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未來戰略的規劃
進行實務的討論前,筆者要先聲明一點,筆者沒辦法全面性的進行精細討論,只能從大架構上著手。
一、經濟面
討論經濟似乎就是在討論賺錢,這當然沒問題,問題在於怎麼「穩定且長期」的賺錢,不然短期賺一票,那就跟買彩券一樣。
就以經濟方面來看,台灣現在的產業都有代工模式的傾向,這一套模式從美國搬到日本再搬來台灣,台灣也運行二十年良好,這造成現在以四十、五十歲世代的人一種錯覺,認為這一套模式以前成功,未來也有成功的可能,不成功的因素都不是純粹的經濟因素。筆者在這一篇台灣經濟的問題與挑戰-中國因素、內需市場與競爭力中提到過產業鍊的問題,這其實可以推回到一個很簡單的概念,那就是規模的問題,台灣在世界上雖不算大國,但也不能說是叢爾小國。簡單說,台灣的規模是否大到可以吃下整個產業鍊?這絕對作不到。那是否可以在特殊幾個產業上取得絕對性的優勢?這個優勢是別人極難以取代的?
以下要討論不同產業的優勢,由於這是環環相扣,每一個小段都會牽涉到其他大架構下的問題。所以麻煩讀者需要有一點耐心,並試圖用多層面的角度做整體觀察,至於最後的取捨會在整篇後做結論。
農業
第一個屬於可以創造特殊價值的產業,就是農業。別小看農業的產值,人可以不用電腦,但不能不吃飯,而且農業跟氣候與地理息息相關,台灣位在北回歸線上,亞熱帶氣候有特殊的農業可以發展,我們簡直就是有一個特殊的環境可以栽種特殊的作物,這還不能稱之得天獨厚,那還真沒有特別的地方了。
要發展哪一方面的高經濟價值作物,這當然有討論的空間,我們要思考的是這個產業發展起來後的替代性。以地理與氣候來說,當然沒有替代性可言,只要看日本的芒果價錢,就知道某些水果就是在某些地方種不出來,就算要種其成本也會高到不如跟外面買。真正的問題在於,台灣農民對於死守這種農業技術的決心有多大,中國前幾年吸引台灣農業技術西進,現在的狀況大家都看的到,幾乎沒有人賺到錢,反倒是技術輸出後就救不回來。為什麼會造成這種狀況?原因出在誘因不夠,誘因卡到台灣傳統上對農業的控制,政府的角色太過吃重,長期以來造成市場被嚴重干擾,根本無法反應到需求面上。
另一個因素,則回到屬地主義的概念上,若農民本身有很強烈的屬地性,就不會輕易的將技術、種子帶到中國或其他國家發展,這代表我們在思想面根本就沒有準備夠。在這邊要強調,徹底的封鎖是不可能的,錫蘭紅茶就是當年英國人費盡心思從中國偷出茶種培養的,一個優良的技術或品種,不可能不被具有同樣條件的其他國家注意。所以回歸到技術面上,要重視農業勢必要導入先進技術,日本在農林水產省勢力衰退後,精緻農業反而得到發展,這又歸功於高價值作物的栽種,而外國大量低廉的一般作物則替代了原本日本不符成本的產地,或是改為栽種更高價值的產物。
所以,無論從制度上,還是提高農民生活的角度來說,台灣農業的鬆綁勢在必行,台灣的地理與氣候很優渥,就以教育水準來說又是全球一流,沒有道理讓農業還處在平均從業人員教育水準較低的層次上,這只證明這個行業對於吸引高素質人力的能力太差。所以讓政府停止干預農業是必要的,包括休耕補助甚至是農地的規劃上,都有必要重新檢討乃至於廢除,讓市場決定一地的田地栽種的作物何者最好,政府的角色應該在天災防治以及技術的管制上著手。天災的防治可以降低農民的風險,技術的管制長期沒有必要性,但短期內就已培植農業技術來說是必要的,這是為了避免炒短線,輕易將研究多年的技術賣出的狀況。
所以,可以得到比較具體的作法,就是政府不再干預農業,包括農民的津貼乃至休耕的補助,都有全部檢討甚至廢除的必要。但這要在短期內提高農民收入,顯然有幾個問題必須連帶討論。第一個就是房地產的炒作問題,當農地不再列入管制,勢必會有大量的農地被改成建地,就以農民的角度來說,期望數年以上的開發才會有結果的技術研究,不如直接把地賣掉可能還比較有賺頭。另一個就是傳統上地方農會的角色,在金融等業務上對農民的干預過深,無論立意有多良好,長期來看都不具有幫助農民的可能。
