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為何米開朗基羅不開心?《罪:米開朗基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影院好讀版↓↓↓↓↓


「我拍這部作品的目的是為了探索為何米開朗基羅不開心。」本片導演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接受訪談時曾這樣說,米開朗基羅的作品高大上,然而他的人生還有他所處的環境卻汙穢不堪,藉由導演的巧手,前者成為後者的引子,我們不只看到作品,還看到作品背後的米開朗基羅,他對藝術與男色的痴迷以及身處政爭的痛苦。


觀看本片,你很容易就會想到另一位俄國大導,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安德烈‧盧布列夫》,都是在探討無力可回天的藝術家如何在混亂的時局藉由藝術思索人生,事實上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與較年長的塔可夫斯基在蘇聯電影學校時已是好友,他甚至為塔可夫斯基的《壓路機與小提琴》撰寫了劇本,那時他年僅23歲,隨後更是一在《伊凡的少年時光》、《安德烈‧盧布烈夫》接連合作,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曾說,對於其他人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是神話,但對他而言他是個活生生的人。


比起理想主義者聖像畫家安德烈‧盧布列夫在亂世中面臨對宗教與藝術的信仰破滅再到自我流放,最終獲得重生的旅程,本片的米開朗基羅也更接近活生生的人,他孱弱且卑微,雖處處被稱為「大師」實際上卻一日不可安眠,比起更年輕且衣冠楚楚的拉斐爾或者沒有登場的大發明家達文西,他蒼老且傴僂,並總是親力親為,使得他總是灰頭土臉,神經兮兮的對一切感到懷疑,他的家人無盡的向他索討財富,而他的雇主雖身居顯貴,付錢卻總是得三催四請,再加上他本人的完美主義病,對自己的作品總是不滿意,電影開始不久他就因為對西斯汀濕壁畫不滿意,打算整個打掉重做,所幸教廷派人硬是將其制止,其後他甚至把儒略二世要求的陵墓延遲到人都死了還沒完成,只因為他幾十個雕像花了三年只雕好一個,他是設計者,也是實作者,而他的每次創作都在挑戰自己的極限,並且從不量力而為。


raw-image



「天啊,聞聞你的味道,你是不是病了?」

「父親,我好久沒有離開鷹架了。」


而在工作室之外呢?


raw-image


虛弱的人民陷在飢餓與病痛裡,然而無論宗教還是貴族,要的作品都是健壯的人體,要表彰的是上承古希臘的美好德性,然而當米開朗基羅待在屬於人民的無人廣場,看著自己的大衛像發呆,由於導演對細節的堅持,隔著螢幕我們可以聞到臭味,大街上的人們衣衫不整,所有濃濁髒水直接往街上潑灑,作為偉大藝術的創造者,米開朗基羅處心積慮搞到的一棟房子像豬窩一樣,裡頭茅草叢生,他還被雇主看破手腳,數落一頓,大師?他與學徒吃的是像皮鞋的麵包還有極酸臭的劣酒,他兩眼凹陷,全身都是粉塵,兩手都是厚繭。而所謂教皇,所謂貴族呢?他們也不過是在身體與言語上披上華服,開口閉口就是主的訓誡,例如不可貪婪、不可自大、不可殺人,然而在宗教的掩護下,他們幹的卻是野蠻的行為。


換言之,世界不因我而混濁,我卻生來必須與混濁共存,這就是所謂的「罪」我如何在混濁中掏洗出純粹?如何在不義中維持著公義?如果世界看來盡是醜惡,要如何在這些醜惡中,提煉出美?如何從這大理石中,看出雕像?


raw-image


這就是米開朗基羅生存的世界,一個極其不完美的世界。


作為公認的天賦異禀者,米開朗基羅活的並不開心,他並沒有所謂的私生活,他的私生活就是為了自己所接的案子發愁,不然就是處理自己家人或者自己學徒搞出的麻煩,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家人或者是學徒他總是一邊抱怨但仍一邊去處理他們的問題,儘管他的生活已經相當窘迫,家人還是可以將其戶頭提領到剩下三十幾塊,而學徒搞大人家女兒的肚子,他也將其視如己出,或許當他做夢見到教皇前來審視自己的作品並斥責與讚賞時,就已經隱隱然暗示了他其實深知自己的缺陷以及自己的才能,同時素衣夜訪他的教皇對他的杖擊與肯定也暗示了他對身為兒子還有身為父親的雙重渴慕,所以對於另一位學徒的背叛他最終也予以原諒,在他蓬勃而潦草的鬍鬚下,隱藏的是一顆細膩且渴愛的心。


