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不僅是孩子我也一起在路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譬喻「自學」這件事。假如爸媽對教育的方式我不喜歡,所以我想改變方式,最後選擇了離家出走,自力更生。我不覺得家裡會在金援,而且金援也是有條件的。如果接受,就必須接受條件,拿就喪失原本離家自主的目的了。這是我的想法。

投資也是,一個出走的特殊廠商,它正在發展,但它可能違法,可能倒閉。有人會投資它嗎?而且是要集合所有人的錢,再決定投給黑森林廠商。這是我個人想法,我決定幫孩子離開學校。脫離社會規範。我也沒有期待它會有什麼資源是適合我們的,因為就是知道沒適合,才選擇離開的。

我認為憲法是在保障人民基本,但人民也必須遵守。實行權利及義務。我沒有按它的規範,執行義務,為何還要拿它的權利?

我的想法,可能有些單一,不過我相信,必須是互惠才能有「社會」,人跟人合作才是。如果我出走,還硬是要求別人也要幫忙,就不符合我的「互惠原則」了。但是我看見大部分的人都希望有補助,獲得政府的幫助,所以我很好奇,大家的想法。是以一種學習了解的心態在提問。

我沒有在遵守社會規範的學習定義,我只是認為學習是長大的必須。我也不想按照規範,我不想再走那一條老路了,安居樂業只是要保護自己,減少對於他人的麻煩,所以配合以免遭到責難而已。按著規矩走,只是為了安全。長大才發現,安全裡面是刻意營造的型態,並不符合現實的生活。

除非政府也是需要有集合個人力量,來達成教育創新的機會。

我相信按照目前的狀態繼續培養自己的小孩,是會成功輔助他發展茁壯,成為獨立自主的人。看見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我也在這之中已收穫了有些成果。如果孩子的案例是政府需要的,這時候政府付給我錢,我認為這就是合理的。只是這筆錢是以補助的名義。如果我要走在政府規則裡,要讓孩子自學,脫離學校體制,我是不是得先證明學校體制不適任。

證明學校體制不符合我個人的孩子呢?
還是要證明我孩子不符合體制呢?

《要評論之前要有證明》
但我的孩子的健康茁壯,不是為了誰,
而是一種個人的理想實現,
如果將心力用來證明這件事,我要如何帶自己的孩子呢?

既然要體制改變,就要提出證明。但這個證明怎麼提,才是難度。大部分的人不覺得好,所以才覺得教改有毛病。所以證實了,目前教改的證明,沒有足以讓所有在憲法裡的人滿意。那是不是這才是教改生病的原因。

這一切對我來說都太難了,我現在只想專心的照顧我的孩子長大。因為我認為補助之下必定會「產生配套」措施,而且自學難度也會跟著提高。

我才不要因為補助這樣樂天的想法,讓自己的路更艱難。

如果沒有紮實的自學想法及能力,面對目前正在走的法令。這絕對是不明智的做法。這條路,社會已經走在路上。教育,必須推陳出新,教育必須符合時代需求做改變。補助只是噱頭,真正要做的是後面沒有被看見的工作。

如果盲目的看見這個亮麗的招牌,走有進去會是什麼樣的摩擦出現?

既然決定,個人自學的路,就要更清楚自己的定位在哪裡。個人需要的是資訊的接收並篩選,並不是小孩自學,而是要扭轉家長的思維,重新啟動學習的態度。

還有這個法令,所有個人自學及團體自學都能受惠嗎?

