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鬥內行的遠因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原本要寫有關十二年國教的一些謬誤,因為最近一些新聞實在是夠唬爛,根本是偏見與統計偏誤。但竟然發生了政治大事…
所以筆者決定,改寫一篇短一點的,這一篇並不是要告訴讀者,馬英九這個人到底有多壞,或是支持他的人有多蠢。筆者要談的是,這個總統的做事態度跟能力,還有支持者為何到了今天,還是要把馬跟整個國民黨切割。雖說筆者在天龍論中講過了天龍人心態,但畢竟幾百萬人並非都天龍人,也不是都那個天龍心態。
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我們的教育體制,請讀者先別怪媒體或家長,媒體人也是在這體制中被教育幾十年上來的。這個教育體制的最大問題,其實就是儒教體系與現代民主體系根本不相容,兩套價值觀根本牴觸。(註:請別講新儒家了,若不是根本扭曲民主意義,就是把儒家內容都丟光了,只剩下套名詞。)
若只是思想不合也就罷了,但我們的教育體制,或者說考試制度,整套建築在虛的標準之上,並非以學童為主體,而是強加成人經驗去複製。這造成一個很嚴重的後果,就是越是聽話照著學校指示去念書考試的學生,就越與現實世界的運轉脫節。
這也是為何,我們會認為學生畢業後,經過社會洗禮才會了解「現實」理由。但這也是很有趣的地方,為何在學校內就不能先了解一下社會現實,必須只講光明跟美好的一面,然後把他們丟出學校後才發現不對勁。
拉回主題吧,馬英九之所以會變成現在這個特性,請讀者聽聽筆者這種相同天龍文化背景的人說幾句。筆者小時候,先父的規劃很單純,上高中、進大學、拿國民黨獎學金出國,最後學成歸國貢獻社會,若是不成,那就念大學考個公務員,也是可以報效國家。這種人有多少?筆者不敢說全部,但小時候認識的那些叔叔伯伯,「全部」都是這種思維。
讀者先別認為,好像這種平凡順遂的人生,當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公務員,領薪水爽爽過真好。因為這就是儒教傳統下的士大夫心態,正所謂士農工商,進入官僚體系就開始了人上人的第一步。在這個文化思維中,這種人生是很有競爭性的,只是競爭的場所有點不一樣。
但一個公務員,若是可以從基層幹起,那他至少會接觸到一些實際的社會狀態,要把事情搞好總是要自己下去做,做久了心理也有數,知道實際上要搞定一件事,是不能只靠理論的。若好好的幹,一路慢慢升上去,在歷練完整的情況下,他會掌握住整個文官體系的運作邏輯,以及知道怎樣把事情做完、做好。當然,這個歷練完整的公務員,後來要選擇利用權力牟利營私,還是要兢兢業業的把本分做好,就是個人選擇了。
到此為止,都還是在講一個正常的文官,在整個體系中,就算他與基層已經脫節,即使他跟社會百態的接觸變少。但至少他有碰過,不是完全沒概念,只要有心好好做事,多少都可以幹點成績出來。
台灣今天整個「過去的」文官體系最大的問題,就是筆者屢次提到的,在那有省籍名額的年代,太多「能力低落」但「誠樸堅毅」的外省人輕易進入文官系統。
筆者有親身體認,要說先父能力有多強,筆者個人都不怎麼相信,但他本人做事倒是恪守本分不逾矩,除依法辦事也不外乎人情,知道有些事情可以緩一線,有些事情不可以。這種人在過去的體系中非常多,但多半不會幹到什麼次長部長職,那除了歷練外還要血統跟背景,沒那麼簡單。
這些人的腦袋都是過去式,除了忠黨愛國以外真的沒多少其他想法,對於台灣的未來想像非常保守。他們支持統一或是認同中國,是本身的信仰,且打從心底相信,跟他們談論現代政治,這沒有用的。不過這批人早就死的死、退的退,問題是他們這種心態的人,一旦爬到文官體系的上端,拉拔的後進會是怎樣的腦袋,這可想而知,思考模式跟大腦結構都差不多。
