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有許多研究證實「接觸大自然」有益身心健康,我也曾在〈
面對疫情,你需要大自然的力量〉一文中探討過這個議題。4月底這篇來自卓克索大學(Drexel University)的最新研究,則是進一步發現:光是「感覺與大自然有連結」,就有益「飲食健康」。
研究對象為317名居住於費城的成年人,分析他們「與大自然連結感」以及「飲食習慣」之關連性。結果發現:
與大自然連結感程度越高者,「飲食多樣性」程度越高,飲食中的「蔬果類」食物也越多。而以上這兩個飲食習慣,都與營養均衡、身心健康息息相關。
所謂「
飲食多樣性」(Dietary Diversity)指的是:在特定時間內,所攝取的不同食物之種類與數量。
比方:一餐中同時攝取米麵等主食、肉類、魚類、蔬果,則飲食多樣性程度較高;為了口慾只吃雞排配珍奶、為了減重只吃蔬果、因為偏食只吃肉類,就是飲食多樣性程度較低。
所謂「
與大自然連結感」(Nature Relatedness),就得花些篇幅解釋。
根據維基百科,它有幾個相近名詞:自然連結感(Nature connectedness)、自然連結性(Connectivity with nature)、自然情感親和力(Emotional affinity toward nature)、自我自然包含性(Inclusion of nature in self)。
社會心理學家 Wesley Schultz 教授指出,自然連結感有三個組成部分:
- 認知組成:認知到人與自然是息息相關、甚至是一體的。
- 情感組成:個人對自然的關懷。
- 行為組成:個人對保護自然環境的承諾。
如果一個人感覺自己與大自然有連結,就會花較多時間身在其中,也較可能產生關切,進而採取行動保護大自然。
話說,怎麼做才能增加與大自然的連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