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賣可以擁有選擇權:消費者永遠吃虧?

2020/04/2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疫情籠罩之下,前兩天連續零例,給了民眾極大的鼓舞,雖然後來又有新增病例,但眾人仍期盼回到掛零的時候。而為了慶祝零例,有飲料店推出優惠,只要符合他們的條件,就可以免費獲得商品一份。得到此消息的我,興沖沖的將這個消息分享給其中一位條件符合的人,對方算了算,認為不划算,因為他如果過去購買的時候,不可能只購買單項,還會多買幾項,冒出一句「店家還是有得賺」。
無獨有偶,最近有超市,或是量販超市,都推出了振興卷,只要消費滿多少,就可以獲得多少的折扣,而在網路上,仍然有人認為這樣很不划算,因為還得再多消費一些金額,才能換取折扣,甚至還有使用日期的限制,覺得這些推出方案的超市很沒誠意。
似乎,我們都很怕被佔便宜,我們都很怕吃虧。
以消費者的立場而言,最好能夠便宜一點,甚至免費獲得最為划算,不可否認,早些年的我也是這種心態,在買菜的時候,斤斤計較,在超市為了一把5塊的蔥而在糾結,甚至認為如果到傳統市場的話,說不定多買兩把青菜,菜販還會直接送我一些蒜頭。能夠減少金錢的支出,而得到較多的貨品,心頭就喜滋滋的。
後來,接觸了許多店家,也採訪了很多小農,甚至走進田中,看著太陽照在農人黝黑的皮膚上,看到他們臉上的皺紋。往後,再在路邊跟賣菜的阿婆買菜時,一把20、三把50,也不再討價還價,因為看到了他們的辛苦,而且跟菜農斤斤計較,省下來的5塊、10塊,轉個身,可以買杯飲料就沒有了,那前面在討價還價,不就是為了把錢留在身邊嗎?也曾經去採訪一些店家,看到他們對於料理的用心,那些在嘴中認為好吃的料理,也是因為有好的食材才能夠呈現,如果收入大為減低,導致店家在食材上的挑選也使用劣等貨,那麼,連帶影響到是上門的消費者。
也因為進到對方的世界,漸漸的去了解,所謂的商家,一般都會以行情價販售,如果有優惠或促銷,也都在他們的成本考量之內所推出的活動。如果這時候,剛好喜歡或需要這件商品,就可以購買。像飲料店有時候推出第二杯5折的優惠,或是某家商店買一送一的優惠,我就會很開心的買四份回家,跟家人一起分享。拿到商品的時候,至少全家都是開心的,因為平常是原價,而現在平均起來,只要低於原價,就可以享受原價的滋味,就會很開心。
而對於已經免費贈送一杯,或是拿到五折卷的人,仍然會有人覺得不夠,甚至認為消費條件有限制而覺得騙人、沒誠意,其實,可以做另外一個選擇,就是不去參與那項優惠活動,就不會有所不滿。
在消費的時候,多數人總會斤斤計較,這是必然的,我也是如此。討價還價也是一種樂趣,如果成功的話,就當生活的小確幸,沒有的話,如果真的需要那項商品,還是可以購買,只是數量可以減少一些
再者,在購買產品的時候,除了計較金錢之外,我們所獲得的實際商品是否為假貨?或是保存期限過期?或是它的品質是否有到那個水準?如果一項商品完整無瑕,而只是廠商為了刺激購買欲而推出誘因,就可以重新思考,我們只要付出9折的金額或是只要付出一半的費用,是不是划算?可以選擇轉身就走,而不是漫罵。
對我來說,那些所謂的優惠都算是「多的」,反正本來就會購買,趁那時候多買一點、多享受一些。既然是多出來的,何不保持開心,快樂的去採買呢?如果這個優惠,造成其它問題,像是太多吃不完,或是期限只到明天,而你到明天都剛好沒空的話,可以選擇不去參與,就不會影響心情。至於一昧的認為店家錢都被商人賺走,覺得去消費,自己就吃虧,也只是讓自己的心情不愉快,反而得不償失。
我們都很怕吃虧,但其實可以對生活中「多出來」的福利感到雀躍,而非抱怨。說穿了,即使你再抱怨,店家也不會依著你的要求而降到你滿意的程度。消費者和店家不必站在敵對的狀況,況且,我們擁有「選擇權」,要不要採買看各人的需求,這點控制權掌握在你的手上。保持好心情,在買賣的時候就不會氣唬唬的,買與賣之間,可以有更美滿的結果。
    76會員
    247內容數
    提供新手創作經驗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