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電影解讀|《光州事件之謎:誰是金君?》-拼湊歷史的企圖,烈士還是間諜?

2020/03/23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本片榮獲 2018首爾獨立電影節 首獎
《光州事件之謎:誰是金君?》電影海報
韓文原名:김군
中譯片名:《光州事件之謎:誰是金君?》
導演:Kang Sang-woo(姜相宇)
腳本:Kang Sang-woo、Shin Yeonkyoung、Yang Hee、Ko Yoohee、Ahn Jeehwan
長度:85分鐘
上映年分:2018年

| 人物:4 | 敘事:4 | 視覺:3 | 音效:4 |
總分:15/20
爽度:1
適合對象:願意認識南韓民主化政治、以理性看待轉型正義者
  1979年,大韓民國總統朴正熙遭到刺殺;陸軍少將全斗煥趁機剷除異己而成為掌權者,其發動政變、加強鎮暴訓練等種種行為,引起大學生示威抗議。
  隔年5月17日,全斗煥將「非常戒嚴令」擴及全國,禁止政治活動、拘捕反對派人士。然而,全羅南道地區的示威活動仍持續進行,空降部隊前往鎮壓,訴求民主的市民與軍人爆發衝突,接下來的幾日裡,多有死傷。
  1980年5月18日至27日的這場衝突,成為南韓民主化過程的一部分,被後世稱為「光州事件」或「五一八/光州民主化運動」。
(註:儘管「事件」一詞在中文使用上屬中性字眼,但在韓文裡通常用來描述如政變等負面情事;故筆者按「歷史導正」之考量,以下皆稱其為「民主化運動」。)
  本部紀錄片的重點,並非解釋五一八的始末、批判整體政治局勢,而是透過一幀幀黑白照片(尤其圍繞在其中一張清楚的近照上),訪問支持鎮壓者、民間參與者的兩方人士,逐步剖析市民軍身分的爭論。
  整體採取平穩的調性,幾乎沒有旁白解說及過度情緒化的影像音效,對於不熟悉南韓民主化過程的觀眾來說,也許無法立刻產生強烈的連結,但對照自身家園的經歷,或能對類似歷史事件產生反思。
該名市民軍成員的身分,眾說紛紜

「光殊」是北韓主導的陰謀

  首先受訪的是前陸軍上校池萬元,他表示根據幾何分析「市民軍」的臉部照片,能夠得知這些人都是北韓來的間諜,目的是煽動民眾情緒、動搖政權。某張照片裡的人,是代號「第一光殊」的作戰現場指揮官,真實身分應為北韓農業部長金昌植;經過比對,假冒成市民軍的北韓特殊部隊成員多達五百多人,右翼人士通稱他們為「光殊」。
  池萬元以臉部特徵、眼神、懂得操作機關槍等,斷定五一八是北韓與國內反對派政治人物勾結的結果,進而支持軍方鎮壓的正當性,且與國會議員並肩對群眾公開喊話,要求表揚軍警在該運動裡的犧牲、恢復他們的名譽。
  就本片敘事來說,這不但是拋出一個必須解決的疑問,考量到不明瞭南韓政治局勢的觀眾,使他們建立認知的第一印象相當重要,此實屬大膽的決定--這安排或許顯示著,其試圖納入一定程度的持平意見。
  儘管池萬元信誓旦旦地擁護全斗煥一方,隨後卻被身為南韓國民的數名當事人控告毀謗(本片製作期間,尚未判決確定);以提起訴訟的畫面作為論點轉換的過場,並在兩方訪問樣本數量的差異上,都透露出本片欲採取的解讀立場。

「金君」是懷抱理想的老百姓

  接著,從攝影記者及市民軍的角度,去解釋為了自保而選擇蒙面、不透露身分,或者被刑求造成記憶模糊、在鎮壓中身亡,皆是現今難以找到當事人的原因。
  該運動的主要訴求是政治民主化,他們加入市民軍陣營的理由,卻不見得完全相同。其中一位表示,當時自己的年紀根本不懂民主化為何,單純是對軍方造成的傷亡感到憤恨不平;另一位教師,為了學生安全而沒收棍棒,順勢成為管理武器的負責人;許多全羅南道地區的商家則招待市民軍食物。
  從市民軍、小吃店一家等人的回憶片段,漸漸描繪出照片裡那位無名氏的樣貌--可能是拾荒者、只知道他姓金、走在同伴前面而遭軍人射殺身亡。縱使全片的出發點似乎得到了解答,還原史實的困難處,卻不僅是這兩種說法互相駁斥這麼簡單。

我們和他們,不都一樣嗎?

