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瑞幸咖啡營收也可以假?因為假久自然會成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2020 年 4 月 2日,瑞幸咖啡營運長(COO)劉劍自爆瑞幸咖啡財務造假,股價隨即反應跌幅超過八成。早在2020年1月底,著名做空機構渾水研究(Muddy Water Research)早已出具研究報告指出瑞幸營收造假的事實,但遭到瑞幸強烈否認。
隨便 google 都可以查到一堆瑞幸造假的探討文,但大多集中在市場反應以及後續效應,因此我想著重在探討一些較少被討論的其他面向:
為何瑞幸的營收可以假這麼久不被外部機構發現?
以及
為何劉劍要承認瑞幸營收造假?

瑞幸咖啡的商業模式

首先,當我們要探討為何瑞幸可以假這麼久不被發現的時候,我們必須要先了解瑞幸咖啡的商業模式是什麼。從 2017 年瑞幸始成立時,創辦人錢治亞即誇下海口將打敗星巴克,其獨到之處在於相較於星巴克,瑞幸選擇用新零售補貼的方式進行新形態的銷售。

什麼是新零售?

傳統零售型態為實體零售(簡稱為零售,retail),直到隨著網路科技日趨發展,越來越多隨著網路科技成熟而成立的企業,例如:ebayAmazon等,因應網路科技發展而逐漸成熟的新形態銷售型態,我們稱之為電子商務(簡稱為電商,e-commerce);然而,電子商務發展雖然日趨成熟,卻始終未完全取代實體零售,原因在於某些特定消費體驗依目前科技發展仍無法完全取代。例如,當消費者走進 LV 旗艦店,部分要的就是被服務的尊榮感與奢侈品消費的優越感、當消費者走進星巴克,部分要的就是偷得浮生半日閒的舒適感,這些都不是電子商務的範疇中可提供。
然而,電子商務的好處仍無法割捨,例如透過會員名單以及使用者行為追蹤,業主可以更加精準知道受眾及消費者偏好,更精準地投放廣告予潛在客戶及輪播專屬商品予既有客戶,以及透過一次性的電子商務平台建置後,可以大量省下實體店面的既有成本支出(店租、人事、訓練、管理等財務性非財務性成本負擔),而更加緊密地專注於供應鏈管理,不管是物流、金流等層面,提供消費者更加多元且便利的購買方式。
因此,新零售強調的是虛實整合,同時結合實體零售與電子商務各自優點而集大成,同時滿足消費者體驗、供應鏈整合及數據分析等,提供消費者更多元且便利與更加有感的消費體驗。

瑞幸咖啡的新零售方式

新零售雖是目前多數從事消費者端銷售的企業目標,目前卻鮮少企業能將虛實整合完美結合,原因在於實體零售與電子商務企業各有專精,但卻對彼此實際的過程性知識(know-how)鮮有整合,而瑞幸便是從中竄起,宣稱其新零售之方式可打敗星巴克成為新一代咖啡銷售霸主。
為何瑞幸標榜非現金交易(Non-Cash Transaction)?消費者須下載瑞幸咖啡專屬 app 後,直接從 app 下單後直接到門市進行取貨,原因莫過於使用者數據(User Data),一旦開放消費者使用現金(這裡所稱的現金包含微信支付與支付寶等方式),其所宣稱之新零售的商業模式便無法合理建立,同時運用補貼病毒式行銷的方式,誘使消費者下載其專屬 app 進行消費,同時建立龐大的使用者數據資料庫(Data Base)。

如果你是瑞幸的外部審計人員,你該如何驗證瑞幸的交易正確性與合理性?

