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釀圓桌|「電影有時候是言論的暴力」──釀作者的串流菜單與家庭劇院心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raw-image

本月初,在疫情還沒有升溫之際,《釀電影》策劃了第一次的圓桌聚會,邀請橘貓甜寒桑妮三位作者來和主編硯拓聊聊:這一兩年看線上平台的經驗,對 Netflix 的看法,看劇的習慣演變,以及平常如何挑片。

不過開場前,橘貓先糾結於如何挑酒──他說今年初到現在,他已經喝了 68 杯不一樣的啤酒了,「每次都不重複」是他的堅持,比看電影還有原則。

結果今天晚上,他點的是冰紅茶。

* * *

Netflix 收割全場的市佔率

硯拓:欸大家塔可飯趁熱吃,邊吃邊講!你們現在各自訂閱多少平台?(硯拓從第一口飯就不讓大家好好吃)

甜寒:是會變化的耶,不過基本盤是巴哈姆特動畫瘋、Netflix。巴哈雖然內容會跟其他平台重複,但還是想支持一個動畫平台的生存。加加減減訂閱的有 myVideo、Friday,有時候 Friday 會有獨家,myVideo 跟其他平台比起來比較划算,會有一些免費觀看的電影,其他平台常常需要購買單片。

再來就是 MUBI,它會跟 Scribd 綁在一起,買下這個組合就有兩個網站可以用,很划算,如果那陣子要找文件的話,就會看 MUBI 的東西。我最想訂閱的是 Criterion Collection,不過它一直都沒有開放台灣區,我試著掛過美國的 VPN,可是太慢了會很卡。

桑妮:我有特別為了《燈塔》去訂閱 amazon 一陣子。

橘貓:有《燈塔》?!現在還有嗎?

桑妮:有。

橘貓:奇怪我也有訂啊,怎麼從來沒有找到!

raw-image

桑妮:再來就是網飛(Netflix),還有跟朋友一起訂 LiTV,amazon 就是有時候有些電影挖不到,會到上面找找。

橘貓:我的話常駐就是 Netflix 跟 Friday,最近訂了 amazon。以前有一些零散的:Giloo、愛奇藝。我覺得 Friday 的邏輯比較像是,基本上台灣院線過水過的東西都會在上面出現,它是我的院線補償機制。

甜寒:這些平台之中 MUBI 稍微不一樣,它不是有很多片固定在上面可以隨選,它會每幾天幫你挑選幾部電影,這對選擇困難的人來說或許有好處,推薦你一些平常不會看到的東西,而且你必須要在時限內看完。不過如果你是一個「因為那陣子很想看什麼才去看」的人,可能會覺得很煩,突然想看的東西就是看不到,然後永遠都是那些你暫時不想看、以後也不會想看的東西。所以 MUBI 一直讓我很困擾,它的電影都很好看,可是我有時候就是沒有心情看它(笑)

硯拓:所以才會有昨天訊息裡說的那個 All The Streams,選擇太多而且很碎片化的時候大家反而會挫折,乾脆就有一個網站把這些平台集合起來讓你切換,像電視頻道一樣,可能你切到 Netflix 正在播《怪奇物語》,切到 HBO 正在播《守護者》或其他⋯⋯當作在家裡轉第四台。

橘貓:嗯!聽起來不錯!(笑)

甜寒:突然想到還有 Festival Scope,如果有哪個大影展願意跟線上合作,有一些比較新銳或國際性的片就會開放給你看,就算沒有去電影節還是可以看片。還有譬如 vimeo 上,有些獨立的短片、長片會自己放上去,或是想投稿給公司或是電影節的人會放上去,我也會上去看一些比較新的片。

你說的自由到底是不是自由

(此時服務生端上硯拓的哈密瓜冰淇淋蘇打,所有人都被飲料童趣的外觀逗樂,而且一致認同符合硯拓的人設──孩子氣的食物品味。)

raw-image

硯拓:這真的兒童到一個程度欸!

桑妮:太可愛了。

橘貓:這是棉花糖嗎?

