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元宵筆記:陣頭的最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2020年的元宵,我全程跟拍台東重陽宮陣頭繞境
一段五到十分鐘的表演,背後是幾個人的夜間練習、十幾個人的行動支持、幾十個人的投入合作,才能從凌晨的準備,拚到深夜的結尾。


台東重陽宮
供奉犁山老母的重陽宮於民國77年成立,第一任宮主為廖惠鈴女士,管理重陽宮30餘年,民國108年深感年紀大了,便將宮主一位交接給兒子范育嘉。

#國術武功結合民俗藝陣
重陽宮在民國79年首次表演「八仙藝陣」便造成轟動,往後每年都是元宵繞境受矚目的班底之一。初期的表演成員都是從宮廟家族成員或鄰里小孩開始培育,年紀最小的甚至從國小四、五年級便加入操練,所有武功以國術為基礎,從踢腿、翻滾到拳棍,皆由武術雙博士林琮翰(現為台東副議長)嚴謹指導,再融入民俗藝陣的文化,演譯八仙角色的步伐。

十幾年過去,當初的小朋友都長大了,雖然許多成員因工作到外地生活,但每到元宵離鄉的成員總是會想盡辦法回來,因此每年的元宵重陽宮沒有缺席過。憑藉紮實的功夫底子,以及多年培養的默契,即使沒時間充裕複習,還是能呈現極具水準的演出。民國107年考量到成員團練不易,表演內容改為「天師鍾馗」。

raw-image

#回到元宵的前一晚
這晚是所有出陣表演成員能到齊的少數日子之一。我稍晚也跟著去了廟裡,看見廟旁搭了帳篷,三太子跟鍾馗的轎子已經安頓在帳棚下;一輛三噸半貨車也已經就位,廟裡各位叔叔姊姊合心協力把多尊犁山老母的神像過爐、請到貨車上的神桌安置;表演成員則是各自拿著法器複習走位。

時間很快地來到晚上11點,開始分配成員隔天要來廟裡集合的時間,一點、三點、四點這樣的間距,分配完迅速解散,各自回家洗澡睡覺。凌晨三點半鬧鐘響,我打著哈欠開車到廟裡,有弟弟已經畫好半臉在打盹了。

#分工合作完成出陣準備
負責幫官將打臉的是孫述仁先生,大家都稱他阿毛,先用白色顏料在臉上勾勒線條,再依各個角色代表的顏色補上其餘部分;接著要用痱子粉跟水定妝,才有辦法維持至少8小時不臉花。整張臉都塗滿顏色叫做「花臉」,若上蜜粉眼影腮紅的,就叫「粉臉」,而廟裡的粉臉,都是神明下來到阿嬤身上親自幫大家畫的。

關於臉譜的樣式,阿毛說並非每年是固定的,可以依照動筆人的功力及臉譜的美感去做變化。

raw-image

化好妝後,就是更衣了。所有出陣的衣服,都是犁山老母跟濟公師父下來指導,由阿嬤親手裁製,因為出陣繞境衣服容易鬆脫,所以每套都是機動性極高的「一片式」,穿上後需再一一縫合開口,確保合身。我在一旁看,有的人幫忙定妝、有的人檢查發電機、有的則是幫忙穿線、縫衣,若有誰的妝缺了,便自動拿起眼線液幫大家補。

raw-image

最後由「祖祖」幫大家「開臉」,又稱破相,即是在扮演官將者的臉上點上紅點,目的是保護將者不被惡鬼侵擾。所有人各司其職,出陣前集體上香拜拜報備,所有的前置作業就算完成了。


