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 - 小狗錢錢與我的圓夢大作戰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爸爸,我已經升上高年級了,可以給我零用錢了嗎?」

八月底,準備升五年級的女兒即將開學前,突然開口跟我講了這句話,我才驚覺原來她已經長大,到了想要自己買東西的年紀了。

我順口問:「那妳想要零用錢做什麼呢? 」

「ㄜ......拿去花吧!」遲疑了一下,女兒回答。

我頭上兩條線頓時冒了出來,只好接著問:「那你想花在什麼地方?」

「恩......我還沒想到......」

這下確定不是兩條線,明天我起床時應該煩惱到頭髮都掉光了吧!

的確之前工作比較忙,沒什麼時間陪她們聊天,最近適逢她們暑假,剛好我時間也空了出來,比較多時間陪她們,女兒也比較願意開口跟我分享她身邊的瑣事了!

現在想來,我從來沒跟她談過理財,投資,儲蓄......這些方面,甚至連「錢」的基本是什麼?「錢」要拿來做什麼用?為什麼我們會需要「錢」?「錢」是不是越多越好?......這些我們都沒聊過!

但她知道如果有想要的東西,開口跟爸媽拿錢就可以買到了。以結果來說,她的確獲得了她想要的果,但她不知道因啊!這很不對,但總不能推薦她看「窮爸爸富爸爸」、「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之類的書吧!

還好google了一下,發現了這本驚為天人的孩童理財小說!

主角是個小女孩,很愛狗狗,但公寓不能養狗!爸媽為了她便決定買下一間房子,可是為了房貸每個月底都愁眉苦臉,在一次意外救起了小狗錢錢後,錢錢便透過心電感應和女主角溝通,教她怎麼好好賺錢。

故事循序漸進,從夢想開始一步步教會主角如何實踐、從興趣延伸到教會主角把喜好變現金、從房貸要怎麼還到教會主角認識通膨,從投資到教會主角如何正確運用資金,72定律、541法則、夢想存錢筒......等等,真的很推薦有小孩的朋友們帶著孩子一起看這本書唷!

raw-image

這是一個東西方文明碰撞基本的寫照

之前工作帶團去一些英語系國家時,經常會住homestay,幾次住下來,發現年長的home爸媽,家裡都有貼著孩子的照片,而我住的房間大部分都是孩子長大了搬出去住,剛好也空下來,就當個副業接待來學英文的學生,也順便多個人來熱鬧一下家裡!常常會想說東西方的差異真大,不說台灣,現在的日本也是有很多的啃老族,窩居在爸媽的家中,經濟來源可能還是父母給的基本生活費。而造成這樣差異的,可能要從文明說起。

早期的西方文明可以說從希臘那邊開始,簡單來說就是土地不甚遼闊,物產不豐富,可能這個島只能種草,居民就只好養羊過日子。但還是需要其他的東西來補充營養啊!所以就開始有了貿易,貿易最大的特徵就是交換,兩個部落簡單交換以物易物沒問題,但牽涉的量體大了,就沒辦法這麼單純了,所以金錢及誠信對他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已經植入在他們的基因裡了吧!當然後期契約的產生就是為了杜絕沒有誠信的人,人性如此,倒也沒必要深究!

而東方文明就剛好與之相反,土地遼闊又肥沃,人們沿著河岸兩旁而居,進而變成了村落!每個村落都是大的群體,群體中的人都可以各司其職,你養雞我種地,東西產出來大家一起吃,不用太計較。漢代有土司,唐朝有節度使之類的職位,就是因為天高皇帝遠,那些邊拓地帶村落自己已經自成一格,也沒什麼在鳥皇權,基本上各朝代都是只要他們乖乖繳稅大部分就任他們自理!

