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開學了,我到底為何而上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教育與學校體制,是讓貧窮子弟翻身、促進機會平等的踏腳石,還是複製中產階級家庭優勢、強化階級不平等的發動機?對於大多數的國人來說,教育應該要使階級可以流動、底層人民得以翻身,依憑著自身的努力翻轉生活,但理想有時卻也僅限於理想而已,事實真是如此嗎?

在真正探討教育問題時,我們應當先了解教育的目的以及意義,可以從兩個面向來看,分別是國家及個人。

我國《憲法》第二十一條規定:
「人民有接受國民義務教育的權利與義務」


《教育基本法》第二條明訂:
「人民為教育主體。教育之目的以培養人民健全人格、民主素養、法治觀念、人文涵養、愛國教育、鄉土關懷、資訊知能、強健體魄及思考、判斷與創造能力,並促進其對基本人權之尊重、生態環境之保護及對不同國家、族群、性別、宗教、文化之瞭解與關懷,使其成為具有國家意識與國際視野之現代化國民。為實現前項教育目的,國家、教育機構、教師、父母應負協助之責任」

從國家政府的角度而言,有義務去實踐憲法所賦予人民的教育基本權,因學生上處於心智不全成熟的狀態下,常不能為自身做出最佳利益決定,因此需要設立教育機構(也就是學校),由教師、家長等關係人從旁協助,此為其一。

從另一方面而言,《教育基本法》中明訂了政府對教育的期待,培育出對維持現代民主體制、促進國家發展的國民。可見國家施行教育對其本身自有目的所在,那對於個人而言意義又何在?

以大眾所熟知的馬斯洛需求理論來看,由下而上分別是生理、安全、社會、尊重以及自我實現等需求,若未能依照此需求之先後順序逐一滿足,則可能出現精神官能症狀,因此接受教育確實是個人的基本權利無誤。教育同時也具有開啟個人天賦及培育人才的能力,於國家的基本運作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而個人在接受教育之後,有助於個人追求幸福人生。儘管每個人的人生追求不盡然相同,學生有機會接受教育、培養自身能力,使學生身懷各項能力,擁有更多元的選擇權,可以使個人追求有意義的生活並且幸福。又以出社會後的狀況而論,不論深造取得學歷或是考取證照都是尋覓工作的常見指標,顯見接受教育是幫助個人追求幸福的重要手段。得以按照自己意志追求美好幸福生活,也可以代表著社會階級的反轉。

在國家的教育目的及個人接受教育的目的相比之下,見得兩者之間還是有落差,如何使三四十年前傳統的灌輸知識的教育方式轉變成培養學生能力、使學生有追求幸福的能力,正是當今教改所致力之處。每一位心繫家庭的國民,都會希望能讓自己的子女享有幸福的生活而不至於苦命,拚了老命也要讓自己的子女受到好的教育,牽動了整體社會的發展,儼然衍生了不同的社會問題,諸如甚囂塵上已久的所謂「教改亂象」,成為政府不得不面對的現況。


