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用織紋記錄美麗的泰雅故事—— 專訪泰雅染織技藝文化保存者 尤瑪.達陸 Yuma Taru

2020/02/27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圖片提供/野桐工坊
2016年獲文化部「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榮譽,三十多年來致力傳承泰雅染織技藝與民族文化,尤瑪.達陸(Yuma Taru)是一名文化教育保存者,是一名母親,也是來自苗栗泰安鄉象鼻村的泰雅族人。

跳脫體制,回到部落尋找自己的根

你是女生,你就來做織布吧!
尤瑪老師29歲時,決定辭去公務員一職,開始思考自己要做什麼。跳脫體制後的她,一開始並沒有想到文化傳承這件事。她將曾經在博物館和工藝館的工作經驗化為助力,帶著在研究、展覽、教育、推廣等多方涉獵後累積的豐富知識,跨出辭職後的第一步,她決定和5、6個年輕朋友回到部落彙整出自己文化的不同面向。「Yuma,你是女生,你就來做織布吧!」朋友們提出這樣的分工建議。過去在部落裡,男性主要負責狩獵、女性則是織布和做家務,男女間有明顯的分業,於是尤瑪老師理所當然地被「分配」到織布,雖然不情願但她仍抱持著試試看的心情,也開始了她復興泰雅文化的「50年計畫」。
過去對泰雅族人來說,織布是女性必備的技藝,然而尤瑪老師說她的外婆十幾歲以後就不曾再織布,從外婆、母親到尤瑪老師這一輩,當時部落裡有一兩個人會織布已經很不錯了。然而這項文化為何會出現斷層?最早可以追溯到日治時期的皇民化政策,族人的織布工具被沒收,強韌的麻布料就被拿去製成軍用布,族人們穿上和服、改成日本姓名,而傳統服裝被丟棄、燒毀,原有的民族文化就這樣被外來政權強硬地取代。而國民政府來臺後推動山地平地化,族人身上的衣著又從和服變成西式服裝,以求融入社會大眾,傳統文化、母語便是與時俱滅。「殖民者希望你變成日本人或中國人,但沒有人說你可以恢復成傳統泰雅人,在那個時代氛圍裡,你就會丟棄原來民族的認同。」尤瑪老師細數那些過往,當她決定尋回自己的文化時,已經沒人在做這些事了,因此她必須從頭抽絲剝繭、理出頭緒,彷彿也預見將要面臨的重重困難。
尤瑪老師回到從小成長的象鼻村,展開為期50年的泰雅文化推廣計畫。
位於象鼻部落的野桐工坊,是尤瑪老師一手打造作為泰雅染織文化教育的基地。

十年如一日,穩定踏實的五十年計畫

你不要擔心,這個方式是走得通的,你可以往下走。
10年聽起來很長,但其實對於文化推廣工作而言,10年卻是不長也不短。尤瑪老師在最初便訂下「50年計畫」,以10年作為一個階段,每個階段有不同目標,一步步踩穩往前進。第一個10年從田野調查和研究開始,拜訪部落耆老,在博物館翻查文獻資料,詳盡地整理分析;第二個10年彙整研究結果,配合博物館的藏品展開傳統服裝的技術重製;第三個10年輪到民族教育,在原住民地區推行實驗小學、實驗中學;而正要開始的第四個10年,也就是2020年到 2030年,她希望以傳統服裝為引子,將臺灣原住民文化推向全世界,進行國際交流……。
文化傳承做了30年的尤瑪老師,形容自己的工作是將看起來單一的染織工藝,展開成不同面向並且拓展各種可能性,不論是研究、創作、教育、推廣等等,甚至是染織材料──苧麻的自然農法循環利用,尤瑪老師都先做過一遍,讓年輕人在未來能夠依循她的足跡,安穩地踏出步伐。
第五個10年呢?「那時候應該是2030年到2040年,我現在已經要60歲了,那時我可能已經……」老師哈哈大笑,說自己是老人了。將一大半的時光「浪費」在這件事情上,縱然辛苦,但老師認為以10年作為一個期程是必須,時間要這麼長,文化才能夠真正延續或是產生影響力。