不幸的是,雖然他如此的希望自己的學徒建立一個自己的家庭,但在學徒的婚禮派對的隔天,酒醒的米開朗基羅卻發現學徒與他的妻子被擊殺在床上,而鮮血多到滲透到樓下。


raw-image


他的期待落空了,而這樣巨大的打擊促使他看見了自己仰慕的偉大詩人但丁


神經與神秘只有一線之隔,在米開朗基羅的視角裡,烏鴉是死神的號角,野狗是魔鬼的化身,蛇尾擺盪在酒足飯飽的角落,石頭震盪在嶙峋巍峨的山谷,天使在儒略二世旁邊守候,他摸索著這一切神異,試圖推敲出其中的奧妙,然而他不是什麼哲人,只是被稱為大師的小小工匠,人們都說他具有天賦,好像他與上天有特別的關係,但當他不斷的呼喊上天,得到的卻是自己的回音。


「你只需要傾聽。」


沒有什麼比德拉維德雷(Della Rovere)與梅迪奇(Medici)的政爭更能反映天意的渺不可知了,一下是德拉維德雷掌權,一下是梅迪奇掌權,然後又是德拉維德雷掌權,大家都在爭奪上帝在人間的代理人的位置,作為夾在其中同時被逼迫接受兩家案件的米開朗基羅,加上自己對藝術的完美主義病態,使得他的創作之路註定不順遂,他因為自身的天賦而獲得了倖存的特權,因為即便等不到自己要求作品的貴族威脅米開朗基羅「任何人都可以取代你」他們卻心知肚明,正因為米開朗基羅的作品不是那麼輕易取代,才會如此值得等待,作為倖存者,米開朗基羅篤信各種徵兆,如同許多藝術家一樣,不同的是他更加孤僻且疑神疑鬼。


raw-image


然而這能怪他嗎?他正生在一個危險的時代,人們不是病死就是在前往病死的路上,而他在隆重的名聲之外,也不過是藝術家,窮苦大眾沒人消費得起他的作品,而貴族付給他的金幣上總是沾滿著血,他擔心自己被下毒、擔心自己被監視、擔心作品不夠好……無時不為作品操煩,這是世人所謂的天賦。


當他去克拉拉找尋心目中完美的大理石時,更是在搬運過程中因鐵匠偷工減料,導致鐵鉤裂開,巨大石塊壓死了一位工人,巧的是這名工人本來不會在場的,若非其堅持要參與搬運,死的就會是另一位山坡下的工人,而當憤怒的當他打算去找負責鐵鉤材料的鐵匠算帳,卻發現鐵匠早已陳屍在家。


或許關於形上的問題是所有藝術家都會探求的普遍問題,關於世界的本質還有藝術的位置,對米開朗基羅而言,更具體的問題是,凡人如他的藝術如何成為通往不凡上帝的橋樑、醜惡如何在美之中佔有位置,不完美如何成為完美的血肉,正是因為他長年思索這樣的問題,所以上達天子,下至賤民的他才能從平淡無奇的人物身上,越過身分與地位,擷取他們的生理特徵,製作出上承古希臘,下開三百年的完美作品,當他自嘲自己的長相醜陋時,他的一位助手聞之大笑,說上帝已經賦予這個平庸的皮囊不凡的靈魂了,他根本沒什麼好抱怨的。


raw-image


電影數次出現牛隻,有時是一隻牛,有時是一群牛,背負著重物緩緩前行,或許這是最貼近米開朗基羅的形象,他總是勞碌在自己的工作上,他不只要負責創作,還要負責許多工程的細節,包含資金還有大理石原料的打理,貴族雖然尊崇他的技藝,卻每每陷他於不義,例如要他放下手邊製作到一半的工作,離開還沒付清帳款的地方,背信忘義的到另一邊工作,同時拿出無限的大理石來誘惑米開朗基羅,我們可以看到當貴族離去後,米開朗基羅像個孩子般手舞足蹈,因為藝術品材料有著落而在典雅的皇宮如此失態,這就是他。