所以在東方的文明裡,不需要談論太多金錢,大家說不定都是親戚,大部分都物品做出來都是為了交換而已。之所以也沒有品牌或是智財產權概念也是這樣,隔壁村子阿桑做出很好看的衣服,花點錢買過來後,我找我村阿嬸照著做一套也可以,習慣了產出來的東西都是自己村落用。對於金錢的概念就相對薄弱許多。

看到這邊可能會有人想說,我身為龍的傳人們最引以為傲的就是會存款,外匯存底數一數二,西方外債都還要求我們購買。的確,但那也是個性的問題,農業文明知道儲蓄但不知道怎麼運用,海洋文明喜愛嘗試冒險有夢最美隨夢飛翔,我們就不討論了。總之這邊想說的是,對於金錢,兩邊的認知有著基本上不太一樣的差異。

*****故事中的執行步驟*****

  1. 先把要達到的目標訂定出來後,依照每天可見的圖示每天暗示催眠自己要往想達到的方向前進,配合72小時定律(一定要在72小時內開始執行第一個步驟),趕快朝目標邁步!
  1. 依照要實現的夢想或願望,設立不同的存錢桶,一有錢就可以存進去,並提醒自己還是持續堅定在朝夢想前進的道路上,存錢的方式是扣除掉基本生活費後,分成5,4,1這三種比率,
  • 5成存錢入銀行,
  • 4成放入夢想存錢筒,
  • 1成拿來做緊急的備用金或想臨時花錢的零佣金

