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投」豬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若說起澳門的緬甸菜,大家都不會陌生,畢竟魚湯粉、椰汁雞麵、馬拉盞撈麵等,多年前已被一個又一個的旅遊媒體輪流推介,累積了不少忠實粉絲,但同是緬甸麵食,豬腦麵的名氣明顯就被比下去了。

全澳唯一豬腦麵

豬腦麵的名氣之所以較小,我覺得有兩大原因。其一就是,與成行成市的椰汁雞麵、魚湯粉相比,全澳門似乎就只有一家食店有售豬腦麵——是的,說的正是位於三盞燈的東京小食館。

回溯歷史,自然就會知道,當年緬甸華僑移居澳門後選擇在三盞燈一帶定居,開發了大片空地,更慢慢在此建立起自己的社群,落地生根,所以,在有東京小食館選擇在有「小緬甸」之稱的三盞燈落戶,不難理解;而幾十年來,小食館一直位於圓形地的中心地帶,直至近年才遷至附近的小巷。雖然如此,有時候走在三盞燈街頭,都會想起舊店址裏,那黃底紅字的招牌,以及滿有歲月痕跡的裝潢。

至於第二個原因,當然是源於大眾對豬腦的兩極反應:要不極愛,要不極厭惡或懼怕,或是以健康為名,將豬腦直接等同於膽固醇,加之腥味、肥膩等標籤,將之直接送入墳墓。

然而,假如你有嚐過東京小食館的豬腦的話,我相信你會有所改觀,因為小店用的是新鮮豬腦,加上一大輪處理,呈上食客面前的成品,早已軟滑如豆腐一樣,融化在口中;話雖如此,豬腦的外型也保持得相對完整,所以要將它放進嘴裏,多少需要點勇氣。

三百碗的堅持

翻查現存的文字紀錄,發現老闆和老闆娘早年自緬甸回流澳門後,便一直經營東京小食館至今,幾十年來,始終堅持做好出品:豬腦是每日新鮮送到,然後早上開始著手處理,清洗、浸泡、挑血筋、清血水,一個個工序也毫不馬虎,而且每日限賣三百碗,售完即止,所以網上也不乏因「摸門釘」而轉食豬雜麵、豬大腸等的記錄文章。

