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KAMI電子報〗 No.16 「浦戶灣一帶的大海出現在夜色深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親愛的收件人:

思索著一個這期好像已經想好、又被自己遺忘了的電子報開頭,忽然發覺自己在DEKAMI的《編輯室報告》裡試圖達成的,那種「真的都很有吸引力的無數個開頭」似乎悄悄在每一期電子報的開頭裡達成了。

果然這種事需要時間累積。

如果有關注我的IG,可能可以猜到,這次的電子報會有很多關於《海潮之聲》小說的內容。

怕被暴雷的話⋯⋯嗯,我應該不會寫到太多劇情細節,算是微雷吧。

浦戶灣一帶的大海出現在夜色深處。

當初在書裡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就決定要拿來當電子報的標題。標題的風格要一直換比較好。
一直用「XX,XX,與XXX」這種標題的話,會一直有種自己在抄襲或偷懶、沒辦法抬頭挺胸的感覺。

「浦戶灣一帶的大海出現在夜色深處。」
我認為這句話體現了冰室冴子(至少在海潮之聲裡)的寫作風格。或者該說寫作的狀態。
如果是我的話大概沒辦法寫出這麼自然的東西。現在的我,一定會寫出一看就是在使用技巧的文字。
「大海出現在夜色深處」,這句話也會用更做作的方式寫出來。但冰室老師(已經開始用老師的頭銜了),寫的不但是好的文字,而且絲毫看不到任何賣弄技巧的地方。就好像主角真的看到海就在夜色的深處,不然要怎麼寫一樣。

raw-image

冰室冴子在2008年因為肺癌過世了。結果1990年代的《海潮之聲》成為她的最後一部作品。
這是在維基百科上看到的。

對,這麼說起來,海可能真的就在夜色的深處,只是自己沒想到這樣寫而已。
文本細讀到此為止。


冰室老師曾在單行本的後記裡提到,創作《海潮之聲》的起點是「對自己的文章、對情節感到厭倦」,想寫一部將「以往寫作時因為『不寫也可以』而刪掉的風景、場景」作為主題的作品。
不覺得非常神奇嗎?

上一篇電子報裡我提到《海潮之聲》對我來說最大的啟發是「如何用豐富的情節,將某種瞬間性的風景保留下來」。

所以可能可以說,冰室老師的企圖成功放進了小說裡,而導演望月智充不但看到了,也成功將它放進了動畫裡。最後觀影者可以從作品中感受到這件事。

簡直是令人感動的稻草富翁故事。好像穿越了什麼秘密通道。


再談一次《海潮之聲》的文字風格。

可能跟主角的個性也有關係,《海》的文字一直給人一種「雖然不想這麼說,但感覺就是這樣、好像也只能這麼說。」的感覺。
有部份的日本文學會有這種氣味。
有點像在畫圖的時候沿著原本的輪廓又描了一次。
如果描到第三次的話會覺得太過重複,不過它們總會在讓人厭倦之前停下來。

更細緻一點來說,它的劇情很平穩,幾乎可以預測每幾百字會有一個轉折、幾千字一個劇情高潮。當然這樣寫沒有什麼不好的。

《海潮之聲》更不可能做時間壓縮。

所謂的時間壓縮,想必最近有很多人看了《灌籃高手》吧?
那個就是時間壓縮。
如果電影不算的話,《獵人》的蟻王篇也是時間壓縮。
小說的話,去看九把刀的《無與倫比的自由》。
如果你很討厭九把刀,所以不想看的話就沒辦法了。
暫時想不到其他作品。難道這又是一種純文學界看不上眼的技巧嗎?
如果有人想到的話可以告訴我。


好,就算不談時間壓縮,《海潮之聲》在節奏上還是異常平穩的。

這點可以拿它跟我前幾天重看的《海邊的曼徹斯特》比較就知道了。

同樣都是平淡中隱含張力的作品,《海邊的曼徹斯特》會毫不在乎地放大量很平、有點無聊的細節進去。但同樣在有爆點的地方——抱歉沒有想把爆點替換成其他比較專業的名詞——同樣在有爆點的地方,《海邊的曼徹斯特》也會把力量催滿。換句話說他並不怕觀眾覺得無聊,這點是很有自信的。

不過我不並不是要拿這來說「海潮之聲可以做得更好」,試想將《海潮之聲》朝向《海邊的曼徹斯特》那樣的方式改造,會更好嗎?好像很微妙。更不好嗎?好像也不會。所以終究是風格上的差異而已。

