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錢很重要,我喜歡錢,這樣不好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小孩子討厭說教,但喜歡「抬槓」;不喜歡念書,卻很喜歡「賺錢」。明明指定閱讀是文學小說,只要情節提及錢或工作,讀書會的討論一定「歪樓」;原本害羞的孩子眼睛會突然一亮,多話的孩子更是激動,彷彿自己是公司老闆一般,而我們正在某國際金融會議上作重要決策。

拜資本主義所賜,以看似萬能的「金錢」當出發點,我們的確能開啟許多值得討論的大議題。

「ㄟ,為什麼你們那麼愛錢?」我問孩子們。
「錢可以讓我自由啊!想幹嘛就幹嘛,多好?」其他幾位點頭附和。
金錢意味著自由,自由在這裡被解讀是「隨心所欲」。

我想起那則流傳甚廣的小島寓言,於是分享給孩子。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830 字、2 則留言,僅發佈於讀書會裡的臥底大人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羅怡君的沙龍
119會員
29內容數
這裡的文章給大人看,小孩更適合服用。 寫作靈感來自於讀書會裡的孩子群,他們是天生的哲學家,也是當代的受難者,他們的提問、苦惱與自答,彷彿是各自書寫的秘密小誌。也許從一本小說開始、從一個問題出發,隨著臥底大人的試探與紀錄,開展出孩子們可實踐的生活計畫與思辨對話。
羅怡君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2/13
《指定閱讀:新來的同學》 前情提要:這一本小說的文字一點也不多,是小麥田引進國外排行榜冠軍的「圖像小說」。顧名思義是一位轉學生的故事,這位家中移民到美國討生活的轉學生,從一位轉學生的視角,不斷尋找自己與他人的異同之處,其中包括種族膚色、男女相處、貧富差距,也悟出自己的生存之道
Thumbnail
2021/12/13
《指定閱讀:新來的同學》 前情提要:這一本小說的文字一點也不多,是小麥田引進國外排行榜冠軍的「圖像小說」。顧名思義是一位轉學生的故事,這位家中移民到美國討生活的轉學生,從一位轉學生的視角,不斷尋找自己與他人的異同之處,其中包括種族膚色、男女相處、貧富差距,也悟出自己的生存之道
Thumbnail
2021/09/24
指定閱讀:《神啊,你在嗎?》 前情提要:這本歷史悠久的青少年小說不斷再版,但不論甚麼時代讀卻都像新的一樣。書中主角是位即將六升七年級的女孩瑪格麗特,爸爸是猶太人、媽媽是基督徒。本來只要專心面對轉學和青春期的各種麻煩事的她,卻因為宗教信仰而煩惱....這一次我們談選擇和自由。
Thumbnail
2021/09/24
指定閱讀:《神啊,你在嗎?》 前情提要:這本歷史悠久的青少年小說不斷再版,但不論甚麼時代讀卻都像新的一樣。書中主角是位即將六升七年級的女孩瑪格麗特,爸爸是猶太人、媽媽是基督徒。本來只要專心面對轉學和青春期的各種麻煩事的她,卻因為宗教信仰而煩惱....這一次我們談選擇和自由。
Thumbnail
2021/06/03
有些人在乎朋友是因為愛熱鬧,有些人在乎朋友是因為怕孤獨。 「你是愛熱鬧?還是怕孤獨?」 有個男孩歪了歪頭:「老師,這兩種有不一樣嗎?」
Thumbnail
2021/06/03
有些人在乎朋友是因為愛熱鬧,有些人在乎朋友是因為怕孤獨。 「你是愛熱鬧?還是怕孤獨?」 有個男孩歪了歪頭:「老師,這兩種有不一樣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今天想來推薦一本很適合念給孩子當床邊故事的書,同時也是寫給大人的寓言故事。看完這本書不但能理解經濟是怎麼一回事,還能間接了解官商勾結,官與錢之間...
Thumbnail
今天想來推薦一本很適合念給孩子當床邊故事的書,同時也是寫給大人的寓言故事。看完這本書不但能理解經濟是怎麼一回事,還能間接了解官商勾結,官與錢之間...
Thumbnail
「爸爸,我已經升上高年級了,可以給我零用錢了嗎?」 八月底,準備升五年級的女兒即將開學前,突然開口跟我講了這句話,我才驚覺原來她已經長大,到了想要自己買東西的年紀了。 我順口問:「那妳想要零用錢做什麼呢? 」 「ㄜ......拿去花吧!」遲疑了一下,女兒回答。 我頭上兩條線頓時冒了出來
