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糖類?醣類?健康飲食更應小心「隱形糖」陷阱

2021/03/01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前兩篇文章已解釋了2016年美國公佈的最新版飲食指南中,四大重點的前兩點,今天則要來解釋其中的第三點:
  1. 取消膽固醇的每日攝取上限(詳見此文:每人一天能吃幾顆蛋?
  2. 認為適量的喝咖啡對身體有益處(詳見此文:如何健康又正確地喝咖啡?
  3. 明確的設限糖類(sugar)的攝取量
  4. 認為與其降低飲食中的總體脂肪量,降低飽和脂肪酸的攝取反而更為重要
依新版飲食指南中的第三點,以及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於飲食的指引,一律建議:
糖類的攝取必需控制在每日攝取總熱量的10%以下,甚至降低至5%以下更為理想。
首先來個名詞解釋:
  • 醣類(Carbohydrate):意指碳水化合物
  • 糖類(Sugar):屬於碳水化合物的一種,通常具有甜味
因此,「糖類」屬於「醣類」中的一小部分。醣類(碳水化合物)以澱粉類的食物為大宗,這類食物被消化吸收後,最終會於體內產生葡萄糖。常見醣類的例子有米飯、麵類,根莖類食物如馬鈴薯、地瓜,或精緻澱粉類如麵包、吐司等等。關於醣類,之後會再用另一篇文章跟大家詳聊,今天重點則會聚焦於「糖類(Sugar)」。
「糖類」是醣類的其中一種,大家都知道「糖」其實是不好的東西,甚至如果更激進地說:吃糖──是有可能上癮的!因為當你吃糖時,大腦會分泌像「多巴胺」之類的成分,讓人感到愉悅、放鬆,身體也會記住這個感受,下次再遇到富含糖類的甜食,就會讓人更想攝取。雖然糖類跟毒品相比,其成癮性低得多,也不會「一次性的上癮」,卻會慢慢累積起來,讓人「越吃越想吃」,因此以現代醫學角度而言,「糖」其實是滿萬惡的東西......
全文將告訴你「什麼是糖?以甜不甜來判斷嗎?」、「每日的糖攝取量如何計算?」、「陷阱無所不在,應特別小心隱形糖」、「五點減糖小建議」,希望給你最正確的醫學常識,能更有智慧面對疾患!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48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蒼藍鴿的小兒家醫知識大補帖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蒼藍鴿
蒼藍鴿
台大醫學系畢業,現為醫學中心兒科醫師,亦為Youtube頻道及FB粉專「蒼藍鴿的醫學天地」創辦人,著有《蒼藍鴿醫師告訴你:90%攸關性命的醫學常識,沒有人教!》一書,長據博客來暢銷榜。使命是讓更多人能了解生活中的醫學,如果你對醫學及醫院生活感興趣,歡迎追蹤並訂閱我的專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