硯拓:(趕緊轉移話題)啊對,我都忘了問你們,看片會快轉嗎?比如什麼 1.5 倍速⋯⋯

桑妮:不會。除非是要跳到某個段落,但這個就不算數了。

甜寒:應該說如果我不把它當成「看片」的時候會這麼做,好比一些做得很爛的動畫(笑),為了努力看完就會快轉,或一些實境節目,覺得有點無趣的話會跳著看。不過有些影集我會以電影的方式來看,還是會很嚴格執行一切要求。

硯拓:看來大家還是有某種堅持。根據昨天交上來的問券,各位現在每天看串流平台的時間至少一小時、最多三小時,但你們又都說這不影響你們進戲院看片的時間跟程度,我覺得這件事滿神奇的──在我的想像裡,如果一天花兩個小時在家看串流,一個禮拜又進戲院看至少兩部片,這真的是看電影看到在生活裡佔了一個不可忽視的巨大比例⋯⋯

橘貓:但其實我很久沒有「自主地」進電影院了,對我來說如果真的有什麼很想看的才會進電影院。搞不好 Netflix 真的有莫名其妙的替換掉一些東西吧我猜,因為想看的東西都在上面了。

raw-image

硯拓:這種時候你們會怎麼切換?什麼情況下會去戲院看?除了試片,什麼動力會促使你們進戲院,即使知道兩個月之後就能在平台上看到?

橘貓:倒比較像是,有滿多片「如果我現在不進戲院看,之後可能也不會想看了」,例如春節的時候我一直很糾結要不要看甄子丹那部什麼《肥龍過江》,就覺得哇我如果現在不看的話以後一定不會看啊~ 然後後來我沒有看啦,現在就覺得天啊,我應該這輩子都跟這片無緣了,哈哈哈。

甜寒:我覺得就像橘貓說的,像看影展跑得很勤也是因為如果有一天它上了院線或平台,也不一定會去看。沒有到那麼喜歡,但又必須關心一下各大影展有什麼比較新的創作者。另外一點可能是比較傳統的,對技術設備的要求,比如李安、諾蘭的片還是要去電影院看,而且要盡量符合規格。

桑妮:我自己看串流的方式比較倒過來,很多人是去戲院看片比較挑,在串流平台上比較隨意,我反而是去影展時有一種自己在冒險的感覺,不會特別挑剔,但在家看影集前會先做功課,看哪個比較有興趣。

戲院在感官上對我來說,跟在家看影集還是差滿多的,畢竟你被關在一個小小的黑盒子裡,盯著大螢幕,有很多在家體驗不到的感官。尤其導演如果比較注重構圖或其他細節的時候,對於一個畫面,同樣的分析、同樣的結論你可能在電腦前盯著拉片也能得出,但那畢竟是做出來的一個、比較 logical 的結論而已,自己感覺上會不會有那麼大的差異?我覺得還是要回到電影院裡,那些設備提供給你的感官體驗。

甜寒:類似桑妮這樣,還是會想要跟電影有某種契約的感覺,一個必須要非常沈浸、充分調度感性和理性、而且被鎖在那邊的空間,是很多環境複製不來的。我甚至以前很堅持,在家看電影的話會把窗簾都拉起來,用投影機看,可是後來變成時間很緊,必須要看某部片的時候,就沒辦法做到這種程度,還是會用平板或電腦看。

raw-image

原來愛進戲院的人都是享受被強迫的 M 屬性啊

硯拓:這也是其中一件有趣的事,我問你們在家看串流跟在戲院的專心度比較,三個人都聲稱在家看專心度一樣是 10,但其實我很懷疑這件事。我意思是,我們顯然都還是傾向「要進戲院看電影」,有一個沈浸空間或大家一起看片的儀式感,即使在家,還是盡量把環境弄得完善。我很好奇,在家觀看的 10 分,跟在戲院得到的 10 分,究竟是不是等值?還是說,所謂 10 分是當我今天作為一個評論者,我得分析、觀察美學⋯⋯即使盯著小螢幕看,也能得到一樣的成果,但進戲院主要追求的是作為「影迷」,而非「影評」的心理上的儀式感或享受?