raw-image
raw-image

ps: 祖祖就是犁山老母娘娘附身在阿嬤身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很會寫鬼故事的人妻
47會員
130內容數
台灣靈異故事、藍色蜘蛛網等戲劇鬼故事已成經典,感受恐懼的感官需要得到滿足,生活周遭都是鬼故事的靈感,有真實改編,也有憑空想像,驚悚反轉故事錦集。最近開始記錄婚姻鬼故事。
2021/12/23
鄰居老太太的兒子搬回來住後,晚上一直聽見牆壁的碰撞聲。有天小賴家搬回來,看見老太太在門口閒晃,一問一下才知道出大事了...
Thumbnail
2021/12/23
鄰居老太太的兒子搬回來住後,晚上一直聽見牆壁的碰撞聲。有天小賴家搬回來,看見老太太在門口閒晃,一問一下才知道出大事了...
Thumbnail
2021/12/22
老吳跟太太求子多年一直無果,最近太太突然一反常態吵要離婚,老吳別無選擇請人偷拍他老婆,竟意外發現驚悚的秘密...
Thumbnail
2021/12/22
老吳跟太太求子多年一直無果,最近太太突然一反常態吵要離婚,老吳別無選擇請人偷拍他老婆,竟意外發現驚悚的秘密...
Thumbnail
2021/12/22
沖完澡「咚咚咚咚」男友突然大力的敲門,小梅開門一看,看到男友氣呼呼地問她「妳剛剛有沒有模仿嬰兒哭聲?」小梅嚇到,說沒有,剛剛只是在洗澡而已,男友罵她「都是你講那些有的沒有的,害我也跟著出現幻覺,小孩沒了就沒了還要怎樣?」說完男友隨身物品收一收就出門了。
Thumbnail
2021/12/22
沖完澡「咚咚咚咚」男友突然大力的敲門,小梅開門一看,看到男友氣呼呼地問她「妳剛剛有沒有模仿嬰兒哭聲?」小梅嚇到,說沒有,剛剛只是在洗澡而已,男友罵她「都是你講那些有的沒有的,害我也跟著出現幻覺,小孩沒了就沒了還要怎樣?」說完男友隨身物品收一收就出門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大甲鎮瀾宮 大甲鎮瀾宮據說是西元1730年,於清雍正年間自湄洲天后祖廟恭請媽祖神像來臺。後來因香火鼎盛,於西元1732年在臺中市大甲興建小祠,直到西元1770年改建小廟為「天后宮」。西元1787年重建,才被載於臺灣淡水廳水獻中。往後由大甲士紳屢次發起重建並改為「鎮瀾宮」。每年農曆三月初「遶境進香」
Thumbnail
大甲鎮瀾宮 大甲鎮瀾宮據說是西元1730年,於清雍正年間自湄洲天后祖廟恭請媽祖神像來臺。後來因香火鼎盛,於西元1732年在臺中市大甲興建小祠,直到西元1770年改建小廟為「天后宮」。西元1787年重建,才被載於臺灣淡水廳水獻中。往後由大甲士紳屢次發起重建並改為「鎮瀾宮」。每年農曆三月初「遶境進香」
Thumbnail
我們的堂號雖是穎川堂,但這裡居住的15戶大家族,都是以穎川為群望姓氏的賴姓族人;而這個廳堂就是大家共同的祭祀廳堂。
Thumbnail
我們的堂號雖是穎川堂,但這裡居住的15戶大家族,都是以穎川為群望姓氏的賴姓族人;而這個廳堂就是大家共同的祭祀廳堂。
Thumbnail
小時候每年農曆三月都會跟著爸媽回朴子「配天宮」慶祝媽祖誕辰,長大後只要時間允許一定會跟姊姊們約好一同回朴子看熱鬧,所以農曆三月對我們來說是特別的月份,因為「瘋媽祖」喚起許多童年回憶。 今日,參加馬繼康老師的「大甲媽祖繞境一日體驗」,從新港到西螺路段。(早上6:20從家裡出發到中正紀念堂集合搭遊覽車,
Thumbnail
小時候每年農曆三月都會跟著爸媽回朴子「配天宮」慶祝媽祖誕辰,長大後只要時間允許一定會跟姊姊們約好一同回朴子看熱鬧,所以農曆三月對我們來說是特別的月份,因為「瘋媽祖」喚起許多童年回憶。 今日,參加馬繼康老師的「大甲媽祖繞境一日體驗」,從新港到西螺路段。(早上6:20從家裡出發到中正紀念堂集合搭遊覽車,
Thumbnail
春節時節,除了除舊佈新外、吃年夜飯、親戚走訪回娘家、出門旅遊外,還有一個重大的活動「進香」。而這次有幸帶著爺爺奶奶開車前往西南部進香,這些廟宇都是我爺爺二十多年來每年必來參拜的廟宇唷!