這批由過去的幽靈所培養的一代,純就事務能力來說並不差,但就適應全球化與了解民主政治方面來說,根本是零分。很巧的是這些人現在都幹到了文官體系的頂端,若讀者有聽過一些現在的高階文官,開會的時候都跟你說「中國多好萬萬歲」、「不依靠中國經濟就完蛋」等等的論點,請不要意外,因為這套思考模式已經被灌輸幾十年了。比例上雖然降低,但由這些人選拔上去的文官,腦袋瓜也不會差太多。(註:所謂的欠缺競爭,同質性太高。)
歷史有連續性,若我們不能正視這個由過去考試制度培養出的腦袋,讀者硬是認為民主後一切都沒問題,都是政治考量非專業思考,那筆者也無話可說。之所以筆者強調這個原因那麼重,是因為這整套教育體制,在文官系統中,受到儒教影響的而造就的最大醬缸是什麼?歷史多看就知道,不過就是幾點。
1.說一套、做一套
2.對人不對事
3.上大於下、官大學問大
理由呢?儒教講道德,而道德是主觀的,在道德面前,一切的法律標準都可以再修正,只要廣義上的符合某一套標準就好。經過這整套道德教育十幾年洗禮的民眾,會相信「結果正確」而非「程序正義」,會去習慣先道德公審,輕易相信人家公布的證據,對於檢視證據的可信度毫無概念也不想有概念,那是一點都不意外。
這種先道德判斷,後法律審斷的遺毒,就是幾十年儒教教育培養出的。就算今天年輕老師們早就不相信這套,學生也不信,但制度上的限制與要求,我們沒有辦法教育學生現代公民應有的基本常識,更別提老師念大學時搞不好也沒學過,那怎麼去教?(註:難怪都是做表面功夫,大家都知道這是假的,就虛應故事。)
遠因說完了,讓我們來講現在的狀況吧,基本上馬英九的問題,在於他不僅接受了這套教育,還是制度的勝利者,所以他個人於各方面都會認為這套制度當然是好的。換句話說,他壓根就不懂現代民主政治的運作,只會照他以前念過的課本去做,萬一遇到沒有前例,那就依照過去的舊辦法來做。(註:筆者個人猜想,他看的課本很可能還是被再解釋過的,根本不相信西方民主幾百年的歷史經驗)
照課本做有錯嗎?任何一個去過產業界都的知道,懂課本跟知道實際操作是兩碼子事情,有太多東西要學了。但馬英九一路順遂,根本就沒有在基層待過,也就是說他欠缺機會,修正與改進他本身學到的東西。對他來講,所謂的正確,大概就是照著制度規章執行,依照考試標準去做,一旦遇到制度外的狀況,他會傾向否定現實,相信課本過去的理論。(註:這種公教人員為數不少,拒絕與迴避相信業界或是實務界的人所說的現實。)
這種人一旦掌權,一定會想把現實扭轉到他相信的理想去,且會一意孤行到底。馬英九之所以看來可怕,是因為他屬於這種制度下的勝利者,太熟悉在此制度下獲利,保證是絕無不法,一切依法行事。(註:所以自己家族的人撈錢,反正依法來說沒問題,只是有一點道德瑕疵,決策屢屢失敗,但至少立意是好的需要肯定。)
但最可怕的不是依法行政,而是這套儒教制度訓練出來的人,習慣人治大於法治,將道德性置於一切之上,於是當他自己就認為自身為道德正確的一方,就會把所有擋在他前方的目標粉碎殆盡。而且他完全不會感到愧疚,也不會覺得自己有做錯甚麼,因為自己是對的,故反對自己的都是錯的。
更加悲慘的是,他完全沒在基層待過,也沒幹過一件「實事」,打從他回國擔任秘書,直到選上有行政權力的市長,他根本就不知道社會實際運作狀態,所以他只會講一堆有的沒的,整天宣示道德性,但道德問題一卡到他身上,黨的SOP流程就是把問題推出去,然後發動媒體護航。故他會習慣把問題推到反對者身上,曰「都是they的錯」。
所以說他內鬥內行,因為在這套家父長的制度下,權力規則是隨統治者的心意去改的。但遇到了處理國外問題,就被一路打趴,從頭失敗到尾。這也別怪他了,美日中各強國誰鳥你馬英九自己訂的制度啊,考試又沒教他怎麼跟外國打交道,他哪知道怎麼處理。
自己不會,就該交給專家,但偏偏這種只懂考試的專家,常常以為自己超強,課本翻翻就都懂了。於是他事事干預、處處干涉,讓下屬連辦事都辦不好,只好揣摩上意蠻幹,保住自己的飯碗優先。
台灣今天走到這種狀況,馬英九個人的歷練與特質就是最大原因。
