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工作的大主管,是「刻意練習」的擁護者。
在職場上,特別是業務性質的工作,師父一領進門,最常對新手說的話術就是:「無論你是誰,之前有沒有當過業務,你要記得,業務就是靠著不斷的努力和練習,和揣摩客戶的心意,不斷嘗試、精進,這樣,你就會成功。」
其實,這段是我潤飾過的結果,那些男人們講話哪會那麼文雅? 他們用的語言是:
「你就是先強姦客戶再說!」
Well, 這就是男性為主的職場文化,我懂的。
而我當年,作為一個每天被追著kpi 跑的,背著業績壓力的小業務,成績卻始終起起伏伏。和以前當國外業務半年就上手,轉戰作研究一年就把整個測驗完成(聽說一般研究員需耗時一年多兩年)得到教授稱讚,能力顯然是差異天般大。
也因此,常常陷入自我懷疑的當中,每隔半年、三個月就嚷嚷著要離職。但或許,我就是個工作起來會忘記時間、勇往直前,遇到挫折擦乾眼淚又努力做事的人,所以,就算我自認表現超差,還是會常常接收到主管鼓勵和關愛的眼神(當然也有被電的時候)。
也因此,我常會思考:工作性質到底有沒有因人而異這件事呢? 業務工作,當真如此行為主義,只要透過刻意練習、只要有心,人人都會是百萬業務嗎?
根據我職場觀察的結果,答案是:不盡然。
我相信,業務能力,要的是表達力、溝通力、說服力、邏輯力、自律...等等很多特質,的確,有些能力是可以透過有心、不斷刻意的練習成功,或者說,達到某種水準。
但是,在職場上也不斷的看到,有些人,真的是不到半年,他就成為百萬業務了,而有些人,明明資質、學經歷都不差,一兩年過去還是載沉載浮的。但平心而論,那些所謂百萬業務,到底是哪種特質讓他成就的? 這奧妙還真的是想破頭,都分析不出理由。
業務工作,真的是一種很奇妙的職業型態。他跟學經歷、年齡、身分背景,可以說是一點關係都沒有。
以我本人為例,歷經職場兩種截然不同性質的工作,感受十分明顯。
同樣都是從頭學起的工作,研究工作我就很快摸出頭緒,開發、資訊搜尋分析、專案管理、溝通協調、統籌整個測驗的進度也有模有樣的;
而反觀當業務,縱然,認識我的人,都說像我這樣外向、說話條理分明的人很適合在商場廝殺當女強人(見鬼了我其實不愛),而業務的工作內容,其實真的很簡單,比我作過的任何一種工作都單純,但,怪的是,我摸索時間就是比之前其他工作長才上手。
所以我相信,人還是有天生比較適合的、或有興趣的,容易學得快、做得好的領域。但最大的問題其實是:很少人知道自己喜歡什麼? 適合什麼? 要做什麼? 不要做什麼?
我們從小接受的工作價值觀,就是,那不過是一個賺錢求生存的工具。
導致,我看到我的一堆同事,覺得想要「學講話」、「面對人群」、「嘗試看看」就跑來當業務,然後,發現不是自己想的那樣,一兩個月就離職了。
這樣浪費人生、浪費時間、浪費勞資成本,老闆翻白眼and自己沒頭緒的劇碼,不斷在我們的職場上演。
所以,沒有找對自己的特長就一味練習,就像要叫魚飛,叫鳥在地上走一樣,經過千萬年的演化,或許也會有飛魚和不會飛的鳥(像雞)這種生物,但那畢竟是少數,魚再會飛也撐不久,雞在地上走,叫做翅膀退化的結果。
有些人就是手很巧,
有些人就是愛寫東西,
有的人天生就是比較會表達,
有的人天生就是對美感特別敏銳,
人人一定有自己做起來就是比別人得心應手的強項,你,找到了嗎?
找到他,那是你的天賦,然後,用力的,有方法的去刻意練習他(練習也是有方法的,以後有機會再寫一篇教大家),那樣,你才有機會在工作領域中,找到無與倫比的成就感和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