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的世界觀出自創作企劃《妖夜綺談》,由不同時間點的三個短篇組成。差不多是我在一月多接的委託,因為中間發生太多事(各式各樣),所以延宕至今才寫好,感謝委託人的耐心與包容。
三個短篇分別為〈石之雨〉、〈海鳴〉和〈碧窮〉,撇開世界觀不提,共通點是角色「入江真一」的存在,以及故事中瀰漫著怪談氛圍的敘事方式。
整體來說,文筆的水平自不必提,作者的行文條理分明,對於感官的描寫極為細膩,特別是聽覺、嗅覺和皮膚(被動)的觸覺,皆能帶給讀者相當程度的感受性,因此在營造氣氛上佔據優勢,濕冷、冰涼,甚或混濁,偶爾帶有些許透明感,對「濕度」信手拈來的運用使「怪談感」呼之欲出。
這三篇裡我認為完成度最高的是〈石之雨〉,少年兵們在午後的綿綿陰雨中講述故事的情景有著別樣清新(?),我很喜歡鋪陳虛構而後印證其實的巧思。在這篇當中,雨水在其中做為接點,作者的筆調相對輕盈,也更顯細膩,彷彿事情就發生在紫陽花將開未開的時節。
〈海鳴〉是三篇中較長的一篇,前面提到的感官性質的形容,在這裡表現依舊亮眼,前半的距離感令角色輪廓被模糊、顯得蒼白而漫長,後半便彌補似地加以刻劃,於夜裡一切變得明晰,凸顯出裡面幾名角色的樣貌與性格,是很有趣的對比效果。比較可惜的地方是配角過多,致使指涉不夠確切,像隔著搖曳的燭火,識得形廓卻難以辨明五官。當然,會做此選擇應該是為了將焦點集中在主角入江身上,然而考慮到〈碧窮〉,其連貫性不足以讓讀者識別角色的身分,這麼說是有點雞蛋裡挑骨頭的意味,雖說對此篇毫無影響,但對後篇來說,無疑錯過了一次提示的機會。
另外,劇情本身的安排耐人尋味,他人以為的天災,實際上卻是人禍,上層知情者的有意為之(←我該不會又超譯了ㄅ)與底層人民的原始儀式並陳,製造出雙重且頗為諷刺的情境。
最後的〈碧窮〉以後話的形式呈現,帶有貫串全刊的幽冷,承前所述,還是看得懂,但並不那麼好讀,我想這是作者個人的選擇所致,也讓故事變得像是別冊的附錄,看得出是支線,但又有著講究美感的朦朧,閱讀體驗的好壞因人而異,以作者其他作品的表現來評估是略嫌粗糙,若考量到其類後話的形式,則又覺尚可。
以整個作品而論,三個篇幅雖無完整交代時間軸,卻已清楚展示角色的性格、周遭的關係網、世界觀,故事情節稱不上飽滿,但用在這樣的短篇是綽綽有餘,加上作者本身對文字的處理細緻、含蓄且充滿感性,極富個人特色,非常適合對寫作技巧感興趣、或者偏愛此一風格的讀者閱讀。
【妖夜綺談】企劃衍生創作本《產聲》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請幫我登入並按❤,或是簡單的註冊/登入
likecoin後,按底下的拍手符號按鈕五
5下,就可以
免費贊助我。
感謝你,我們下次見~( ゚∀゚)o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