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供應鏈-為未來十年做好準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19年8月19日,由全美大型企業執行長組成的商業圓桌會議(Business Roundtable, BR)發表了一封題為“公司宗旨聲明(Statement on the Purpose of a Corporation)[1]”的公開信。打開商業圓桌會議成員名單,包括蘋果、亞馬遜、可口可樂、沃爾瑪等知名企業執行長,他們一同承諾,「企業不再以賺錢至上,不再只為股東服務,也要為員工、消費者、供應商與社區環境等利害關係人,創造價值。」這個震撼聯署除了確定大型企業未來經營的方向外,同時也隱藏著您不可不知的未來趨勢-企業高獲利高成長的光景已不復存在。2008金融風暴後,各國企業對產業擴張與成長皆採相對保守的態勢,且基於各種原因,全世界各地的生育率都出現下滑現象,加上戰後嬰兒潮的老年化趨勢,累積著這些綜合因素導致企業於獲利的追求上不再有著以往的榮景。而更重要的是全球永續意識的逐漸抬頭,當中的共享經濟興起,也讓經濟成長來自於人類的過度消費嘎然而止,猶如當年突然停播的慾望城市影集。
平心而論,這般趨勢轉變對全球的發展短空長多,企業不能再只是專注短期利益(成長)而忽略掉長期的價值(永續),翻開2008年ISM對永續的定義[2],「永續發展是在經濟、環境和社會挑戰下,一種既能滿足當前需要又不妨礙子孫後代需求的能力。」[3]筆者從當年對論述的認同到如今的深深同理感受,感佩ISM對永續的深入洞察,若永續議題連結到了「平穩」而非起伏不定,那供應管理的策略與作法也勢必翻轉。試想在高度獲利成長的環境下,企業對供應管理的要求不外乎快、準、狠,而市場的汰弱換強也成為常態,對供應商的績效要求也只在於效率與效能的爭取大於關係的維繫與長遠合作;但,若強大需求不再,平穩成為了準則時,則供應管理的重點將放在協同上的緊密度與生死同舟的價值上。如此就供應管理的職責上,如何尋找建立長久夥伴關係將成為主流,而對供應商凡事短期績效導向的做法也將轉變為相互扶持的默契,因在穩定非高成長的時代裡,減少任何的疏失才能有效的控管總成本,這與高度成長下速度可以替代成本控管的模式不同。當然,隨著需求強調的平穩,對應的品質、成本、交期與服務的思考點也將不同,這是每位供應管理人員需要思考過的面向。依著許多因素的累積,衝擊著供應管理的策略都需要修正與調整,永續不再只是形而上的口號或是企業形象的包裝,而是真真切切的與企業營運生產、獲利以及生存習習相關,不可不慎。筆者於周遭得知目前電子產業中,已有企業營運策略以需求平穩取代了需求成長的規劃,生產設備也大量的運用新科技輔助降低銜接上落差,取代了過去因需求起伏而人力、物料、運輸也隨之起伏的過往窘境。整體觀之反而更能專注在產品品質的掌控與創新的研發,或許不再看到過往的大成長,但時間拉長總體收益卻也不輸給過往,相信這樣的思維有可能成為未來產業的趨勢。
呼應著商業圓桌會議的主旨聲明,去年,台灣也開始將社會責任入法,甫修訂的《公司法》已在第一條條文加上:「得採行增進公共利益之行為,以善盡其社會責任。」並於去年07月06日三讀通過公司法修正案,當中第一條修正後如下:第一條 本法所稱公司,謂以營利為目的,依照本法組織、登記、成立之社團法人。公司經營業務,應遵守法令及商業倫理規範,得採行增進公共利益之行為,以善盡其社會責任。我國修法鼓勵企業增進公共利益的精神,與美國商業圓桌會議的大老們聲明不謀而合。比起台灣已入法,但美國相關立法仍止於草擬中,顯然我們進不了一點。然而,反觀美國企業已經開始採取行動,但台灣企業卻還在努力的追求不斷擴充與獲利成長,這的確值得我們深思。
責任是一切承擔的開始而“人生其他的事,有一天我們都得放下”,提到永續發展就不只是用邏輯的理性角度思考,還必須得用心感受。“連結”是我能思考到的最佳註解,連結著現在與未來,所以如果可以多關心一點後代子孫與生存的地球,相信未來肯定不一樣。
參考資料:
[1].181 Top CEOs Have Realized Companies Need a Purpose Beyond Profit. 2019
[2].ISM - 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
[3].Sustainability is defined by ISM as the ability to meet current needs without hindering the ability to meet the needs of future generations in terms of economic,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challenges. – 2008 ISM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2020-02美國(ISM) /中國(CFLP) /台灣(中經院) 採購經理人指數
業界中一直有個美談例子,當年蘋果(Apple)創辦人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交棒給提姆‧庫克(Tim Cook)後,創造了史無前例的巔峰,帶領蘋果成為史上第一間市值破 1 兆美元的公司,是賈伯斯在世時的 3 倍多。