遲至今日,安永(Ernst & Young)尚未發布瑞幸咖啡 2019 年度審計報告及財務報表(10K),目前瑞幸僅公告至 2019 第三季的財務性資訊,原因莫過於 2020 年 1 月底的渾水機構研究報告,這篇報告指出在 2019 年第三季和第四季,每家瑞幸咖啡門市每天的商品數量分別至少誇大了 69 %和 88 %,這一點證據有 11,260 小時的門市流量影片支援。
INTERNATIONAL STANDARD ON AUDITING 240
Material misstatement due to 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 relating to revenue recognition often results from an overstatement of revenues through, for example, premature revenue recognition or recording fictitious revenues. It may result also from an understatement of revenues through, for example, improperly shifting revenues to a later period.
與收入認列有關的欺詐性財務報告而導致的重大誤述,通常源自於過高地誇大了收入,例如,過早認列收入或認列虛偽不實收入。也可能是由於對收入的低估,例如,不適當地將收入騰挪到了會計期間後。
而瑞幸的例子即為認列虛偽不實收入(Fictitious Revenue Recognition),審計實務上通常採取的方法為控制測試(Control Test)與證實性測試(Substantive Test),依據的學理這裡不多做解釋,原則性判斷為,若審計人員認為透過控制測試認為受查者內部控制(Inter Control)可信賴,則證實性測試樣本可酌量減少。
是的,當說到樣本兩個字,足以表達審計(Auditing)是採取統計性樣本抽查(Sampling),而非全盤審計。傳統審計方法認為,企業的各類型交易可分為數種循環(國際間稱五大循環,台灣稱為八大循環),而收入認列被歸類於銷售及收款循環(Sales and Collection Cycle)。
傳統審計認為的銷售流程循環
說到這,問題點似乎不由分說,新零售的商業模式及銷售型態是否足以被傳統審計方法所驗證?更何況新零售之交易型態多為電子形式、零散且龐雜,審計實務上通常會分類為查核困難的高風險客戶,別忘了渾水研究報告可是動員了 1,500 位工讀生分店站點並影片紀錄才合理懷疑瑞幸咖啡財務不實,渾水研究可以透過放空該企業獲取利潤與報酬,而審計人員是領取受查者公費報酬,瑞幸咖啡有可能出 1,500 位臨時工讀生的時薪讓安永合理確信自己沒有財務造假嗎?
當然審計實務上依然有其他方法可以合理懷疑受查者財務是否忠實表達(例如分析性覆核,Analytical Procedures),然而,證實性查核程序依然是重要的審計證據(Audit Proof)來源,審計方法未能跟上企業經營型態演進造就硬傷。

所以劉劍為何要承認瑞幸財務造假?