如果有人覺得「會更好」或「會更不好」的話也很歡迎來信討論⋯⋯不過你可能要先去借到有點難找的《海潮之聲》小說。

啊對了,雖然上面說「文本細讀到此結束」,但剛剛檢查了一下手機裡拍的照片,發現有一處細節很想提出來討論。

但在我詢問之前,津村知沙已經從背包裡拿出餐廳的名片。
就是背面畫著地圖的那種名片。

就是這句。

如果不是創作者可能很難體會我讀到這句當下的驚訝與感動。
上面一直說《海潮之聲》並不使用什麼技巧,但樸素並不等於好寫。
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這句話很容易就會被寫成:「但在我詢問之前,津村知沙已經從背包裡拿出餐廳的名片。名片背面畫著地圖。」
乍看差不多(屁勒),但如此一來行文顯得凝重許多。

這種不起眼的小細節只要在整本書中出現超過三處,輕易就能毀掉一部作品。(從4顆星變成3.5顆星,大概這種感覺。)

現在我說起來很容易,但在寫作的當下,面對白茫茫的文件檔,要找出正確的句子,而且要一直寫出正確的句子,是非常非常困難的一件事。
這就是我感動的原因。能讀到好作品真好。


說到描兩次這回事。想到這件事時,我那時突然在想,文字是非常蒼白、單薄的,因此風格化是必然的。

好像有點跳。

總之,先從零度書寫談起吧,雖然我完全沒看過羅蘭巴特的《寫作的零度》,沒看的書還真多。
但我看過《異鄉人》⋯⋯嗯,總覺得比起把異鄉人抬出來,還不如閉嘴。

上次有個朋友跟我一起看約的那家咖啡店的書櫃,看到我又要把《異鄉人》抽出來,終於受不了的她推了另一本給我。結果那本很好看。
就是這麼回事,踏出同溫層好難。

總之回到寫作的零度。

當然像《異鄉人》那樣捨棄文字風格,將作品全然交付給情節的寫作者是很偉大的。但即使是《異鄉人》也不能說是完全捨棄了運用文字的風格。

《異鄉人》文字的那種怪異淡漠感正正指向了主角莫梭的心理狀態,以這點來說,《異鄉人》根本是典範的風格化小說。

所以說完全的去風格化是不可能的,也沒有意義。如同上述,文字是非常蒼白、單薄的,因此風格化是必然的。

我只是知道自己一直有點過度依賴風格化的文字,(再一次,極短篇必須利用所有能利用的東西,就算是〈148段的海〉,仔細看開頭結尾,還是很風格化,特別是結尾的回憶語氣。)所以想擺脫掉而已。


今天跟朋友聊到中國解說幹片的話題,如果小說用那種方式被人解說了,聽起來還是很有趣,那才是在故事上真正扎實的小說。

而電影的情況好像剛好相反(這也是今天跟朋友討論的重心):如果電影被用那樣的方式解說了,大家還是覺得「不,還是要進電影院看才能真的得到這部片」,這部電影才算是成功。當然這是新時代下有點嚴格的標準。

這個剛好相反的情況很有趣吧?