房地產炒作的問題,留到其他章節討論。農會角色其實早就可以被一般金融機構取代,之所以會有無法取代的特性,完全是雞生蛋蛋生雞產生出的狀況,農民的收入低而不穩定,造成金融機關不願意放款,而這又進一步變成只有農會願意,循環之下到底哪一個是起頭,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一般金融機關會對信用與風險進行審慎的評估,並不會任意的放款,就長遠來說,這才反而對農民有益,可以促使農民進行長期的規畫,而不是每年都要看老天爺臉色。換句話說,這就是政府積極防治遠優於消極災害補貼的重點,防治災害可以降低農民對長期評估的不確定性,這更可以進一步穩定金融機關的放款意願,只要農民收入穩定提高,農會本身的存在價值就降低了。當然,政府要積極控制地方黑道,這是另一個積極性的功能。
在結論這邊,可以看到幾個大問題。其一是金融機關,其二是地方黑道,其三是房地產。這三個部分留到後面細節討論,但大體上來說,這是很多結的交錯結果。房地產缺乏市場機制,無限制的炒作地皮,在今天供給與需求失衡的狀態下,還可以持續抬高價格,甚至不惜推動法令來取得都市周邊的農地,這顯示這產業嚴重缺乏競爭。地方黑道是政治長期培養的結果,這必須從政治制度著手,還要從教育制度深耕,絕不是一天兩天可做到。金融體制一樣有市場問題,無法對風險進行客觀的評估,新聞也可以看到,金融機關常常受到主管單位乃至政府機關的半強迫要求,做出不實際或是沒必要的貸款或是融資,銀行自己意興闌珊,卻必須下海的場景我們看多了
所以就以農業來說,幾個大方向可以確立。
- 管制太多,政府補助氾濫
- 缺乏國內外市場競爭,這又根源自1的問題,造成誘因缺乏
- 2的結果導致農民缺乏誘因改革技術,這進一步降低了高素質人力進入農業的需求
- 缺乏技術性根本而徹底的變革,農業無法擁有長期競爭力
簡單說,就純粹以農業的角度來看,雖然問題交錯縱橫很複雜,但政府只要解除干預與管制,幾乎都可以解開。只是陣痛期的問題會導致政治的震動,所以解放農業不能一蹴可及,必須從教育到政治制度著手,進行整個社會的改造,才可能帶動農業的發展,這是長期的規劃。
就以短期的規劃來說,進行強制性的技術封鎖太難,可進行的方向應該偏兩條,第一條是開放農地的使用,這同時要與房地產的政策結合,才能有效的利用農地進行栽種。第二條是取消休耕的政策,以市場決定休耕與否,這與農地開放的政策結合,可以確實的找出不同作物的最高「效能」的產地。
中程的計畫,則必須連同地方黑道勢力的處理,取消農會來斷絕地方勢力的金脈是很重要的,但這勢必要與金融機關接手農民業務合併,所以必須要在農民具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後才能展開,不然現下一旦貿然開展,勢必產生兩個毀滅性後果。一個是農民信用不足,根本無法取得必要貸款,進而阻礙技術的進步,二是金融單位有關風險管理管制太多,根本無法客觀評估,進而形成放款的資源錯置。
長程規劃就屬於整體社會改造,後面再加以討論。
高科技產業
這裡使用高科技,而非電子產業,主要是著眼在教育平均水準上,而非是產業的科技高不高等,請讀者留意一下。
台灣的高科技產業,包括先進的晶圓代工的電子產業,最為一般民眾視為台灣科技領先的指標,但這實在是一個很嚴重的錯覺,筆者在台灣人很聰明,也很自大(一)這三篇中,已經提到了台灣高科技業,其實是一種「用高分的人才,領低廉的薪資,作中間程度的工作」。這種現象又回到老問題,為何會有大量高教育水準的人才,會在薪資已經幾乎落底的今天,持續投入這一塊產業?這可以分兩大方面來分析,第一項就是傳統上的看法,若學生本身在學校沒有訓練過,一般高等教育的畢業生,鮮少願意第一份工作就投入到有大量3D成分的產業,最起碼看起來科技業比較乾淨跟輕鬆,其次就是產業的分工越來越細的結果,很容易造成高等教育的人才其實等同能作的事情反而比較少的狀況。
若分析科技業的薪資、未來機會等各項因素,不難發現以薪資水準來說,現在的科技業早就沒有十年前的好光景,這狀況就跟歷年來台灣產業主力從紡織、電子工廠等的起落一樣,換言之台灣的科技業早就已經陷入微利化的困境。若以機會來說,科技代工業的技術層面從來就不是台灣可以獨佔的,無論從哪一方面來看,台灣除了極少數的幾間大廠,幾乎都沒有什麼獨自發展的領先、獨特技術。長期來說,這代表科技代工的前景完全取決歐美日等技術領先國,將技術轉移的速度有多快,在包括金磚四國在內,屬於近年崛起的各發展中國家,幾乎都擁有跟台灣類似的優勢,而且人工更便宜,也更不在乎環境污染。在這種狀況下,沒有理由對現在這種模式寄予等同二十年前剛開始的厚望。