Thumbnail
「爸爸,我已經升上高年級了,可以給我零用錢了嗎?」 八月底,準備升五年級的女兒即將開學前,突然開口跟我講了這句話,我才驚覺原來她已經長大,到了想要自己買東西的年紀了。 我順口問:「那妳想要零用錢做什麼呢? 」 「ㄜ......拿去花吧!」遲疑了一下,女兒回答。 我頭上兩條線頓時冒了出來
Thumbnail
有一個則民間故事:話說墨西哥灣的海灘旁,有一群釣魚的釣客,一位當地人和外地的經濟學博士鄰座兩旁,當地人熟悉環境以及海向,不斷地將大魚釣上岸頭,讓這位博士嘆為觀止。不經意的問道:先生您這麼會釣魚,平時都在做些什麼事呢?當地的先生也很熱情的回答:平時也閒來無事,就是釣釣魚,回家讓老婆煮來全家共享,含飴弄
Thumbnail
有一個則民間故事:話說墨西哥灣的海灘旁,有一群釣魚的釣客,一位當地人和外地的經濟學博士鄰座兩旁,當地人熟悉環境以及海向,不斷地將大魚釣上岸頭,讓這位博士嘆為觀止。不經意的問道:先生您這麼會釣魚,平時都在做些什麼事呢?當地的先生也很熱情的回答:平時也閒來無事,就是釣釣魚,回家讓老婆煮來全家共享,含飴弄
Thumbnail
我用【漁村裡窮人與富人的故事】作為開頭, 藉由這個故事讓讀者知道用對方法可以讓我們事半功倍, 投資也是,你必須用對方法以及持之以恆。 文章中分為幾個區塊,我用故事、教育與現實落差、建議如何挑選、 以及自己的實際投資, 透過的簡單的故事,讓讀者明白簡單的道理,再用很單純的方式, 達到最大的效果。
Thumbnail
我用【漁村裡窮人與富人的故事】作為開頭, 藉由這個故事讓讀者知道用對方法可以讓我們事半功倍, 投資也是,你必須用對方法以及持之以恆。 文章中分為幾個區塊,我用故事、教育與現實落差、建議如何挑選、 以及自己的實際投資, 透過的簡單的故事,讓讀者明白簡單的道理,再用很單純的方式, 達到最大的效果。
Thumbnail
一個富翁到海邊散步,看見一個孩子在釣魚,說:「天天釣魚沒有前途,你跟我創業去。」孩子問:「創業做什麼?」「創業了可以多賺錢」孩子問:「多賺錢做什麼?」「多賺錢以後就可以不工作了」「不工作幹嘛?」「不工作可以在海邊釣魚。」然後孩子問富翁:「那我現在在做什麼呢?」富翁啞口無言。
Thumbnail
一個富翁到海邊散步,看見一個孩子在釣魚,說:「天天釣魚沒有前途,你跟我創業去。」孩子問:「創業做什麼?」「創業了可以多賺錢」孩子問:「多賺錢做什麼?」「多賺錢以後就可以不工作了」「不工作幹嘛?」「不工作可以在海邊釣魚。」然後孩子問富翁:「那我現在在做什麼呢?」富翁啞口無言。
Thumbnail
我那天看到一段李銀河老師一篇文章,她說道,生活家這個詞,第一眼看去,會讓人有一種罪惡感。 因為東方人從小所受的教育所養成的價值觀大多都是以工作哲學為主要,工作是人生的第一要務,生命不息,工作不止,若是稍微停下來發呆,就會有一種罪惡感。好像生命就被浪費了一般。 就像是那個膾炙人口的漁夫故事。
Thumbnail
我那天看到一段李銀河老師一篇文章,她說道,生活家這個詞,第一眼看去,會讓人有一種罪惡感。 因為東方人從小所受的教育所養成的價值觀大多都是以工作哲學為主要,工作是人生的第一要務,生命不息,工作不止,若是稍微停下來發呆,就會有一種罪惡感。好像生命就被浪費了一般。 就像是那個膾炙人口的漁夫故事。
Thumbnail
你最終的目的的不是有形的,而是無形的。而且還有一個最終極的目的的,就是你一直嘗試著尋找自己,即使看起來你一直找錯,但其實你一直沒有放棄嘗試過⋯⋯
Thumbnail
你最終的目的的不是有形的,而是無形的。而且還有一個最終極的目的的,就是你一直嘗試著尋找自己,即使看起來你一直找錯,但其實你一直沒有放棄嘗試過⋯⋯
Thumbnail
 小孩子討厭說教,但喜歡「抬槓」;不喜歡念書,卻很喜歡「賺錢」。大人們聽到小孩子愛錢,不免擔心價值觀會不會太扭曲?在孩子目前的生活經驗裡,金錢的確蠻萬能的,可以滿足夢想、使喚別人、交換條件甚至代表著某種「自由」,這樣的觀點完整嗎?又該怎麼和孩子討論呢?
Thumbnail
 小孩子討厭說教,但喜歡「抬槓」;不喜歡念書,卻很喜歡「賺錢」。大人們聽到小孩子愛錢,不免擔心價值觀會不會太扭曲?在孩子目前的生活經驗裡,金錢的確蠻萬能的,可以滿足夢想、使喚別人、交換條件甚至代表著某種「自由」,這樣的觀點完整嗎?又該怎麼和孩子討論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