電影最後,米開朗基羅又獨自一個人走在路上,手上捧著聖彼得大教堂的雛形,電影沒有說的是,早慧且顯老的他會繼續走在這條路上,甚至比他的藝術勁敵們走得要更遠,作品之路是他的信仰之路,他為神而非為人而走。


《罪:米開朗基羅》是少見的精緻之作,它讓我們看到了大師最不堪的一面,讓我們看到了完美底下的不完美、美好背後的不美好、高貴內裡的不高貴,是一趟穿越時空的審「醜」之旅。

↓↓↓↓↓前往影院前庭參與即時討論和murmur↓↓↓↓↓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izard的沙龍
1.0K會員
417內容數
Lizard的沙龍
Lizard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8/30
一部關於「初心」的電影,獻給所有熱愛電影的人,無論是為了保有頂級劇本而要殺人賺錢的製片,還是為了夢想捨棄愛情的過氣牛仔,又或者是歡喜借甘願欠的黑幫老大、純樸只想拍片的外甥、看老牛仔電影長大的女導演,他們都即將被牽連其中,展開一場要命的拍攝,究竟這場一開始就圖謀不軌的拍攝活動能不能否極泰來?
Thumbnail
2021/08/30
一部關於「初心」的電影,獻給所有熱愛電影的人,無論是為了保有頂級劇本而要殺人賺錢的製片,還是為了夢想捨棄愛情的過氣牛仔,又或者是歡喜借甘願欠的黑幫老大、純樸只想拍片的外甥、看老牛仔電影長大的女導演,他們都即將被牽連其中,展開一場要命的拍攝,究竟這場一開始就圖謀不軌的拍攝活動能不能否極泰來?
Thumbnail
2021/08/30
當瑪莉娜的觀眾是需要勇氣的,因為她的藝術往往帶有自虐成分,無論是用力的梳自己的頭髮,或者是躺在火燒的紅星之間,還是在幾間只能藉由刀梯離開的房間度過12天,只能飲水而不得進食,然而弔詭的是,即便她的作品表面看來如此反生命,要成就這樣的作品卻需要強大的生命力,更別說其所反應出的,超越生命的意志
Thumbnail
2021/08/30
當瑪莉娜的觀眾是需要勇氣的,因為她的藝術往往帶有自虐成分,無論是用力的梳自己的頭髮,或者是躺在火燒的紅星之間,還是在幾間只能藉由刀梯離開的房間度過12天,只能飲水而不得進食,然而弔詭的是,即便她的作品表面看來如此反生命,要成就這樣的作品卻需要強大的生命力,更別說其所反應出的,超越生命的意志
Thumbnail
2021/08/30
台北電影節一天天的近了,今天要來帶大家看的是三部比較陰暗的電影,有會給人引起幽閉恐懼症的《迷樓驚魂》、關於分屍吃人殺人犯的《鐵幕追緝令》以及較為晦澀但同樣可怖的《天猶未光》適合想接收刺激的人觀賞,本週首推《迷樓驚魂》,次推《天猶未光》,再次《鐵幕追緝令》以下無雷短評供大家參考。
Thumbnail
2021/08/30
台北電影節一天天的近了,今天要來帶大家看的是三部比較陰暗的電影,有會給人引起幽閉恐懼症的《迷樓驚魂》、關於分屍吃人殺人犯的《鐵幕追緝令》以及較為晦澀但同樣可怖的《天猶未光》適合想接收刺激的人觀賞,本週首推《迷樓驚魂》,次推《天猶未光》,再次《鐵幕追緝令》以下無雷短評供大家參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这部电影《天堂孤影》是阿基考里斯马基工人三部曲中的一部,他擅长以冷冽克制的手法来描述无产阶级的人们生活状态,在他们的世界里平淡、困难成为了生活的最大部分,而社会的冷漠也远远超出了他们对生活的期待。但不论怎么样,阿基的电影总是给人一种朦胧的希望。 电影中,一名垃圾工的老同事计划拉他入
Thumbnail
这部电影《天堂孤影》是阿基考里斯马基工人三部曲中的一部,他擅长以冷冽克制的手法来描述无产阶级的人们生活状态,在他们的世界里平淡、困难成为了生活的最大部分,而社会的冷漠也远远超出了他们对生活的期待。但不论怎么样,阿基的电影总是给人一种朦胧的希望。 电影中,一名垃圾工的老同事计划拉他入