但你說他是個好人,只是不懂狀況的白目嗎?別鬧了。他花自己的錢錙銖必較,花納稅人的錢爽快無比,自己絕對不會衣食無缺,整天幻想靠中國可以拯救台灣經濟,說要廣納賢達與意見,實際上凡事以鞏固自己優先,至於哪個國家或是誰可以鞏固他,根本不在乎。這種花他人錢不手軟,對他人欠缺同理心,自我感覺超級良好的人,我們一般稱呼為「混球」。
至於,他的支持者為何始終不悔,甚至完美切割馬跟國民黨的關係,這一樣要回到教育的狀況上,儒家體制講求道德優先,說穿了就是靠「感覺」行事,對證據的檢視與判斷都是選擇性的,這種教育體制訓練出的國民,會優先依靠感覺來判斷也是合理的。
請記得之前講的,儒教的習慣向來對人不對事,一旦心中形成對一個人的定見,那就無法針對事情討論了,只要是講到馬英九有問題,那就是政治鬥爭,談到政策施行錯誤連連,那必定是反對黨事事反對。正所謂說一套、做一套,標準隨時可以根據需求轉彎。
國民黨其他派系應該很後悔,當初為了拉下民進黨,用媒體與龐大的耳語攻勢,塑造出了這些符號與圖騰,將馬英九拱到了道德制高點,現在要把馬拉下來,最大的阻礙就是整個體系訓練出的支持者。
馬英九執政說有三神器,「媒體、司法、689」,其實說穿了問題就是在這個被稱呼689的群體,不管遇到任何事情,都先預設立場,用個人主觀道德去主宰應該要客觀處理的政治問題。
說一套做一套的兩套標準,每一件事情都要對人不對事,這種儒教精神的傳承,終於可以在馬英九身上,看到在現代社會的最大體現。
民主機制是要拉下做不好的現任者,而非選上一個萬能的聖王,先預設了其他人全部都是爛人,拿到選票含血含淚也要投某個人,明明現狀已經夠慘不忍賭,還要選擇「再相信他一次」,這種人沒什麼資格去說,自己不是兩套標準,只對事不對人。
不相信?去看看馬英九歷年來說過的話,再去問問始終不悔的支持者,讀者你會明白筆者的意思。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7.5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內幕》害我國痛失原廠BNT疫苗的「中國因素」是什麼? 竟然是國共兩黨最愛的這6字隨著疫情升溫,近期國內在野黨與中國共產黨裡應外合,聯手施壓我國購買上海復星與德國BNT合作的「復必泰」BNT疫苗。總統蔡英文表示,我們與德國BNT 原廠也一度要完成簽約,「但因為中國的介入,遲延到現在都無法簽約」。那麼,到底中國因素是什麼?以及後來其他代理商出面牽線時,為何我國政府都拒絕呢?
Thumbnail
avatar
凱夫斯基
2021-05-26
挑戰不穿內衣的生活!5個不穿內衣的原因最近在YouTube頻道上,有很多人反應維尼的T恤已經鬆掉了、也該換了! 其實單就這個理由還無法讓我們想要購買新的T恤,因為購物是一件非常累人的事情,如果誘因不夠很難讓極簡人購物,哈哈! 這次真正讓我想要更換新的T恤的原因是,我不想再穿內衣了! 這次跟大家分享5個我們不想再穿內衣的原因,以及3種我們
Thumbnail
avatar
布蘭達&維尼
2020-08-28
【北京拍片驚奇】二章:暴烈的內鬥與少年的相遇在北京,我工作、我熬夜、我奔波、我吃冷飯、我挨餓受凍,但在這艱苦又充滿內鬥氛圍的工作環境中,明明生活難受的像地獄,我卻再痛苦都會笑著入睡。因為在我北京,我的腦海裡只有那個少年……
Thumbnail
avatar
SKimmy
2020-03-13
「看得懂的」和「內行的」說法如果要將「USB外接電池」、「行動電源」、或者對岸所謂的「充電寶」用美式英文寫出來,該怎麼說?「coffee shop」和「café」有什麼微妙的差異?
Thumbnail
avatar
傅瑞德
2019-12-01
公司內的新創叛逆因子透過公司內資源調配及發想,或許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Thumbnail
avatar
彬先生 (Mr. Bin)
2019-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