那麼,雖然還有很多想講的事(灌籃高手的感想還沒寫ㄋ),但考慮到篇幅已經很完整,這次的電子報就先寫到這裡吧。


祝 平安、快樂與溫暖

2023.1.30凌晨 於雲林縣水林鄉
DEKAMI/蔡翔宇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鮫人的沙龍
54會員
110內容數
我的小說創作、日常隨筆,與非當期電子報存放區。
鮫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3/22
最近聽什麼歌都會輪播到橙草的〈烏鴉〉。草東的〈床〉,然後烏鴉;草東的〈但〉,然後烏鴉;世界還是毀滅算了,然後烏鴉。於是我們所相信的真諦,全都散落在絕妙的陷阱裡。 有很長一段時間沒寫電子報。引一段潘老ㄙ在2015年後記所寫:「面對內在結構的疾病,失語便是症狀⋯⋯手指斷了就是斷了,你會得到一段空白。
Thumbnail
2024/03/22
最近聽什麼歌都會輪播到橙草的〈烏鴉〉。草東的〈床〉,然後烏鴉;草東的〈但〉,然後烏鴉;世界還是毀滅算了,然後烏鴉。於是我們所相信的真諦,全都散落在絕妙的陷阱裡。 有很長一段時間沒寫電子報。引一段潘老ㄙ在2015年後記所寫:「面對內在結構的疾病,失語便是症狀⋯⋯手指斷了就是斷了,你會得到一段空白。
Thumbnail
2023/06/12
親愛的收件人: 思索著這期的電子報標題,我才發現自己並不是抄襲呱吉的電台直播標題,命名法其實是源於更古老的時代: 我高中時洗澡,想到許多想寫下的事情,但數量可能有八、九件之多。(現在比較老,許多都選擇忘記,一次洗澡能有兩三件留下已經是萬幸。) 於是我想出了一個辦法:為每件事取一個關鍵字,再將關鍵字串
Thumbnail
2023/06/12
親愛的收件人: 思索著這期的電子報標題,我才發現自己並不是抄襲呱吉的電台直播標題,命名法其實是源於更古老的時代: 我高中時洗澡,想到許多想寫下的事情,但數量可能有八、九件之多。(現在比較老,許多都選擇忘記,一次洗澡能有兩三件留下已經是萬幸。) 於是我想出了一個辦法:為每件事取一個關鍵字,再將關鍵字串
Thumbnail
2023/06/11
親愛的收件人: 好久不見。 冬天真的到了,我的靈感還是跟氣溫成反比,藝術季的事務如溪流進入平緩的湖泊,我於是有更多時間處理靈感,一一安放上鉤的魚。 上次聊了故事的開頭,這次也想放一個最近寫的故事開頭。 「如果我跟你說,我可以看到每個女生頭頂上都有一個數字,代表我喜歡他們的程度,你會說什麼?」
Thumbnail
2023/06/11
親愛的收件人: 好久不見。 冬天真的到了,我的靈感還是跟氣溫成反比,藝術季的事務如溪流進入平緩的湖泊,我於是有更多時間處理靈感,一一安放上鉤的魚。 上次聊了故事的開頭,這次也想放一個最近寫的故事開頭。 「如果我跟你說,我可以看到每個女生頭頂上都有一個數字,代表我喜歡他們的程度,你會說什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三篇完小說,文創實驗 - 無論何時加入觀看,都明其所以。短篇都市愛情小說。
Thumbnail
三篇完小說,文創實驗 - 無論何時加入觀看,都明其所以。短篇都市愛情小說。
Thumbnail
《海潮之聲》也是在我記憶中非常久遠的一部吉卜力電影,尤其在小時候看其實看不太懂,現在回頭看來,還真是喜歡《海潮之聲》描寫青春懵懂幼稚與純粹的喜歡。 在電影的開頭,男主角杜崎在車站隱約看見了一位認識的女生,電車一駛而過,那個女生也不見蹤影,接著進入男主角高中的回憶。杜崎與松野在一同抗議學校畢業旅行延
Thumbnail
《海潮之聲》也是在我記憶中非常久遠的一部吉卜力電影,尤其在小時候看其實看不太懂,現在回頭看來,還真是喜歡《海潮之聲》描寫青春懵懂幼稚與純粹的喜歡。 在電影的開頭,男主角杜崎在車站隱約看見了一位認識的女生,電車一駛而過,那個女生也不見蹤影,接著進入男主角高中的回憶。杜崎與松野在一同抗議學校畢業旅行延
Thumbnail
瀨戶內海的小島,沒有便利商店,工作機會鮮少,島上的高中,全校學生加起來僅約90人,畢業後,想在島上找到有發展性的工作、適合結婚的對象,完全不是努力或循著機運就可以辦到的事。「世界和這座島嶼之間彷彿隔著一層半透明的雞蛋薄膜」,與世隔絕的小島,張開眼睛,也看不見自己的未來。
Thumbnail
瀨戶內海的小島,沒有便利商店,工作機會鮮少,島上的高中,全校學生加起來僅約90人,畢業後,想在島上找到有發展性的工作、適合結婚的對象,完全不是努力或循著機運就可以辦到的事。「世界和這座島嶼之間彷彿隔著一層半透明的雞蛋薄膜」,與世隔絕的小島,張開眼睛,也看不見自己的未來。
Thumbnail
在椿津村裡,油燈枯盡之時,村人紛紛傳言,經常聽到村落盡頭的蘆葦屋,傳來一陣又一陣的哀泣,那聲音之悲涼,好似要把面東的內海都凝凍成冰。儘管那抽噎已擾動村民,卻沒人敢踏進蘆葦屋一步。原先裡頭住了一對母女,寡婦名叫若賢,是個勤奮的海女,以捕撈海膽鮑魚維生。然而,三個月前一個天候不佳的傍晚,海女們...
Thumbnail
在椿津村裡,油燈枯盡之時,村人紛紛傳言,經常聽到村落盡頭的蘆葦屋,傳來一陣又一陣的哀泣,那聲音之悲涼,好似要把面東的內海都凝凍成冰。儘管那抽噎已擾動村民,卻沒人敢踏進蘆葦屋一步。原先裡頭住了一對母女,寡婦名叫若賢,是個勤奮的海女,以捕撈海膽鮑魚維生。然而,三個月前一個天候不佳的傍晚,海女們...
Thumbnail
【她們與她們身後蒼白的海】 暑熱惱人,不禁試圖再回到明石大橋的那個冬季。 隧道之間,車聲迴響似雨,嘈嘈鬧過睏睡的耳膜。
Thumbnail
【她們與她們身後蒼白的海】 暑熱惱人,不禁試圖再回到明石大橋的那個冬季。 隧道之間,車聲迴響似雨,嘈嘈鬧過睏睡的耳膜。
Thumbnail
在夜海中發生的故事
Thumbnail
在夜海中發生的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