3. 錢要怎麼來,最初沒錢的時候,錢的來源是透過自身的能力從有錢的人身上來,能夠把興趣結合工作的內容最好。不斷嘗試為別人解決問題,你就可以一直有錢賺

4. 賺錢的幾種模式:將注意力集中在你知道的、你會的都、以及你擁有的事物上

  • 勞動:販售時間,比如主角最初就是用幫別人遛狗賺錢。
  • 知識:販售專業,幫有錢人訓練狗聽話。if you have talent for something, don’t do it for free.
  • 裂變,把顧客變夥伴有錢人又幫她介紹其他朋友。
  • 複製,生意越做越大後找朋友來幫忙顧狗,她開始找生意!勞動,本來最多就只能獲得薪水的一半,另外一半是付給點子和實現點子的勇氣
  • 資本:有了第一筆啟動金之後,開始找機會運用資本讓別人注資投資自己,放大資本。但故事中創業是遛狗,做不大,所以出來了個有錢人帶他們做投資。
  1. 存入銀行的錢不能只單純放在銀行裡,要活用這筆資金,愛因斯坦說過,複利是上帝最偉大的發明,所有存入銀行的錢是會下蛋的鵝,利息就是他下出來的蛋,會隨著時間越長產生越大的複利效應。72法則是用72除以年利率就知道這筆錢要變成兩倍需要多長有時間。比如利率6%那就需要72/2=12年的時間。
  2. 房貸這種東西絕對不要有錢就還,要看看利率和通膨率,基本通膨是3%每年,所以只要你的房貸利率低於通膨基礎率,就可以用最低限度來還錢,比如拉長到30年等等。剩下的錢再拿去做投資
  3. 窮人還負債的方法1.剪掉的信用卡2.盡可能繳付較低的放款息3.扣除生活費之後剩下的金額50%存起來,另外50%用來支付消費型的負債,最好不要將全部的錢拿去支付消費性負債,4在皮包上貼真的有必要買嗎?
  4. 重點不在提升收入的多少,沒有理財觀念,收入越多支出越多。支出會隨著收入一起提高的。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im雅墨的沙龍
2會員
17內容數
Tim雅墨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28
閱讀時間:2024/04/01 書名:定位 作者:AI Ries & Jack Trout 黃仁勳推薦書單之一 閱讀動機 會想看本書,主要是因為黃仁勳在受訪時表示,輝達從小公司到現在的階段,歷經了許多階段,甚至在5G發展世代錯失機會被高通拚過去,所
2024/09/28
閱讀時間:2024/04/01 書名:定位 作者:AI Ries & Jack Trout 黃仁勳推薦書單之一 閱讀動機 會想看本書,主要是因為黃仁勳在受訪時表示,輝達從小公司到現在的階段,歷經了許多階段,甚至在5G發展世代錯失機會被高通拚過去,所
2024/05/14
看完不夠善良的我們, 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這句台詞了! Rebecca的這句話, 一語道出我對於本劇的觀後感。 直到結局, 仍有一股淡淡的苦澀從我心底深處擴散, 彷彿每天上班準時9點慣性要喝的那杯黑咖啡, 苦澀無法宣洩,就只好往肚子裡吞
Thumbnail
2024/05/14
看完不夠善良的我們, 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這句台詞了! Rebecca的這句話, 一語道出我對於本劇的觀後感。 直到結局, 仍有一股淡淡的苦澀從我心底深處擴散, 彷彿每天上班準時9點慣性要喝的那杯黑咖啡, 苦澀無法宣洩,就只好往肚子裡吞
Thumbnail
2023/11/20
閱讀時間:2023/11/19 書名:我想跟你好好說話 作者:賴佩霞 閱讀動機 會接觸到這本書,很單純是因為賴佩霞,選擇了成為郭台銘競選總統之路時的副手搭檔,好奇google了她一下,發現除了藝人的身分之外,竟然還有暢銷作家這頭銜,不免就想把她的作品借來研究了一下!
Thumbnail
2023/11/20
閱讀時間:2023/11/19 書名:我想跟你好好說話 作者:賴佩霞 閱讀動機 會接觸到這本書,很單純是因為賴佩霞,選擇了成為郭台銘競選總統之路時的副手搭檔,好奇google了她一下,發現除了藝人的身分之外,竟然還有暢銷作家這頭銜,不免就想把她的作品借來研究了一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今天看了一段影片,講述一位迷人漂亮的女生,從隨意花錢的生活方式,轉變為成熟、有積蓄和房產,令人羨慕的生活。 這個女孩家境富裕,使用的物品都是昂貴,無論想要什麼父母總是會滿足她的需求,對於出門Shopping是習以為常的事情,沒有把錢存起來的習慣或理念。 出社會後,她對於金錢毫無規劃,任何
Thumbnail
今天看了一段影片,講述一位迷人漂亮的女生,從隨意花錢的生活方式,轉變為成熟、有積蓄和房產,令人羨慕的生活。 這個女孩家境富裕,使用的物品都是昂貴,無論想要什麼父母總是會滿足她的需求,對於出門Shopping是習以為常的事情,沒有把錢存起來的習慣或理念。 出社會後,她對於金錢毫無規劃,任何
Thumbnail