桑妮:我的狀況接近硯拓說的那樣子。進戲院像是自願性地讓渡自己一部分自由的權利給戲院這個小空間,一方面也享受被半強迫地鎖在裡面的感覺。當你在家的時候,這一層契約關係就不存在了,所以即使下意識告訴自己好像應該專心一點,還是有些不可阻擋的因素讓你無法處在同樣的關係裡。

所以對我來說,兩者造成的效果當然不等值。如果在戲院看《愛爾蘭人》,就算我會覺得要一樣專心,可是那個專心得到的東西會不大一樣。像我有拉片的習慣,在家看可能就會,「欸,剛才那邊好像有哪個鏡頭從左邊擺到右邊,這個東西很有趣」,我想要重看一遍,於是暫停再拉回去。這樣的事情在戲院當然不會發生。可是在戲院不能做這件事不見得是壞事,就是兩個不一樣的情形帶來不一樣的結果,得到的東西也不一樣。

硯拓:你剛剛說拉片的習慣,你會連第一次看的時候也這樣嗎?

桑妮:在家的時候我會。

raw-image

硯拓(邊吃咖哩飯):真的喔!所以你不會追求那個,第一次看的時候一氣呵成的感覺。

甜寒:剛才說的在戲院和在家觀影的 10 分,那個 10 分算是我給的「誠意」,類似一個還原。但其中還要考量很個人的因素,比如有些電影適合在戲院很滿座地看,或是在戲院少少人地看,有些電影適合在家,減少他人影響。現在的戲院文化,其實就連看影展,用手機的人都變多了,有很多會被周圍影響的因素,很敏感的時候氣氛隨時都會被破壞。

像柏格曼的電影,我那時候就覺得⋯⋯金馬柏格曼影展好痛苦,我覺得柏格曼倒適合自己一個人在家看,跟其他人看就會覺得⋯⋯很煩。像最近《我們的相愛時光》我也覺得自己在家看的效果很好,當初在家看第一次真不錯。還是有一些比較個人的觀影癖好。

桑妮:確實,有些電影在家一個人看,當你把自己跟從他人的關係割離出來之後,會有一種孤獨的自在感。在戲院黑盒子裡,有點像是自願強迫自己和他人綁在一起,也會對自己有一些約束,譬如想哭的時候想笑的時候,或我想要放聲大叫的時候,怕影響到他人而不敢這麼做,這個差別會對你的感覺造成或大或小的影響。

硯拓:那相對地有什麼片子,是你們覺得要在戲院跟一堆人看?

甜寒:像《台北物語》在戲院看很開心,還有大部分的喜劇片、恐怖片,跟朋友一起看的感覺很好。不然其他片我其實很討厭有人坐在我旁邊,就算是朋友,如果沒有親近到一個程度他們坐在旁邊還是會給我很大的壓力。

橘貓:我一直記得國中有個奇怪的記憶,那時候因為電影大部分算是一種社交行為,我跟一群同學去看了──要講出這個我都覺得很尷尬──《暮光之城》第三集,當我在戲院裡看到一個我覺得沒有特別好笑的戲,但所有人都在笑的時候,會有一種好像成功融入這個地方的錯覺。

raw-image

戲院裡的體驗,像是一種言論的暴力

橘貓:另一個我覺得有趣的是,我記得金馬前兩年重放《不可逆轉》,結尾閃燈的部分給我一種非常詭異的感覺,好像進入一個邪教儀式的會場,看到一堆人很冷靜地,用一種看恐龍化石的心情在參加這個儀式,大家非常冷靜地在從事一個非常明顯不正常的事情,當你看到大家都是背影的時候,就很好奇大家現在心情到底是怎樣?只有我一個人覺得這樣不太正常嗎?(笑)

甜寒:那你看《高潮》有沒有這感覺?

橘貓:我還沒看⋯⋯

桑妮:趕快去看趕快去看!

甜寒:就也是你形容的這種,參加一個邪教儀式,大家一起在戲院裡心跳不已,散場再走出戲院的感覺。

橘貓:還有看完《1917》的時候覺得,這東西在戲院裡就已經有人會不喜歡了,何況是小螢幕,一定死更慘啊!一旦脫離黑盒子好像這個東西就不成立了。

硯拓:有到「不成立」的程度?

