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發現社會對性的禁忌感太方便了,強暴一個女生,全世界都覺得是她自己的錯,連她都覺得是自己的錯。」
這是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裡,最讓我感到細思極恐的一句話
房思琪這本書對很多台灣人來講一點也不陌生,2017年作者林奕含自殺後被新聞炒作,讓這本書在短短的兩個月內五刷,甚至在當時一度賣到斷貨。可以很諷刺地說林奕含的自殺為這本書起到很好的宣傳作用。
因為當初被炒作的太凶,加上這本書直接賣到斷貨的緣故,我一直都沒有機會好好閱讀它,直到最近逛圖書館時才一時興起借回來讀。
本來以為它是個悲傷的故事,沒想到跟以往我看過的那些真人真事改編的小說或電影不一樣,除了悲傷,看完後我還有滿滿無處宣洩的憤怒。
引用作者林奕含所說的,這本書可以用很簡單、很直白、很慘忍的兩三句話講完
有一個老師,長年濫用他老師的職權,在誘姦、強暴、性虐待女學生。
雖然以故事脈絡來看確實是短短的這兩三句話就可以講完,但仔細閱讀書籍後可以發現其實是這個社會的架構導致了李國華的出現。
整個社會對性的禁忌感
文章開頭我有提到,這是讓我最細思唯恐的部分,會這麼說的原因是因為這是現在還發生在真實社會中的事情。
想想身邊有多少人願意主動提起性這件事
雖然跟以前相比,或是跟日本韓國等性別歧視更嚴重的國家相比,我們已經是比較開放的了。但是從去年的九合一公投中可以看出,家長對於教導自家小孩性的相關知識還是有一定的排斥程度,認為如果這樣教導小朋友他們會學壞。不只家長,就算是我們這種年輕人,很多人對性這個議題還是有一定的保守和排斥,讓整個社會能討論到性的機會不多。這樣的情況對照小說中的情節,會讓我有種身邊的某個人正是那位房思琪的錯覺 (又或許其實不是錯覺...?) 。
在故事中思琪不是沒有嘗試過透過暗示求救
思琪用麵包塗奶油的口氣對媽媽說:「我們的家教好像甚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媽媽詫異地看著她,回答:「甚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謂教育不就是這樣嗎?」
思琪在家一面整理行李,一面用一種天真的口吻對嬤嬤說:「聽說學校有個同學跟老師在一起。」「誰?」「不認識。」「這麼小年紀就這麼騷。」思琪不說話了。她一瞬間決定從此一輩子不說話了。
當這個社會把性視為一個極為貶義的名詞,並不敢公眾討論時,受害人就會不敢把自己的經歷說出去,並成為加害人理所當然的藉口。
從排斥到接受甚至戀愛的心理過程
小說裡的這種情節在我看來是一種認知失調。
一個人如果發現到有兩個認知彼此不能一致的時候,內心就會感到衝突。因衝突而引起的緊張不安,轉而形成一種內在動機作用,促使個人放棄或改變其中一個認知,然後遷就另外一個認知,藉此消除衝突,恢復調和一致的心態。 — 費斯汀格《認知失調論》
在小說中,因為在她們的觀念裡,貞潔對一個女孩子而言是很重要的一部份,既然她們的貞潔沒有了,那就愛上老師吧!只要愛上一個人就願意把自己的貞潔奉獻出去。只要愛上老師這整件事情就不是強姦而是浪漫的做愛,只要愛上老師她們就不是受害者了。
思琪沒辦法好好的求助外界這種心理轉變應該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因為她愛上老師了,如果說出去她可能會受到指責,老師也會受到批判,為了不讓老師受傷,所以決定遷就他。
但是思琪不只一次的試圖逃離這個心理狀態,從她跟怡婷吵架的內容就可以知道她其實是否認愛老師的這件事情,或者說她一直說服自己是愛老師的但是其實沒有說服成功,才導致後來心理疾病的產生。反之,另一位也是被老師強姦的女高中生 — 郭曉奇則是打從心底篤定自己是愛老師的,甚至在被老師拋棄的時候還想要繼續想辦法待在老師的身邊,因為自己甚麼都沒有了只剩下老師所以也只能愛老師。這種扭曲的心理讓受害者更難把自己的情況確實的表達出來,因為她們可能覺得自己連受害者都不是,只是在正常的談一場不能說的戀愛。
當我們開始指責受害者
後來,老師因為思琪而拋棄郭曉奇,郭曉奇在認清自己經歷了甚麼後,在網路上發了一篇文指出自己被老師誘姦的過程,並希望整件事情能就此停止。但跟他期望的相反,網路上出現的聲量都是在指責郭曉奇,懷疑她是自願這麼做的,讓她一次又一次的受到傷害。
這件事情在這部小說中其實只是一個小小的題外話,但是我認為這個也是讓受害者更不敢說出自己經歷的原因。想想,如果自己站出來為自己說話卻會造成二次傷害,那還會站出來為自己辯解嗎?
