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勢性侵

含有「權勢性侵」共 3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付費限定
我抬起頭,語氣依然冷靜:「最後我報了警,但只敢說家裡被搶,因為我知道,父母承受不起真相。所以我鋪滿了金箔。端上桌時,這是一道完整、漂亮、甚至好吃的甜點。它的名字是《14 ans》。」
Thumbnail
含有成人內容
他們尚不全然理解死亡,也不明白為何仍有說不出的眷戀,更要努力克服習慣失敗的懦弱與承受無法成功的恐懼,親手規劃如何將死亡進行到底,畢竟,這是唯一一條通往重生的軌道:成為帥氣果斷的男孩與漂亮溫柔的女孩,千萬別再是被當隱形人的陽剛女孩與被嘲笑霸凌的陰柔男孩。
Thumbnail
撞擊過後,並不總能迎來理解,有時撞擊就只是撞擊,在肉身碰出紅腫的印子、疼出眼淚;然而,林士豪與林美靜的這場撞擊,是二個不被理解的年少之人,困惑、笨拙卻直指靈魂的交會,比大人們純粹,比「正常」的同學們複雜。
Thumbnail
他們藏匿在廢棄的空屋裡,他們透過交換名字與裝扮,藏匿與社會期待不符的自我,「藏」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將自己和這個不友善的世界隔絕開來。
Thumbnail
一本角色只有兩人的劇本,完全可以當作小說來讀。一男一女的國中生,各自想變成對方的性別,兩個人一直鬥嘴,卻也互相安慰,但隨著他們討論的內容越來越深入,讀者也會發現更多的祕密。一本觸碰了性別議題,卻也談到自殺與權勢性侵的黑暗文本,卻同時是很樸實但深刻的情感旅程。
Thumbnail
online女子讀書會,邀請讀者讀一本「關於她」的書。 我們邀請跨領域專家分享讀後感,每人從一則關鍵字出發,深刻討論文本各面向。不過還是提醒大家,讀後感可能會爆雷,請斟酌閱讀。 帶隊讀者004:楊子霈(作家/高中國文教師) 閱讀作品:黃郁晴《藝術之子》 關鍵字:#巧言令色 《藝術之子》是一部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影集《死了一個娛樂記者之後》與原著小說在劇情、角色設定與議題深度上的差異,並深入分析小說中關於「自願性」與「邊界」的灰色地帶,以及社會大眾習慣檢討受害者的心理機制,呼籲社會大眾應轉向譴責加害者,並提升同理心。
Thumbnail
買賣女兒是父親和她未來丈夫之間的一種交易。女兒只是被轉手、換了佔有者,因此可以這麼說:她只是個物件。
這是我看完感觸最深,幾近失語的一句:「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頭猛獸,但我的那頭沒能殺死我。」 全片我多次深呼吸,因有相同感觸數度淚流不止。 看完後,我問另一半看時是否有想起我,他說當然,但哭個屁。 是啊,沒做錯事哭個屁,但是我和詩織常常就是那樣崩潰、無法承受的哭。 希望詩織能成功達到目標,回到自己的家。
Thumbnail
5/5黑箱日記
晴山-avatar-img
2024/12/30
想到麥當勞性侵案,看到脆跟新聞留言都在檢討女生為什麼會自殺,原因是遇到詐騙集團,我心想會讓人決定結束生命的原因很多,但是性侵過後就是一輩子的陰影,會把往後很多不愉快的挫折不斷地放大,到後面變成否定自己,亞洲社會要到尊重兩性平等,其實還有一段很漫長的路。
凜鷺-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31
晴山 我覺得是很長很長很長很長一條路,在相對開放非常多的台灣,都還沒有準備好迎接Me too的衝擊。
本部紀錄片的歷史意義同樣非凡,我認為世界的性別意識與智慧因為記者伊藤詩織的努力而跨出一大步,是非常厲害的電影。 上映前我對書有所耳聞,作者/主角是本片導演伊藤詩織,曾任日本新聞台TBS的記者,故事是她在2015年被同台前輩山口敬之性侵後,挺身對抗來自社會與心理的壓力,對性侵議題進行探討的故事。
Thumbnail
5/5黑箱日記
YJ-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03
語言的影響 https://www.rti.org.tw/radio/programMessagePlayer/programId/88/id/156314?fbclid=IwZXh0bgNhZW0CMTEAAR3qOnDY64c0mIbUPyS5nglPGWD6eVicrIBiBfA9zgIn2wzJg0xkjrndDLE_aem_JIYffSR70K5pyd346zQsH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