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個禮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印度哲學家RAJNEESH常常說 生命是一個禮物 從字面來講很簡單 但是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卻很難理解 如果我們生不逢時 要是家境不好 或有先天缺陷 遭受意外苦難 太多的時候 生命可能是懲罰 是羞辱 是折磨 是監禁 至少是無可奈何
應該是生活在象牙塔裏面 不知民間疾苦的人 才會推崇生命吧!
面對物價暴漲 台灣超過六成的工作者月薪不足三萬 況且歐美日本的上班族也是戦戰衿衿 殫精竭慮地活著 要感謝生命實在強人所難啊! 尤其是退休者與老人家 以為不用上班以後生活會十分美好 幻滅更加傷人 真要解釋這個禮物恐非常人所能
當初RAJNEESH要推廣這個理念 跑遍印度有將近十年的時間 除了排擠挫折 毀謗刁難 批評恐嚇 甚至是驅趕傷害 無奈之餘只好向國外發展 歐美白領階級特別喜歡他的觀念 最後在孟買旁邊成立普納社區
謳歌生命 把生活當作慶典來執行 就像里約嘉年華一樣瘋狂 極盡所能完全投入 只為那一刻的綻放 猶如蟄伏17年的春蟬 力竭產卵的鮭魚 熬過酷熱的沙漠花朵 活著非得要搏命演出嗎?
很少人真正知道 為何佛陀要出家 不就是解開生老病死嘛! 朝九晚五柴米油鹽 長大後才發現 王子公主就是童話 冷漠殘酷鋪天蓋地 就像電影[駭客任務]那個殘破不堪的現實 讓很多人寧願活在夢幻裡面 問題是我們已經被生下來了 希臘神話的第一篇 生命中最好的事情就是—不要被生下來! 與其活受罪 為何不苦中作樂呢? 基督教的末世預言一直在鼓吹這一點 西方人比較積極可能其來有自
馬斯洛的需求理論證明 衣食足知榮辱 富過三代才知吃穿 貧窮的印度必定是保守而封閉 只有充份的安全感 慾望及心靈才可能被關注 西方人喜歡奧修就是因為夠富裕 以前教授對穿得又短又緊的女生 總認為她們存心不良 照他的說法 女生就應該像回教徒一樣包肉粽才合理!
19世紀末 年輕的蕭伯納在旅館上班 光是看到淑女的手肘跟腳踝就會臉紅心跳 意亂情迷 何不食肉糜與不吃蛋糕的故事一樣不好笑 人類沿著歷史長河慢慢演進 漸漸開化 錯誤和愚昧都要被包容 如果我們嘲笑阿嬤的荒謬與祖先的無知 [望春風]這首歌也不會流傳到現在 宏一大師說過: 苦也有苦的滋味啊!
不管生命是不是潘多拉的盒子 要認定他是一份禮物就需要智慧 一簞食一瓢飲 日中一食樹下一宿 都是應對修行者心靈的豐滿 好不容易現在粗食簡餐 減法生活開始萌芽 2600年前釋迦牟尼時代 過度富裕的印度上層社會為了精神苦悶而回歸簡樸生活 只有像北歐瑞士一樣 富足到心靈挫敗 生活枯槁的人 佛陀的話語才是解脫 之前都只是誤會 天大的誤會
佛教在魏晉南北朝的時代紮根中國 因為當時的生活太苦了 禽獸王朝生吞活剝 然而那個苦來自於恐懼與匱乏 與印度的過度富裕截然不同 洛克菲勒的孫子寧願在新幾內亞當原住民也不回紐約 弘一大師 虛雲和尚也都是放下富貴 遁入空門 那個”放下”可能是幾千萬分之一的稀有
看著地球動亂人間悲劇 望向貧苦交迫愛恨糾纏 如果我自己以及家人 可以平安的過每一天 健康的活下去 小確幸就是實實在在的幸福 平凡的我們能夠生活在21世紀開放自由的社會裡 因為對苦難傷痛的觀照 而不把每一天當作理所當然的話 生命可能真的是一份禮物 比起武漢居民 香港群眾 中國百姓 中東難民 非洲饑民 美洲街民 就算不感激 至少也可以珍惜這得來不易的平安 因為這是一份禮物
avatar-img
0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人生在世活法不一樣 結果也不一樣〜〜 如果你的生活以【金錢】為中心,你會活的很『辛苦』! 如果你的生活以【兒女】為中心,你會活的很『疲累』! 如果你的生活以【愛情】為中心,你會活的很『傷痛』! 如果你的生活以【攀比】為中心,你會活的很『苦悶』! 如果你的生活以【寬容】為中心,你會活的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人類生存的意義,提出了在父母、同事、情人等多重角色中,如何保持自我,並對外界評價的反思。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尋求真實的自我變得越來越重要。透過質疑顧慮與意見,作者鼓勵讀者找到自我價值,實現真正的生活態度。這不僅是一段哲學思考,也是對現代人心理的深刻探究。
Thumbnail
但凡是物質世界的生命,有生亦有死,有起點,必有終點,死亡是生命的必經之路。 死後到底會去哪裡?真的會有「靈界的嚮導」引導死者認識死後的世界嗎? 傳聞,人死去之後,都會看到一生中的重要片段,它會以全像方式,像跑馬燈似地顯現在眼前,這種能夠完整看到自己一生,在人間演出的影像,就是「人生的
Thumbnail
峇里島的氛圍調整了我的心態,我的內在對話從「我愛生命,因為……」,轉化成「我愛生命,我愛這個體驗,我知道這是個禮物。」就此停止(用英文表達成 I love it, just because. 也很到位),不去用頭腦試圖找到答案而是完全相信。
Thumbnail
生命如同天體一般,有著無盡的輪迴。人們應該如何接受生命的反覆因果?幸與不幸是否都是一種幸運?本文探討了輪迴的意義及涵義,並指出超脫輪迴或許並不是人們所期望的,相反,接受輪迴,深刻理解其中的涵義或許才是一種真正的超脫。
Thumbnail
地球上每天都有人因各種方式非自願地結束他的生命,「我不想死,你就要死.......輪到你了......」有的是一個一個死去;有的是群體地死去;有的因疾病;有的因戰火;有的因饑荒......「人道」,有很多輪迴中的痛苦過患。偉大 蓮花生大士開示:「人世間的所有快樂,後面都有痛苦。」