責任編輯:廖羿杰 核稿編輯:鄒宇晴

關注粉專 接收最新消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BB 嚕嗶啵的嗶嗶啵啵
447會員
574內容數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用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 歡迎來到嚕嗶啵的世界 和我們一起嗶嗶啵啵🫧
2025/02/08
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Claudia Goldin 鄭重推薦:「如果你只讀一本經濟學的書,就選這本吧!」《經濟學中的小故事與大觀念》以淺顯易懂的方式,透過歷史中的小故事交代經濟學的發展脈絡,包含COVID-19對經濟的影響、人工智慧對人類的風險等議題,有趣又輕鬆的文字,幫助讀者輕鬆入門!
Thumbnail
2025/02/08
202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Claudia Goldin 鄭重推薦:「如果你只讀一本經濟學的書,就選這本吧!」《經濟學中的小故事與大觀念》以淺顯易懂的方式,透過歷史中的小故事交代經濟學的發展脈絡,包含COVID-19對經濟的影響、人工智慧對人類的風險等議題,有趣又輕鬆的文字,幫助讀者輕鬆入門!
Thumbnail
2024/12/30
「哲學就是想太多?」哲學總是與我們若即若離,似乎藏著什麼難以親近的奧秘。《戴上哲學的眼鏡看世界》捨棄了晦澀難懂的⾔詞,並使⽤許多⽣活中常⾒的議題切入,提供哲學⼩⽩⼀個舒適的入⾨管道,也讓讀者驚覺:原來哲學離我這麼近!
Thumbnail
2024/12/30
「哲學就是想太多?」哲學總是與我們若即若離,似乎藏著什麼難以親近的奧秘。《戴上哲學的眼鏡看世界》捨棄了晦澀難懂的⾔詞,並使⽤許多⽣活中常⾒的議題切入,提供哲學⼩⽩⼀個舒適的入⾨管道,也讓讀者驚覺:原來哲學離我這麼近!
Thumbnail
2024/06/17
如果我們回顧波蘭的歷史,我們能夠從中得到什麼樣的教訓呢?美國經濟學家曼瑟爾.奧爾森在其名著《集體行動的邏輯》裡曾指出一種特殊困境,即基於特權組成的尋租聯合體壟斷並操縱政治發展的問題。當這個尋租聯合體尾大不掉,寄生在國家之上,肆無忌憚的吸食著民脂民膏並阻止任何改革之時……
Thumbnail
2024/06/17
如果我們回顧波蘭的歷史,我們能夠從中得到什麼樣的教訓呢?美國經濟學家曼瑟爾.奧爾森在其名著《集體行動的邏輯》裡曾指出一種特殊困境,即基於特權組成的尋租聯合體壟斷並操縱政治發展的問題。當這個尋租聯合體尾大不掉,寄生在國家之上,肆無忌憚的吸食著民脂民膏並阻止任何改革之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以為的教育:適性適才,成為自己想要的模樣。   天生我材必有用,如果大家都一模一樣,成為複製人不是更好?   
Thumbnail
  我以為的教育:適性適才,成為自己想要的模樣。   天生我材必有用,如果大家都一模一樣,成為複製人不是更好?   
Thumbnail
l 政府的教育目的到底是什麼? l 錯誤的目的、心態導致後面一連串的錯誤 l 我們可以如何跨出去?
Thumbnail
l 政府的教育目的到底是什麼? l 錯誤的目的、心態導致後面一連串的錯誤 l 我們可以如何跨出去?
Thumbnail
譬喻「自學」這件事。假如爸媽對教育的方式我不喜歡,所以我想改變方式,最後選擇了離家出走,自力更生。我不覺得家裡會在金援,而且金援也是有條件的。如果接受,就必須接受條件,拿就喪失原本離家自主的目的了。
Thumbnail
譬喻「自學」這件事。假如爸媽對教育的方式我不喜歡,所以我想改變方式,最後選擇了離家出走,自力更生。我不覺得家裡會在金援,而且金援也是有條件的。如果接受,就必須接受條件,拿就喪失原本離家自主的目的了。
Thumbnail
檢我們會有補助嗎?我們沒用到學校的師資,不給我們補助真的不合理。 我想知道為什麼大家覺得不合理。 覺得爸媽的方式我不喜歡,所以我想改變方式,最後選擇了離家出走,自力更生。我不覺得家裡會有金援,而且金援也是有條件的。如果接受,就必須接受條件,拿就喪失原本離家自主的目的了。投資也是,一個出走的特殊廠商,
Thumbnail
檢我們會有補助嗎?我們沒用到學校的師資,不給我們補助真的不合理。 我想知道為什麼大家覺得不合理。 覺得爸媽的方式我不喜歡,所以我想改變方式,最後選擇了離家出走,自力更生。我不覺得家裡會有金援,而且金援也是有條件的。如果接受,就必須接受條件,拿就喪失原本離家自主的目的了。投資也是,一個出走的特殊廠商,
Thumbnail
你對於你曾接受過的教育滿意嗎?又或者,有沒有一點點的期許?
Thumbnail
你對於你曾接受過的教育滿意嗎?又或者,有沒有一點點的期許?
Thumbnail
關於教育的本質,存在幾種截然不同的思維 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實則水乳交融,在名為教育的爵士樂中翩翩起舞
Thumbnail
關於教育的本質,存在幾種截然不同的思維 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實則水乳交融,在名為教育的爵士樂中翩翩起舞
Thumbnail
如果你是學生,不知道你是否曾懷疑過,自己為什麼要像現在這樣生活? 在傳統的教育觀念與體制裡,我們生活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必須花在所謂的「課業學習」上,在這個普遍的遊戲規則中,那似乎就是我們最大的義務,無論如何也要把它做好,或者就算沒有辦法做得很好,也要盡所有努力去做。多數學生大部分的時間早已被成堆的任
Thumbnail
如果你是學生,不知道你是否曾懷疑過,自己為什麼要像現在這樣生活? 在傳統的教育觀念與體制裡,我們生活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必須花在所謂的「課業學習」上,在這個普遍的遊戲規則中,那似乎就是我們最大的義務,無論如何也要把它做好,或者就算沒有辦法做得很好,也要盡所有努力去做。多數學生大部分的時間早已被成堆的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