這是否代表科技代工,目前台灣領頭的電子科技產業沒有前景?筆者在產業鍊的敘述中有提到過,關鍵在掌握特定一個領域的優勢,而非是全面性的優勢。這邊略加描述一下,今天在產業界待過的人,應該都多少聽過,有一些產業的某些產品或是特定的原物料,全世界只有某幾間工廠或是某個國家可以作。這並不奇怪,越是高科技的產品就代表其使用到的產業鍊越長越複雜,越龐大的產業鍊當然會有特定幾個區域,會被長期耕耘或是較早進入的廠商掌握。今天台灣沒有辦法全國只作科技業,就算可以也無法掌握全部的電子業,所以重點發展就是唯一的出路。(PS:台灣民眾習慣重點發展就是政府拿錢,這觀念很糟糕,但卻深植民心)
重點發展不外乎兩條路,一條是政府扶植特定廠商全力發展,另一種是由市場自由整併,產生最具有競爭力的公司。前者的方法台灣試過很多次,直到今天政府扶植越多的產業,包括汽車與石化,有哪一個具有跨國競爭力的?反倒是半官方的台積電,在一半政府補助與持股,另一半交由市場競爭下,幾乎是全球唯一的第一代工品牌。這套模式筆者認為不適用在所有產業,只要看排行第二的聯電,就可以知道這套模式會成功,幾乎是特例而非常態。在此也可以得到一個結論,目前科技業的發展,政府不應該持續介入,開放晶圓登陸中國並不會影響台灣的競爭能力,台積電不是笨蛋,不會輕易把真正最核心的競爭力也轉過去,無論是執政或是在野過度擔心這問題,其實只反映了台灣產業的焦慮,除此以外什麼都反映不了。(PS:與一般民眾想像的不同,科技業的機器就算整台搬過去,要被逆向複製也很難,當製程越接近奈米尺度,則不是光有機器就行,連帶的人力素質要求也很高,越是先進的技術越有這特質,所以會輕易搬家然後輕易被複製的,多半不是什麼重要技術)
結論就是,在科技業的方面,必須真正的做到徹底開放,沒有政府介入的自由市場,才能避免掉多餘的浪費。之前的DRAM無論產業自己說的多好聽,也必須要解釋為什麼韓國的DRAM技術幾乎領先台灣好幾季的問題,這當然是政府介入的問題,但要像韓國一樣幾乎傾國之力來搞一樣產品?這非常有疑問,筆者也不能認同在電子業也走向傳統產業的微利化的今天,持續補助科技業的理由在哪裡。科技業需要被特定拿出來討論,筆者主要著眼的是在其人力資源,台灣這十年來培養的高等教育人才,其中幾乎是最菁華的部分,全都到了科技業去,不過這些最頂尖的人才並沒有相對應的薪資,薪資水準不斷的降低,正好顯示出高教育水準帶來的邊際效應早就下降了。(PS:這裡指的類似是這樣,每多一個台大電機系畢業生,這家科技廠可以增加的利潤,或是未來潛在的利潤,早就沒多少了。不然不會幾年前電子業就互相砍殺到幾乎是微利接單)
這邊有一個指標可以給讀者去參考,在科技業超過十五年以上年資的背景,純粹是偏電子、物理、光電的有多少?資歷不到五年的,是光電、電子本科出身的有多少?這其實在在說明科技業進入的知識門檻不如想像的高,與其說需要高等教育的人力,不如說需要高等教育教育出的一些方法跟習慣。資源要自由配置到最佳的狀態,政府停止包括水電等補助,讓不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直接合併甚至倒閉,都是有必要的,關鍵在於要將這些平均教育水準較高的人釋放到社會其他產業。筆者完全不認同科技業全都需要極高素質的人力,如果說是偏研發的單位,那這多少是可以理解的,但在生產線上的需求,與其說是對教育程度高的需求,不如說經歷過高等教育後,對科技業需要的一些觀念、態度與作法會比較熟。那這不正是私人企業的教育訓練問題嗎?(PS:這裡當然有疑問,筆者的說法是,有些觀念是需要訓練的,所花的成本並不會多高,就以社會整體來說,找一個在大學練四年所花的成本,還不如你找一個國中生到工廠作教育訓練三個月。這只說明這家公司的利潤很薄,再不然就是領導階層短視近利,根本沒打算長久經營。)
在此作一個釋放人力的幾個總結。
- 科技業聚集了過多的高教育程度人力,但時至今日所創造出的邊際效應已經極快速的在遞減。
- 1的狀況可以從微利化結構看出端倪,這證明現在的科技業早不需要以前那種高素質的人力。