Thumbnail
春節時節,除了除舊佈新外、吃年夜飯、親戚走訪回娘家、出門旅遊外,還有一個重大的活動「進香」。而這次有幸帶著爺爺奶奶開車前往西南部進香,這些廟宇都是我爺爺二十多年來每年必來參拜的廟宇唷!
Thumbnail
2022年台灣本土宗教活動 kiâⁿ-ta̍h(行踏),第二站來到新莊的年度盛會「地藏庵文武大眾爺暗訪」! 與白沙屯媽祖「進香」去到其他縣市神明管區拜訪不同,新莊的「文武大眾爺」暗訪範圍相對小很多,更像是在自己管區掃街拜訪、作地方服務,搜集大家的回饋意見,做年度報告與展望計畫吧!
Thumbnail
2022年台灣本土宗教活動 kiâⁿ-ta̍h(行踏),第二站來到新莊的年度盛會「地藏庵文武大眾爺暗訪」! 與白沙屯媽祖「進香」去到其他縣市神明管區拜訪不同,新莊的「文武大眾爺」暗訪範圍相對小很多,更像是在自己管區掃街拜訪、作地方服務,搜集大家的回饋意見,做年度報告與展望計畫吧!
Thumbnail
近年台灣宮廟對聯創作欣賞(一) 嘉義朴子樸雅吟社 May 13, 2020·4 min read 傳統台灣台語漢文詩社,除了進行傳統絕句律詩的創作外,也會進行詩鐘的練習,基本上就是七言的對聯,目前生活應用上最常見的就是應用在台灣各地的宮廟對聯上面。 台灣各地的宮廟對聯以七言對聯為基礎而有增減,因為宮
Thumbnail
近年台灣宮廟對聯創作欣賞(一) 嘉義朴子樸雅吟社 May 13, 2020·4 min read 傳統台灣台語漢文詩社,除了進行傳統絕句律詩的創作外,也會進行詩鐘的練習,基本上就是七言的對聯,目前生活應用上最常見的就是應用在台灣各地的宮廟對聯上面。 台灣各地的宮廟對聯以七言對聯為基礎而有增減,因為宮
Thumbnail
leeligin 大甲鎮瀾宮拜拜 最喜歡去大甲鎮瀾宮拜拜了,這一天帶著阿母來許願,還沒進廟裡,就被陣頭吸引住不會動了,呵!我也曾經參與過進香和推神轎的活動,今年因為疫情,很多媽祖該回鑾的時間都延後了。 我們剛到廟內的廟埕,四周都已經擠滿了人,媽媽個子小,我拉著她往前站,她眼睛不好卻偏偏最愛看表演,又
Thumbnail
leeligin 大甲鎮瀾宮拜拜 最喜歡去大甲鎮瀾宮拜拜了,這一天帶著阿母來許願,還沒進廟裡,就被陣頭吸引住不會動了,呵!我也曾經參與過進香和推神轎的活動,今年因為疫情,很多媽祖該回鑾的時間都延後了。 我們剛到廟內的廟埕,四周都已經擠滿了人,媽媽個子小,我拉著她往前站,她眼睛不好卻偏偏最愛看表演,又
Thumbnail
臺灣廟口文化,不只是臺灣好幾代人重要的集體回憶、多元包容的文化環境、富有在地特色與獨特背景脈絡,創造了獨樹一格的臺灣藝術文化與在地生活型態。隨著時代與生活型態轉變,『臺灣廟口文化』似乎只剩特定時刻會去走走、面對外國友人簡單介紹整個祭拜流程...。卻很少有機會好好欣賞認識我們自己的藝術文化。
Thumbnail
臺灣廟口文化,不只是臺灣好幾代人重要的集體回憶、多元包容的文化環境、富有在地特色與獨特背景脈絡,創造了獨樹一格的臺灣藝術文化與在地生活型態。隨著時代與生活型態轉變,『臺灣廟口文化』似乎只剩特定時刻會去走走、面對外國友人簡單介紹整個祭拜流程...。卻很少有機會好好欣賞認識我們自己的藝術文化。
Thumbnail
「台東元宵繞境分兩天進行 一天走縱線,一天走橫線 幾十年的元宵習慣,讓各地民眾為之瘋狂」
Thumbnail
「台東元宵繞境分兩天進行 一天走縱線,一天走橫線 幾十年的元宵習慣,讓各地民眾為之瘋狂」
Thumbnail
2020年的元宵,我全程跟拍台東重陽宮陣頭繞境 一段五到十分鐘的表演,背後是幾個人的夜間練習、十幾個人的行動支持、幾十個人的投入合作,才能從凌晨的準備,拚到深夜的結尾。
Thumbnail
2020年的元宵,我全程跟拍台東重陽宮陣頭繞境 一段五到十分鐘的表演,背後是幾個人的夜間練習、十幾個人的行動支持、幾十個人的投入合作,才能從凌晨的準備,拚到深夜的結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