Thumbnail
此書以【哲學觀點】探討人生、生命 也談論了關於生育及自殺等敏感議題 是一本用較白話的方式闡釋自古以來與人生態度有關哲學思考文獻的書 我們究竟該如何看待人類生命這件事? 到底怎麼應對充滿悲苦喜樂的現實世界? 書中引用並分析多位哲學思想家的論述 引導我們找到自己的答案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生命路必經失去,但依然有許多美好的事物等著我們去探索,這些令人興奮的事物就足以成為我們活下去的理由。與其花時間在尋找無形的「意義」與「價值」,不如好好地活在當下吧。
Thumbnail
在傳統的觀念中,常常有人會用「業障」來解釋人生中的困境。 這種看法認為,人生中不幸悲慘的境遇是上天對個人的懲罰,是因為前世的種種惡因導致的果報。因此,人們往往會對這些困境感到恐懼、同情、埋怨、憤恨或避之唯恐不及。 然而,隨著人們意識的覺醒,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質疑這種業障觀。 他們思維
Thumbnail
生命是神給予的禮物,也是你將來要獻給神的禮物。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特而寶貴的,我們應該珍惜和善用這份禮物。 同時,我們也應該以感恩的心態將我們的生命奉獻給神,用於祂的榮耀和服務。 無論是通過愛與關懷他人,追求真理和智慧,或是發揮自己的才能和潛力, 我們都可以將自己的生命視為一份珍貴的禮物,獻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人生在世活法不一樣 結果也不一樣〜〜 如果你的生活以【金錢】為中心,你會活的很『辛苦』! 如果你的生活以【兒女】為中心,你會活的很『疲累』! 如果你的生活以【愛情】為中心,你會活的很『傷痛』! 如果你的生活以【攀比】為中心,你會活的很『苦悶』! 如果你的生活以【寬容】為中心,你會活的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人類生存的意義,提出了在父母、同事、情人等多重角色中,如何保持自我,並對外界評價的反思。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尋求真實的自我變得越來越重要。透過質疑顧慮與意見,作者鼓勵讀者找到自我價值,實現真正的生活態度。這不僅是一段哲學思考,也是對現代人心理的深刻探究。
Thumbnail
但凡是物質世界的生命,有生亦有死,有起點,必有終點,死亡是生命的必經之路。 死後到底會去哪裡?真的會有「靈界的嚮導」引導死者認識死後的世界嗎? 傳聞,人死去之後,都會看到一生中的重要片段,它會以全像方式,像跑馬燈似地顯現在眼前,這種能夠完整看到自己一生,在人間演出的影像,就是「人生的
Thumbnail
峇里島的氛圍調整了我的心態,我的內在對話從「我愛生命,因為……」,轉化成「我愛生命,我愛這個體驗,我知道這是個禮物。」就此停止(用英文表達成 I love it, just because. 也很到位),不去用頭腦試圖找到答案而是完全相信。
Thumbnail
生命如同天體一般,有著無盡的輪迴。人們應該如何接受生命的反覆因果?幸與不幸是否都是一種幸運?本文探討了輪迴的意義及涵義,並指出超脫輪迴或許並不是人們所期望的,相反,接受輪迴,深刻理解其中的涵義或許才是一種真正的超脫。
Thumbnail
地球上每天都有人因各種方式非自願地結束他的生命,「我不想死,你就要死.......輪到你了......」有的是一個一個死去;有的是群體地死去;有的因疾病;有的因戰火;有的因饑荒......「人道」,有很多輪迴中的痛苦過患。偉大 蓮花生大士開示:「人世間的所有快樂,後面都有痛苦。」
Thumbnail
此書以【哲學觀點】探討人生、生命 也談論了關於生育及自殺等敏感議題 是一本用較白話的方式闡釋自古以來與人生態度有關哲學思考文獻的書 我們究竟該如何看待人類生命這件事? 到底怎麼應對充滿悲苦喜樂的現實世界? 書中引用並分析多位哲學思想家的論述 引導我們找到自己的答案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生命路必經失去,但依然有許多美好的事物等著我們去探索,這些令人興奮的事物就足以成為我們活下去的理由。與其花時間在尋找無形的「意義」與「價值」,不如好好地活在當下吧。
Thumbnail
在傳統的觀念中,常常有人會用「業障」來解釋人生中的困境。 這種看法認為,人生中不幸悲慘的境遇是上天對個人的懲罰,是因為前世的種種惡因導致的果報。因此,人們往往會對這些困境感到恐懼、同情、埋怨、憤恨或避之唯恐不及。 然而,隨著人們意識的覺醒,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質疑這種業障觀。 他們思維
Thumbnail
生命是神給予的禮物,也是你將來要獻給神的禮物。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特而寶貴的,我們應該珍惜和善用這份禮物。 同時,我們也應該以感恩的心態將我們的生命奉獻給神,用於祂的榮耀和服務。 無論是通過愛與關懷他人,追求真理和智慧,或是發揮自己的才能和潛力, 我們都可以將自己的生命視為一份珍貴的禮物,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