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秘書長譚德賽為何要指控台灣?

2020/04/0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20年4月公開指責台灣搞種族歧視的WHO秘書長,譚德賽(Tedro),其出身是東非國家衣索比亞。這有什麼意義呢?因為彭博的專欄作家柯文(Tyler Cowen)曾說過「衣索比亞已經是非洲的中國了。」。

為什麼這樣講?這句話的意義是什麼?首先,我們需要知道非洲與中國的關係脈絡:從2009年開始,中國成為非洲最大的經濟夥伴,除了在2015年金援達到3,000億美元,中國政府2017年還在吉布地(衣索比亞旁邊的小國)建立第一個海外軍事基地。

中國政府的「非洲政策」佈局可以分為三階段來看。第一階段是從1950年代開始,中國政府將援助非洲作為一種外交軟實力,目的在於鞏固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的地位,也與當時的台灣競爭。第二階段是中國1990年後的改革開放,政府將非洲作為中國企業進軍的新市場。第三階段為2000年後,中國將非洲視為重要的原料供應國,資金集中在自然資源豐富的地區,如中非、東非和南非等。

中國也積極在非洲取得基礎建設案,如鐵路和公路工程計畫。這類工程在1980年後,被視為是一種成本高、又無法為當地社會帶來實質效益的「白象工程」,因此國際投資愈來愈少;但中國則趁機向非洲各國推銷「一籃子」式的承包方案:非洲以信用貸款的方式融資,由中國企業執行工程,非洲則要以原料出口到中國作為償還。

而且,在簽訂契約的過程中,中國不會像西方國家那樣,要求對方必須遵守民主或環境規範。因此在巨額資金與低規範要求的誘惑下,這也是中國可以成為非洲頭號金主的重要原因。

那這與衣索比亞出身的WHO秘書長有什麼關係呢?若打開地圖,會發現衣索比亞是一個位於內陸的東非國家,「阿迪斯阿貝巴」(Addis Ababa)是它的首都。此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內陸國家,也是非洲第二人口大國,擁有超過一億的居民。

在基礎建設的部分,中國在衣索比亞的首都建造了機場,也建立連結吉布地與衣索比亞的鐵路,並在尼羅河資助此國建造號稱全球前十大水力發電的「衣索比亞復興大壩電廠」。其中,從吉布地多哈雷港口到衣索比亞首都的鐵路,是中國「一帶一路」計畫中的一部分,已在2018年1月1日開通。

在各種外資投注下,衣索比亞在2000-2016年成長為人均所得第三高的國家,也因此,衣索比亞被外界期待能繼中國之後,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這便是柯文說出「衣索比亞已經是非洲的中國了。」的原因。然而在成為非洲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光環背後,衣索比亞也是中國在非洲的主要借貸國之一,估計自2000年之後已經向中國借貸約121億美元。

從上述的資訊中,便不難理解衣索比亞出身的WHO秘書長,為何發言立場會有所偏頗;而譚德賽在指控非WHO會員國的台灣對他進行人身攻擊和種族歧視時,其既得利益國是誰,也就不難明白了。然而筆者認為這其實是好事,因為表示台灣的影響力正在國際社會中逐漸增強。不然憑一個不被承認為國家的小小孤島,身為非洲第二人口大國的WHO秘書長何必大費周章地控訴呢?

而台灣能不能把握這次曝光機會,在國際社會中建立良好的形象與聲望,就看我們自己的努力。因此,讓我們繼續心平氣和地往前走,克服任何挑戰與考驗,持續展現自身的實力,便是對任何控訴的最好回應了。

參考資料
世界大局:地圖全解讀
人均所得成長全球第三高!全球企業為何看好一個非洲國家?
一帶一路壓力大 衣索比亞與中國重啟談判


艾咪
艾咪
一個喜歡思考、寫作的人,持續探索自己所能達到的最大可能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