Thumbnail
安德烈·艾森耶維奇·塔可夫斯基是20世紀俄羅斯著名的電影導演和編劇,被廣泛認為是世界電影史上最重要的導演之一。他在作品《犧牲》中探討宗教、思想、人文主義,透過獨特的鏡頭、時間結構、畫面表現和角色的象徵意義,將深沉的意境和哲學思考融入影片中。
Thumbnail
安德烈·艾森耶維奇·塔可夫斯基是20世紀俄羅斯著名的電影導演和編劇,被廣泛認為是世界電影史上最重要的導演之一。他在作品《犧牲》中探討宗教、思想、人文主義,透過獨特的鏡頭、時間結構、畫面表現和角色的象徵意義,將深沉的意境和哲學思考融入影片中。
Thumbnail
楔子 類型電影的廣泛性,將其多發的創作概念,以一種截然不同的操弄手法,與作品本身的意圖凝練在一塊。如電影不同於文學或劇場的表達形式而作為當代文化的共通語言—它的特殊之處,正是能夠在不同面向的整合概念中,將故事的實質意涵重新建立起影像空間的敘事觀點;尤其是在特定類型電影為主體的表徵中,更能夠觀察到此一
Thumbnail
楔子 類型電影的廣泛性,將其多發的創作概念,以一種截然不同的操弄手法,與作品本身的意圖凝練在一塊。如電影不同於文學或劇場的表達形式而作為當代文化的共通語言—它的特殊之處,正是能夠在不同面向的整合概念中,將故事的實質意涵重新建立起影像空間的敘事觀點;尤其是在特定類型電影為主體的表徵中,更能夠觀察到此一
Thumbnail
推特140:關於看電影的一些短感想 【痛苦與榮耀】2019 【愛爾蘭人】2019 【獅子王】2019
Thumbnail
推特140:關於看電影的一些短感想 【痛苦與榮耀】2019 【愛爾蘭人】2019 【獅子王】2019
Thumbnail
人常需要被提醒自己是人。蘇聯名導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之子親自編導紀錄片,帶領影迷重見那位雕刻時光的電影藝術家風采。肉體已逝,可是他的精神保留在他的電影裡,永垂不朽。
Thumbnail
人常需要被提醒自己是人。蘇聯名導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之子親自編導紀錄片,帶領影迷重見那位雕刻時光的電影藝術家風采。肉體已逝,可是他的精神保留在他的電影裡,永垂不朽。
Thumbnail
大衛林區的爸爸曾勸諫兒子別生小孩?拉斯馮提爾的家人們從沒喜歡過他的電影?阿薩亞斯從沒想過當個導演?神童多藍一開始曾被嗆沒才華?米歇爾歐斯洛為了捍衛裸體差點搞到破產?《大師之前》邀請五位名導,讓這些被收進教科書的名導,回顧他們蜚聲國際的那部作品是怎麼來的,還有是什麼推動著他們拍電影,當然還有各種八卦。
Thumbnail
大衛林區的爸爸曾勸諫兒子別生小孩?拉斯馮提爾的家人們從沒喜歡過他的電影?阿薩亞斯從沒想過當個導演?神童多藍一開始曾被嗆沒才華?米歇爾歐斯洛為了捍衛裸體差點搞到破產?《大師之前》邀請五位名導,讓這些被收進教科書的名導,回顧他們蜚聲國際的那部作品是怎麼來的,還有是什麼推動著他們拍電影,當然還有各種八卦。
Thumbnail
對塔可夫斯基而言,藝術本身即是祈禱,而藝術的最高境界便在於自己的禱告與他人接近之時。然而,他一生都為他人無法理解自己的電影而感到困惑,或許這樣的情感更來自那個曾屏棄他的國家所帶給他的文化養成。知識份子試圖與人們聯繫、建立共感,並思索國家與民族的難題,而他的一生都如此追求這個信念
Thumbnail
對塔可夫斯基而言,藝術本身即是祈禱,而藝術的最高境界便在於自己的禱告與他人接近之時。然而,他一生都為他人無法理解自己的電影而感到困惑,或許這樣的情感更來自那個曾屏棄他的國家所帶給他的文化養成。知識份子試圖與人們聯繫、建立共感,並思索國家與民族的難題,而他的一生都如此追求這個信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