情後免疫負債所致, 具體流感季節的變化待持續觀察,🗣 也使國內流感疫情持續中, 外出一定要多加留意!📍 讓我們來更加了解流感及預防方式~ 流感是什麼? 流感(Influenza)又
Thumbnail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環保學家毛杭表示,1970年代,抗生素、疫苗及殺蟲劑的發明,使人類相信自己戰勝了傳染病;然而,1980年愛滋病毒的出現,粉碎了這種樂觀心態。1980年以來,傳染病的數量增長了四倍,其中75%是人畜共通傳染病。隨著全球化,人口快速流動,傳染病傳播速度更快,對公共衛生構成嚴重威脅。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最近天氣就像雲霄飛車一樣,一時高一時低,有時溫差又特別的大,就像在三溫暖裡面一樣,冬天又是流感的好發季節,在不知不覺間就會感冒,所以想要提升自身免疫力,對抗病毒大軍,除了要營養均衡、生活作息正常,更要補充保健食品,讓小編來跟大家介紹一下。
Thumbnail
知名藝人大S因A型流感引發肺炎病逝,造成大眾對流感防治的重視。鋼頂叔分享自身A型流感經驗,詳述發病症狀、就醫過程、以及透過克流感、維生素C、均衡飲食、輔助療法等方式痊癒的過程。文章呼籲大眾重視流感防治,積極接種疫苗,並在症狀加重時及早就醫。
大S流感重症導致死亡又再次喚醒醫療衛生的敏感神經,從新冠病毒引起的COVID-19到這次事件的流感病毒重症,又或者一般型小感冒及鼻過敏等都同時有許多相似症狀出現,到底如何區分或者如何照護?透過症狀分類是一個常用的歸納方式,然而在沒有正確的醫師診斷,自行解讀判斷卻經常出現錯誤而延誤黃金治療時間!
Thumbnail
📌近期流感爆發 📌同時還有麻疹傳播 在此分享先前座談會《疫情篇》的影片。 《疫情篇》急診爆滿!流感病毒入侵,免疫負債開始還債?|傳染病流言追追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19PMvxfqFAhttps://youtu.be/h19PMvxfq
前往日本旅遊,做好防護措施才能安心玩樂!本文提供日本流感盛行期間的完整防護攻略,從行前準備保健食品、必備藥品,到旅程中口罩佩戴、個人衛生、飲食注意事項、作息管理等,以及緊急狀況處理,讓您玩得開心又健康。
Thumbnail
原本每年10月開始到隔年2、3月是流感好發時節, 今年流感到了夏天還在流行,😟 由全球暖化及新冠疫情後免疫負債所致, 具體流感季節的變化待持續觀察,🗣 也使國內流感疫情持續中, 外出一定要多加留意!📍 讓我們來更加了解流感及預防方式~ 流感是什麼? 流感(Influenza)又
Thumbnail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環保學家毛杭表示,1970年代,抗生素、疫苗及殺蟲劑的發明,使人類相信自己戰勝了傳染病;然而,1980年愛滋病毒的出現,粉碎了這種樂觀心態。1980年以來,傳染病的數量增長了四倍,其中75%是人畜共通傳染病。隨著全球化,人口快速流動,傳染病傳播速度更快,對公共衛生構成嚴重威脅。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