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A改口電子煙與新冠肺炎關聯:我們還不清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據《台灣威卜 菸草減害網路媒體 VAPE Taiwan》報導,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修改了對武漢肺炎/新冠肺炎(COVID-19/SARS-CoV-2)的原本立場,表示電子煙對新型冠狀病毒的風險尚未清楚,同時警告抽菸會導致更糟糕的結果。

raw-image

FDA於4/15(週三)通過電子郵件回覆彭博新聞社的問題時說:「使用電子煙可使肺部接觸有毒化學物質,但尚不清楚這些接觸是否會增加新冠肺炎/武漢肺炎(COVID-19)的風險。」

FDA上個月末表示,患有潛在健康狀況的吸菸者和電子煙使用者患併發症證的風險更高。

FDA對香菸風險的描述也與之前的聲明有所不同。 FDA發言人艾莉森·亨特(Alison Hunt)說:「吸菸會導致心臟和肺部疾病,抑制免疫系統,並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風險。」 「抽菸的人罹患新冠肺炎/武漢肺炎(COVID-19)的風險可能會增加,而且情況可能會比較糟糕。」

鑑於來自中國的初步數據,新的聲明發表之時,該疾病以某些國家令人驚訝的速度折磨著年輕人,而且一些健康專家推測,電子煙是否可能起作用。

吸菸恐讓新冠肺炎特別嚴重

美國其他機構也已發出有關吸菸和電子煙的混合警告。美國國家藥物濫用研究所所長Nora Volkow在最近的一篇博客文章中警告說,冠狀病毒「可能對那些吸菸,吸食大麻或電子煙的人構成特別嚴重的威脅。」

冠狀病毒對菸草業產生了新的挑戰,由於吸菸與肺部疾病高發之間的聯繫,多年來菸草業面臨著訴訟和更高的稅收。電子煙製造商Juul Labs Inc.因涉嫌向青少年推銷其產品而受到廣泛抨擊,本月在舊金山地方法院提起的一項修正投訴包括聲稱vapers遭受更嚴重的冠狀病毒並發症的風險更大。

在冠狀病毒爆發之前,電子煙行業已經受到聯邦和州政府的審查和限制,原因是一系列與錯誤的大麻產品有關的死亡和疾病。

邁克爾·R·彭博(Michael R. Bloomberg)競選活動並捐款支持禁止調味電子煙和菸草。他是彭博新聞的母公司彭博社的大股東。

延伸閱讀:

專家破解新冠肺炎與電子煙錯誤迷思

衛福部公親變事主 散播不實疫情遭檢舉

FDA Admits There’s Actually No Evidence Vaping Makes COVID-19 Worse

FDA Shifts Its Covid-19 Stance on Vaping, Smoking Impac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台灣威卜 菸草減害網路媒體的沙龍
8會員
188內容數
台灣威卜菸草減害網路媒體(VAPE Taiwan Inc.) 成立於2017年,是最具影響力的菸草減害產業(電子煙、加熱菸、尼古丁製品)中文媒體。身為菸草減害(產業領導中文媒體,台灣威卜針對國際最新產業新聞、研究、國家資料進行收集、分析、翻譯、傳播,以實現無煙台灣的目標。
2025/04/21
此次制裁重點鎖定半導體、電子產品等台灣強項,令本土產業鏈面臨轉型壓力,但在此危機之下,世衛菸草減害專家王郁揚諫言賴清政府應將目光轉向一個正在快速崛起的新興領域——電子菸,這個橫跨電子、半導體、化工、香精、五金與精密製造等多項產業的商品,有望成為台灣產業面對美國川普關稅挑戰的應對方案。
Thumbnail
2025/04/21
此次制裁重點鎖定半導體、電子產品等台灣強項,令本土產業鏈面臨轉型壓力,但在此危機之下,世衛菸草減害專家王郁揚諫言賴清政府應將目光轉向一個正在快速崛起的新興領域——電子菸,這個橫跨電子、半導體、化工、香精、五金與精密製造等多項產業的商品,有望成為台灣產業面對美國川普關稅挑戰的應對方案。
Thumbnail
2025/04/09
研究院指出,國際間包括瑞典、紐西蘭、英國、美國與加拿大等國,皆已採納並推動「菸草減害」策略,作為世界衛生組織《菸草控制框架公約》(FCTC)的一部分,逐步邁向「無煙國家」目標。而台灣現行政策卻仍停留在全面禁止與高稅抑制的思維,忽視新型減害產品在協助吸菸者轉換與戒菸上的潛力。
Thumbnail
2025/04/09
研究院指出,國際間包括瑞典、紐西蘭、英國、美國與加拿大等國,皆已採納並推動「菸草減害」策略,作為世界衛生組織《菸草控制框架公約》(FCTC)的一部分,逐步邁向「無煙國家」目標。而台灣現行政策卻仍停留在全面禁止與高稅抑制的思維,忽視新型減害產品在協助吸菸者轉換與戒菸上的潛力。
Thumbnail
2025/03/07
一本揭露台灣政府對菸草減害政策封鎖與忽視的重量級著作——《電子菸倡議聖經:衛福部隱匿的菸草減害歷史》2025/3/1正式上市。本書詳細探討台灣公共衛生政策的失衡,並對比國際間對世界衛生組織菸草減害策略的發展趨勢,是每位關心菸害防制、電子菸議題及公共健康政策的人不可錯過的重要讀物。
Thumbnail
2025/03/07
一本揭露台灣政府對菸草減害政策封鎖與忽視的重量級著作——《電子菸倡議聖經:衛福部隱匿的菸草減害歷史》2025/3/1正式上市。本書詳細探討台灣公共衛生政策的失衡,並對比國際間對世界衛生組織菸草減害策略的發展趨勢,是每位關心菸害防制、電子菸議題及公共健康政策的人不可錯過的重要讀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2023年03月22日臺灣菸害防制法修正施行,全面禁止包含電子煙在內之各式類菸品。但在新聞上,我們仍不時看到電子煙相關的違法或危害案例。在這篇文章中,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為什麼電子煙與尼古丁成癮之間的關聯。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2023年03月22日臺灣菸害防制法修正施行,全面禁止包含電子煙在內之各式類菸品。但在新聞上,我們仍不時看到電子煙相關的違法或危害案例。在這篇文章中,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為什麼電子煙與尼古丁成癮之間的關聯。
Thumbnail
依託咪酯Etomidate興起,濫用問題頻傳,被販毒份子製成電子煙彈混入電子煙圈,謊稱可合法取代大麻。使用前應瞭解短期和長期影響,並認識臺灣政府因應措施。刑事警察局已破獲首起加工場,但該藥尚未列入非法毒品,成為防毒網的一大破口。公告預計10月正式上路執行。
Thumbnail
依託咪酯Etomidate興起,濫用問題頻傳,被販毒份子製成電子煙彈混入電子煙圈,謊稱可合法取代大麻。使用前應瞭解短期和長期影響,並認識臺灣政府因應措施。刑事警察局已破獲首起加工場,但該藥尚未列入非法毒品,成為防毒網的一大破口。公告預計10月正式上路執行。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自從在20世紀中期發現吸煙與肺癌的關連後,吸煙已經從一種時尚行為、轉大人的宣示,轉向一種不負責任與戕害自己健康的行為。尤其是「二手煙」、「三手煙」(殘留在家具、衣物上的香菸產物)的危害被發現後,吸煙更是被「另眼看待」的行為。 最近有一個台灣的研究發現,就算有藥物幫助,還是有六成的人戒不了煙喔!
Thumbnail
自從在20世紀中期發現吸煙與肺癌的關連後,吸煙已經從一種時尚行為、轉大人的宣示,轉向一種不負責任與戕害自己健康的行為。尤其是「二手煙」、「三手煙」(殘留在家具、衣物上的香菸產物)的危害被發現後,吸煙更是被「另眼看待」的行為。 最近有一個台灣的研究發現,就算有藥物幫助,還是有六成的人戒不了煙喔!
Thumbnail
根據《華盛頓郵報》6月6日的報導: 「新冠大流行後出現了“不尋常”的癌症。醫生問新冠病毒是否是罪魁禍首?」先說結論,2024年新冠第五年,科學家和醫生說: 「希望我們錯了!」自COVID-19大流行以來,侵襲性、晚期和罕見癌症的增加,是否和感染新冠有關? 美國國家數據和大型癌症機構證實了這一趨勢
Thumbnail
根據《華盛頓郵報》6月6日的報導: 「新冠大流行後出現了“不尋常”的癌症。醫生問新冠病毒是否是罪魁禍首?」先說結論,2024年新冠第五年,科學家和醫生說: 「希望我們錯了!」自COVID-19大流行以來,侵襲性、晚期和罕見癌症的增加,是否和感染新冠有關? 美國國家數據和大型癌症機構證實了這一趨勢
Thumbnail
不是找到肺癌就是成功 經由 LDCT篩檢找到的肺癌,有部分是過去罕見很早期的,它們不見得會快速 長大致病,已知有5分之1屬過度診斷。篩檢是否成功,不是看找到多少肺 癌,而是要證明這些人因篩檢而能延年益壽,一定要與對照組比較死亡率,顯著減少,功過相抵後仍很好才算成功
Thumbnail
不是找到肺癌就是成功 經由 LDCT篩檢找到的肺癌,有部分是過去罕見很早期的,它們不見得會快速 長大致病,已知有5分之1屬過度診斷。篩檢是否成功,不是看找到多少肺 癌,而是要證明這些人因篩檢而能延年益壽,一定要與對照組比較死亡率,顯著減少,功過相抵後仍很好才算成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