- 廣設大學後將近十年的培養,台灣有一批教育程度歷年最高的人力,重點在這批人接觸到的觀念與培養的習慣,而非是其專業知識技能。
- 非科技業的其他產業,無論是傳統產業甚至是農漁業,需要的不僅僅是技術的提升,還包括更重要的觀念提升。
換言之,要提升整體產業的競爭力,人才的運用絕對是關鍵,這才是培養出台灣特有技術的根本,但今天科技業吸收了最多高教育程度的人,卻創造不出相對應的效益,這已經代表這個產業本身已經進入黃昏期,而且也開始累積大量的慣性。舉例來說,一般生產線的SOP化,代表的是即使不是碩士生,甚至是高中程度的作業員都可以瞭解,那麼持續習慣雇用大學、碩士以上學歷的意義何在?這其實是私人企業把教育訓練的工作丟回學校的作法。再者,高學歷不等於能力高,但代表他接觸到的觀念、作業的習慣,絕對不同於一個學歷較低者,要讓台灣其他產業作整體性的轉型與升級,提供技術遠不如改變觀念。現在因為整體環境不景氣,已經開始有科技業較資深的人,開始轉到偏傳統產業的大廠,他們會帶來什麼樣的革新這我們無從評估,但「數量會產生質變」,這個過程遲早會發生。政府不要幫倒忙就好。(PS:去年底筆者就開始聽到有人在打聽跳槽的機會,機會已經不會限定在相同產業,這個比例遠高於五年前所聽到的)
那麼,科技業本身是否需要挹注大量資源?這根本就不需要,目前科技代工業各廠商的資產都相當高,體質良好的本來就不缺錢,缺錢的體質早就有問題,本不該多花心思去拯救。再者,科技業的人力素質向來居各產業之冠,若以大量的高素質人力都無法改善一間公司,這絕對是從制度、環境上就出問題,這種問題更不可能交由政府去統籌管理。政府在此能作的不多,除了改善金融體制以方便科技業進行整併,再來就是改善交通環境,提高居住品質。這點看起來無關但實際上很重要,科技業有群聚的效應,群聚代表著周邊的房地市會較高,較高影響到居民的組成比例,正如同帝寶不會有三級貧戶入住一樣,交通的改善代表相同薪資水準下,可居住的範圍變大,或是說可以提高可接受薪資水準較低,但居住較遠的員工比例。(PS:這是一種動態變化,很難說明,但大體上交通越發達,會增加較遠的人前來工作意願)
這牽涉到另外兩大問題,一個是人口結構,另一個是教育結構。人口結構主要的問題是現在科技業的群落,有非常多的宿舍,以提供單身員工的居住,一般來說如果房價不會太離譜,員工通常會在居住品質與薪資水準下挑選宿舍或是外宿,交通環境改善可以擴大這個範圍,降低平均員工的房屋租金,這更會連帶影響到員工結婚意願,進一步影響到十年後的教育結構與二十年後的人口結構,絕對不是什麼無關緊要的事情。交通的改善可以降低房屋的稀有財性質,較低的房價可以提供更大的工作人力供給範圍,或是增加員工的實際收入,加強其結婚意願。(PS:這裡的稀有財指的是,理論上每一棟房子都是獨一無二,同一排房子也有邊間跟櫥窗,房地產業者常常拿類似OO學區跟XX商圈這種說法,來加強高房價的重要)
所以作一個小結,單純以科技業的問題來看,還是不脫兩個大結論,一個是政府不應該在介入科技業的經營,尤其是幾個科技大廠早就是全球頂尖的水準,提供優惠所增加的競爭力,與擁有優惠就不進步的負面因素相抵銷,有不如沒有。另一個就是有必要把高素質人力釋放到其他產業,這個過程已經且持續在發生,但政府可以利用停止提供優惠、改善交通與居住環境來加速。
就以短期規劃來說,驟然停止優惠,有可能引發連鎖反應,所以這個過程可以分段取消,在降低衝擊的同時也提供一個政府不願再無限制支持的訊息,除了加速產業的整併外,也可以提供員工對未來比較清晰的判斷,以利於個人的選擇。在此同時金融機制的改善更需要同時進行,越是自由化的產業,越有審慎且理性評估風險的必要,這涉及到台灣保險業的問題,但不加以改變,則會讓多數人拒絕承擔風險,選擇讓政府去概括承受。(PS:年初DRAM風暴,就聽過不止一個人,在公司可能倒閉的狀態下,唯一作的事情就是祈禱政府抒困)
就以中程計畫來說,讓科技業整併,強者越強可以強大到在電子產業鍊中佔有特定的位置,這可以保障一定程度的持續獲利能力,另一方面較弱者的整併與淘汰,會釋放多餘的人力資源,要善加利用,政府能作的就是改善居住與交通環境。
長程的規劃,同樣涉及到社會結構等改造問題,最後再予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