關於指責受害者的論點,圖文不符做過分析這心態的影片,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
是說這個事情也讓我想到最近武漢肺炎有很多台灣人被困在武漢的事情,也曾經在網路上看過有人表示是他們自己要去武漢的如果他們受到感染也是他們的錯,想想也真的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對身邊人的漠不關心
在小說中,還有一條也很重要的支線 — 伊紋被丈夫家暴的事情,而會造成這件事情的原因就是眾人對於事情的漠不關心:只要不是自家小孩受這種苦那就不甘我的事。伊紋是透過她丈夫的鄰居介紹的,而在故事中那位鄰居在跟別人八卦的時候有提到她知道伊紋丈夫是會家暴的人,但是男方那邊卻一直想要把他和鄰居女兒湊在一起,於是那位鄰居就把伊紋介紹了過去,藉此讓自己的女兒逃過一劫,並表示伊紋這樣乖乖的女人才是適合他們家的人,然後為自己這個介紹的舉動自豪,覺得是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
愛的相反不是恨,是冷漠;藝術的相反不是醜陋,是冷漠;信念的相反不是異端邪說,是冷漠;生命的相反不是死亡,是漠不關心。 — 埃利維瑟爾(Elie Wiesel)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同時也是納粹大屠殺倖存者的羅馬尼亞裔美國人)
如果世界上再多一點點的溫暖,再多一點點的同理心和感同身受,或許整個社會就會離美好更進一步;如果自己並不想要承受這樣的事情,至少,不要讓別人也來承受同樣的事情。
最讓我憤怒的點 - 這個社會依然繼續運轉下去
在看到結尾前,我對這部小說只有對老師的憤怒和對這件事的哀傷,但是看到結尾後,我對這件事的憤怒已經不只對老師的憤怒了:在小說最後,思琪發瘋了,但是除了她的閨密和伊紋以外,沒有人知道她發瘋的原因。他們想對老師提告但是因為缺乏證據而無法幫思琪討回公道,整個社會在思琪的崩潰後並沒有得到任何的改善:老師依然繼續誘姦高中生少女,鄰居們把過錯都推給文學身上:都是因為讀了文學才會讓思琪變成這樣的人;都是因為讀了文學伊紋才會這樣跟她丈夫離婚;都是因為讀了文學思琪的閨密才會這樣都不回家。好像思琪這個對讀者來說很嚴重的悲劇在劇情中只是一個小插曲,大家繼續過著自己的生活,壞人繼續做自己覺得崇高的事情,那些高中生可能成為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思琪,房思琪的崩潰對這部小說來說甚麼都不是。
最後,真的很感謝林奕含寫出這本書,雖然她在後記和專訪中有提到,她是滿懷愧疚自責跟罪惡感在寫這本書的,深怕這本書會對每個現實生活中的房思琪造成二度傷害;也表示自己對於這本書並沒有甚麼崇高的理想,只是想探討文學、藝術與他們所帶來的背叛。但是因為這本書,讓更多人知道了房思琪的存在,同理了房思琪的感受。我覺得一本小說的存在,並不單單只是一個讓作者發揮自己想像的地方,一本好的小說,能讓讀者深入其境,讓自己透過閱讀這件事同理一個自己沒有經歷過的故事,並把這份同理的溫柔實踐在這個社會當中。
下面附上林奕含的專訪,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