橘貓:我沒有看很多相關的知識,但就有一種感覺:它需要你跟它完全同步在一個時空跟頻率上。我不能夠有意識地切斷它,我在這個空間裡的角色是被動的。戲院跟家裡最大的差異應該就是,在戲院裡真的很被動,我不能操作它,能做的最多就是離開,但除了離開,沒有其他任何的選項。當你對這個空間無能為力的時候,你是一個參與者,而非一個能夠在這裡發揮自己力量的人。但在家就是看到無聊暫停一下,看到想睡暫停一下,去喝杯酒或幹嘛的。

硯拓:你覺得《1917》的特性讓觀者的無能為力和被動性更強烈,剛好也對應到在戲院跟在家看片的心態差異:被迫買票進去看,跟著電影踏上一段他們沒有辦法、也無從選擇的路途,這種感覺在家裡就很難被複製。

橘貓:要找到具體的形容好像有點困難,比如在家看《人類之子》就會覺得還好,好像路過了這個東西,但在電影院你是被丟進去的,就覺得啊好慘啊~現在怎麼辦啊~現在要離開也要承受很大的成本像是票錢啊,要從很多人前面走過去啊,被盯著看這樣。(平常如果別人走出去我也會一直盯著他看。)

raw-image

桑妮:我一直覺得進戲院有點像是去體驗暫時臣服在一個君王面前的感覺。導演可能在電影裡放了一段講了之後你不想再繼續聽下去的辯論,可是在電影院裡如果你不選擇離場的話,就只能專心把它聽完,可以說是一種言論的暴力吧!

橘貓:我其實還是很懷念以前看電視的時候,不能按暫停真的是一件很棒的事,可能我的個性就是比較賤的那種,就是希望別人來告訴我這邊不能暫停。擁有太多權力的時候多少會有點輕賤這個東西的感覺,哈哈哈。電視時代很平等啊,你要馬看要馬走,有一種很對等的感覺。

硯拓:聽起來是,當我們越來越自由,你對於我們使用自由的能力反而沒有信心?

橘貓:這個比喻好像又太過嚴重(笑),應該說,以前看電視的時候,假如我要拿一杯水,就會跑著回來啊,因為我走了它還是繼續放,但現在不用,我只要按暫停就可以去慢慢倒水,然後哦加點冰塊好像還不錯。

硯拓:這會造成什麼不好的後果嗎?

橘貓:就變成它是我底下的分支,是我現在週六生活的一部分,是我的一個行程,我可以很輕鬆地調動它,但如果是我要「配合」這個東西的話就有點不同。

硯拓:你的位階變得比它高

橘貓:對啊這樣很無聊啊!怎麼可以這樣。

桑妮:有些電影會有那種,我們覺得很尷尬或很想要避開的場面,看到的時候很想遮臉覺得「天哪不要再繼續看下去了」,在戲院裡你一定要強迫自己把它看完──

甜寒:你可以用手遮⋯⋯

桑妮:對對,可以用手遮,可是你沒辦法完全阻斷感官,還是被強迫要接收它。可是在家可能會有一種想要暫時變成人物命運的主導者的感覺,我可以暫停,就不要讓它繼續走下去。

撰稿、攝影:蔡家嫻
編輯:張硯拓

看更多專為影癡而生的好內容,就一起來支持【釀電影】吧!