現今供應鏈導入人工智能、大數據和雲端技術的應用價值對採購與供應管理的影響已由原先的質變轉變成為量變,其主要有幾個方面:(1)需求預測分析;(2)運籌與物料管理;(3)營運成本即時管控;以及(4)行政作業效率提升,包含供應商管理、訂單管理與風險預防及服務優化。
導讀-工業3.5:台灣企業邁向智慧製造與數位決策的戰略 本文「書籍沙龍」的導讀即為各位介紹適合中小企業的因應之道「工業3.5:台灣企業邁向智慧製造與數位決策的戰略」一書,讓讀者們了解並發展出過渡時期的混合策略以因應來勢洶洶的第四次工業革命。
自從2013年德國引爆工業4.0議題後,背後所醞釀的資通訊快速發展影響著所有產業的變革與人們的習慣,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大數據(Big Data),雲端(Cloud),也是大家俗稱的ABC科技成為影響產業轉型的重要思考。
採購與供應鏈的未來發展趨勢對專業的採購人員來說是必需了解的課題,不論是大方向的供應鏈未來趨勢或是因應大量數位化後的採購4.0,都是身為專業採購在不斷改變的環境中所必須學習的內容,其目的都在於提升採購價值創造企業獲利。
2020-02美國(ISM) /中國(CFLP) /台灣(中經院) 採購經理人指數
業界中一直有個美談例子,當年蘋果(Apple)創辦人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交棒給提姆‧庫克(Tim Cook)後,創造了史無前例的巔峰,帶領蘋果成為史上第一間市值破 1 兆美元的公司,是賈伯斯在世時的 3 倍多。
現今供應鏈導入人工智能、大數據和雲端技術的應用價值對採購與供應管理的影響已由原先的質變轉變成為量變,其主要有幾個方面:(1)需求預測分析;(2)運籌與物料管理;(3)營運成本即時管控;以及(4)行政作業效率提升,包含供應商管理、訂單管理與風險預防及服務優化。
導讀-工業3.5:台灣企業邁向智慧製造與數位決策的戰略 本文「書籍沙龍」的導讀即為各位介紹適合中小企業的因應之道「工業3.5:台灣企業邁向智慧製造與數位決策的戰略」一書,讓讀者們了解並發展出過渡時期的混合策略以因應來勢洶洶的第四次工業革命。
自從2013年德國引爆工業4.0議題後,背後所醞釀的資通訊快速發展影響著所有產業的變革與人們的習慣,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大數據(Big Data),雲端(Cloud),也是大家俗稱的ABC科技成為影響產業轉型的重要思考。
採購與供應鏈的未來發展趨勢對專業的採購人員來說是必需了解的課題,不論是大方向的供應鏈未來趨勢或是因應大量數位化後的採購4.0,都是身為專業採購在不斷改變的環境中所必須學習的內容,其目的都在於提升採購價值創造企業獲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文探討ESG的定義及其對企業永續發展的重要性。ESG是評估企業在永續發展方面的表現工具,而永續管理則是企業融入永續理念的實踐方法,包含環境管理、社會責任及公司治理。永續發展強調與未來世代的共存與發展,促進經濟、社會與環境之間的平衡。本文闡述了這三者如何相輔相成,助力企業實現可持續經濟增長。 
我們為符合ESG企業供應鏈採購要求, 於是我早在2年前提案給公司, 並獲得同意展開ESG報告及碳盤查報告製作及第三方認證工作。   經歷些許挑戰與溝通, 於今年7月順利取得的三方查證, 剛好銜接國際大客戶要求, 供應商必須提供此2份報告, 才能成為合格廠商,幸好我們做好準備, 能有
Thumbnail
在當今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中,永續發展已經不再是一個選擇,而是企業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隨著全球氣溫的上升、自然資源的枯竭以及社會對環境友好行為的日益重視,企業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必須迎接永續轉型的考驗,將永續力量轉化為國際競爭的優勢。
Thumbnail
永續發展是指在滿足當代需求的同時,不損害未來世代滿足其需求的能力。這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包括環境、經濟和社會三個方面。在當今全球挑戰日益嚴峻的情況下,永續發展已成為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焦點。 永續發展的重要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環境保護:永續發展強調對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以
Thumbnail
上次談到2024年職場軟實力之「永續發展」能力,已經變成一種顯學。——一個在2023年甚至到2024年異軍突起的軟實力。 永續發展的目的? 為何我走上永續發展的道路? 我經歷了什麼? 如果現在想走這行,建議需要具備什麼能力?
