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心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09 - 剛從研究所畢業,前往德州休士頓地區開啟教學生涯。
2010 - 移居加州矽谷。在待業中重新檢視自己對於教學的熱情,發現還是交給當地熱血大學青年就好。
2020 - 生技後期藥物開發的小螺絲ㄧ枚,希望自己可以對於unmet medical need做出一點共獻。
在大學還有研究所時期一直都有在網路平台書寫的習慣,雖說當時大多數只是一個抒發情緒的出口倒也不介意讓讀者過客閱讀,現在想想這或許是“年輕無畏”的態度吧!那個年代是網路交友崛起的時期,透過網路平台認識了一些比較聊的來朋友,我想這些朋友大概也曾透過我的文字來了解我這個人。謝謝你們在這十年內還有和我保持聯絡,而每一次的互動都帶給我不一樣的觀點和感動。
生活在步調快速的矽谷,發現這幾年自己少了點自我重心,感覺那個十年前“無畏”的態度慢慢地縮小當中。當然隨著年紀的增長,成熟、謹言慎行是必然的,但是如何在當中取得平衡點是我想要work on的課題。矽谷人才濟濟,朋友們的社交能力都很出色,於是感覺自己很平凡渺小也不特別善長交際,怕不小心説錯話得罪人促使自己的社交包袱好像很重。是的,不管我做幾種不同類型的心理測驗,我是內向型人格者,儘管我曾經教過書必須在講台上授課也必須在公司內部大小型場合做報告,但是我心𥚃清楚那是我強迫自己走出舒適圈。我認為規劃課程或做簡報都比當老師自在多了,總之可以不要在center of attention 是最好的。但是我發現美國社會工作文化不鼓勵默默耕耘者,你必須要懂得適時地put yourself out there. 另外,已經不止一個人用「認真」來形容我,使我現在有點懷疑這在人際關係上到底是好還壞?認真這個特質會使我對於别人的提問會過份認真看待,而讓我顯的嚴肅⋯我想大多數人只想社交式閒聊吧?只是我還在觀察怎麼判斷與拿捏這個分寸。
喜歡獨處所以如何安排自己獨處的時間也很重要。搬到矽谷的這幾年經歷了三次搬家還有三次裝修,雖然在過程中和外子有苦有樂也有些成就感但是身心真的好疲憊,每次的裝修都好像打掉重練。於是最近二年工作後的獨處時間都在耍廢,偶爾也還是會看看雜書,但是並沒有認真書寫。一方面是不知道該寫些什麼,寫作方向也沒有太多的想法,在灣區有些好朋友專寫旅遊、食記、或是食譜分享文,大家感覺都很有方向。以前常拿相機攝影,總覺得現在的文章圖文並茂(好文+好照片)所以如果自己做不出來這樣的作品那我還是藏拙好了⋯⋯我現在意識到這個想法實在不是太好,我又不需要觀眾讀者的流量肯定,何必局限自己,寫的高興就好。想通了後就覺得有了自由感⋯
今年在台灣的這六星期長假期間是我近幾年完完全全地放鬆並且誠實檢視心理狀態。也因為有這個機會重新和以前的朋友們reconnect,聊了很多議題(教育、婚姻意義、安全感、時事等)。有一些看法使我重新思考「自我」,我是不是在婚後的生活中「自我」在天秤上慢慢地被其他人事物取代呢?我們是不是在婚後就會認為木以成舟而不需要保持一些新鮮感為生活增添一點色彩與話題?有「自我」的重心(工作以外)那怕只是像我這樣書寫都讓我感到平靜。之前因緣際會幫朋友保管了一陣子的大提琴,除了非常喜歡這樂器的音色更覺得如果能至少學會拉一首曲子也很棒。好吧,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還有我對拉大提琴的形象幻想,拉琴的動作實在太好看了。這個目標曾想過,但是一直在矽谷沒有付諸行動。今年我在台灣終於跨出了第一步,覺得內心有種充實感,我想這大概就是一種保持自我重心的方向之一吧!
Intro to cell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地球某個角落,有一個充滿溫暖、溫馨氛圍的「窩心室」,窩心室的格局包括「客廳」、「餐廳」、「臥室」、「和室」、「陽台」。當你「懷抱著夢想」、「正向」、「分享」,也能在自己的內心世界建立起融合自我獨特風格的窩心室。你的窩心室會是怎樣的佈置呢?一起在遊睦的窩心室中搜集佈置元素吧!