釀電影除了臉書粉絲專頁,最近也設立了 IG 帳號,以及 Line@ 帳號,不同平台會以不同方式經營、露出,並提供不一樣的優惠活動,請大家記得追蹤鎖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5
柳樂優彌之前在發布記者會上說過,因為受到《幕府將軍》的刺激,他的抱負是把《噬亡村》系列推向國際舞台,並且推動日劇(Jドラマ)的發展。這次透過迪士尼的串流平台,確實成功將日劇展示給全世界,開闢出一條嶄新的道路。
Thumbnail
2025/04/25
柳樂優彌之前在發布記者會上說過,因為受到《幕府將軍》的刺激,他的抱負是把《噬亡村》系列推向國際舞台,並且推動日劇(Jドラマ)的發展。這次透過迪士尼的串流平台,確實成功將日劇展示給全世界,開闢出一條嶄新的道路。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9
​奧地利導演約瑟夫・哈德(Josef Hader)繼柏林入圍競賽片《放生員工請注意》後,再次以《女警撞到夫》入圍柏林影展大觀元單元。《女警撞到夫》不僅是一部對現代社會深刻觀察的作品,更是一篇反鄉村浪漫化寫實宣言,電影將由東昊影業代理,於 4/25 正式上映。
Thumbnail
2025/04/19
​奧地利導演約瑟夫・哈德(Josef Hader)繼柏林入圍競賽片《放生員工請注意》後,再次以《女警撞到夫》入圍柏林影展大觀元單元。《女警撞到夫》不僅是一部對現代社會深刻觀察的作品,更是一篇反鄉村浪漫化寫實宣言,電影將由東昊影業代理,於 4/25 正式上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當世界只剩下兩部電影, 燒腦與無腦。 我即將要說,本書與我三十年又好幾個月的人生歷程,所碰撞出的感知。 A. 我們要的到底是什麼——院線與串流之戰。 B. 格雷馬斯矩陣可能可以的動人之處。 C. 恰似拍照時晃到的影像。 D. 花時間感受自己的經歷。 E. 薩滿教巫師與戒毒會椅子上的諮商師。 【我們要
Thumbnail
當世界只剩下兩部電影, 燒腦與無腦。 我即將要說,本書與我三十年又好幾個月的人生歷程,所碰撞出的感知。 A. 我們要的到底是什麼——院線與串流之戰。 B. 格雷馬斯矩陣可能可以的動人之處。 C. 恰似拍照時晃到的影像。 D. 花時間感受自己的經歷。 E. 薩滿教巫師與戒毒會椅子上的諮商師。 【我們要
Thumbnail
欸不是,週五下班想獨活吃拉麵,跑了辦公室附近的兩家都排隊,台北人怎麼還留在台北城?我堅強,喝碗餛飩湯上路。到信義誠品聽講座。好險有來,十分精彩。今日的講座是葉郎和重點就在括號裡對談,講各自從錄影帶、DVD、MTV、電影院、串流等等的觀影體驗。 從電視談起,早期對於男人來說,
Thumbnail
欸不是,週五下班想獨活吃拉麵,跑了辦公室附近的兩家都排隊,台北人怎麼還留在台北城?我堅強,喝碗餛飩湯上路。到信義誠品聽講座。好險有來,十分精彩。今日的講座是葉郎和重點就在括號裡對談,講各自從錄影帶、DVD、MTV、電影院、串流等等的觀影體驗。 從電視談起,早期對於男人來說,
Thumbnail
Tufting 簇絨編織:工藝創作、一日體驗、商機|編輯呢喃・當期觀點・有靈魂迴響・劇場溫知識・再敗德時・光影片刻・期間限定活動
Thumbnail
Tufting 簇絨編織:工藝創作、一日體驗、商機|編輯呢喃・當期觀點・有靈魂迴響・劇場溫知識・再敗德時・光影片刻・期間限定活動
Thumbnail
年末將至,老規矩,寫篇文總結、覆盤一下 2022。當初是因方格子在 2020 年的年末儀式徵文而訂下此習慣,算來已是第三次寫這樣的年檢文了。話不多說,馬上開始吧!
Thumbnail
年末將至,老規矩,寫篇文總結、覆盤一下 2022。當初是因方格子在 2020 年的年末儀式徵文而訂下此習慣,算來已是第三次寫這樣的年檢文了。話不多說,馬上開始吧!
Thumbnail
與其計算哪個划算?把時間拿回來看電視電影,不要把時間花在那種八到十五分鐘跟你講一部電影的影片或podcast,而且漫無目的的滑過就覺得「自己有看過了」的行為上。省下那些無腦刷影片的時間,你可以閱讀、觀看更多更多的內容,最後,它們都會成為你腦子裡的東西,怎麼算都很划算!