  正如同支持市民軍的人們初衷各異,他們對現今真相調查的想法亦有分歧。其中一人更直言道:
「雖然找到照片裡這個人很重要,但這是逆向回到從前,我覺得沒必要,也不理解為何要找到這個人讓他出來證明自己。我們和他們不都一樣?
  姓池的聲稱他是假冒的,我們說『不,混蛋,他真的存在,我把人找出來證明給你看』——換句話說你就是這個意思……和事件無關的人看這件事,他們會認為『這人以前有過什麼喔?』」
  本片先前以語帶保留的視角去描述五一八,從未言明扳倒光殊說法的意圖,經由這一番話觀眾直接感受到了雙方的攻防戰。他的言下之意,是金君作為市民軍的其中一員,與自己及其他同伴具有差不多的地位,既然該運動的本質並非由特定人士領導,根本沒有必要隨右派言論而起舞。
  有人則是一邊看當初自己被逮捕的照片,一邊透過電話向友人訴說傷感,電話的另一頭卻回覆:「別心痛,心痛又能怎樣,他們能感受到嗎?他們一點都不在乎。」此外,另一人提到因為參與了光州民主化運動而求職不順,表現出普羅大眾和市民軍間的你我區分,沒有隨著成立特別委員會、將五一八正名化為民主運動、軍事鎮壓定調為叛亂等後續動作而落幕。

威權過後,似曾相識的景象

  本片中,有一段畫面是右翼人士高聲稱頌軍警的鎮壓行動、指責反對黨的謀策,台下的群眾則搖著國旗熱情呼應--對台灣人來說,這樣的畫面似乎有些熟悉。高壓統治結束後,若是當初的權力核心沒有瓦解,這樣的結果或許不可避免。另一方面的五一八悼念會上,一名婦人則穿梭在群眾間發送食物,一幅幅受難者的遺像一字排開在台上。
  藉由這些畫面,間接帶出了歷史事件及其處理方式的好壞影響。當人們的衝突不再訴諸暴力解決,昔日民主化的過程,就延續成了現今政治角力的舞台。當事人自身的見聞、受難者遺屬的哀痛皆係感性的主觀情緒,說服效果終有其限度;理性層面上,挖掘客觀線索的必要性,彷彿正被質疑的聲音所驅趕,永無歇息之日。

現狀可貴,仍有不足

  本片以縮時攝影「5.18民主和平紀念館」作結,建築前方的民主廣場曾經擠滿了群眾,此刻只有深夜徘徊的滑板青年、清晨推開大門的悄然聲響,隱晦地傾訴--多年後的今日,光州民主化運動的傷亡意義,可以重如泰山,也可輕如鴻毛。
右方的白色建築是5.18民主和平紀念館
左方的環狀噴水池廣場為5.18民主廣場
(圖片來源:kayakorea/Brandon Butler
  對一些倖存者來說,他們不僅需要生存,還想維護尊嚴;可是,尊重來自於事件真相,這看似卑微的願望又談何容易?其中一名受訪者說:
「大眾不接受也沒關係,我只希望事實不被扭曲就好了。」
  身為民主國家的人民,擁有相信何方說法的選擇權,不應該是奢侈的要求,但同時也不是憑空出現;這份選擇的自由非常珍貴,卻也是真相未明的表現。南韓人對光州民主化運動是如此,台灣人對二二八事件是如此,兩方對彼此的歷史認識亦然。
  意識形態的論戰,或因威權掩蓋,或因反對者的固執而不止息。不論是誰,都希望身處在一個能安心生活的社會;抹滅對方的詮釋空間,並不是因追求烏托邦般的太平盛世,而是希冀腳踏實地的平反定論。
  「逆向回到從前」,並不代表時間停滯、拖累進步速度。樂觀點來看,嘗試瞭解前人奮鬥的脈絡,終究能幫助我們釐清政局的未來方向。雖然南韓與台灣的歷史文化、民主化過程的敵我盟友不見得一樣,架構上卻有相似之處。我想,本片的存在正驗證了民主社會下,人們有能力與空間去探討歷史後果,也有持續冷漠或把握這份機會的自由,而不會因恐懼戛然而止,這既是不幸亦是有幸的現象。
腦泥
腦泥
試著寫電影,談觀後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