INTERNATIONAL STANDARD ON AUDITING 240
The risk of the auditor not detecting a material misstatement resulting from management fraud is greater than for employee fraud, because management is frequently in a position to directly or indirectly manipulate accounting records, present fraudulent financial information or override control procedures designed to prevent similar frauds by other employees.
由於管理階層經常直接或間接地操縱會計記錄、提供虛假財務資訊或推翻旨在防止其他員工發生類似欺詐行為的控制程序,因此,審計人員未能發現由管理階層欺詐導致的重大誤述的風險要大於員工欺詐。
學理上認為,舞弊(Fraud)原因可歸咎於三點,稱舞弊三角論
  • 機會(Opportunity):舞弊者能在不被發現或免於懲罰的前提下進行舞弊。
  • 壓力(Pressure):舞弊者的行為動機。刺激個人為其自身利益而進行企業舞弊的壓力大體上可分為四類:經濟壓力,惡癖的壓力,與工作相關的壓力和其他壓力。
  • 態度合理化(Rationalization):舞弊者必須找到某個理由,使企業舞弊行為與其本人的道德觀念、行為準則相吻合。
套用劉劍的例子,瑞幸在美國 ADR 掛牌,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SEC)堪稱全世界最嚴格的監管機構,同時,美國對於投資人保障之法律亦為堪稱全世界最嚴格,若有舞弊的情況易遭追究,且美國投資環境係採集體訴訟制度,意即,僅須一位投資人提告即對全體投資人負損害賠償責任,且劉劍自身未持有瑞幸股份,並不存在套利機會,此條件狀況下不存在機會因素。
同時,劉劍於 2020 年 4 月初坦承瑞幸財務造假,代表劉劍自身深知瑞幸進行虛假交易事實,若劉劍存在態度合理化因素,那麼劉劍應是等被拆穿後仍對自身行為進行辯護,而非提前承認。
排除上述因素後,僅剩壓力因素造就劉劍等人有進行虛假交易情事,至於是什麼樣的壓力造就劉劍不惜面對訴訟及名聲風險也必須造假並事後坦承,這部分就只有當事人知道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無心的話兩三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假設你的公司營運很穩定,金流與獲利不成問題,賺到某天總是會存夠錢讓你繼續擴張營業規模或多做額外投資。但如果你已經等不及了,想要加快腳步擴張或者就快要油盡燈枯了,這時候你心中該考量的是究竟該尋求借貸?或者是找尋外部投資人?
這篇要來談談假如你今天要創業開啟新事業,你可以怎麼選擇你的公司型態。為了方便起見,我用兩間知名新創來舉例,分別是:25spout、iCHEF。從這兩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出有限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的不同之處,以及如何選擇。
「成立怎樣的公司」為何很重要呢?原因在於,不同公司型態,會決定公司後續該如何往下走,公司當下的組織結構,以及出資者(或者你要說股東也可以啦)的責任界線到哪裡。那麼,我們就來說說最常見的「有限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當然,談完之後我們會再補充說明最新出現的「閉鎖型股份有限公司」。
從士林區開到信義區的榕,第一次到訪,是一間充滿台灣價值的酒吧。
最近大家都在說信義路五段新開了一家跟便利店一樣的潮店酒吧,還不趕快跟我一起去朝聖一下~
翁老闆終於開始償還積欠我的酒,他約了自己的愛店MUD希望我會喜歡,有免費的酒可以喝當然去哪裡都OK啊。
假設你的公司營運很穩定,金流與獲利不成問題,賺到某天總是會存夠錢讓你繼續擴張營業規模或多做額外投資。但如果你已經等不及了,想要加快腳步擴張或者就快要油盡燈枯了,這時候你心中該考量的是究竟該尋求借貸?或者是找尋外部投資人?
這篇要來談談假如你今天要創業開啟新事業,你可以怎麼選擇你的公司型態。為了方便起見,我用兩間知名新創來舉例,分別是:25spout、iCHEF。從這兩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出有限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的不同之處,以及如何選擇。
「成立怎樣的公司」為何很重要呢?原因在於,不同公司型態,會決定公司後續該如何往下走,公司當下的組織結構,以及出資者(或者你要說股東也可以啦)的責任界線到哪裡。那麼,我們就來說說最常見的「有限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當然,談完之後我們會再補充說明最新出現的「閉鎖型股份有限公司」。
從士林區開到信義區的榕,第一次到訪,是一間充滿台灣價值的酒吧。
最近大家都在說信義路五段新開了一家跟便利店一樣的潮店酒吧,還不趕快跟我一起去朝聖一下~
翁老闆終於開始償還積欠我的酒,他約了自己的愛店MUD希望我會喜歡,有免費的酒可以喝當然去哪裡都OK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第一季財報揭示零售業的變革浪潮 零售業曾經是穩定且可預測的產業,大型零售巨頭們似乎牢不可破。然而,電商的崛起徹底改變了零售業的格局,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波動和激烈競爭。持續的通膨更進一步重塑了消費者的行為,他們更加注重價值和價格。 消費者支出模式也開始從疫情期間的商品消費轉向服務、福利和體驗
Thumbnail