人才培育,部落織女遍地開花

一個人真的能力太少,沒辦法讓其他人產生共鳴和認同,我們希望可以做有影響力的人。
尤瑪老師回憶起剛回到部落時並不那麼順利,接收到許多不一樣的看法,彷彿以部落為分界,外面的人給予鼓勵,周遭族人卻對她做的事感到不理解。對泰雅族來說,傳統織布技術通常是母親傳給女兒或是家族傳承,並不會對外公開;這項技術就這樣被綁在少數人身上動彈不得,往往只能讓織品變成商品,與金錢脫不了關係。這也讓尤瑪老師想起早期臺灣推廣原住民傳統織布時所面臨的情況,例如:織布可以做成包包或文創商品販售,藉此吸引原住民響應「文化推廣」,導致多數人學會一些織布技術後便開始製作商品,反而沒有人去織傳統服裝。「用這樣的方式吸引族人,而不是學織布就能做傳統服裝,讓自己更有尊嚴,讓自己知道自己是誰。」尤瑪老師感嘆,卻也因此堅定初衷,持續推廣傳統服裝技術重製、民族文化教育。漸漸地有些年輕一輩的族人產生為自己的民族學習傳統織布、為文化傳承做一些事的想法,已經是過了20年後的現在。
這並非一條好走的路,除了文化斷層、人才短缺之外,教育勢必要投入大量的心力與經費,泰雅傳統工藝文化和技藝該如何才能延續呢?尤瑪老師先是在象鼻部落成立「野桐工坊」,教導鄰近大安溪流域的部落婦女織布,著重於技藝人才培育,讓這些織女們學成後能夠回到自己的部落,有些人成立工坊、有些人繼續念書進修,有些人參賽或申請駐村藝術家,將文化的種子散播地更廣更遠。
「野桐工坊」不只傳承織布,而是全面性看待文化傳承工作,像是語言、歌謠、祭典等等,擴大民族發展的視野,身體力行地重現泰雅文化。而現實面的經濟問題,也成為尤瑪老師與博物館合作公共藝術創作的契機,收支平衡下來不僅養活工作團隊,也藉由染織技術與科技、藝術的結合,展現了高質感的創意與規格,讓大眾了解原住民文化不同於以往的刻板印象,而是有無限的可能性。
2017年桃園國際機場的公共藝術作品《島嶼四季》有近60公尺長。
2017年桃園國際機場的公共藝術作品《島嶼四季》有近60公尺長。
2017年桃園國際機場的公共藝術作品《島嶼四季》有近60公尺長。

以土地作養分,教育的種子開始萌芽

他們是確確實實地從土地、從生活學習,學習土地跟人的關係,大自然跟人的關係。
苧麻,是泰雅族人織布的重要原料,尤瑪老師決定從復育苧麻田開始,從種植、採收苧麻、製線、染色、織布等,經過幾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傳統染織。「你要怎麼照顧苧麻、把纖維變成線,怎麼運用大自然的材料染色,織成一塊布之後,你還必須接受部落裡的區域制度,做出每條河流域特有的服裝樣貌,包含圖案組成和位置、穿戴和儀式等等……」語畢,老師不禁笑說很複雜吧?要再現染織工藝可不容易,也因為每項工序如此繁雜,織女們需要具備一定的植栽、染色、織造、服飾文化等知識和能力,才能織出一件件美麗衣裳。
而文化教育方面,尤瑪老師自2010年起開辦了色舞繞民族教育學園,讓2歲半到6歲的小朋友接受全母語教學,從傳統歌謠裡學習語言、美感和身體律動;更多時候帶著孩子在戶外上課,接觸大自然。泰雅族的祭典多與小米的種植和生長有關,例如:播種祭、收穫祭、祖靈祭等等,這些孩子從自己種菜、種植小米的過程中認識傳統祭典,也理解自然萬物和人之間的關係。尤瑪老師說:「小朋友有自己的小米田,收穫以後會跟著老師一起做糯米酒。我記得他們第一次把釀出來的糯米酒送去給頭目的時候,頭目又哭又笑,難過的是這個東西竟然是在這麼小的孩子身上展現,開心的是有些種子在他們身上開始萌芽了。」有別於按表操課的制式教育,這裡讓孩子能夠按照自己想做的事學習,喜歡畫畫就盡情地畫,喜歡木工就用爸爸鋸下的木頭蓋房子,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能看出他們對某件事物的熱情與天賦,老師退居協助的角色,陪伴孩子緩步前進。
許多教育界的人最初並不看好這樣的教學方式,認為原住民族的孩子應該要融入社會,學習這樣的文化對未來有什麼幫助……而提出種種質疑;但尤瑪老師認為實際做了之後,就能發現孩子們並非大人想像中那樣偏頗或適應力不足,最後她用6年實驗教育的成績說服公部門,在2016年取得當時臺中市長林佳龍的支持,將臺中市和平區的達觀國小轉型為「博屋瑪民族實驗學校」,成為全國第一所原住民實驗國小。「博屋瑪」在泰雅族語裡有傳承、豐收之意,這所學校也秉持著「生活即學習」的理念,除了兼顧學生的基本學力,也教導孩子泰雅文化、歌舞、狩獵、農耕、祭典等課程,為民族教育開啟新的篇章。在未來,尤瑪老師也希望民族教育不再只是依靠民間或小單位默默付出,期許串聯更多的資源,盼著有一天能夠從幼兒園、國小、國中、高中到大學完整連結教育體系,才能對民族傳承這件事無太多後顧之憂。
麻線未上色前的原色是米色。
植物染又區分為冷染、熱染等染色方式,常見的染材「薯榔」用冷染即可。
將苧麻纖維製成紗線後,再經由染色、整經、織布等工序,才能做成服裝。