愛細水長流(5)Love is Like Stream, Flows Continually. 老三在兩三歲時我們有一次出去手頭沒有帶多​​少現錢,他的反應是:「爸爸,快拿你的銀行卡從Green Machine去取,那裡裝了很多錢。」這件事讓我明白 一件事,讓他們從小應該明白家裡的財務狀況,並明白
Thumbnail
愛細水長流(5)Love is Like Stream, Flows Continually. 老三在兩三歲時我們有一次出去手頭沒有帶多​​少現錢,他的反應是:「爸爸,快拿你的銀行卡從Green Machine去取,那裡裝了很多錢。」這件事讓我明白 一件事,讓他們從小應該明白家裡的財務狀況,並明白
Thumbnail
「爸爸,我已經升上高年級了,可以給我零用錢了嗎?」 八月底,準備升五年級的女兒即將開學前,突然開口跟我講了這句話,我才驚覺原來她已經長大,到了想要自己買東西的年紀了。 我順口問:「那妳想要零用錢做什麼呢? 」 「ㄜ......拿去花吧!」遲疑了一下,女兒回答。 我頭上兩條線頓時冒了出來
Thumbnail
「爸爸,我已經升上高年級了,可以給我零用錢了嗎?」 八月底,準備升五年級的女兒即將開學前,突然開口跟我講了這句話,我才驚覺原來她已經長大,到了想要自己買東西的年紀了。 我順口問:「那妳想要零用錢做什麼呢? 」 「ㄜ......拿去花吧!」遲疑了一下,女兒回答。 我頭上兩條線頓時冒了出來
Thumbnail
<<小狗錢錢>>的作者是德國著名的投資家、企業家、演說家以及暢銷書作家-博多·捨費爾。 這是一本很童趣又寓意深遠的理財書,不同於市面上的那些講述專業術語及實際操作的書,作者用深入淺出的「故事」帶出每個人生活中最真實的人生智慧,也一道回顧了每個人的「財務童年」,這本書是啟蒙、也是經典必讀。
Thumbnail
<<小狗錢錢>>的作者是德國著名的投資家、企業家、演說家以及暢銷書作家-博多·捨費爾。 這是一本很童趣又寓意深遠的理財書,不同於市面上的那些講述專業術語及實際操作的書,作者用深入淺出的「故事」帶出每個人生活中最真實的人生智慧,也一道回顧了每個人的「財務童年」,這本書是啟蒙、也是經典必讀。
Thumbnail
8 月初和老大爆發了一次大爭吵,事件的起因是孩子在我媽家社區的電子遊戲場玩到不想回家。當下大人小孩的情緒都很高昂,但事後和老公討論,感覺好像青少年遇到了3C議題時的「時間」與「金錢」控管不當。雖然我家老大還只有 6 歲(不是 16 歲),卻也讓我們開始思考怎麼和小孩談這方面的議題。 不知道大家成
Thumbnail
8 月初和老大爆發了一次大爭吵,事件的起因是孩子在我媽家社區的電子遊戲場玩到不想回家。當下大人小孩的情緒都很高昂,但事後和老公討論,感覺好像青少年遇到了3C議題時的「時間」與「金錢」控管不當。雖然我家老大還只有 6 歲(不是 16 歲),卻也讓我們開始思考怎麼和小孩談這方面的議題。 不知道大家成
Thumbnail
本週我學習覺察自我與金錢的關係。在覺察過程中,認識自己的本我(慾望)和超我(道德規條),也探索自己的生命風格,找到自己的力量。 探索本我和超我,如何認識金錢 在我的記憶裡,與金錢第一次接觸,可能是小時候過新年,拿到紅包的時候。然後看到開始上學的姐姐,可以拿到零用錢。而我,還沒到讀書的年齡,所以沒有零
Thumbnail
本週我學習覺察自我與金錢的關係。在覺察過程中,認識自己的本我(慾望)和超我(道德規條),也探索自己的生命風格,找到自己的力量。 探索本我和超我,如何認識金錢 在我的記憶裡,與金錢第一次接觸,可能是小時候過新年,拿到紅包的時候。然後看到開始上學的姐姐,可以拿到零用錢。而我,還沒到讀書的年齡,所以沒有零
Thumbnail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和小孩談錢這件事。 最近在聽親子天下的podcast,主題是:「幾歲開始培養兒童金錢觀?」在主持人的解說下,赫然發覺原來7歲前小孩的金錢觀已經大致抵定。 我家的老大目前已滿四歲,出門開始會吵著要買玩具、買吃的喝的。雖然只是小錢,但是該如何溝通「購買」「金錢」,卻是個難題。
Thumbnail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和小孩談錢這件事。 最近在聽親子天下的podcast,主題是:「幾歲開始培養兒童金錢觀?」在主持人的解說下,赫然發覺原來7歲前小孩的金錢觀已經大致抵定。 我家的老大目前已滿四歲,出門開始會吵著要買玩具、買吃的喝的。雖然只是小錢,但是該如何溝通「購買」「金錢」,卻是個難題。
Thumbnail
「怎麼給零用錢? 」 「該怎麼跟孩子解釋錢?」 「 如果小孩要買一些奇怪的東西我該不該阻止她?」 「幾歲給零用錢比較好?」 這些問題應該每個父母都會遇到吧?! (好吧!! 至少我有遇到...) 驚覺孩子好像慢慢長大了?是不是可以開始給零用錢了? 現在的小妞5歲多,而這個問題我大概在生小妞後就開始在
Thumbnail
「怎麼給零用錢? 」 「該怎麼跟孩子解釋錢?」 「 如果小孩要買一些奇怪的東西我該不該阻止她?」 「幾歲給零用錢比較好?」 這些問題應該每個父母都會遇到吧?! (好吧!! 至少我有遇到...) 驚覺孩子好像慢慢長大了?是不是可以開始給零用錢了? 現在的小妞5歲多,而這個問題我大概在生小妞後就開始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