在華人市場對於手搖飲已接近硬需求程度,在歐美市場也在蓬勃發展的情況下,最近星巴克在營收下滑的同時要推出珍珠奶茶飲品來挽救局勢。因此,可以想見手搖飲在當今社會中的重要性,而中國瘋狂內捲的茶飲則是直得大家做為借鏡思考未來行業發展脈絡的市場,歡迎從本篇尋找對於茶飲業未來的想像!
Thumbnail
星巴克公佈上季財報後股價暴跌了 16%,被瑞幸和庫迪的價格戰擠向角落,中國咖啡市場前景與競爭格局正在持續變化。
Thumbnail
COFFEE LAW 算得上是連鎖咖啡品牌,與建商的合作在臺北信義區的小百貨「吉祥道 Jíxiáng dào」開設了一間特色限定分店。COFFEE LAW 萬秀樓頂店兼具咖啡店、洗衣店、以及城市社區生活服務的功能。
Thumbnail
近年來只要提到投資股票,大多脫離不了ETF這個起手式。還記得我之前推薦過的無腦理財術,其實也算是用力推廣ETF的大功臣。一年前我認真有按照書裡的方式做,至今前前後後也賺了二十幾萬有了,不過、でも、しかし、現在出了一個流派,號稱只要會購物就能精準判斷股票,做自己的投資顧問,真的有這麼神嗎?
Thumbnail
無人商店等習慣後對於商品的美味度要求就會慢慢不嚴格 就像自動販賣機的咖啡一樣,當然比不上真正咖啡廳人工手沖跟現打奶泡的口感 但是就是方便隨時都可以買得到,因為習慣了 4年級~8年級喜歡的美味都會慢慢消失,因為人工的費用通膨還有繁複的製作方式,新生代都不會想要學這些跟專研的 這是已經發生的
Thumbnail
內湖瑞光路上的集客茶館,是一家專賣泡沫紅茶、小點心和餐點的店家。以前這種聊天喝咖啡的地方很流行,但現在已經逐漸消失了。因為這種店家的營收比較低,客人來的通常會坐很久,純粹聊天。現在這種爺爺方式已經不流行了,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很難生存下去。 集客茶館的規模其實滿大的,有兩層樓。我很喜歡一樓的空間,座
Thumbnail
前幾年好幾家電商在網路上大打行銷戰,戰火延燒到銷售的最後環節,也就是送貨的物流上面。送貨要快,考驗的是撿貨、商品庫存的調度能力、還有補貼口袋的深度。物流最後一哩路的行銷大戰,各電商打得火熱,消費者無疑是最大的贏家。而在咖啡的世界裡,魔鬼藏在細節中,這最後一哩路,大街小巷的咖啡店扮演著吃重的角色。
Thumbnail
今天,我們將探討台灣食品飲料自動販賣機市場,這個無人零售的熱潮正在逐漸席捲全球,自動販賣機、自動取貨點等無人零售渠道層出不窮。相似於日本,台灣也在這場無人零售的浪潮中逐漸嶄露頭角。 在日本,自動販賣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那麼在台灣是否也能複製相同的成功呢?這個問題常常在我回到台灣後令我思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第一季財報揭示零售業的變革浪潮 零售業曾經是穩定且可預測的產業,大型零售巨頭們似乎牢不可破。然而,電商的崛起徹底改變了零售業的格局,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波動和激烈競爭。持續的通膨更進一步重塑了消費者的行為,他們更加注重價值和價格。 消費者支出模式也開始從疫情期間的商品消費轉向服務、福利和體驗
Thumbnail
在華人市場對於手搖飲已接近硬需求程度,在歐美市場也在蓬勃發展的情況下,最近星巴克在營收下滑的同時要推出珍珠奶茶飲品來挽救局勢。因此,可以想見手搖飲在當今社會中的重要性,而中國瘋狂內捲的茶飲則是直得大家做為借鏡思考未來行業發展脈絡的市場,歡迎從本篇尋找對於茶飲業未來的想像!
Thumbnail
星巴克公佈上季財報後股價暴跌了 16%,被瑞幸和庫迪的價格戰擠向角落,中國咖啡市場前景與競爭格局正在持續變化。
Thumbnail
COFFEE LAW 算得上是連鎖咖啡品牌,與建商的合作在臺北信義區的小百貨「吉祥道 Jíxiáng dào」開設了一間特色限定分店。COFFEE LAW 萬秀樓頂店兼具咖啡店、洗衣店、以及城市社區生活服務的功能。
Thumbnail
近年來只要提到投資股票,大多脫離不了ETF這個起手式。還記得我之前推薦過的無腦理財術,其實也算是用力推廣ETF的大功臣。一年前我認真有按照書裡的方式做,至今前前後後也賺了二十幾萬有了,不過、でも、しかし、現在出了一個流派,號稱只要會購物就能精準判斷股票,做自己的投資顧問,真的有這麼神嗎?
Thumbnail
無人商店等習慣後對於商品的美味度要求就會慢慢不嚴格 就像自動販賣機的咖啡一樣,當然比不上真正咖啡廳人工手沖跟現打奶泡的口感 但是就是方便隨時都可以買得到,因為習慣了 4年級~8年級喜歡的美味都會慢慢消失,因為人工的費用通膨還有繁複的製作方式,新生代都不會想要學這些跟專研的 這是已經發生的
Thumbnail
內湖瑞光路上的集客茶館,是一家專賣泡沫紅茶、小點心和餐點的店家。以前這種聊天喝咖啡的地方很流行,但現在已經逐漸消失了。因為這種店家的營收比較低,客人來的通常會坐很久,純粹聊天。現在這種爺爺方式已經不流行了,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很難生存下去。 集客茶館的規模其實滿大的,有兩層樓。我很喜歡一樓的空間,座
Thumbnail
前幾年好幾家電商在網路上大打行銷戰,戰火延燒到銷售的最後環節,也就是送貨的物流上面。送貨要快,考驗的是撿貨、商品庫存的調度能力、還有補貼口袋的深度。物流最後一哩路的行銷大戰,各電商打得火熱,消費者無疑是最大的贏家。而在咖啡的世界裡,魔鬼藏在細節中,這最後一哩路,大街小巷的咖啡店扮演著吃重的角色。
Thumbnail
今天,我們將探討台灣食品飲料自動販賣機市場,這個無人零售的熱潮正在逐漸席捲全球,自動販賣機、自動取貨點等無人零售渠道層出不窮。相似於日本,台灣也在這場無人零售的浪潮中逐漸嶄露頭角。 在日本,自動販賣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那麼在台灣是否也能複製相同的成功呢?這個問題常常在我回到台灣後令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