還是會造成更大的反彈,教改很難了,現在又有實驗教育,教育經費有這麼龐大嗎?台灣國際力量在哪裡,有辦法創造嗎?會不會淪落泡沫的想像…在支持之前,我想並須要有所了解,至少要知道可能會遇見的問題。在了解的前提之下,這才是真正值得開心,這才是真正的支持,而不是盲目跟風。

最終,一個健全社會必須是每個人撐起來的,每個人都要有足夠的素養在心中萌芽。《為什麼要自學?》這就是答案,每個人都應該被重視,每個人的力量都是無限大

畢業了反而學的更多,不是因為有厲害的老師,而是因為察覺到自己的位置。所以每個人必須自學,只是在安全舒適的學習環境,有老師有教室,還有定期評量,檢視自己的定位在哪裡。只有離開舒適區才能夠探索,而才能夠找到自己。所以才選擇毫無保障的自學之路,沒有人能夠證明未來會不會因此幸福快樂。

我知道它快到了,必須要更小心。
如何讓自己更堅強,才是真正要走的道路…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蝦米的沙龍
4會員
69內容數
對書中內文有所感受並紀錄,為了幫助自己加深對於文字印象。
黃蝦米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10
我聽見…後方傳來一陣陣怒吼聲。
Thumbnail
2024/06/10
我聽見…後方傳來一陣陣怒吼聲。
Thumbnail
2024/06/09
為什麼有這麼多的人喜歡去森林裡,聽見不是人的聲音,那究竟是什麼呢?
Thumbnail
2024/06/09
為什麼有這麼多的人喜歡去森林裡,聽見不是人的聲音,那究竟是什麼呢?
Thumbnail
2023/03/21
這些靠近神的故事,讓旁人能『理解』我在說什麼。
2023/03/21
這些靠近神的故事,讓旁人能『理解』我在說什麼。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繼續整理一些當初打開我三觀的許多事情,首先就是當你有了孩子之後很自然的孩子長大到三歲,絕大多數的父母就開始抽公幼,開始找好的幼稚園,然後一路這樣往上,走一條平穩又大眾化的路,沒有任何風險是個好選擇,但當我接觸了體制外之後才知道。 原來小孩可以不用上幼稚園? 原來國小你不想讀都有其他條路可以走? 原來
Thumbnail
繼續整理一些當初打開我三觀的許多事情,首先就是當你有了孩子之後很自然的孩子長大到三歲,絕大多數的父母就開始抽公幼,開始找好的幼稚園,然後一路這樣往上,走一條平穩又大眾化的路,沒有任何風險是個好選擇,但當我接觸了體制外之後才知道。 原來小孩可以不用上幼稚園? 原來國小你不想讀都有其他條路可以走? 原來
Thumbnail
最大的困難是家長認不認同,很多孩子自己想自學但是家長不認同,但是18歲之前一定要家長同意,很大的世代差異,就像用手機一樣,現在的小孩一出生就在3C時代,但家長不是這樣長大的,家長就會把自己的經驗套在小孩身上,我小時候也是這樣長大的為什麼你不可以?但是世代變化太大了不應該這樣類比。
Thumbnail
最大的困難是家長認不認同,很多孩子自己想自學但是家長不認同,但是18歲之前一定要家長同意,很大的世代差異,就像用手機一樣,現在的小孩一出生就在3C時代,但家長不是這樣長大的,家長就會把自己的經驗套在小孩身上,我小時候也是這樣長大的為什麼你不可以?但是世代變化太大了不應該這樣類比。
Thumbnail
體制與自學,兩者看似互不相關。很多人認為,體制生就是體制生,自學生就是自學生,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但真是如此嗎?
Thumbnail
體制與自學,兩者看似互不相關。很多人認為,體制生就是體制生,自學生就是自學生,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但真是如此嗎?
Thumbnail
譬喻「自學」這件事。假如爸媽對教育的方式我不喜歡,所以我想改變方式,最後選擇了離家出走,自力更生。我不覺得家裡會在金援,而且金援也是有條件的。如果接受,就必須接受條件,拿就喪失原本離家自主的目的了。