在經緯織線裡,找到一條回家的路

文化認同這件事,是你打從心底喜歡它;若它沒有真正進入你的骨骸,那是沒有用的。
談到年輕一輩的原住民要如何找尋對族群的自我認同,尤瑪老師認為每個人必須先找到自己,才能決定在現有的深度和廣度裡自己應該要增強什麼。「我的工作就是讓臺灣不同的族群重新用平等的眼光來看待彼此,因為文化並沒有高低之分,只是強勢的文化讓我們無法公平地展現自己的能量。」她也認為臺灣必須釋放更多空間,讓不同族群能夠盡情施展自己的文化,讓孩子在自由的環境裡能夠得到應有的文化教育權利。
「文化平權」從來不是一句掛在嘴邊的口號,必須身體力行,當別人看見民族文化強大的能量,便會在心裡為它留一個新的位置與認同。即便尤瑪老師常因為工作忙碌地奔走各地、出國考察,但是她的根始終留在部落,如同大地之母溫柔地看顧著背負文化傳承使命的織女與孩子們,從來不曾離開。

泰雅織布工序

1. 剝麻

苧麻一年可收成3到4次,當麻莖轉為紅色時即可收割。割取麻莖、去除葉片後,即可取下麻皮,用刮麻的工具例如:竹片刮除雜質、取得苧麻的纖維,在水中搓洗去除雜質和膠質,搓洗後再曬乾一日。

2. 析麻

將纖維掛在脖子上,用指甲析成所需的粗細。

3. 績麻

將纖維兩頭扭轉捻緊,連接成連續的長條,反覆此動作即可將線累積接長。並將苧麻纖維條,在手掌形成小束收集成捲。

4. 捻線

將竹筳插入紡輪固定,接好的纖維條緊密纏繞在紡錘上,再利用紡錘的重量與手搓竹筳使其連續旋轉,捻成強韌緊實的線,之後收線入紡錘中。

5. 上框架

為了避免線材混亂,把麻線依序盤繞在工字型的框架上,中間有一活結,使其成為一束束8字型線圈,目的是在煮麻及洗麻等過程中不會糾結或散開。

6. 漂白

將線材入鍋並加入草木灰拌煮以去除線中雜質,有利於後續染色時容易上色。過程中必須不斷翻攪線材,避免底部燒焦。若煮過仍覺得不夠白,可晾於戶外藉白天日曬和夜晚的露水交替進行自然漂白。

7. 曬線

利用兩根竹竿,將線材穿過竹竿、拉出麻線間距,曝曬時間數10天至一個月,即使下雨也不會收進屋內。

8. 染線

處理植物染材,例如:將薯榔及薑黃根部削皮、切塊,放進杵臼搗出汁液,去除渣淬後將紗線浸漬在汁液裡染色。染後的線漂洗後須日曬或陰乾,薯榔染適合日曬加深顏色,薑黃染則建議陰乾以避免掉色。

9. 整經

將紗線依照傳統布料的織紋依序整理在理經架上。

10. 織布

織布的婦女席地而坐,將麻線換至水平式腰織機,先把整理為經線的一端套到織布箱上,用腳撐起;另一端綁在腰部,利用腰和腳的力量調整經線鬆緊度,將纏在梭子上的緯線依設計好的圖案,穿過已整理好的經線,再用打緯刀一根根壓實緯線逐步織線成布。

本篇文章出自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發行之《北辰》刊物 Vol.1
指導單位|文化部
出版單位|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
執行單位|見域工作室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見域Citilens
見域Citilens
我們是見域工作室,發行《貢丸湯》不只因為貢丸湯是新竹名產,而是我們相信文化就如同路邊的貢丸湯,在巷口、街邊,在城市裡的無數角落,跟生活緊緊鑲嵌在一起。唯有當人們重新談論城市,願意走進城市的不同角落,才有改變的可能。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