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預防下一次全球大流行的疫情,我們需要更多 #自然元素 在城市中,包括自然遊戲空間。
先說重點:伊利諾伊大學環境與行為研究人員 Ming Kuo 發現了「#自然」與「健康」之間,存在 21 個潛在的因果關係,而他幾年前對《科學日報》說:「自然,更像是一種複合維生素,可為我們提供所需的各種營養。」同時,這 21 個因果關係,最可能的核心,就是「免疫系統功能的提升」,這就是為什麼大自然可以同時保護我們免受各種不同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疾病、精神健康和肌肉骨骼疾病等的影響。
這一個重點,是由倡議型的加拿大多倫多景觀公司「Bienenstock 自然遊戲場」在加國宣布因塑膠表面會留有病毒而關閉遊戲場,又因新冠病毒疫情取消預計15 萬人次參加的「Canada Blooms! #加拿大花卉景觀博覽會」後再次提出的。
本來在花博戶外會場,這個景觀公司設計了一個「巨型自然遊戲場」安裝了超過二千噸天然材料,包括 500 立方公尺的沙子和覆蓋物,提高安全性的拋光樹樁,給愛攀爬的孩子有趣挑戰。作者的孫子被邀請去開幕前試玩,幾分鐘之內,沙子、樹皮木屑和土壤覆蓋了孩子的手和腳,但孩子卻竟是/盡是燦爛笑容。紅橡樹滑梯、沙坑、粉筆板和秘密基地都很受歡迎,但沒有什麼比水利工程遊戲,更能阻止孩子往別處前進了😂 - 一雙雙小手,拉動槓桿或抽動把柄,將水從水龍頭倒入木槽,再倒入沙坑或水桶。
已有長時間研究證據顯示,在自然環境玩戶外遊戲 (不包括塑膠、金屬和橡膠),對孩子是一種治療體驗,公司負責人 Adam Bienenstock 除了引用伊利諾伊大學研究,也提到日本歷史悠久的「森林浴」為例。而芬蘭媒體 Helsinki Alert 也闡述,多花時間在大自然,能提供身體對多種疾病的保護力。六零年代的孩子,早上被媽媽趕出門到晚上才回家吃飯,時間都花在自然遊戲中,無數個小時來在森林、水池小溪、搜尋花粉,用草片吹哨,在沙子裡挖到快要深入地球另一面,或是在路邊把冰棍磨成刀或是爬樹。
活躍健康兒童全球聯盟 (Active Healthy Kids Alliance) 和加拿大勞倫森大學的 Mark Tremblay 設計一張「加拿大活躍健康兒童報告卡」就使用計算「自然/戶外時間」作為衡量兒童健康的關鍵指標,而他們建議每天至少要 90 分鐘。
但是,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夠有資源使用到最優秀先進的自然遊戲空間,去擁有一場自然體驗。所以,若能在後院或陽台,加個原木、樹樁、沙水感統桌,或走路去社區公園。去走步道時,帶回家一包樹皮、橡樹果實或石頭回家玩。
沒有人說,在大流行期間,我們應該呆在室內。相反地,請遵循衛福部發布的公共衛生建議,但要讓孩子去呼吸到新鮮空氣。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孩子需要與大自然的情感聯繫。如果他們不體驗它,他們將不會喜歡它;如果他們不喜歡它,他們將不會保護它或幫助大自然進行復育。
我們的孩子,我們的未來。
文字內容摘自其公司官網、加國花博官網、以下二處和伊大研究人員報告:tinyurl.com/vlh67gs 和 tinyurl.com/s9aqqo3
圖片來自伊大研究報告: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548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