Thumbnail
譬喻「自學」這件事。假如爸媽對教育的方式我不喜歡,所以我想改變方式,最後選擇了離家出走,自力更生。我不覺得家裡會在金援,而且金援也是有條件的。如果接受,就必須接受條件,拿就喪失原本離家自主的目的了。
Thumbnail
檢我們會有補助嗎?我們沒用到學校的師資,不給我們補助真的不合理。 我想知道為什麼大家覺得不合理。 覺得爸媽的方式我不喜歡,所以我想改變方式,最後選擇了離家出走,自力更生。我不覺得家裡會有金援,而且金援也是有條件的。如果接受,就必須接受條件,拿就喪失原本離家自主的目的了。投資也是,一個出走的特殊廠商,
Thumbnail
檢我們會有補助嗎?我們沒用到學校的師資,不給我們補助真的不合理。 我想知道為什麼大家覺得不合理。 覺得爸媽的方式我不喜歡,所以我想改變方式,最後選擇了離家出走,自力更生。我不覺得家裡會有金援,而且金援也是有條件的。如果接受,就必須接受條件,拿就喪失原本離家自主的目的了。投資也是,一個出走的特殊廠商,
Thumbnail
孩子出生時,我就決定要全心全意照顧他。抱著他,喝奶,牽著他走路,喊著他記得要回家,領著他騎腳踏車,走進各式各樣的演藝會場。沒有教具、沒有托嬰、沒有幼稚園,常有人會問我,如果是這樣你不會擔心嗎?問題很多種,但都是以自己的經驗來判斷未來的不可預測,一切是空談,希望他們能「真正」的關心孩子的需求。 什麼是
Thumbnail
孩子出生時,我就決定要全心全意照顧他。抱著他,喝奶,牽著他走路,喊著他記得要回家,領著他騎腳踏車,走進各式各樣的演藝會場。沒有教具、沒有托嬰、沒有幼稚園,常有人會問我,如果是這樣你不會擔心嗎?問題很多種,但都是以自己的經驗來判斷未來的不可預測,一切是空談,希望他們能「真正」的關心孩子的需求。 什麼是
Thumbnail
如果我們不去學校,學習會是什麼樣子? 臺灣就有這麼一群學生選擇離開體制,在家自學。你肯定冒出成千上萬個問號:自學生都閒閒的待在家裡,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嗎?少了跟同儕互動的機會,人際會有困難嗎?他們可以上大學嗎?回到體制內跟不上別人怎麼辦? 這篇文章將帶你認識這另類的學習樣貌,看自學生如何離開常軌航行。
Thumbnail
如果我們不去學校,學習會是什麼樣子? 臺灣就有這麼一群學生選擇離開體制,在家自學。你肯定冒出成千上萬個問號:自學生都閒閒的待在家裡,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嗎?少了跟同儕互動的機會,人際會有困難嗎?他們可以上大學嗎?回到體制內跟不上別人怎麼辦? 這篇文章將帶你認識這另類的學習樣貌,看自學生如何離開常軌航行。
Thumbnail
自學雖然是你家的事,你的孩子卻不是你的孩子。面向狂傲不驥的自由的挑釁,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不要乖順地步入那良夜。請不要辜負孩子對爸媽的信任,辜負這自學的大好青春。
Thumbnail
自學雖然是你家的事,你的孩子卻不是你的孩子。面向狂傲不驥的自由的挑釁,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不要乖順地步入那良夜。請不要辜負孩子對爸媽的信任,辜負這自學的大好青春。
Thumbnail
可喜的是,不論是那一類型的自學家長,都不願輕易將學習問題單獨丢給學校解決,也就是家長堅定的擔當起求生、求知、求解的自學榜樣,所以孩子可從爸媽的身教中得到自學的最佳示範,爸媽則是因材施教,是為孩子制定最適性學習計畫的執行教練,親子一同從困頓中,逐漸釐清對教育、對未來的想像。
Thumbnail
可喜的是,不論是那一類型的自學家長,都不願輕易將學習問題單獨丢給學校解決,也就是家長堅定的擔當起求生、求知、求解的自學榜樣,所以孩子可從爸媽的身教中得到自學的最佳示範,爸媽則是因材施教,是為孩子制定最適性學習計畫的執行教練,親子一同從困頓中,逐漸釐清對教育、對未來的想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