Thumbnail
過年期間翻到了學生時期做的陳年老物~ 自製薰衣草醋~ 2015年1月25日製作的。 那時我正就讀生物科學相關系所,園藝只是課後休閒。 當時種了好多香草,也讀了不少香草相關書籍。 書中介紹香草的應用,看得我手癢也想試試。 於就誕生了這瓶薰衣草醋。 其實一開始是想製作薰衣草風味油,但是橄欖油
Thumbnail
by 手指練銀槍 聽著「一種心情」我想著joy division。 總是要垂直的跳躍才能在落地得時候感覺出,同陣營的喜悅。 這無非是一種禮貌,如果你也在這場裡面,而且失眠了一整個夏天,有點甜,有點澀谷漆,不妨礙在黑夜中持續的失眠。聽著「我失眠了一整個夏天」,亢奮裡面其實沒有過盛的體力,也無
Thumbnail
不是股市好、房市好,這個社會就會好…… 這個風風雨雨的社會 欲怎樣開花 少年家怎樣落地 咱攏是為著愛情來浪流連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平凡如你我,這樣就夠了 呃,孔老夫子是聖人~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 富而好禮者也。』~希望你有錢後尊重其他志向的朋友 別當斂財達人幫兇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Thumbnail
三十九歲那年,離開工作了十多年的地方,放下一份穩定的薪水,投入相對不穩定的領域,可以說是人生中第一個最重大的決定。   猶記得學生時期,曾覺得在同一個崗位工作超過五年是很可怕的事,心想自己不可能,也不想如此。誰知,時間轉眼間就過去了。驀然回首,才發現自己在那個地方投注了十多年的青春歲月。
大學畢業後到現在 人生的路上都還算順遂 體驗過長輩眼中光鮮亮麗 穩定有保障的工作 也做了一些有趣的工作 在體會到無法用英文和欣賞的外國同事深入交流後 毅然決然辭掉工作 到菲律賓遊學三個月 但回到台灣 踏入桃機的那一刻 深深的感覺到 沒有使用英語的環境 於是便決定尋找出國工作的機會和環境
說來有趣,我到現在32歲,卻還沒什麼找工作的經驗, 所以每次朋友在討論找工作的話題,我總是很難共感。 最早大概是從國中要升高中, 當時考了屏東高中的數理資優班,很順利就上了。 接著在高中時期有幸透過做科學展覽, 代表台灣到美國聖荷西參加ISEF 2010, 拿到了
最近花了一些時間,想辦法聯絡上了以前的大學同學,幸運的找到了目前在台積電任職的前同學,問了一圈後我發現,原來以前的同學們現在的出路都挺好的,可能只有我一個人不務正業吧。
Thumbnail
未來三年內,我們希望在大自然中,打造人與環境共生的地球花園生態共生聚落,活出與自然共生、與人共好的聚落生活及生態文明~一個真實存在的現代桃花源,成為新地球共好生活的示範! 建立以生態為基礎的生活模式,以供需為導向的生產和經濟循環,回到本心的人際連結與社群關係,一起活出生命的美好與意義!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地球某個角落,有一個充滿溫暖、溫馨氛圍的「窩心室」,窩心室的格局包括「客廳」、「餐廳」、「臥室」、「和室」、「陽台」。當你「懷抱著夢想」、「正向」、「分享」,也能在自己的內心世界建立起融合自我獨特風格的窩心室。你的窩心室會是怎樣的佈置呢?一起在遊睦的窩心室中搜集佈置元素吧!
Thumbnail
過年期間翻到了學生時期做的陳年老物~ 自製薰衣草醋~ 2015年1月25日製作的。 那時我正就讀生物科學相關系所,園藝只是課後休閒。 當時種了好多香草,也讀了不少香草相關書籍。 書中介紹香草的應用,看得我手癢也想試試。 於就誕生了這瓶薰衣草醋。 其實一開始是想製作薰衣草風味油,但是橄欖油
Thumbnail
by 手指練銀槍 聽著「一種心情」我想著joy division。 總是要垂直的跳躍才能在落地得時候感覺出,同陣營的喜悅。 這無非是一種禮貌,如果你也在這場裡面,而且失眠了一整個夏天,有點甜,有點澀谷漆,不妨礙在黑夜中持續的失眠。聽著「我失眠了一整個夏天」,亢奮裡面其實沒有過盛的體力,也無
Thumbnail
不是股市好、房市好,這個社會就會好…… 這個風風雨雨的社會 欲怎樣開花 少年家怎樣落地 咱攏是為著愛情來浪流連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平凡如你我,這樣就夠了 呃,孔老夫子是聖人~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 富而好禮者也。』~希望你有錢後尊重其他志向的朋友 別當斂財達人幫兇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Thumbnail
三十九歲那年,離開工作了十多年的地方,放下一份穩定的薪水,投入相對不穩定的領域,可以說是人生中第一個最重大的決定。   猶記得學生時期,曾覺得在同一個崗位工作超過五年是很可怕的事,心想自己不可能,也不想如此。誰知,時間轉眼間就過去了。驀然回首,才發現自己在那個地方投注了十多年的青春歲月。
大學畢業後到現在 人生的路上都還算順遂 體驗過長輩眼中光鮮亮麗 穩定有保障的工作 也做了一些有趣的工作 在體會到無法用英文和欣賞的外國同事深入交流後 毅然決然辭掉工作 到菲律賓遊學三個月 但回到台灣 踏入桃機的那一刻 深深的感覺到 沒有使用英語的環境 於是便決定尋找出國工作的機會和環境
說來有趣,我到現在32歲,卻還沒什麼找工作的經驗, 所以每次朋友在討論找工作的話題,我總是很難共感。 最早大概是從國中要升高中, 當時考了屏東高中的數理資優班,很順利就上了。 接著在高中時期有幸透過做科學展覽, 代表台灣到美國聖荷西參加ISEF 2010, 拿到了
最近花了一些時間,想辦法聯絡上了以前的大學同學,幸運的找到了目前在台積電任職的前同學,問了一圈後我發現,原來以前的同學們現在的出路都挺好的,可能只有我一個人不務正業吧。
Thumbnail
未來三年內,我們希望在大自然中,打造人與環境共生的地球花園生態共生聚落,活出與自然共生、與人共好的聚落生活及生態文明~一個真實存在的現代桃花源,成為新地球共好生活的示範! 建立以生態為基礎的生活模式,以供需為導向的生產和經濟循環,回到本心的人際連結與社群關係,一起活出生命的美好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