看到這裏,我內心不禁泛起一陣感動,一來是堅持每日做好三百碗,為其毅力和耐力感動;但同時,能夠知道質素可貴,不因為有需求而不斷供應,寧缺毋濫,其實更為難得。

一邊把碗中的豬腦放進口中,感受其嫩滑,一邊思考著門外剪報上,那「人『投』豬腦」標題,我猜想,當時作者想的,應該是想食字,指食客表示支持,用行動投了豬腦麵一票,但其實也可以是,店主兩口子一直以來的投入和投放在其上的心血,成就了這碗小城唯一的豬腦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vis Sio (蕭家怡)的沙龍
5會員
22內容數
澳門的精彩在賭場以外、街頭巷尾當中。 這是我一直相信,也努力在推廣的事;假如你想多認識澳門、了解這個全世界最富有的地區,在賭場的聲色犬馬外還有些甚麼的話,希望我的文字能令你向答案走近一點點。
2020/04/24
福隆新街是澳門一條有名的老街,西北起福隆下街、清平新街和清平直街的交匯處,東南止於紅窗門街。中學時候的我愛到福隆新街,多數取道新馬路旁的東方斜巷,沿路轉往天通街直走,不消三分鐘就能走到。雖然如此,我相信新馬路上那些絡繹不絕的遊客中,其實沒有太多人知道這條街的存在,而到過福隆新街的,則多數是為了那
Thumbnail
2020/04/24
福隆新街是澳門一條有名的老街,西北起福隆下街、清平新街和清平直街的交匯處,東南止於紅窗門街。中學時候的我愛到福隆新街,多數取道新馬路旁的東方斜巷,沿路轉往天通街直走,不消三分鐘就能走到。雖然如此,我相信新馬路上那些絡繹不絕的遊客中,其實沒有太多人知道這條街的存在,而到過福隆新街的,則多數是為了那
Thumbnail
2020/04/03
距離農曆四月初八尚有一些日子,但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一項澳門民間節慶傳統「舞醉龍」,就當是向昨日辭世的劉惠洪師父道別。
Thumbnail
2020/04/03
距離農曆四月初八尚有一些日子,但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一項澳門民間節慶傳統「舞醉龍」,就當是向昨日辭世的劉惠洪師父道別。
Thumbnail
2020/04/02
一場令人擔憂不已的疫症,有千百種閱讀、分析的角度:有人談到了政治體制與抗疫之間的關係;有人看到了公共衛生的漏洞與可能的應對;有人看到了動物在其中的身影與吶喊 — — 不論是被認為是源頭的野生動物,抑或被棄養、被搶購的寵物,而這種吶喊,既無聲,又無助。
Thumbnail
2020/04/02
一場令人擔憂不已的疫症,有千百種閱讀、分析的角度:有人談到了政治體制與抗疫之間的關係;有人看到了公共衛生的漏洞與可能的應對;有人看到了動物在其中的身影與吶喊 — — 不論是被認為是源頭的野生動物,抑或被棄養、被搶購的寵物,而這種吶喊,既無聲,又無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今天中午跟老吳出門購物,因此就順便的在外面吃了午餐。 老吳在大到不行的藍色港灣商場左逛逛,右逛逛,逛了超級一大圈,最後選了一個雲南料理,也是一開始他就想要吃的雲南傣家菜餐廳。 話說這家也是這個商場最火紅的餐廳,早早不到12點,餐廳居然也已經客滿,開始排隊,不過還好雖然我們前面有4桌,但是翻桌非
Thumbnail
今天中午跟老吳出門購物,因此就順便的在外面吃了午餐。 老吳在大到不行的藍色港灣商場左逛逛,右逛逛,逛了超級一大圈,最後選了一個雲南料理,也是一開始他就想要吃的雲南傣家菜餐廳。 話說這家也是這個商場最火紅的餐廳,早早不到12點,餐廳居然也已經客滿,開始排隊,不過還好雖然我們前面有4桌,但是翻桌非
Thumbnail
位在新莊副都心中港一街的玠淶新莊老牌豬血湯,是一家老字號的台灣小吃店,以豬血湯、魯肉飯、炒麵炒米粉及古早風味美食及小菜為主打,深受當地人的喜愛。 玠淶新莊老牌豬血湯位在中港一街,因為營業歷史悠久,不是在地人經過很容易錯過。老闆表示,他們營業到現在已經六十多年了,很多客人是從小吃到老,是貨價實的「老」
Thumbnail
位在新莊副都心中港一街的玠淶新莊老牌豬血湯,是一家老字號的台灣小吃店,以豬血湯、魯肉飯、炒麵炒米粉及古早風味美食及小菜為主打,深受當地人的喜愛。 玠淶新莊老牌豬血湯位在中港一街,因為營業歷史悠久,不是在地人經過很容易錯過。老闆表示,他們營業到現在已經六十多年了,很多客人是從小吃到老,是貨價實的「老」
Thumbnail
今天晚餐吃什麼?是小吃店的滷肉飯,還是營養均衡的台式小火鍋,或是與朋友同事齊聚一堂的百元熱炒店?
Thumbnail
今天晚餐吃什麼?是小吃店的滷肉飯,還是營養均衡的台式小火鍋,或是與朋友同事齊聚一堂的百元熱炒店?
Thumbnail
回基隆娘家,最常去廟口品嚐小吃,那裡畢竟是基隆美食集散地。不過,親戚是基隆中正國小校友,極力推薦中正國小山下「三沙灣」的小吃,包括金龍肉焿、黃家麵線羹、三沙灣麵線羹、三沙灣米苔目、中船原汁牛肉麵等。由於盛情難卻,周六中午專程去「金龍肉焿」嚐鮮,果然名不虛傳,確實不虛此行。 【附註】 店名:金龍肉焿
Thumbnail
回基隆娘家,最常去廟口品嚐小吃,那裡畢竟是基隆美食集散地。不過,親戚是基隆中正國小校友,極力推薦中正國小山下「三沙灣」的小吃,包括金龍肉焿、黃家麵線羹、三沙灣麵線羹、三沙灣米苔目、中船原汁牛肉麵等。由於盛情難卻,周六中午專程去「金龍肉焿」嚐鮮,果然名不虛傳,確實不虛此行。 【附註】 店名:金龍肉焿
Thumbnail
看過花燈後,小曜本來想回宿舍,可是肚子有點餓。可能之前吃的都是甜食、小食,還是要吃個正餐才能讓小曜五臟廟滿足。從普濟殿往東走回榕樹校園的途中,經過赤崁樓附近,就看到魯麵和擔仔麵。憑著直覺,小曜把腳車停到阿浚師魯麵的門前。
Thumbnail
看過花燈後,小曜本來想回宿舍,可是肚子有點餓。可能之前吃的都是甜食、小食,還是要吃個正餐才能讓小曜五臟廟滿足。從普濟殿往東走回榕樹校園的途中,經過赤崁樓附近,就看到魯麵和擔仔麵。憑著直覺,小曜把腳車停到阿浚師魯麵的門前。
Thumbnail
風味小吃是飲食文化的基石,它就地取材,最足以反映、體現庶民生活的真正風貌,甚至於形成當地的重要文化特色,而歷史越悠久的地區,其小吃經過歲月的洗禮和淬鍊,必然創造出獨特的味道,成為浮雲遊子日思夜夢的故鄉象徵。
Thumbnail
風味小吃是飲食文化的基石,它就地取材,最足以反映、體現庶民生活的真正風貌,甚至於形成當地的重要文化特色,而歷史越悠久的地區,其小吃經過歲月的洗禮和淬鍊,必然創造出獨特的味道,成為浮雲遊子日思夜夢的故鄉象徵。
Thumbnail
咦~不是要講肉羹嗎? 對,但先講這家店的小菜(滷味),我選了四樣: 海帶、鯊魚煙、豬頭皮、豬大腸。這樣一百二十元,份量很夠,一個人是吃不完的。好吃到想請老闆不要上肉羹了。 小菜是一本萬利的收益,比起一碗麵都大。如果滷得夠好,會搶掉主食的地位。這家店就是這樣。 肉羹來了~很正常、很中規中矩,但如同我
Thumbnail
咦~不是要講肉羹嗎? 對,但先講這家店的小菜(滷味),我選了四樣: 海帶、鯊魚煙、豬頭皮、豬大腸。這樣一百二十元,份量很夠,一個人是吃不完的。好吃到想請老闆不要上肉羹了。 小菜是一本萬利的收益,比起一碗麵都大。如果滷得夠好,會搶掉主食的地位。這家店就是這樣。 肉羹來了~很正常、很中規中矩,但如同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