Thumbnail
EP23 精華重點: 1.企業實踐永續發展可以分為兩個路徑:一是成立以解決社會問題為目的的社會企業;二是一般營利企業在發展商業同時關注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的永續議題。 2.社會企業的挑戰在於要兼顧社會使命和商業營運的永續;而一般企業則是在已實現商業化後,再關注永續議題予以實踐。
Thumbnail
EP22 精華重點 1.社會企業是設計出一套可以自給自足的營運模式,並且同時解決社會問題的企業。 2.社會企業與一般營利企業和非營利組織的區別在於,它們能自給自足並賺錢維生,但主要目的是解決社會問題而非單純賺錢。 3.聯合國在2015年制定了17個永續發展目標(SDGs),體現了當前全球需要解
Thumbnail
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在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和永續發展(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ESG)兩層面的角色日益受關注,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和各產業供應鏈
食品製造業者大部分都由小型工廠起家,經過消費市場汰換與對手競爭淬鍊後,逐漸茁壯成為大企業,過程中一定有個堅定的核心目標與產品價值,這時倒回來看,可粗略定義為企業願景與使命。有許多老闆與品保人同意這說法,其經營政策或食品安全目標標感覺是一份虛無飄渺的宣言,也就是過去的經營政策宣言一直貼在牆上至今,想改
自從走入ESG地圖,一路向未來取經。   曾被多次詢問公司一定要做ESG嗎? 我不正經的答案是: 如果10年內公司要收掉,那就不用! 如果20年後公司要收掉,那加減做! 如果30年後公司要存活,那必須做!   在面臨未來越不確定的考驗和通膨壓力, 企業已深深感受生存危機, 推動E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文探討ESG的定義及其對企業永續發展的重要性。ESG是評估企業在永續發展方面的表現工具,而永續管理則是企業融入永續理念的實踐方法,包含環境管理、社會責任及公司治理。永續發展強調與未來世代的共存與發展,促進經濟、社會與環境之間的平衡。本文闡述了這三者如何相輔相成,助力企業實現可持續經濟增長。 
我們為符合ESG企業供應鏈採購要求, 於是我早在2年前提案給公司, 並獲得同意展開ESG報告及碳盤查報告製作及第三方認證工作。   經歷些許挑戰與溝通, 於今年7月順利取得的三方查證, 剛好銜接國際大客戶要求, 供應商必須提供此2份報告, 才能成為合格廠商,幸好我們做好準備, 能有
Thumbnail
在當今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中,永續發展已經不再是一個選擇,而是企業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隨著全球氣溫的上升、自然資源的枯竭以及社會對環境友好行為的日益重視,企業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必須迎接永續轉型的考驗,將永續力量轉化為國際競爭的優勢。
Thumbnail
永續發展是指在滿足當代需求的同時,不損害未來世代滿足其需求的能力。這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包括環境、經濟和社會三個方面。在當今全球挑戰日益嚴峻的情況下,永續發展已成為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焦點。 永續發展的重要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環境保護:永續發展強調對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以
Thumbnail
上次談到2024年職場軟實力之「永續發展」能力,已經變成一種顯學。——一個在2023年甚至到2024年異軍突起的軟實力。 永續發展的目的? 為何我走上永續發展的道路? 我經歷了什麼? 如果現在想走這行,建議需要具備什麼能力?
Thumbnail
EP23 精華重點: 1.企業實踐永續發展可以分為兩個路徑:一是成立以解決社會問題為目的的社會企業;二是一般營利企業在發展商業同時關注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的永續議題。 2.社會企業的挑戰在於要兼顧社會使命和商業營運的永續;而一般企業則是在已實現商業化後,再關注永續議題予以實踐。
Thumbnail
EP22 精華重點 1.社會企業是設計出一套可以自給自足的營運模式,並且同時解決社會問題的企業。 2.社會企業與一般營利企業和非營利組織的區別在於,它們能自給自足並賺錢維生,但主要目的是解決社會問題而非單純賺錢。 3.聯合國在2015年制定了17個永續發展目標(SDGs),體現了當前全球需要解
Thumbnail
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在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和永續發展(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ESG)兩層面的角色日益受關注,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和各產業供應鏈
食品製造業者大部分都由小型工廠起家,經過消費市場汰換與對手競爭淬鍊後,逐漸茁壯成為大企業,過程中一定有個堅定的核心目標與產品價值,這時倒回來看,可粗略定義為企業願景與使命。有許多老闆與品保人同意這說法,其經營政策或食品安全目標標感覺是一份虛無飄渺的宣言,也就是過去的經營政策宣言一直貼在牆上至今,想改
自從走入ESG地圖,一路向未來取經。   曾被多次詢問公司一定要做ESG嗎? 我不正經的答案是: 如果10年內公司要收掉,那就不用! 如果20年後公司要收掉,那加減做! 如果30年後公司要存活,那必須做!   在面臨未來越不確定的考驗和通膨壓力, 企業已深深感受生存危機, 推動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