Thumbnail
與其計算哪個划算?把時間拿回來看電視電影,不要把時間花在那種八到十五分鐘跟你講一部電影的影片或podcast,而且漫無目的的滑過就覺得「自己有看過了」的行為上。省下那些無腦刷影片的時間,你可以閱讀、觀看更多更多的內容,最後,它們都會成為你腦子裡的東西,怎麼算都很划算!
Thumbnail
我寫這些戲啊劇啊,寫了二十幾年。我不是一個優秀的劇評或是有人氣的網紅能幫你賣什麼,更不太愛寫一些迎合大眾能賺流量的文字(而且常覺得台片台劇不爭氣XDDD)但我會一直持續熱愛的、推廣著我所喜歡的電視/電影,特別是台灣的作品。
Thumbnail
我寫這些戲啊劇啊,寫了二十幾年。我不是一個優秀的劇評或是有人氣的網紅能幫你賣什麼,更不太愛寫一些迎合大眾能賺流量的文字(而且常覺得台片台劇不爭氣XDDD)但我會一直持續熱愛的、推廣著我所喜歡的電視/電影,特別是台灣的作品。
Thumbnail
「訂閱制」的知識焦慮 #知識焦慮 隨著訂閱的服務愈來愈多,今日特別檢視和整理自己目前為止的訂閱服務有哪些,以及每月所花的金額。 訂閱制整理: 1、Netflix:100/月(合租) 2、Spotify:140/月(合租、3) 3、愛奇藝:84/月(年費999) 4、Catchplay +:12
Thumbnail
「訂閱制」的知識焦慮 #知識焦慮 隨著訂閱的服務愈來愈多,今日特別檢視和整理自己目前為止的訂閱服務有哪些,以及每月所花的金額。 訂閱制整理: 1、Netflix:100/月(合租) 2、Spotify:140/月(合租、3) 3、愛奇藝:84/月(年費999) 4、Catchplay +:12
Thumbnail
每周一篇文章的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的文章為:《鬼滅》《天竺鼠車車》幕後推手!代理動畫卻免費放送,木棉花在想什麼? 開放動畫免費觀看,對抗盜版亂象,轉機與賭注並存; 少收分潤金也要讓作品上架更多平台去擴大打擊面; 累積日方合作經驗,加速商品開發周期; 曾被已讀不回,如今食品、手搖杯都找上門。
Thumbnail
每周一篇文章的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本次分享的文章為:《鬼滅》《天竺鼠車車》幕後推手!代理動畫卻免費放送,木棉花在想什麼? 開放動畫免費觀看,對抗盜版亂象,轉機與賭注並存; 少收分潤金也要讓作品上架更多平台去擴大打擊面; 累積日方合作經驗,加速商品開發周期; 曾被已讀不回,如今食品、手搖杯都找上門。
Thumbnail
「以前去出租店就很快樂啊,租到DVD後走回家的那段路會有一種,哇~很開心很期待的感覺,回家放在播放器旁邊就會很開心。現在就是,最新上線,然後一排,少了一段走回家的過程,這件事情讓我很煩躁,沒有一種去西天取經的感覺,現在就是經書大全,看著覺得何必呢?我還要讀嗎?要不要去找一點什麼可以讓我取經的東西⋯」
Thumbnail
「以前去出租店就很快樂啊,租到DVD後走回家的那段路會有一種,哇~很開心很期待的感覺,回家放在播放器旁邊就會很開心。現在就是,最新上線,然後一排,少了一段走回家的過程,這件事情讓我很煩躁,沒有一種去西天取經的感覺,現在就是經書大全,看著覺得何必呢?我還要讀嗎?要不要去找一點什麼可以讓我取經的東西⋯」
Thumbnail
本月初,在疫情還沒有升溫之際,《釀電影》策劃了第一次的圓桌聚會,邀請橘貓、甜寒、桑妮三位作者來和主編硯拓聊聊:這一兩年看線上平台的經驗,對 Netflix 的看法,看劇的習慣演變,以及平常如何挑片⋯⋯
Thumbnail
本月初,在疫情還沒有升溫之際,《釀電影》策劃了第一次的圓桌聚會,邀請橘貓、甜寒、桑妮三位作者來和主編硯拓聊聊:這一兩年看線上平台的經驗,對 Netflix 的看法,看劇的習慣演變,以及平常如何挑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